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楚珍

國家二級演員,代表作《鬧開封》

朱楚珍,1940年出生,澄海市樟林鎮人,國家二級演員,青衣、老旦當行。

1958年參加廣東省現代戲會演在《黨重給我光明》中獲好評,代表作《鬧開封》《南海長城》《抄家濱》《彭湃》等。憑藉《陳太爺選婿》參加第四屆廣東省藝術節演出,獲演員三等獎。

人物經歷


演藝經歷

朱楚珍劇照 2張
朱楚珍劇照
1952年參加源正潮劇團。
1958年參加廣東省現代戲會演,在《黨重給我光明》中飾演護士,獲好評。
1960年參加廣東省戲劇青年會演,在《鬧開封》中飾演王氏夫人,獲青年優秀獎。同年參加潮劇藝術影片《告親夫》拍攝,為劇中角色顏秋容配音。
1963年參加潮劇藝術影片《劉明珠》拍攝,飾演海瑞夫人。在現代戲《南海長城》中飾鍾阿婆、《抄家濱》中飾阿慶嫂在《彭湃》中飾演陳炯明之母。
1979年以後多次隨團到泰國、新加坡和香港等國家和地區演出。從事潮劇舞台藝術40多年,塑造了眾多古代和現代婦女舞台形象。先後出演的人物有《虞姬別霸王》的虞姬、《王魁休妻》的敫桂英、《梁山伯與祝英台》的祝英台、《孔雀東南飛》的劉蘭芝、《紅樓夢》的林黛玉、《劉明珠》的海瑞夫人、《鬧開封》的王氏誥命夫人、《續荔鏡記》的伯賢夫人、《包公賠情》的王鳳英、《寶蓮燈》的三聖母、《王熙風》的賈母、《武則天》(下集)的武則天、《岳母刺字》的岳母、《三姑鬧婚》的朱夫人等。現代戲有《南海長城》的鐘阿婆、《蝶戀花》的楊老夫人、《山村獸醫》和《補鍋》的大嫂、《檳榔樹下》的阿婆等。

社會任職


廣東省戲劇家協會會員,曾任廣東潮劇院一團副團長。
朱楚珍劇照
朱楚珍劇照

人物評價


演戲演人,演人演心
朱楚珍有一次隨劇團出國,分別在《王熙鳳)、《趙氏孤兒》、《包公賠情)三個戲中扮演賈母、程妻和王鳳英三個人物,有評論文章稱讚她的表演是“人各有貌,貌各有心”。後來我跟她坐談時,她也說過“演戲演人,演人演心”的話。可見這個“心”,就是她在藝術上獲取成功、受到讚賞的奧秘。“心”主要是指感情,指從人物心靈深處發出來的感情。“凡寫人情物理者,千古相傳”(李漁語)。作為一個演員,所需追求的首先應該是表現人之常情,以情感人。當然,情要通過具象來體現,戲曲演員更需要調動唱、做、念、打各種藝術手段,來塑造包括人物的聲、容、神、態等在內的外部形象。但這些都要緣情而發,與情相通,行為合理,才能使形象有血有肉。朱楚珍有紮實的基本功,還有清亮圓潤、韻味獨特、高低不擋、控制自如的唱腔,和落落大方、沉著蘊藉的做功做派,這些都是她藝術創造的優勢、獲取成功的條件。然而她把戲演得盡情盡理。不露斧鑿,讓人回味無窮,卻主要是來源於她的這個“心”,或者說是形象由表及裡、逐漸內化的結果。《鬧開封》的誥命夫人,能夠在舞台上“活”了三幾十年,道理就在於此。她在表演上,一方面讓人物憑藉皇親國戚的權勢地位,於公堂之上耍威風,肆無忌憚;另一方面又根據人物面對剛正不阿的府尹,在雙方相持不下的情勢下讓其於兇殘中現詭譎,無賴中現精靈,當威風耍盡終未能得逞時,更使其畢露外強中乾的虛弱本質,這些都是人物當時當地特定心態的表現,其面風、眼神、手勢、台步皆源自人物的心靈深處,所以才使觀眾感到“不會只見身軀不見靈魂,具有一種真切自然之美”,從而產生共鳴。朱楚珍這種發於衷、形於外的表演功力,在扮演《包公賠情》的王鳳英這個感情充溢、情性理交融的人物時,表現更是出色。包拯的嫂娘王鳳英,於包拯可謂“情深似海,恩重如山”,但偏偏又是包拯以貪贓在法之罪鍘了她指望為其養老送終的親生兒子包勉,這就不可避免地在她與包拯之間引起一場公理與私情的激烈衝擊。朱楚珍對人物感情的波瀾變化始終把握準確,表現得層次分明,起落有致。曲唱得蕩氣迴腸,韻味十足,同時又根據人物的情緒流動,不斷調整音調和運腔方法,使唱和情始終保持對應和諧。行為、神態的處理也處處以人物的情感變化為依據,講求適度,激憤時沒有流於潑野,悲慟時也不放任自流,在流動中保持穩定,在變化中尋求一致。因此隨著劇情的步步推進,人物的思想行為被剖白得盡情盡理,讓觀眾在劇情的洶湧顛簸中倍感人物真實、自然、可信。朱楚珍對這種“演戲演人,演人演心”作如此解釋:“從人物的實際出發,去認真地體驗捕捉人之常情,然後把真實的、想象的材料與表演手段在心靈中結合起來構思,盡量使人物的言語、行為都能緣情而發,按照他自己的情感而動。”這種具象與心靈相通、緊密結合的形象塑造經驗,正是她的表演藝術能夠一再贏得觀眾、受到好評的最重要原因。
藝德雙馨 為人稱道
人們常用“藝如其人”的話來說明藝術與人品的密切關係,戲曲界還有“藝為有德者居之”的說法,把演員的藝德放到了更加顯要的位置。“藝德雙馨”,歷來都是優秀演員所必須具備的條件,這方面,朱楚珍也有出色的表現。
朱楚珍於五十年代初期帶著童年的夢走進了潮劇這座藝術聖殿,是新中國成立后培養的第一代舞台新人。她開始並未想到要在潮劇舞台上呆一輩子,後來卻漸漸地對潮劇這門藝術產生痴迷,以至在舞台上送走了青春,度過了“不惑”,進入了“天命”之年,仍執迷不悟地對潮劇進行不懈的探索和追求。儘管這期間與她同時進入劇團的舞台姐妹,有不少已經因病或不適應劇團工作而半途退陣或改行,而她卻一路歡聲笑語活躍於舞台之上,以“一分天才和九分汗水”換來創造的成功和喜悅。可以說她對潮劇交出了自己的全部赤誠和愛心,甚至在先後幾次與病魔惡鬥、住院動手術之後,也仍童心未泯,決意藝海漫遊,將自己的藝術生涯繼續延伸下去。她曾經說:“過去的轉瞬即逝,未來卻是永恆的,要想當個出色的演員,就應將自己有限的生命投放到無限的事業中去,永做藝海中的一葉輕舟,一滴水。假如放棄潮劇這一行,我真不知道還能幹些什麼,反正是被潮劇拴住了,連做夢也愛潮劇,想潮劇,既然這樣就只好一心一意幹下去。”這話聽來十分平和,卻飽含著她對事業的一片忠誠,這種敬業的精神成為她藝術生命不衰不竭的源泉。
朱楚珍在潮劇舞台上走踏了四十多個年頭,在省、市多次得獎,還獲得二級演員職稱和優秀潮劇表演藝術家稱號,苦論藝術造詣,目前劇團沒有多少人可以與她相比。要論年齡、輩份,在劇團里也算得是堂堂正正的“老姐”、“阿姨”。令人感動的,是她從來沒有把這些掛在嘴上,放在心上,唯一心為潮劇為觀眾。她始終保持著寵辱不驚、淡名泊利的氣度,從來未向組織要待遇、講價錢,一直以“戲痴”的心態和甘當小學生的精神,以“做人要謙虛,藝術要逞強”的信誓,堅持在藝術的道路上孜孜以求、奮拼攀登,她年紀大了卻仍執著認真,戲一部又一部地接,日日夜夜跟著劇團闖南走北.有時抱病演出在舞台上昏倒了,也是稍事治療休息就馬上接她的戲,把一切艱辛置之度外,所以許多人說她越活越年輕、越精神。她時刻不忘敬業克己,與同行相處信守恭、謙、讓,無論何時何地都保持和藹可親的樣子。拍攝電影《告親夫》時,扮演女主角的演員因嗓音較差而請她配音,她不說一聲“不”字,但影片製成后她的名字沒有出現在銀幕上。拍攝電影《張春郎》時,其中的乳娘本是她的戲份。但製片人為了擴大影響,要求將這個角色讓給著名老前輩洪妙先生上鏡,她也毫不猶豫將角色讓了出去。特別是她與青年演員同台演出的時候,從不論名位,爭高下,對分配給她的角色無論是大是小,是紅花是綠葉,她都一樣認真,一樣投入,一樣以真誠、才藝和嚴謹的態度去完成演出的任務,用自己可能可見的行動去影響新的一代。如果青年有求於她的地方,她更是將自己所知所能的一切全部傳授,所以青年稱她老師,值得尊敬尊重的大好人。
朱楚珍用自己的汗水和心血澆灌出來的舞台藝術之花,已經很光彩,很斑斕,可她如今照樣拼搏在舞台之上,讓藝術生命閃耀光華。

參演作品

參演電影

劉明珠

劉明珠

獲得榮譽

第四屆廣東省藝術節 獲獎1

1991廣東省藝術節 ·演員三等獎 獲獎

廣東省先進工作者稱號 獲獎1

1991 ·廣東省先進工作者稱號 獲獎

汕頭地區直屬機關先進工作者 提名1

1983 ·汕頭地區直屬機關先進工作者 提名

廣東省全國三八紅旗手 提名1

1979 ·廣東省全國三八紅旗手 提名

汕頭市社會主義建設女能手 提名1

1962 ·汕頭市社會主義建設女能手 提名

汕頭地區文化先進工作者 提名1

1959 ·汕頭地區文化先進工作者 提名

汕頭地區青年社會主義建設積極分子 提名1

1958 ·汕頭地區青年社會主義建設積極分子 提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