帽峰古廟
人文歷史旅遊景點
帽峰古廟位於廣州市帽峰山半山腰,因碑刻殘缺,建於何時已經無從考證。據悉,1949年7月,中國共產黨在帽峰山(現穗豐村)的矮嶂自然村成立了廣州東北郊人民游擊隊第一區隊,一個月後,隊伍轉移到帽峰山上,帽峰古廟就是游擊隊重要的活動場所。
目前,區黨史研究室經過調研,建議在發展帽峰山生態旅遊的同時,也發展紅色革命旅遊。
曾是東北郊遊擊隊主要活動場所
帽峰古廟既是一個具有悠久歷史的人文景點,也是一個具有光榮歷史的紅色革命旅遊勝地。
帽峰山 古廟
1949年5月,中國共產黨在禺北設立了獨立區委,由徐幽明任書記併兼任東北郊人民游擊隊政委,李漢光任游擊隊隊長。據介紹,當時游擊隊的主力有3個隊,一共建立了7個武工隊。這支游擊隊以同和、八斗山區和東平地區為活動基地。
隊伍發展很快,分別在帽峰山周圍幾十里的大源洞、白山洞、頭陂洞、羅布洞等地組成小分隊。各小分隊長以上的幹部經常集中在帽峰山腳下的矮嶂村進行軍事訓練。當時,部隊的主要任務是鞏固和繼續擴大隊伍,組織農會,尋找戰機,打擊敵人,另一重要任務是籌糧、籌款、籌槍,並組織、發動一部分農村黨員、團員、農民積極分子參加解放軍部隊。
1949年7月,在帽峰山(現穗豐村)的矮嶂自然村成立了廣州東北郊人民游擊隊第一區隊,岑干強任區隊長。一個月後,轉移到帽峰山上,帽峰古廟是游擊隊重要的活動場所,而隱藏在帽峰山,共有637級的千年古道就是游擊隊的主要通道。或將成為紅色革命旅遊勝地
帽峰古廟位於帽峰山半山腰,因碑刻殘缺,建於何時已經無從考證。根據相關記載,古廟曾先後於乾隆五十五年(1790),道光二十六年(1846)重修過。1944年,曾被侵華日軍焚毀,光復后再作重修。“文革”期間帽峰古廟曾遭到嚴重破壞,近年曾作修葺。目前古廟建築保護相對完整,經常有善男信女前來進香。
古廟坐西朝東,分為三路兩進,左右有偏殿,各以青雲巷相隔,整座建築結構為硬山頂,五嶽封火山牆,磚砌批灰博古脊,灰沙碌筒瓦,綠色琉璃瓦當剪邊,青磚牆花崗岩石腳。據悉,古廟正門上方的“帽峰古廟”四個字原先為石額所造,現已不存,目前所見的木匾是按原貌重造。
帽峰山山高林密,植物茂密,氣候宜人,是廣州市生態旅遊風景區。日前,區委黨史研究室通過調查,建議在發展帽峰生態旅遊的同時,也與發展紅色旅遊結合起來,使帽峰古廟既是一個具有悠久歷史的人文景點,也是一個具有光榮歷史的紅色革命旅遊勝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