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找到3條詞條名為邵翔的結果 展開

邵翔

中國科學技術大學教師

邵翔,中國科學技術大學,化學與材料科學學院,化學物理系單位。2006年畢業於北京大學,獲博士學位;主要研究物理化學/表面物理化學。

正文


2006年畢業於北京大學,獲博士學位。
主要以掃描探針顯微鏡為主要技術手段,結合其他各種譜學表徵共同研究固體表面及液固界面的分子反應及各種表面性質和過程等。研究內容分以下幾個方面:
1)掃描探針顯微技術的發展及應用。掃描探針顯微鏡的最大特點是能夠探測表面局域原子結構和電子性質,是真正將表面結構和性質關聯起來的有效手段,是人們從原子層次上研究表面物理化學問題的必備的和最有效的工具。本人是此項技術的長期使用者和受益者,也將持續的為該項技術的應用和發展做出努力。
2)固體表面和固液界面的分子自組裝。分子在表面上通過自我識別,自發形成有序化組織體。研究固體表面分子自組裝對於理解分子間相互作用特別是弱相互作用在有序組織體中的重要角色,對於在表面構築新型功能性微納結構和探索自組裝的自然原理等有長遠而重要的意義。這方面的研究目前主要靠掃描探針顯微鏡與各種表面衍射和能譜技術等相結合。探索分子組裝的規律,分子組裝結構的調控,分子組裝體的功能化應用等是本人的主要研究方向之一。
3)氧化物單晶和薄膜的表面理化性質研究。本人的研究主要還是圍繞著利用常溫和低溫掃描隧道顯微鏡及原子力顯微鏡這兩種技術,結合其他譜學手段,研究各種在工業應用和基礎科研有重要意義的氧化物材料其單晶或者單晶性薄膜的表面性質。其中主要內容有單晶表面的物性研究,薄膜的製備,氧化物表面分子反應,摻雜調控氧化物表面性質等等。
4)氧化物微晶或納晶的表面化學研究。表面科學一直局限於單晶化表面,與實際應用中的催化劑等體系嚴重脫節。如何可控的製備形狀規則,取向均一,表面清潔的氧化物微晶和納晶是進一步開展表面科學研究的必備條件。結合最新的納米材料合成技術,以及表面處理手段,是極有可能獲得滿足上述條件的氧化物納晶體系。再利用掃描探針顯微鏡結合其他譜學表徵,即可有效研究這些納晶的表面理化性質及化學過程等。這對錶面和催化研究有著重要的現實意義。是本人在未來將要著力發展的研究方向。

研究方向


1、物理化學/表面物理化學

論文專著


1)Li/MoCodopingofCaOFilms:AMeanstoTailortheEquilibriumShapeofAuDeposits-J.Am.Chem.Soc.-2012-
2)TailoringtheShapeofMetalAd-ParticlesbyDopingtheOxideSupport-Angew.Chem.Int.Ed.-2011-
3)GrowthandMorphologyofCalcium-OxideFilmsGrownonMo(001)-J.Phys.Chem.C-2011-
4)DonorCharacteristicsofTransition-metalDopedOxides:Cr-dopedMgOversusMo-dopedCaO-J.Am.Chem.Soc.-2012-
5)Crossoverfromtwo-tothree-dimensionalgoldparticleshapesonCaOfilmsofdifferentthicknesses-Phys.Rev.B-2012-
6)GrowthofTwo-dimensionalLithiumIslandsonCaO(001)ThinFilms-J.Phys.Chem.C-2012-
7)ElectronLocalizationinDefectiveCeriaFilms:AStudywithScanning-TunnelingMicroscopyandDensity-FunctionalTheory-Phys.Rev.Lett.-2011-
8)Probingthe4fstatesofceriabytunnelingspectroscopy-Phys.Chem.Chem.Phys-2011-
9)Strain-inducedFormationofUltrathinMixed-oxideFilms-Phys.Rev.B-2011-
10)OxidationofAubySurfaceOH–NucleationandElectronicStructureofGoldonHydroxylatedMgO(001)-J.Am.Chem.Soc.-2011-
11)STMStudyofSurfaceSpeciesFormedbyMethanolAdsorptiononStoichiometricandReducedZnOSurfaces-J.Phys.Chem.C-2009-
12)FormationofOne-DimensionalElectronicStatesalongtheStepEdgesofCeO2(111)-ACSNano-2012-
13)CombinedStructureAnalysesofSTMandSurface-XAFSforSelf-assemblyofMetal-thiolateComplex:HexanethiolateonCu(111)-J.Elec.Spectrosc.Relat.Phenom.-2009-
14)Two-DimensionalMolecularPorousNetworksConstructedbySurfaceAssembling-Coord.Chem.Rev.-2008-
15)Self-assembliesofHighlyLuminescentBi-1,3,4-oxadiazoleDerivativesthroughElectronDonor-AcceptorInteractionsinThree-DimensionalCrystal,Two-DimensionalLayersandMesophases-J.Mater.Chem.-2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