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找到78條詞條名為前進村的結果 展開

前進村

雲南省文山市東山彝族鄉前進村

雲南省文山文山市東山彝族鄉前進村,屬於山區。國土面積28.00平方公里,海拔1605.00米,年平均氣溫17.70℃,年降水量1020.00毫米,適宜種植烤煙、玉米等農作物。

自然資源


全村有耕地總面積2910.00畝(其中:田80.00畝,地2830.00畝),人均耕地1.97畝,主要種植烤煙、玉米等作物;擁有林地19300.00畝,其中經濟林果地55.00畝,人均經濟林果地0.04畝,主要種植油桃等經濟林果;其他面積13290.00畝。

基礎設施


該村截止2013年底,全村有360戶通自來水,有360戶通電,有249戶通有線電視,擁有電視機農戶360戶,安裝固定電話或擁有行動電話的農戶數360戶,其中擁有行動電話農戶數360戶。
該進村道路為屬於柏油、水泥路面;距離最近的集貿市場10.00公里。
該村到2013年底,有175戶居住磚木結構住房;有21戶居住於土木結構住房。

農村經濟


該村2013年農村經濟總收入2187.43萬元,其中:種植業收入1066.00萬元,畜牧業收入1010.43萬元(其中,年內出欄肉豬4026頭,肉牛258頭);林業收入13.00萬元,第二、三產業收入90.00萬元,工資性收入41.00萬元。農民人均純收入5297.00元,農民收入以種植業、養殖業等為主。
全村外出務工收入41.00萬元,其中,常年外出務工人數43人,在省內務工14人,到省外務工29人。

特色產業


該村的主要產業為種植業,主要銷售往本縣。
2013年 主產業全村銷售總收入533.00萬元,該村目前正在發展油桃、烤煙特色產業,計劃大力發展種植業產業。

人口衛生


該村現有農戶360戶,共鄉村人口1523人,其中男性854人,女性669人。其中農業人口1427人,勞動力1286人。
到2013年底,全村參加農村社會養老保險723;參加農村合作醫療1510人,村民的醫療主要依靠鄉(鎮)衛生院,人畜混居的農戶41戶。

文化教育


該村小學生就讀到東山中心校,中學生就讀到文山市二中。該村該村義務教育在校學生中,小學生139人,中學生43人。

村務公開


該村到2013年底,該村已簽定農業承包合同309份,農村土地承包面積2722.00畝,其中土地流轉面積183.00畝。建立了農村公益事業建設“一事一議”制度,年末集體總收入4.25萬元,有固定資產11.80萬元,農村財務管理實行委託管理,定期開展村務公開,成立了民主理財小組,主要以粘貼公告、黑板報、會議等方式公開。

基層組織


該村設黨小組,黨員總數57人,黨員中男黨員44人,女黨員13人。

發展重點


該村存在的主要困難和問題是:一是基礎滯后,發展後勁不足。農業水利化程度低,抵禦自然災害的能力弱,水、電、路“瓶頸”制約沒有得到根本解決。特別是村內主要道路需要資金修繕,入村道路需要維護。二是科技文化落後,人口素質偏低,農科服務網路不夠健全和完善,科技貢獻率還很低;三是市場信息不對稱,部份農產品出現賣難的問題。四是服務水平有待提高,招商引資的大環境沒有真正形成,幹部思想解放程度還不盡人意,服務意識不強等問題依然存在。
該村的發展思路和重點是:認真貫徹黨的十八大、中央一號文件和雲南省、州、市、鄉有關“三農”問題的意見精神,牢固樹立和落實科學發展觀,按照統籌城鄉經濟的發展方略,堅持“多予、少取放活”的方針,以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總攬農業農村工作全局,全面落實黨的惠農政策,突出一個中心(農民增收),明確三個途徑(農業產業化、勞務輸出、非農產業),抓住六個重點(農業基礎設施建設、龍頭企業建設、農村經濟合作組織建設、農業科技培訓體系建設、農業開放工作建設、千村經濟振興和文明生態村建設),深化四個制度(一制三化工作制度、基層民主政治建設制度、村級財務管理制度、農業重點工作責任制度),提高科技意識,培養一批致富能手,以帶動全村的市場化意識。促進農業和農村經濟的持續、健康、快速發展,維護農村社會穩定,進一步開創我村農業和農村工作新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