痛哭流涕
痛哭流涕
拼音: tòng kū liú tì
解釋:涕:眼淚。形容傷心到極點。
用法:作謂語、定語;形容十分傷心
涕:眼淚。形容傷心到極點。
《漢書·賈誼傳》:“臣竊惟事勢,可為痛哭者一,可為流涕者二,可為長太息者六。”《宋史·胡銓傳》:“而此膝一屈不可復伸,國勢陵夷不可復振,可為痛哭流涕長太息矣。”
宋.楊萬里《胡公行狀》:“國勢陵夷不可復振,可為痛哭流涕長太息者矣。”魯迅《而已集.黃花節的雜感》:“我並非說,大家都須天天去痛哭流涕,以憑弔先烈的‘在天之靈’,一年中有一天記起他們也就可以了。”亦作“慟哭流涕”。慟:哀痛之至。《宋史.孫洙傳》:“〔孫洙〕進策五十篇,指陳政體,明白剴切。韓琦讀之,太息曰:‘慟哭流涕,極論天下事,今之賈誼也。’”明.李贄《焚書.李中丞奏議序》:“讀之自然慟哭流涕。”
痛不欲生、聲淚俱下、泣不成聲、涕泗滂沱、呼天搶地
喜不自勝、啞然失笑、喜笑顏開、喜出望外
痛哭流涕聯合式;作謂語、定語;形容十分傷心。
我怎能忍心告訴他,使這個老人痛哭流涕呢?(馮德英《迎春花》第六章)
cry one's heart ou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