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查德·耶茨

理查德·耶茨

理查德·耶茨(Richard Yates,1926年2月3日-1992年11月7日),美國小說家,被文學史長期不公正對待的大師,被遺忘的最優秀的美國作家。耶茨是“焦慮時代(the Age of Anxiety)的偉大作家”,也是美國上個世紀三十年代至六十年代的代言人。他的處女作《革命之路》一推出即獲成功,當年與《第22條軍規》、《愛看電影的人》一同獲得美國國家圖書獎提名。1962年他的第一部短篇小說集《十一種孤獨》出版,更被譽為“紐約的《都柏林人》”。隨後他陸續寫出《擾亂和平》(1975)、《復活節遊行》(1976)、《好學校》(1978)、《年輕的心在哭泣》(1984)、《冷泉港》(1986),生前最後一部小說《不定時代》至今未能出版。

人物生平


1926年2月3日,理查德·耶茨出生於紐約揚克斯市,幼年時家庭生活並不安穩,三歲那年父母離異,在大蕭條時代,母親帶著他和姐姐在曼哈頓艱難度日,母親酗酒、容易歇斯底里,“當他們飢餓難耐或等著被人再一次轟走時,”母親卻對著他們高聲朗讀《遠大前程》。1944年從埃文中學畢業后,他沒有讀大學,原因之一是他受海明威的影響,認為作家應該融入生活的洪流中,通過鬥爭在生活中佔有一席之地。他參軍去了法國,像許多上個世紀五十年代的作家一樣,他經歷過戰爭,但不幸在軍隊中染上肺炎,治療康復后,從德國退役,回到紐約,在此結婚。1951年,他帶著軍隊發給他的肺炎補償金舉家遷到歐洲,在歐洲的幾年中,除了寫作他什麼也不幹。他坐在租來的房間里,不停地抽煙,不停地咳嗽,不停地寫,一篇又一篇,但都不成功,《紐約客》拒絕了他的每一篇投稿。1952年對他來說具有特別意義,這一年,他終於在《大西洋月刊》上發表了一篇小說,那是他旅歐一年後寫下的十五篇小說中的一篇。
耶茨在用文字建築他的文學之家時,現實中的家倒塌了,與妻子的關係破裂,妻子帶著他們的女兒從倫敦回到美國,暫時分居,1959年正式離婚,兩個女兒的撫養權歸了妻子。
從歐洲回來后,他先後在合眾國際社、雷明頓-蘭德公司工作過。為付賬單,他為人捉刀,代人寫作。1962年在布雷德洛夫作家創作班上,他繞場裸跑,宣稱自己是彌賽亞;他走了菲茨傑拉德不成功的老路,去好萊塢寫劇本。1963年他為時任司法部長的羅伯特·肯尼迪撰寫發言稿,在約翰·肯尼迪遇刺后,他接受了依阿華大學作家創作班的教職,但那一段經歷並不愉快。
此後許多年,他都是孤單一人生活。生命中的最後一年他在波士頓。居住條件極為寒酸。
生命的最後十年,他的健康狀況極度惡化,由於肺結核,他呼吸困難,不停地咳嗽、氣喘,但他仍抽煙抽得像在燒爐子,即使在最後一年裡他得藉助氧氣面罩來呼吸時,抽煙也沒中斷過。喝酒是他又一個狂熱的嗜好,美國文學史與酒的關係異乎尋常地密切(福克納、菲茨傑拉德、哈特·克雷恩、海明威、伯里曼、契弗),但沒有幾個作家能像耶茨那樣全身心投入酒精之中。他白天不喝酒,他要寫作,一到晚上卻總是爛醉如泥,不醒人事。有一段時間他精神崩潰,幾次住院,他自己也說,“是的,我不斷進出精神病院。”彷彿他想儘快透支完自己的身體,1992年11月,耶茨死於肺氣腫及併發症,年僅六十六歲。

主要作品


中文名英文名出版年份體裁
革命之路Revolutionary Road1961長篇小說
十一種孤獨Eleven Kinds of Loneliness1962短篇小說集
天意A Special Providence1969小說
擾亂和平Disturbing the Peace1975小說
復活節遊行The Easter Parade1976小說
好學校A Good School1978小說
戀愛中的騙子Liars in Love1981短篇小說集
年輕的心在哭泣Young Hearts Crying1984小說
冷泉港Cold Spring Harbor1986小說
未定時代Uncertain Times1986小說(未完成)
理查德·耶茨短篇小說自選集The Collected Stories Of Richard Yates2001短篇小說集
Children Playing Before a Statue of Hercules2005小說

創作特點


美國自然主義小說家理查德·耶茨主要創作集中於美國20世紀的50至80年代中期,其作品主要反映了美國50至80年代中下層人民的生存困境和心靈感觸—孤獨、困惑和悲苦。耶茨一生一共創作了7部長篇小說和兩部短篇小說集,其代表作《革命之路》曾與《第二十二條軍規》一起角逐1961年的美國國家圖書獎。

人物評價


理查德·耶茨
理查德·耶茨
被遺忘的最優秀的美國作家,二十世紀最具洞察力的作家。——《泰晤 士報》
耶茨是一位最傑出的現實主義作家,他自然地繼承了海明威樸實無華的風格以及卡佛的極簡約主義。然而,耶茨給我們的不只是這些,他的作品有一種透明感。這種透明源於菲茨傑拉德,他偉大的文學英雄。——《衛報》
美國最好的戰後小說家和短篇故事作家之一。他為他身處的時代貢獻了一些最出色的小說,也給今天有幸一讀的讀者帶來了樂趣。——《獨立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