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找到2條詞條名為崇明島的結果 展開

崇明島

長江三角洲東端長江口處的沖積島嶼

崇明島,是長江三角洲東端長江口處的沖積島嶼,也是中國第三大島嶼,中國最大的河口沖積島,中國最大的沙島,成陸歷史有1300多年,被譽為“長江門戶、東海瀛洲”,2010年代全島面積1269.1平方公里。

島上地勢平坦、土地肥沃,林木茂盛,物產富饒,是有名的魚米之鄉。

崇明島大部屬上海市崇明區,小部分屬於江蘇省南通市啟東市啟隆鎮和南通市海門區海永鎮,位於崇明島北端。

名稱由來


崇明島名稱的由來,按《上海志名志》來源於島上所設地區名。公元10世紀五代楊吳在顧俊沙(又稱西沙,是形成崇明島的最初兩大沙洲之一)設崇明鎮,是為崇明名稱之始。元至元十四年(1277年)改天賜鹽場為崇明州,明太祖曾賜“東海瀛洲”四字,故曾名瀛洲或古瀛洲。清代宣統年間刊印的《江蘇省通志稿》中提到“崇明沙”的稱謂:“三沙,在崇明縣東北。《蘇州府志》:宋建中靖國初,又涌一沙於姚劉沙西北,曰三沙,鼎立海心,亦謂之崇明沙。紹興初盜邵青聚黨於崇明沙,將犯江陰,劉光世遣王德浤平之。……”但僅指島嶼形成以前部分沙洲。至民國時,地圖中始標註有“崇明島”的地名

位置境域


崇明島,也稱崇明沙洲,位於上海市北部長江口,東經121°10′~121°54′,北緯31°27′~31°51′(《上海地名志》)(121°09′30″~121°54′00″,北緯31°27′00″~31°51′15″(《崇明縣誌》)。是中國大陸海岸線的中點,隔長江口南支水道與浦東新區、寶山區、嘉定區及江蘇省太倉市、常熟市相望。隔長江口北支水道與江蘇省南通市啟東市、海門區相鄰。東臨東海,是長江的門戶。
全島東西長76公里,南北寬13~18公里,形狀狹長如卧蠶,據《上海地名志》(1998年版)記載,面積1160平方公里;1990年代版的《崇明縣誌》則記為:全島總面積1064平方公里(根據1981年底土地普查資料,包括永隆沙22平方公里),其中崇明區屬817平方公里。2010年代崇明區網站記錄為1370平方公里,東西長約100公里,東西長76公里,南北寬13~18公里,形似卧蠶。次於台灣、海南兩島為中國第三大島和第一大沙島,主要由長江輸出的泥沙淤積而成。
由於1972年,屬海門的永隆沙與崇明島漲連,屬啟東的興隆沙也稍後逐漸連接本島,故也屬崇明島的部分。
永隆沙,20世紀初由江心暗沙淤漲而成。漲出時間在清同治四年至宣統二年(1865~1910),地面高程在2~2.3米之間。該島岸線長13.77公里,陸域面積18.13平方公里(1990年代),海塗面積5.53平方公里。1968年和1969年先後進行圍墾,共有耕地l12480畝,並開始種植作物。1970年在該島西北部建海門良種站,島的東南部建啟東良種場,種植稻、麥、蠶豆、玉米、大豆、棉花、花生等作物。1990年代前建置永隆鎮。
興隆沙,在永隆沙以東,也是由江心暗沙逐漸淤漲形成的沙島,1976年該島漲出。1990年代該島岸線長23.38公里,陸域面積12.18平方公里(1990年代),海塗面積23.89平方公里。1980年圍墾2000畝,1985年建興隆良種場,至1991年共圍墾17200畝,作物種類基本與永隆沙類似。1990年代時建置興隆鎮。
崇明島
崇明島

形成成因


島上一角
島上一角
1300多年來,崇明島從長江口兩個沙洲演變成祖國的第三大島,並是中國現今河口沙洲中面積最大的一個典型河口沙島。它位於東經121°09′30″~121°54′00″,北緯31°27′00″~31°5l′15″,處於長江入海口,三面臨江,東南瀕東海,西、南分別與江蘇常熟、太倉、上海市嘉定、寶山、川沙、南匯等區隔江相望,東、北分別與江蘇啟東、海門市一衣帶水。東西長76公里,南北寬13~18公里,形似卧蠶。全島總面積1064㎞²(根據1981年底土地普查資料,包括永隆沙22㎞²),其中區屬817㎞²。另外,崇明島東西兩端每年還在以143米的速度擴展。
崇明島是新長江三角洲發育過程中的產物,它的原處是長江口外淺海。長江奔瀉東下,流入河口地區時,由於比降減小,流速變緩等原因,所挾大量泥沙於此逐漸沉積。一面在長江口南北岸造成濱海平原,一面又在江中形成星羅棋布的河口沙洲。這樣一來,崇明島便逐漸成為一個典型的河口沙島。它從露出水面到最後形成大島,經歷了千餘年的漲坍變化!

歷史沿革


崇明島
崇明島
崇明島
崇明島
1644~1722年(清順治、康熙年間),又漲出日隆沙、永安沙、平安沙、東三沙等30餘沙!
清末,全島上已有長沙、響沙、吳家沙、新灶沙、日興沙、日旺沙、永豐沙、永隆沙、永福沙、沈阜沙、終興秒、仙景沙、永寧沙、龍珠沙、洪勛沙、永盛沙、利民沙、箔沙、高頭沙、七滧小陰沙、向陽沙、永壽沙、東旺沙、小團沙、爛沙、孫家沙、東大阜沙、長安沙、協安沙、袁家沙、太平日隆沙、永安沙、脅里沙、永慶沙、新鎮沙、定成沙、保定沙、平安沙、日升沙、南沙、滿洋沙、長興沙、協興沙、北沙、永旺沙、楊家沙、惠安沙、永興沙、日盈沙、連珠沙、西慶升沙、南連升沙、北連升沙、永泰沙、永昌沙、協旺沙、固安沙、合隆沙、定安沙、永定沙等60處。
來往上海市區交通
輪渡:寶楊路碼頭(客輪、快船)、吳淞碼頭、石洞口碼頭(車客渡)坐船都可到崇明島南門港、堡鎮港和新河港。
經上海長江隧橋,直達公交來往崇明島和上海市區:
申崇一線:崇明陳家鎮汽車站——汶水路共和新路交通樞紐(汶水路地鐵站)
申崇二線:崇明陳家鎮汽車站——上海科技館(上海科技館地鐵站)
申崇三線:崇明南門汽車站——汶水路共和新路交通樞紐(汶水路地鐵站)車程100分鐘左右
申崇三線(區間):崇明堡鎮汽車站——汶水路共和新路交通樞紐(汶水路地鐵站)
申崇四線:長興島樞紐站——上海科技館(上海科技館地鐵站)
申崇五線:長興島樞紐站——吳淞公交客運站
申崇六線:崇明南門汽車站——五洲大道地鐵站車程80分鐘左右
申崇六線B線:崇明堡鎮汽車站——五洲大道地鐵站

氣候條件


上海崇明島地處長江口,是中國第三大島。上海崇明島地處北亞熱帶,氣候溫和濕潤,四季分明,夏季濕熱,盛行東南風,冬季乾冷,盛行偏北風,屬典型的季風氣候(亞熱帶季風氣候)。颱風、暴雨、梅雨,乾旱等是常見的災害性氣候。

氣溫

崇明區1958~1984年,年平均氣溫為15.3℃,最高年(1961年)為16.2℃,最低年(1980年)為14.6℃。月平均氣溫以1月的2.8℃為最低,以7月的27.5℃為最高。日極端最低氣溫為-10.5℃(1958年1月16日),日極端最高氣溫為37.3℃(1978年7月4日)。島的東、西部氣溫略有差異,東部年平均溫度高於西部,而年較差則低於西部。東部氣溫變化較平穩,春季氣溫回升遲於西部,秋季氣溫下降則比西部稍慢。

降水

1958~1984年,崇明區年平均降水量為1003.7毫米,但年際間變化很大,季節性變化也較明顯。降水最多的1977年,年降水量達1480.5毫米,而降水最少的1978年,年降水量僅606.1毫米。全年總雨日(日降水量≥0.1毫米),最多年為150天,最少年為99天,降水主要集中在4~9月份,平均每月降水量都在100毫米以上(102.8~140.0毫米)。這6個月的降水量為707.3毫米,佔全年降水量的70.7%;總雨日平均為75.1天,佔全年總雨日的57.8%。4月雨日最多,12月雨日最少;雨量最大的是6月,雨量最小的是1月。

日照

1958~1984年,崇明區全年平均日照時數為2104.0小時,日照百分率為47%。2月日照時數最少,為131.1小時。4月、5月、9月、10月日照條件也較差。8月日照時數最多,為254.1小時。日照年際變化較大,最多年為2408.2小時,最少年為1817.2小時。全年太陽總輻射量為每平方厘米115.32千卡,最多年、最少年分別為125.37千卡、104.67千卡。

霜期

初霜期平均為11月4日,終霜期平均為3月29日,全年有霜期136天,無霜期229天。

風向

崇明區11月至2月多北風和西北風,3月至8月盛行東南風,9月、10月常吹北風和東北風。

特徵

春季一般持續73.4天,候平均氣溫在10℃~22℃。在冷暖空氣交替影響下,氣溫回升緩慢且呈跳躍式,4至6天就有一次冷空氣過程,冷暖變化較大,多陰雨,氣溫日較差,一般在9℃左右。春暖年,4月中旬最高氣溫可升至29℃,春寒年,最低氣溫則可降到3℃,並有晚霜出現。
夏季一般從6月17日至9月19日,持續94.7天,候平均氣溫高於22℃。6月中下旬進入梅雨季節,梅雨期平均25.2天,常年梅雨量197.4毫米。7月上旬,梅雨結束,進入盛夏,天氣炎熱,最高氣溫在35℃以上的天數歷年平均有3.4天。多晴好天氣,日照充足,蒸發量大,常有伏旱發生。
秋季一般持續63.4天,候平均氣溫在10℃~22℃。氣溫逐漸下降,9月下旬平均氣溫可降到19℃以下,多數年份11月降水較少,往往發生秋旱,但也有近1\3年份陰雨集中。
冬季一般從11月22日開始,到次年4月4日結束,持續133.7天,候平均氣溫在10℃以下,是一年中最長、最乾燥的季節。1月上旬至2月上旬的旬平均氣溫在3℃左右。冬季氣溫年際變化較大,暖冬年與冷冬年的旬平均氣溫可相差8℃以上。最低氣溫一般為-6℃~-7℃,極端最低氣溫為-10.5℃,最低氣溫在-5℃以下的日數平均為5.5天。整個冬季是全年降水最少的時期,下雪天數不多,平均為6.7天。

災害性

春季連陰雨,主要發生在3至5月。1958至1984年,出現連續7天以上連陰雨過程共有32次,平均每年1.2次,連陰雨l0天以上的有13次,平均每年0.54次。春季連陰雨往往影響棉花適時播種,造成早稻爛秧和三麥赤霉病、油菜菌核病的流行。
初夏連陰雨,主要發生在梅雨期。1958~1984年平均入梅期為6月16日,平均梅期25.2天,最短5天,最長57天;平均梅雨量197.4毫米,最少61毫米,最多538.2毫米。
崇明區入梅早(6月10日前),梅期長,梅雨量大(雨日30天以上,雨量250毫米以上)。1974、1978、1980年三年的入梅期分別在5月18日、5月27日、6月10日,造成麥、油菜籽均發芽、霉爛,損失嚴重。1974年,梅雨期長達75天,雨量多達538.2毫米,這一年早稻空癟率達30.2%,為歷史最高。1977、1980年,梅雨期分別為57天、40天,梅雨量分別為247.5毫米、270.6毫米,早稻均減產。1960、1962、1974、1976、1977、1980、1981年七年為棉花低產年,平均梅雨量256.5毫米,最多322.6毫米,最少203.1毫米。
秋季連陰雨,分9月和10月下旬至11月中旬兩個階段。9月總雨量大於140毫米,雨日13天以上,即會增加棉花爛鈴,降低產量、品質。出現機率為33%。10月下旬至11月中旬,連續兩旬總雨量大於60毫米,則使秋播季節推遲,質量降低。出現機率為33%。1961、1963、1967、1972、1981等年崇明區均發生秋季連陰雨。
春季低溫即春寒,1958年至1984年間,4月20日後出現連續3天平均氣溫低於12℃的明顯低溫冷害的有5年,受害機率為20.8%。春寒造成早稻爛秧死苗,影響夏熟作物正常生長發育。
初夏低溫,主要發生在6月下半月梅雨季節前期,1958至1981年,這種天氣共出現過4年,機率為16.7%。
秋季低溫,1958至1984年,9月最低氣溫在15.4℃以下的有22年,低溫開始日在9月20日前的有4年,在9月18日前的僅1年。
崇明島
崇明島
乾旱,有伏旱和秋旱,盛夏久晴無雨造成伏旱,1958至1984年,連續30天以上不下透雨的有11年。
颱風,夏秋兩季受颱風影響最為頻繁。颱風侵襲時,常伴有暴雨。1949至1984年,影響崇明區的颱風共51次,平均每年1.5次,風力達八級以上的有21次,多發生在7月下旬至9月下旬。
暴雨,多在夏秋髮生,24小時內降水量一般在50毫米以上。1958至1984年,計降暴雨58次,平均每年2.1次,6月和9月的次數最多。東部的暴雨次數和暴雨量均多於西部。日降水量超過100毫米的大暴雨共有6次,其中超過200毫米的有1960年8月4日和1976年7月2日兩次,第二次的日降水量竟達211.1毫米。夏季暴雨常引起內澇,致使農田受淹,作物減產。

地理


自然位置

東同江蘇省啟東隔水相鄰,東南瀕東海,西南與浦東新區、寶山區和江蘇省太倉市隔江相望,北同江蘇省海門市一水之隔。形如一春蠶,東西長,南北狹。在它的旁邊還有橫沙、長興兩島。崇明島的形成與長江江口的演變相聯在一起。由於長江口有著向東南伸展,且口門沙島有不斷北靠的趨勢,因此,從前的崇明島與我們看見的位置和形狀相差甚遠。現狀為崇明島東、北方灘地仍在繼續淤漲,其中東灘每年以100餘米的速度向東海推進。“生態”、“環保”是崇明島規劃和建設的主題詞。

行政區劃

崇明島全島分兩塊行政區域,分屬江蘇南通市(下又分屬啟東和海門兩個縣級市)和上海崇明區,然屬啟東和海門部分極小,所以一般人會錯誤地認為全島都屬於崇明區,這是不對的。
崇明區(具體區劃詳見該詞條)轄有13個鎮和3個鄉。區政府所在地城橋鎮是全區的政治、經濟和文化中心。2006年底全區戶籍人口為69.98萬人,比上年減少1408人,外來流動人口11.1萬人,人口出生率5.93‰,死亡率8.33‰,自然增長率-2.4‰。民族以漢族為主,另有蒙古族、回族、滿族、壯族、白族、彝族、朝鮮族、維吾爾族、布依族、哈尼族、土家族、藏族等少數民族。

歷史考證

崇明島島內景觀
崇明島島內景觀
據考證,約在1000多年前的唐朝,長江口門在今揚州、鎮江一帶,那時的口門沙島只是江中的兩個小沙洲,稱為東沙和西沙,面積亦甚小,約數十平方公里。公元696年(唐朝萬歲通天元年)初,始有人在島上居住。島上先民從附近江蘇丹陽、句容等地遷來,以打漁為生。到了唐神龍元年(705年),始建立崇明鎮於西沙,取名為崇明(“崇”為高,“明”為海闊天空,“崇明”意為高出水面而又平坦寬闊的明凈平地)。大概這是最早“崇明”兩字的出現。在這以後,崇明島不斷順江下移,下漲上坍,於宋朝已在西沙西北面張出了姚劉沙、東北面堆積而成了三沙,而原來的東沙和西沙則漸漸被崩塌沖走。接下來,三沙的命運亦和東沙、西沙一樣,逐漸地被沖漲,舊去新來,在其下側堆積形成了馬家浜、平洋沙,長沙等沙洲,其中的長沙即是崇明島的前身。
在歷史的長河中,許多沙島依次北靠或被沖坍消失了,然崇明島發展到今日,正處於其頂峰時期。崇明島亦是不穩定的,就連其區城亦是一再遷移。至明萬曆十一年(1583年),此前崇明區城已經有了五次大搬家。到了清朝光緒年間(1875~1908年),長沙南岸迅速地淤漲起來。后經當地百姓建石塘石壩等,制止了淤漲的勢頭,區城才得以保持並穩定下來。
崇明人民具有光榮的革命傳統。明代抗倭鬥爭中,崇明“沙兵”以英勇著稱。1921年秋,崇明西沙農民暴動,毛澤東在當時的中共中央機關報《嚮導》周報上著文介紹這一壯舉。1926年9月,中共江浙省委特派員陸鐵強、俞甫才回崇,建立了全國較早的農村基層黨組織。在長期革命鬥爭歲月中,許多崇明兒女為中國人民的革命事業獻出了寶貴的生命。

得名傳說

“崇明島”的來歷,源於一個傳說。東晉末年,孫恩農民起義失敗后,起義軍的幾排竹筏飄浮到了靠近東海的長江口,在江邊的泥沙中擱淺。這些竹筏攔住了滾滾長江帶來的泥沙,逐漸形成了一個沙嘴。這片沙嘴尚沒完全露出江面,隨著江水海潮的漲落,時隱時現,給人一種神秘之感。人們說它既像怪物、又似神仙,既“鬼鬼祟祟”、又“明明顯顯”,於是便給它起了名字叫“祟明”。
後來這片沙嘴泥沙越積越多,變得又高又大,完全露出了水面,形成一個小島,再也不受潮漲潮落的影響了。人們見其氣勢壯觀,已不再將其視為怪異,併產生了一種崇敬之情。於是人們便把“祟明”改稱為“崇明”了。

傳說

月光菩薩將生於崇明島,月光菩薩是藥師如來的脅侍,又作月凈菩薩、月光遍照菩薩。《灌頂經》卷十二雲︰“有二菩薩,一名日曜,二名月凈,是二菩薩次補佛處。”據《藥師如來本願經》載,月光菩薩與日光菩薩同為無量無數菩薩眾之上首,次補佛處,悉能持藥師如來之正法寶藏。《覺禪鈔》曾引《藥師經疏》卷一而言,過去世電光如來時,有一梵士醫王,養育日照、月照二子,發心愿利樂眾生,二子亦發願供養。梵士醫王即今之藥師如來,二子即日光、月光二菩薩。依《藥師儀軌布壇法》所載,月光菩薩身呈白色,手持月輪,坐鵝座上;但此像與歷代相傳者頗為不同,歷來所造皆為立像,而月光菩薩即立於藥師如來之右側。如同日光菩薩一樣,月光菩薩與觀世音菩薩的大悲咒也有密切的關係。凡是至心持誦大悲咒的修行者,月光菩薩也會與無量神人來增益其持咒效驗。修行者在持誦大悲咒過後,如果能再加誦月光菩薩陀羅尼,則月光菩薩當會來加庇護,使持咒者除去一切障難與病痛,並成就一切善法、遠離各種怖畏。

景色

崇明島
崇明島
崇明島水潔風清,到處都有未經人工斧鑿的天然風光。早在明清兩代,島上就有“金鰲鏡影”、“吉貝連雲”、“玉宇機聲”等瀛洲八景。如今,崇明島風光更加旖旎。綠樹成蔭的200多公里環島大堤,猶如一條綠色巨龍,盤伏在長江口上。清晨,登上大堤東端,欣賞東海日出,不減泰岱奇觀;傍晚,立於大堤西側,飽覽長河落日,耳聽歸舟晚唱,令人心曠神怡。島上有眾多的歷史名勝和人文景觀。有面向浩瀚江水的瀛洲公園;千姿百態的城橋鎮澹園;還有金鰲山、壽安寺、孔廟、唐一岑墓、明潭、鄭成功血戰清兵的古戰場等遺址;有面積達5400多畝的華東地區最大的人造森林——東平林場。由於加強了各旅遊景點的建設,海內外觀光旅遊者源源不斷,僅1997年前來觀光的遊客近百萬人次。崇明區政府就進一步開闢島上的旅遊資源,提出了今後五年旅遊業開發的總體規劃。它包括加快和完善中部東平國家森林公園度假區;中南部文化旅遊區;西部綠華水上遊樂度假區;東部東海瀛洲大樂園旅遊區,並逐步建設成為大上海富有特色的休閑旅遊勝地,最終建成中國乃至東南亞地區屈指可數的國家級旅遊度假區。崇明島是整個上海發展空間和發展潛力最大且投資成本最低的地區。作為上海市經濟發展戰略“三步走”的第三步,21世紀崇明將拉開大開發,大開放的帷幕。規劃到2020年崇明將建成全國開放度最高的綠色食品開發園區、國家級旅遊度假區和國際金融貿易區。即時,崇明島將成為遠東最繁華的島嶼。
崇明島上,地勢平坦,景觀如同江南田地,初到崇明島的人,甚至感覺不到已到了島上。一片片綠油油的莊稼、一道道灌溉用的水渠,村落密布,道路交錯,並無一般海島的荒涼感覺。
但是,作為海島,崇明島當然有其一些獨特的資源與景觀。大致有三樣特別之景:一曰蟹多。崇明島上,尤其在近海邊的泥灘上,到處是小蟹,幾乎黑壓壓的布滿灘面。遊人行走灘面,小蟹們受到驚嚇,紛紛逃入灘上無粉的洞穴,速度之快,令人驚嘆!可以說,即使你以最快的速度俯身抓拾,也難碰觸到它們半點。當然,灘面上蟹穴滿地,用“千瘡百孔”形容之,絕不為過。所以,崇明島又有“蟹島”之美名。加上崇明方言,把“啥”字亦念成“蟹”字之音,聽來亦頗為別緻。尤其是當地漁民百姓用土產蟹來款待你時,且又要客氣地說:“沒啥哈(“蟹蟹”),吃點蟹吧!”初到沉得十分有趣,即使以後回顧,亦會感到此番經歷又是何處可覓呢!
崇明島的第二大特色是海灘蘆葦成林,可稱其為“環島綠色長城”了。由於蘆葦適宜於灘地生長,且長勢甚猛,在崇明島北岸及東南岸團結沙一帶,我們曾看到寬達數公里的蘆葦帶。人行其中,似覺無邊無際,可能當年沙家浜的蘆葦盪之規模亦不過此。蘆葦之初用,不僅可護岸促淤,而且可作造紙之原料。
第三大特色是島身形狀遷徙無常,始終處於迅速的演變過程中。不像基岩島嶼,千百年來基本上維持著相對穩定的狀態,崇明島卻自始至終演變不斷。還在醞釀著堵塞北支等工程。看來中國這個第三大島演變成為長江口北岸陸地那個日子的到來要比預見的更早些。
崇明島還有一個美麗的古稱:“東海瀛洲”。相傳在遠古東海之中有一瀛洲側境,是神仙居處,但這個仙島沒有穩固下來,一直飄忽不定。秦始皇和漢武帝先後派人到東海之上四處尋找,都沒有找到。後來到了明朝,朱元璋皇帝把“東海瀛洲”四個字賜給了崇明島。從此,崇明島便有了古瀛洲的美名了。由柳洪平創建。

建設


發展

崇明島城鎮化規劃圖
崇明島城鎮化規劃圖
·規劃確立的總體目標是:堅持以科學發展觀為統領,按照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的要求,圍繞建設現代化生態島區的總目標,大力實施科教興區主戰略,加快三島聯動發展,努力使崇明島成為適應上海現代化國際大都市建設的長遠需要的人與自然和諧相處、經濟社會協調發展的最佳區域之一。
崇明島前景目標定位:崇明是上海可持續發展的重要戰略空間。堅持三島功能、產業、人口、基礎設施聯動,分別建設綜合生態島、海洋裝備島、生態休閑島,依託科技創新,推行循環經濟,發展生態產業,努力把崇明建成環境和諧優美、資源集約利用、經濟社會協調發展的現代化生態島區。
·崇明島功能定位主要體現以下六個方面:森林花園島、生態人居島、休閑度假島、綠色食品島、海洋裝備島、科技研創島。

長江大橋

崇明長江大橋主跨超過東海大橋。作為一項投資超百億、使用超百年的工程,上海長江隧橋工程創造了多項中國乃至世界紀錄。
為滿足長江口黃金水道的最大通航需要,連接崇明島和長興島的大橋主通航孔跨徑達到730米,這一標準超過了上海已建的任何一座大橋,比東海大橋主通航孔還大300多米,在國內僅次於蘇通大橋和香港的昂船洲大橋,在世界上位居第五。據介紹,這一跨度能滿足規模3萬噸的集裝箱貨輪及5萬噸的散裝貨輪的雙向通航要求。
長江大橋跨江段10公里,全橋長16.5公里,其設計方案為技術成熟的斜拉橋橋型,按雙向6車道設計,時速為每小時100公里。不過,這座長江大橋的主塔造型不同於楊浦大橋的倒Y型,也不同於徐浦大橋的A字型,更不同於南浦大橋的H型,而是形如“人”字,平直的橋面從腰際穿過。因此,作為今後的“長江門戶第一橋”,秀麗而大氣的景觀也將是上海長江大橋的特色之一。
上海長江大橋工程建設已經完工,並於-1949年0月31日通車。遠看長江大橋像條彩帶,將崇明島和長興島連為一體。

環境保護

2006年是環保三年行動計劃第三輪的起始年,在加快經濟、社會發展的同時,不斷加大對環境保護的投入力度,全年環保投入占增加值的比重達8%。總投資2.1億元的城橋污水處理廠一期工程基本建成。總投資1.1億元的崇明生活垃圾綜合處理場一期也已建成。總投資2.7億元,開工建設長興、陳家鎮污水處理廠一期工程。總投資1.1億元建設長興、橫沙二島一期給水工程。啟動建設長興島生活垃圾綜合處理場一期工程。投資348萬元建設長興、橫沙兩島農村生活垃圾收集處置系統,實現了全區農村生活垃圾收集處置的全覆蓋。加快推進24個生態文明村的創建工作。依法加強對重污染企業的監管,開展生態環境監察,建設223㎞²煙塵控制區。投資4500萬元開工改建廟港、躍進水閘,區級河道和鄉鎮、村級溝河得到整治,開工建設廟港和北橫運河防坍工程,開展老滧河、堡鎮港和新城老南橫運河的綜合整治工程。造林綠化又有新的發展,全年新增林地面積17.8萬畝。2006年末全區島域森林覆蓋率達到17.0%。

城鄉規劃

崇明島位置圖
崇明島位置圖
在《崇明三島聯動總體規劃》的基礎上,20項專業規劃相繼編製完成並獲批准。按時完成上海長江隧橋各項前期配套工程,確保整體工程順利推進。崇明新城和陳家鎮試點城鎮建設進入形態開發階段。總投資1.3億元的區總工會大樓建成並將投入使用。總投資6191萬元完成了西門路二期、東引路、湄洲路市政道路建設。總投資1.7億元完成了體育路、石島路、新港路、達山路和東門路二期主體工程。投資近億元的鼓浪嶼路基礎工程已完成。開工建設喬松路、風豐東路、裕安大道一期等道路工程。投資2億元啟動建設陳家鎮220KV變電站。建設崇明風力發電二期工程。

實事項目

區政府確定的2006年實事項目共有22個單項,除公共消防站因長江隧橋建設,需重新選址外,其餘21個單項全部完成。全年新建商品住宅竣工面積30萬平方米;完成平改坡18萬平方米;完成了8個鄉鎮社區事務受理中心建設;建設鄉村公路647公里;完成了10座區級大河危橋改造;新增就業崗位12681個;為1.5萬就業困難人員建立個人職業培訓補貼帳戶;完成3500名農民職業教育培訓任務;建設社區公共活動場所2個;新增養老床位908張;疏浚八效港和新建港;在12萬畝基本農田推廣使用有機肥1.9萬噸;完成四家菜市場標準化建設;新建一個標準化醫療急救分站、完成傳染病醫院建設、長興衛生院擴建和30所村衛生室標準化建設;建成殘疾人康復活動中心,為225名重殘無業人員提供養護服務;完成2萬個危險化學品氣瓶的電子標籤標識。

經濟


·2006年,全區產業結構調整力度進一步加大,三次產業保持協調發展,經濟總量首次突破百億元。據初步測算全年完成增加值108.3億元,比上年增長13.1%,其中第一產業完成增加值16.5億元,比上年增長2.8%,佔全區增加值的比重為15.2%,比上年下降1.6個百分點;第二產業完成增加值51.4億元,比上年增長17.2%,佔全區增加值的比重為47.5%,比上年增加1.7個百分點;第三產業完成增加值40.4億元,比上年增長12.8%,佔全區增加值的比重為37.3%,比上年下降0.1個百分點。
·財稅體制不斷改革和深化,稅收來源明顯增加。2006年完成稅收收入36.1億元,比上年增長21.6%。財政監管得到加強,財政收入穩步增長。2006年完成財政收入34.0億元,比上年增長15.9%。其中:縣級財政收入15.0億元,比上年增長7.3%。財政支出在支持經濟發展和解決民生問題方面發揮積極作用,全年地方財政支出39.3億元,比上年增長20.0%,其中用於企業挖潛改造13.3億元,比上年增長11.3%;用於基本建設2.6億元,比上年增長112.4%;用於社會保障和社會福利救濟2.4億元,比上年增長36.1%。

固定資產

·圍繞建設現代化生態島區總目標,固定資產投資總量不斷增加,基礎設施投資創歷史新高。2006年完成固定資產投資34.6億元,比上年增長25.1%。其中基本建設投資15.7億元,比上年增長37.1%;更新改造投資2.0億元,比上年增長8.9%;房地產投資9.7億元,比上年增長24.9%;農村集體投資7.2億元,比上年增長9.2%。

農業

崇明島旅遊景點地圖
崇明島旅遊景點地圖
·2006年,全區農業生產以現代生態農業為發展方向,進一步優化農業產業結構。全區糧食作物總播種面積為77.2萬畝,同比增長0.5%,總產實現32萬噸,同比增長4.2%,完成7.9萬畝農業綜合開發項目,建成7000畝規模優質有機大米示範基地,以“寒優相晴”為主的優質稻米種植面積達38萬畝;蔬菜及其特色經濟作物總產值為13.5億元,同比增長2.3%,播種面積達到57萬畝,總產量為115萬噸,同比增長2.7%。林業重點推進四旁綠化,繼續發展規模化經濟林,新增林帶面積4.9萬畝,其中公益林4.3萬畝,經濟林0.6萬畝。畜牧業方面控制生豬、雞蛋生產,發展奶牛、特種家禽生產,2006年全區生豬出欄27.5萬頭,同比增5.8%,白山羊出欄24萬頭,同比增5.4%;家禽出欄570萬羽,同比增4.8%;鮮蛋總產1530萬公斤,同比增1.5%;鮮奶總產1400萬公斤,同比增12.2%。漁業方面做強河蟹產業,穩定常規養殖業,2006年漁業總產量為7.7萬噸,同比增2.0%。河蟹養殖面積達到100萬畝,其中島外養蟹90萬畝,三島養蟹10萬畝。生產河蟹1.2萬噸;其他特色水產品養殖面積為1.5萬畝,貝類5000畝,產量達到2000多噸。
·2006年全區完成農業總產值44.9億元,比上年增長2.5%,其中種植業22.2億元,增長2.3%;林業1.1億元,增長19.0%;牧業5.7億元,增長3.3%;漁業15.0億元,增長1.5%;農業服務業0.9億元,增長2.4%。全年糧食種植面積為51457公頃,糧食總產量達317424噸。

工業

·工業企業產品結構調整進一步加大,長興海洋裝備島建設有力推進,工業生產呈現持續、穩定增長,生產總量達歷史最高水平。2006年完成工業總產值131.3億元,比上年增長12.4%;完成工業銷售產值131.0億元,比上年增長13.9%;產銷率達99.8%。工業企業的經濟效益繼續提高。2006年全區完成工業增加值36.3億元,比上年增長18.3%;全年完成利潤總額6.8億元,比上年增長15.0%。
·規模以上工業企業在全區工業中佔主導地位,全年完成工業總產值110.1億元,佔全區工業總產值的83.9%。和三島功能定位相匹配的重點支柱行業增長幅度明顯,通用設備、金屬製品和交通運輸設備製造這三大行業的產值達61.6億元,比上年增長26.7%。“一業特強”產業不斷做大做強,日用不鏽鋼和商業設備製造業全年完成產值13.6億元,比上年增長12.1%。

建築業

·建築業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仍保持較快的發展速度。2006年完成建築業總產值100.4億元,比上年增長20.8%;完成建築業增加值15.1億元,比上年增長14.6%。列入區固定資產投資計劃的房屋施工面積為98.6萬平方米,比上年增長27.6%;竣工面積39.5萬平方米,比上年下降7.3%。

金融業

·金融改革不斷深化,金融服務水平不斷提高,銀行存貸總額繼續增加。2006年末金融機構各項存款餘額269.6億元,比年初增加48.7億元;貸款餘額145.3億元,比年初增加23.5億元。

內外貿易

·商業設施不斷完善,“和諧建材市場”、“瀛南輕紡城”、“蘇寧電器”等專業市場相繼開張營業,區內商品市場供應品種豐富,銷售更趨活躍。2006年完成社會消費品零售額22.8億元,比上年增長11.5%。其中吃的商品零售額7.0億元,比上年增長11.5%;穿的商品零售額2.9億元,比上年增長10.8%;用的商品零售額12.1億元,比上年增長11.6%;燒的商品零售額0.8億元,比上年增長11.0%;集市貿易成交額4.1億元,比上年增長10.0%。
·外貿企業以重點產品為龍頭,努力提高出口能力。2006年完成外貿出口撥交額31.3億元,比上年增長17.5%。其中工業品出口撥交額31.0億元,比上年增長18.1%;農副產品出口撥交額0.3億元,比上年下降23.9%。

招商引資

·招商引資成效顯著,投資環境明顯改善,服務水平進一步提高。2006年全區引進各類企業2612戶,比上年增加1098戶;註冊資金總額56.1億元,比上年增長35.6%;累計完成稅金24.0億元,比上年增長26.0%。其中崇明工業園區和富盛開發區共引進註冊企業556家,註冊資金16.1億元,完成稅金10.5億元;各鄉鎮、委局經濟小區引進企業2056家,註冊資金40.0億元,完成稅金13.5億元。
·2006年,新批准三資企業30家,比上年增加6家;項目總投資2074萬美元,比上年下降70.3%;合同外資1581萬美元,比上年下降42.3%;實際利用外資1022萬美元,比上年增長37.3%。

交通通訊

·通信條件不斷改善,郵政業務保持一定水平。2006年全區郵電業務收入2.3億元。年末電話交換機總容量26.7萬門。年末擁有電話用戶23.1萬戶,比上年凈增0.4萬戶。每百戶住宅電話擁有量達69.3部。郵政業務平穩發展,2006年末共有郵政所40個,全年進出函件687萬件,進出包件15萬件,進出特快專遞15萬件,發行各類報刊雜誌1499萬份。
·信息化建設步伐加快,信息資源利用得到加強,圍繞加快電子政務基礎設施建設,積極推進政府外網建設。在完成鄉鎮、委局共64個單位接入外網實現與市外網聯通的同時,選擇8個單位進行政務外網試點工作。政府網站建設不斷深化,上海崇明政府門戶網站第三次改版后順利開通,每月頁訪問量達80多萬人次,網站文字信息量達3200多萬字。政府信息公開內容不斷充實、完善,便民服務意識有了較大的提高。建立長效機制,穩步推進軟體正版化工作。全年共採集社會保障卡信息10788人次,發放社會保障卡8644張。
·交通投入增加,客運能力增強。2006年總投資2135萬元建成了大眾水陸換乘中心,投資2580萬元建造了1艘高速輪和1艘公務輪,新增客位288個,滬崇之間的車客來往更加快速、便捷。年末水運航線18條,全年水運旅客1215萬人次;渡運車輛153萬輛次。2006年陸上公交新增客車15輛,更新客車30輛,年末共有公交線路30條,線路長度907.1公里,全年運送旅客2247萬人次。

旅遊業


·旅遊基礎設施逐步完善,生態休閑旅遊初具規模。崇明農業旅遊發展規劃初稿已出台。崇明島國家地質公園規劃已著手編製。崇明西沙濕地生態修復實驗基地引鳥工程已啟動。旅遊節慶活動有了新的突破。2006年精心組織了崇明森林旅遊節開幕式和大型水上焰火晚會,成功舉辦了“崇明桑果節”、“森林百花展”、“崇明荷花節”、“長興島柑桔節”、“橫沙島秋之韻”、“第四屆全國蟋蟀大賽”、“漁家歡樂節”、“環島駕車自助游”等主題活動,使崇明旅遊市場亮點不斷,打響了崇明旅遊品牌,島內外遊客前來觀光旅遊逐年增加。2006年接待遊客85.9萬人次,比上年增長8.4%;完成營業收入2.1億元,比上年增長13.0%。

景點

崇明島東平森林公園
崇明島東平森林公園
東平國家森林公園
東平國家森林公園位於中國第三大島崇明島,總面積為5400畝,是目前華東地區最大的平原人工森林,上海著名旅遊勝地,國家4A級旅遊景區,全國農業旅遊示範點。
地址:崇明島的中北部。
交通:線路一北區汽車站乘申崇線、崇明南門汽車站乘南東線、南江線可達東平森林公園。
線路二達到南門港后,出來就有去東平森林公園的中巴車,自駕車者則按照指示牌行駛即可。大約20分鐘后可以達到!
東灘候鳥保護區
東灘候鳥保護區位於崇明島東部,南起團結沙水閘,北至北八效港,西以1968年建成的圍堤為界,東到吳淞高程零米線外側3000米,是長江口野生動物資源基地,總面積326.2平方公里。2005年8月9日,崇明東灘鳥類生活區域經國務院批准列為國家級自然保護區。
小貼士:東灘觀鳥后可回到陳家鎮,找一家樸素而潔凈的飯館。要上一盤大閘蟹,幾樣海鮮,大快朵頤一番。陳家鎮是崇明最大蟹市,也是中國最大的蟹市,上海的蟹大部分來自陳家鎮。這裡稀有的海鮮較多,而且價格比別處都便宜。
交通:可先乘上海旅遊五號線,在寶楊碼頭(每天10班)轉乘船到堡鎮,然後乘堡前線前往東灘。走吳淞碼頭也可以,只是每天只有4班船:吳淞—堡鎮輪渡:14元/人,寶楊碼頭—堡鎮(汽艇):30元/人
自駕車線路:市區—逸仙高架路—同濟路(A30公路)—寶楊路—寶楊路碼頭—車客渡—堡鎮—堡鎮南路—堡鎮北路—陳海公路—北陳公路—白陳公路。
西沙濕地公園
西沙濕地公園
西沙濕地公園
崇明西沙濕地總面積為4500畝,是上海唯一具有自然潮汐現象和成片灘塗林地的自然濕地。濕地管理方為了讓遊客更接近大自然,已經在濕地里建起一條2公里長的木棧橋,遊客們可通過棧橋徜徉於蘆葦和叢林之中。
徐根寶足球基地
足球明星的搖籃走向世界的希望,徐根寶足球基地位於崇明東平國家森林公園南首,由著名國家級足球教練徐根寶發起組建,總佔地面積70餘畝。
崇明前衛村農家樂
前衛生態村位於崇明島中北部,於1969年從一片灘塗中圍墾而成,總面積3671畝,人口753人,已形成集農、工、副、商、游全面發展的生態村,投資規模達1.2億元。
觀光大堤
崇明南門港江堤上綠樹成蔭,可觀賞南岸遠景和長江漲潮退潮,風景獨特、秀麗。利用這一地理優勢,藉助沿江水利防汛工程,崇明區於2000年建設完成了沿江觀光大堤工程。
南門廣場
南門廣場位於亞通公司南門港碼頭區域內,佔地5.5萬平方米,綠地面積3萬餘平方米。廣場內建有兩座小亭和彩燈噴泉,彩石小路曲徑通幽,點綴於綠坪之間的樹木錯落有致、別有情趣。
南門瀛洲公園
瀛洲公園建於1983年,1984年定名瀛洲公園,由周谷城題寫園名。公園西南瀕長江,北與瀛洲廣場與學宮(孔廟)、博物館隔路相望,是崇明唯一一座綜合性公園。
唐一岑墓
唐一岑,廣西臨桂縣人。明嘉靖三十二年(公元1553年)以舉人薦任崇明縣令,忠愛為政。時值縣治新遷,土城剛築就遭倭寇犯境,唐率軍民奮起抵抗,擊退來敵。
少兒活動基地
上海市少兒東平森林活動營地位於東平國家森林公園內,是一個由市教委、市婦聯、崇明區教育局等單位共同籌建的上海市第三校外教育營地。
崇明明珠湖
明珠湖地處崇明島西部綠華鎮境內,是目前島上最大的天然內陸湖,也是崇明區計劃開發的西部水上遊樂度假區和西部生態農業觀光旅遊區的主要區域。
崇明博物館
崇明博物館是崇明島內一處重要的人文旅遊景點和愛國主義教育場所,位於城橋鎮鰲山路696號崇明學宮內,佔地面積1.55公頃。
澹園
崇明島
崇明島
澹園是崇明唯一仿古園林佳景,有寶島明珠微型公園之稱。園外封閉圍牆,飛檐群瓦,朱汀金猷銅環。東西兩側的豐樂樓,重檐八角,一派古風。
金鰲山公園
公園內有金鰲山,是崇明的名勝。金鰲山山體由人工壘土而成,築於宋代,名字取於宋高宗趙構在台州逃難時行在的金鰲山。為當時的航海標誌,此山山體早已坍沒。
地址:崇明區城橋鎮
交通:旅遊五號線
壽安寺
壽安寺始建於宋朝淳祐二年,即公元1252年,距今已有700多年歷史,是崇明島歷史最悠久、歷經朝代最多的古剎。壽安寺最初由僧人模和儔建造,名為"富安寺"。元朝延祐五年,朝廷賜寺額"永福壽安寺"。
廣福寺
廣福寺建於清咸豐年間,前身為"武聖殿",原址汲浜鎮北。1921年,了道大師駐錫於此,更為現名,專宏凈土。1946年,廣福寺南遷中興鎮,其弟子葉承大師,繼承住持,教宗天台,行歸凈土。
寒山寺
崇明寒山寺與蘇州寒山寺除了在寺名和供奉上相同外,相傳它們的鐘聲有"瀛洲東門寒山寺,夜半鐘聲迎客船"和"姑蘇城外寒山寺,夜半鐘聲到客船"爭相媲美的詩句。
崇明學宮
崇明學宮是現今上海僅存的三座學宮之一。現址又稱崇明博物館,為市級文物保護單位。出崇明南門碼頭,僅走二三百米,便能望見學宮那層層疊疊的古建築群。二座石柱牌樓古樸沉穩,上書“德配天地,道冠古今”。門前是二株有350年歷史、三人合抱的銀杏樹,守門的是一對大石獅,氣勢恢宏。學宮最大的建築是大成殿,彷彿寺廟中的大雄寶殿。這是祭祀孔子的地方,東廡西廡是72高徒的宿舍。而今大成殿暫作古船陳列室,大成殿東廡主要是崇明知名人士的照片和事迹,還有一些崇明出土的古代器物。西廡是黃丕漠藝術館。大成殿後的兩幢建築是崇明民俗陳列館。另建有萬仞宮牆、欞星門、登雲橋、戟門、名宦祠、崇聖祠、尊經閣等,為上海地區保存完好的明代建築,門前5株18米左右高的銀杏樹已有377年的樹齡,與樹下2座結構奇特,蔚為壯觀的石木牌坊相互呼應,營造出一片濃郁的古意,使人頓生一股“念天地之悠悠”的蒼然之感。博物館內列有“崇明島的形成與發展”、“館藏文物”、“自然博物”三個展覽,較為系統地介紹了崇明的悠久歷史和文化遺產,學宮中最有特色的當數古船陳列室和崇明民俗陳列館這兩處地方。
地址:鰲山路696號
開放時間:8:00-16:00(周一閉館)
交通:上海市區乘游5線、51、116、522、728、848、849路、碼頭專線到吳淞碼頭或乘游5線、51、207、508、541、728、彭江線、碼頭專線到寶楊路碼頭再乘船可前往崇明南門港

蠻靈閣農家樂

上海崇明前衛村蠻靈閣是理想的農家樂,蠻靈閣崇明農家樂在前衛村的中心,在這裡有度假村,住宿條件優越,娛樂設置齊全,土特產豐富等生態休閑旅遊項目,是您來崇明旅遊度假的好去處。
前衛蠻靈閣農家私家別墅(旅遊局評定的農家三星標準)位於上海崇明島前衛生態村568號,前衛村位於崇明島中部,距離南門港23公里,緊臨東平森林公園。
昔日一片荒涼沉寂的小村,如今是既有城市風光,又有田園詩意。2004年被國家旅遊局命名為“全國農業旅遊示範點”。
景點觀光千姿百態,樹木成林鳥語花香,漫步綠蔭碧水之間,疑是桃花源中行,使人感到人與自然的高度諧和。黨和國家領導人胡錦濤,溫家寶,吳邦國等親自來村考察。進了前衛村右手林蔭道直行就能看到前衛蠻靈閣農家休閑中心招牌,按照指示就可以看到寬敞明亮的四層農家別墅。別墅前的菜地上桔樹生機勃勃,環境優雅好一派田園風光,農家主人熱情好客,在繁忙的都市生活之餘到上海崇明休閑娛樂。
瀛東村漁家樂
瀛東村位於崇明島東端,由灘塗圍墾而成。是崇明島上第一個看到日出的村莊。全村52戶居民住在規劃齊整的農民別墅里,特有的魚塘碧波與綠樹鮮花相映成輝。"朝上海堤觀日出,夕下蘆盪捉螃蜞"的情趣,令都市遊客流連忘返。
世界最大隧橋——上海長江大橋
橫跨長興島和崇明島的上海長江大橋,是世界上規模最大的隧橋結合工程,於-1949年-10月1日正式通車。該橋是世界上最大的公軌合建斜拉橋,其橋面預留了軌道空間,將來有條件開通城市軌道交通。
從上海浦東通往中國第三大島崇明島的長江隧橋工程,採用“西隧東橋”(預留軌道交通線)的方案,西南起浦東五號溝、經隧道抵達長興島,再經大橋抵達崇明島的陳家鎮,全長25.5公里,其中長江隧道長約8.9公里,長江大橋長約10.3公里。

“名特產”

崇明老白酒
·崇明老白酒,是以糯米為原料,經淋飯後拌葯加水精心釀製而成,加上該酒味道甜潤,色呈乳白,故又有甜白酒、米酒、水酒之稱,在崇明已有數百年釀造歷史。
·崇明老白酒質量地道,風味獨特,有別於一般的白酒與黃酒。該酒上口甜而微酸,香味醇厚,酒度適中(120~130),後勁足,有回味,是深受歡迎的低度酒,其中尤以“菜花黃”和“十月白”兩個品種為最佳。1987年,且有50多年釀酒歷史在崇明東明釀造廠,又研製成功了“清甜型”和“糯液香”兩種崇明米酒。這兩種新產品,因質量優異,風味尤佳,更受海內外各界人士的青睞。1993年3月這兩種新產品,經上海市人民政府有關部門審定,被批准為上海市“名牌產品”,這在上海市酒類生產企業中,是第一個獲得“名牌產品”稱號。
崇明白山羊
·崇明白山羊,是在崇明島特定水土條件下孕育而成的特產。崇明白山羊屬皮毛肉兼用型品種,體型中等偏小,體格健壯,具有適應性強、繁殖率高、肉質特別鮮美等特點,經國家批准,被命名為“長江三角洲白山羊”,系全國重點保護和發展的家畜品種。崇明白山羊,毛潔白而富有彈性,是制筆的好原料,羊肉更是營養豐富,味道鮮美,是上品佳肴。是冬令禦寒助暖抗病延年的滋補佳品。
崇明老毛蟹
·崇明老毛蟹,原名中華絨螯蟹,因其兩隻大螯上有絨如毛,故崇明人稱之為“老毛蟹”。世界上共有300多種螃蟹,可供食用的大約20多種,而最負盛名的要數中國的中華絨螯蟹。中華絨螯蟹中最有聲譽的是白洋淀的勝芳蟹、陽澄湖的清水蟹和崇明的老毛蟹。唯崇明老毛蟹獨具風味,它個小、殼薄,肉質細蜜而有香味,雌性蟹黃足,雄性蟹脂多。馳名海內外。
·崇明老毛蟹在食用時要做到“三去”:一是去腮,二是去胃,三是去腸。
·崇明老毛蟹營養豐富,每百克蟹肉中含蛋白質14克,脂肪5.9克,維生素5960個國際單位,鈣129毫克,磷145毫克,鐵13毫克,核黃素0.71毫克,含熱量139千卡,是水產品中的珍品。
崇明糕
崇明糕,崇明糕是崇明特產,糕內配以棗,白糖等。清香鬆口,糯而不粘,暢銷島內外,是寶島崇明的特色風味小吃。
崇明刀魚
刀魚,是名貴的經濟魚類,體扁而狹長,形狀酷似短刀而得名。刀魚從立春開始由海入江,逆江而上做生殖回遊。崇明島周圍的水域是刀魚光臨最多的地方,刀魚成了崇明的特產之一。
刀魚的肉鮮美細嫩至極,營養豐富,每百克魚肉中含脂肪16.88克,蛋白質14克,磷1.11克。
河豚
河豚屬迴流性魚類,春季親魚由海入河產卵,幼魚在江河或湖泊中肥育、生長,翌年春入海。河豚為中小型魚類,體表有小刺,一般體長20-30厘米,體重400-600克左右。長江下游沿海地區包括崇明是天然河豚的主要產地。崇明主產河豚品種有暗色東方河豚和條紋東方河豚兩種。經過科研人員的多年努力,河豚的人工育苗和養殖在崇明都已獲得成功。
河豚的肝臟、生殖腺和血液有劇毒,河豚毒素提取后可用於醫治神經痛、痙攣等病。河豚肉質鮮美,富含脂肪,蛋白質含量很高。
海仔水牛
又稱崇明水牛,是我國著名的良種水牛之一,也是崇明的特產。這種牛性格溫和,結實健壯,繁殖率高。成年公牛(18個月)體重達325千克左右;母牛也在300千克以上。成年牛每天使役8小時,可耕地7-8畝;肉可食用,皮可製革,角可雕刻。
崇明大白菜
崇明大白菜,俗稱黃芽菜,於清道光年間引進種植,迄今已有150多年歷史,主要品種有“城陽青”和“青雜三號”等,是崇明主要土特產之一。
崇明大白菜呈黃白色,裹心結實,營養豐富,鮮嫩可口,其價廉物美,易於保存,故倍受青睞,成為居民冬令常備蔬菜。
金瓜
金瓜,又名金絲瓜,在崇明已有百年以上種植歷史,是崇明的傳統特產。金瓜鮮嫩清香,鬆脆爽口,是家庭、飯店、賓館中色香味俱佳的上等菜肴,享有“植物海哲”之美譽。金瓜不僅味美可口,而且營養豐富,除了有人體所需要的多種維生素外,還含有易被人體吸收的磷、鐵、鈣等多種營養成分,又有補中益氣、消炎止痛、解毒殺蟲的作用,對老年人高血壓、冠心病、肥胖症等,亦有較好的療效。
白扁豆
白扁豆,俗稱洋扁豆,莢扁平呈刀形,每莢有籽2-3粒,白皮白肉,粒粗扁而質細膩,色清澈而誘人,是農家普遍種植之菜蔬,亦是崇明主要土特產之一。白扁豆富有營養,味美爽口,是人人喜愛的夏秋家常菜肴。
蘆筍
蘆筍,又名石刁柏,北方人稱之為龍鬚菜,是多年生,雌、雄異株宿根性蔬菜,每年4月初開始採收結束。它在崇明東部已大量種植。蘆筍的營養成分十分豐富,使用價值很高。蘆筍脆嫩爽口,色佳味美,既可涼拌,又可熱炒。蘆筍罐頭遠銷日本、德國、以色列、約旦等許多國家,備受青睞。蘆筍除富有營養價值外,還具有一定的藥效功能。
崇明甜包瓜
崇明甜包瓜,亦稱醬包瓜,俗稱包瓜,是崇明的特產之一。由於它色香味俱佳,被清朝皇宮列為貢瓜,1984年被評為華東地區特色醬菜,並獲得國家商業部優質產品稱號,是我國出口貿易中的傳統商品。崇明甜包瓜色澤橙黃,晶瑩透明,皮肉一色,含水欲滴,香氣醇厚,咸甜適口,清脆鮮嫩,回味無窮,是早餐理想的菜肴。
水仙花
水仙花,歷來是深受人人們喜愛的花中珍品,在我國以福建漳州和上海崇明的水仙最為有名。崇明水仙的特點是球根自然分株較少,且芳香濃郁,經月不散,為他地水仙所不及。花瓣潤白似玉,狀如圓盤,心呈金黃,宛如酒盞,故有“金盞銀台”之美稱。水仙在吐蕊綻放之際,那青翠欲滴的葉片,亭亭玉立的花梗,襯托著春雪般晶瑩的花朵,陣陣芳馨沁人心脾,更給人以樸素、淡雅而又高潔、脫俗的美感。
崇明鰻鱺
鰻鱺,又名青蟮、鳳鱔、河鰻,是淡水中名貴魚類之一。因它富含維生素A,加上肉味鮮美可口,被人譽為“水中人蔘”。
崇明鰻鱺喜暗怕光,晝伏夜出,特別喜歡在風雨中遊戲。它適應性很強,離水較長時間也不會死亡。人們已開始人工養殖鰻鱺。
由於鰻鱺營養價值高,味道又十分好,已成為筵席上的上等佳肴。

崇明名人


古代
唐一岑(?-1554),廣西桂林府臨桂縣人,明嘉靖三十二年(公元1553年)以舉人薦任崇明縣令。唐一岑墓位於崇明縣城以東,為縣級文物保護單位。
陶勝百(1890-1982),崇明縣廟鎮人,著名電子專家。時有“無崇不成台”的說法。
沈廷揚(1594年-1647年),明末官員,海運專家。
何焯(1661年—1722年),字潤千,因早年喪母,改字屺瞻,號義門、無勇、茶仙,晚年多用茶仙,上海崇明人。清代著名學者、書法家。清康熙四十二(1703)年癸未科第二甲第三名進士。曾為皇八子胤禩伴讀。在當時以通經史百家之學,長於考訂而有盛名。何焯與笪重光、姜宸英、汪士鋐並稱為康熙年間“帖學四大家”。
沈文鎬(1690年-?年),清雍正十一年癸丑科陳絯榜進士第三人。
柏謙(1697~1765),崇明浜鎮人。清朝著名書法家,詩人,進士,官授翰林院編修。
李鳳苞(1834年-1887年),清末外交家,曾任駐外公使。
近代以來
沈兆涵(1855~1941),江蘇崇明人。海派著名畫家,擅畫花卉、山水、人物,並皆佳妙,尤精仕女。
王清穆(1860~1941),清朝官員,實業家。
蘇人權(1871~1932),崇明縣城廟弄。本縣著名書畫家,擅畫山水、人物、花鳥、禽獸,又擅金石書法,尤工行書。
童大年(1874~1955),崇明縣城人。西泠印社首批社員,著名金石家。
樊少雲(1885.12.08~1962.03.08),名浩霖,字少雲,江蘇崇明人。1955年被聘為上海市文史館館員,1956年應聘為上海畫院畫師。中國美術家協會會員,中國音樂會會員。
陳干青(1891~1953),航海專家。
陳思義(1902年~1983年),藥學家,教育家。
施汝為(1901.11.19~1983.01.18),生於江蘇崇明(今屬上海市)。物理學家。1955年被選聘為中國科學院學部委員(院士)。曾任中國科學院物理研究所研究員、所長、名譽所長。中國近代磁學研究與磁學教育的奠基人之一,建立了中國第一個磁學研究實驗室。
劉侃生(1908.12.12~1994.5.18),出生於崇明城橋鎮。著名的國畫家。
施南池(1908~2003.01),字觘鵬,上海崇明人。擅長山水畫,師法自然。亦長於詩文,工書法。
沈仲彝(1910~1983),上海市崇明縣人。開國大校。1975年12月,沈仲彝任福建省軍區參謀長。1978年4月,沈仲彝任福建省軍區顧問。1955年9月被授予大校軍銜,榮獲二級獨立自由勳章、二級解放勳章。
樊伯炎(1912~2001.03),名樊爔,上海崇明人。著名琴人、畫家,吳門畫派傳人,四十年代與山水畫家吳琴木、徐紹青、吳孟歐四人,並稱“上海畫壇四公子”。
朱顯謨(1915年12月4日—2017年10月11日),上海崇明人。土壤學與水土保持專家,中國科學院資深院士,中國科學院水利部水土保持研究所(西北農林科技大學水土保持研究所)研究員、博士生導師。
龔秋霞(1916年-2004年),中國著名電影演員、歌星,四十年代上海七大歌星之一。
施奠邦(1924年-2005年),中醫內科專家,中醫研究院院長。
黃丕謨(1925.07~),崇明向化鎮人,中國傑出版畫家,是江蘇水印版畫流派的創始者[7]及代表畫家之一。
施仲衡(1930-),祖籍上海崇明。中國城市軌道交通協會顧問兼專家委員會主任、住房和城鄉建設部質量安全專家委員會主任、北京城建設計發展集團股份有限公司首席顧問。1999年當選為中國工程院院士。
陳企衡(1932~),崇明汲浜鄉人。
顧延培(1932~),上海崇明人。筆名庄言。
潘錫柔(1935~),上海崇明人。著名雕塑家。曾任中國美術學院雕塑系系主任,享受國務院特殊津貼。
顧德舜(1941.07~),上海崇明人。
劉小晴(1942.06~),上海崇明人。
施蘊渝(1942.04.21~),女,上海崇明人。分子生物物理學家。中國科學技術大學生命科學學院教授、院長。1997年當選為中國科學院院士、第三世界科學院院士。
徐剛(1945~),上海崇明人。現任中國作家協會會員、中國環境文學研究會理事、國家環保總局特聘環境使者等,以詩歌散文成名。
趙麗宏(1952~),上海崇明人。著名作家、散文家、詩人。
朱明(1967~),上海崇明人。思想家,藝術家,世界經濟哲學家,專欄作家。
陳志浩,英文名Zeal,法文名ZèleChen,1987年生於崇明島,為電子競技的規範化,產業化做出了傑出的貢獻,在他的努力下,電子競技職業選手的待遇有了極大提升。作為電競圈一哥,陳志浩參與了各項世界頂級的電子競技賽事,如DOTA2國際邀請賽,英雄聯盟S系列賽事等。

崇啟大橋


2011年12月24日,在江海交匯處,由江蘇、上海兩地共建的跨江公路大橋——崇啟大橋正式通車,成為中國東部地理版圖上的新地標,也是長江兩岸共享、蘇滬兩地共惠的新載體。
當日上午11時許,蘇滬兩地共同舉行崇啟大橋通車儀式。江蘇省省長李學勇和上海市市長韓正分別代表兩地致辭。隨後,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員、上海市委書記俞正聲,中共江蘇省委書記羅志軍與國家交通運輸部部長李盛霖共同觸摸“崇啟大橋開通”水晶球,打開了上海通往江蘇(蘇中、蘇北)的北大門,實現了江蘇與上海的“全方位、多層次、全天候”無縫對接,尤其對江蘇沿海開發、長三角一體化兩大國家戰略起到有力推動作用。
崇啟大橋開通讓啟東這一江蘇“最早看到日出”的熱土從此邁入上海“一小時都市圈”,從啟東出發只要10分鐘就能到崇明,45分鐘就能到浦東。現場啟東人告訴記者,在上世紀90年代,從啟東坐船到黃浦江要7個多小時;汽渡通了以後,也要近5個小時;蘇通大橋通車后,縮短為近兩小時;而今有了崇啟大橋,到浦東只要半個多小時。
據江蘇省崇啟大橋建設現場指揮部總指揮黃健告訴記者,崇啟大橋是中國首座特大跨度連續鋼箱梁公路橋,創下多項全國之最。他介紹說,主橋六跨變截面鋼連接梁橋,跨徑和聯長均為國內之最;整跨鋼樑單榀最長185米,超吊重量2650噸;預應力混凝土連續梁短線匹配預製逐跨懸掛施工、單跨徑50米,為國內之最。
崇啟大橋2009年2月開工,建設歷時33個月,是中國第一座由兩省市共建的大橋,是上海至西安國家高速公路重要組成部分。項目全長51.763公里,其中跨江大橋長6.84公里,總投資82.38億元。江蘇段長21公里,跨江部分長4.54公里,總投資36.67億元

形成變遷


唐武德年間露出長江水面,初為西沙、東沙兩沙洲,北宋時期東沙西北續漲姚劉沙、三沙。以後修建江海堤防,岸線乃趨穩定。明末清初平洋、西阜、平安等沙島先後與本島相連成一島。
據史載,14世紀後半葉至16世紀,崇明島歷經滄桑之變,島岸漲坍無定,曾迫使縣治五遷其地。至21世紀初,崇明島四周已建成高8米,頂寬5米,長達200餘公里的環島大堤,並築有200餘道丁字壩,以阻止南岸坍蝕,而東、北方灘地仍在繼續淤漲,其中東灘每年以100餘米的速度向東海推進,為上海市提供豐富的土地資源。島北長江口北支水道日益淤淺,崇明島逐漸向江蘇省啟東市、海門市靠攏。
形成過程
618~626年(唐武德年間),在東布洲(今呂四一帶)南面水中漲出兩個沙洲。兩洲隔水70餘里,時名東沙、西沙(又名顧俊沙),這就是島的前身。1025年(宋天聖三年),於東沙西北續漲姚劉沙(因姚、劉兩姓先居而得名),並與東沙接壤。1101年(宋建中靖國元年),姚劉沙西北隔水50里處漲出三沙(因三次疊漲而成,故名;又說因句容朱、陳、張三姓先居而得名)。
1271~1368年(元朝),先後漲出營前沙、馬馱沙、張蒲沙等10餘沙。元末明初,東沙坍沒,西沙坍存無幾,三沙北漲,姚劉沙南坍北漲,漸與三沙連壤。1399~1644年(明建文初年至明末)先後漲出馬鞍沙、陳恩沙、高明沙、小陰沙、長沙、袁家沙、響沙、高頭沙等30餘沙。1522~1722年(明嘉靖初年至清康熙末年),諸沙漲坍頻繁。姚劉沙與三沙坍沒,西沙、陳恩沙、樊濂沙等先後陷於水,平洋沙先大漲而後大坍,而長沙卻與坍存之平洋沙和周圍的袁家沙、吳家沙、響沙、南沙諸沙漲連成片。1644年左右(明末清初),崇明島在漲中連成東起高頭沙、西至平洋沙,長200里、寬40里的一個大島。
清初以前沙州狀態
1644~1722年(清順治、康熙年間),又漲出日隆沙、永安沙、平安沙、東三沙等30餘沙。
清末,全島上已有長沙、響沙、吳家沙、新灶沙、日興沙、日旺沙、永豐沙、永隆沙、永福沙、沈阜沙、終興沙、仙景沙、永寧沙、龍珠沙、洪勛沙、永盛沙、利民沙、箔沙、高頭沙、七滧小陰沙、向陽沙、永壽沙、東旺沙、小團沙、爛沙、孫家沙、東大阜沙、長安沙、協安沙、袁家沙、太平日隆沙、永安沙、脅里沙、永慶沙、新鎮沙、定成沙、保定沙、平安沙、日升沙、南沙、滿洋沙、長興沙、協興沙、北沙、永旺沙、楊家沙、惠安沙、永興沙、日盈沙、連珠沙、西慶升沙、南連升沙、北連升沙、永泰沙、永昌沙、協旺沙、固安沙、合隆沙、定安沙、永定沙等60處。
沙洲漲坍
崇明島的發展演變,千餘年來,經歷了無數沙洲漲坍。
東沙於618~626年(唐武德年間)露出水面。位置在東布洲(今呂四一帶)南面江中,東臨大海,西涉江至太倉洲,南涉江至吳淞港,東南到佘山,西南涉江到嘉定縣,西北涉江為狼山。1025年(宋天聖三年),東沙與新漲成的姚劉沙接壤,元末明初坍沒。對照今圖,東沙的一部分約在今向化鄉六滧大隊和汲浜鄉滧西、七滧、滧南村一帶。
西沙呈帶狀,與東沙同時露出水面,它在東沙的西面,與東沙隔水70餘里。南與常熟、太倉、嘉定隔水20餘里。沙洲上舊有平等、道安、釋樂3村。五代初置崇明鎮於此。元末明初始坍,1506~1521年(明正德年間)僅存道安一村。該沙在明正德時漲出之長沙(今縣城所在地)東南一水之隔處。對照今圖,其位置約在今城橋鎮南門外三四里處的江中。
姚劉沙於1025年(宋天聖三年)左右露出水面,與東沙北部接壤。初為鹽場,1277年(元至元十四年)在該沙建崇明州城。以後該沙不斷南坍北漲,1506~1521年(明正德年間)與西北三沙連成一片。1550年(明嘉靖二十九年)左右坍沒。對照今圖,其位置約在今前進農場、富民農場至啟東縣西南一帶。
三沙於1101年(宋建中靖國元年)左右露出水面,位於姚劉沙西北隔水50里。1506~1521年(明正德年間),與姚劉沙漲連。1529年(明嘉靖八年),縣城曾遷移三沙馬家浜。1550年(明嘉靖二十九年)三沙始坍。至1662年(清康熙元年)左右已無存。對照今圖,其位置約在今三沙洪一帶。
平洋沙漲於明建文中。1507年(明正德二年)定名為平洋沙,在三沙西南,隔水30餘里,南與白茆港隔水相望。1553年(明嘉靖三十二年)縣城四遷於此。1583年(明萬曆十一年)平洋沙始坍,而後,坍存部分漸與長沙接壤。對照今圖,其位置約在今三星鄉以西直至海門縣三和鎮一帶。
長沙於1506~1521年(明正德年間)露出水面,在姚劉沙西南,隔水60餘里,平洋沙東南。該沙成陸后,位置基本未產生過遷移,大致在今城橋鎮周圍一帶。1583~1588年(明萬曆十一年至十六年),縣城五遷於此。而後,漸與萬曆中漲出的吳家沙、袁家沙、響沙等連成一片,開始形成大島。

地質地貌


地質概況
崇明島由長江下泄的大量泥沙在江海交互作用下不斷加積而形成。島內地勢坦蕩,遍遍被第四紀疏鬆地層所掩覆。
經鑽探揭示,在三四百米疏鬆沉積層下面,埋藏著堅硬的基底岩系,其中最老的地層為紫紅色石英砂岩、灰黑色粉砂質泥岩等,主要分佈在島的西北部廟鎮至草棚鎮一帶;其餘地區則被侏羅紀上統中酸性火山熔岩和火山碎屑岩所佔據。
本島新構造單元隸屬於江蘇濱海拗陷南緣。自晚第三紀以來,新構造運動以持續沉降為其特點。因此,島內沉積了厚層(最厚達480米)的新第三紀和第四紀地層。
新第三紀地層,岩性以灰綠色粘土、亞粘土與砂礫石為互層,並夾有弱膠結的薄層鈣質砂岩和鐵質砂岩,均是陸相堆積。層厚60~130米。
第四紀地層,堆積厚度可達320~350米。且自下而上,海相性明顯趨於增強,而陸相性則趨於減弱。縱觀第四紀不同地質歷史時期的沉積地層,其岩性、岩相特徵基本如下:
下更新統:褐黃色雜藍灰色粘土、亞粘土與黃灰、灰白色砂礫層間互,發育網紋狀、雜斑狀構造,且具硬塑性。粘性土內遍含鈣質、鐵錳質結核,以陸相堆積為主。底界埋深320~350米。
中更新統:藍灰色、灰褐色粘土、亞粘土與含礫中粗砂、中細砂互層,具軟塑性,含螺殼碎片及少量微體古生物化石。反映當時的沉積環境為河口濱海——河湖相。底界埋深150米左右。
上更新統:灰、灰褐色或藍灰色亞粘土,與含礫中粗砂、細砂互層。含礫砂結構鬆散,亞粘土具軟塑性。貝殼化石和微體古生物化石無論是種屬和數量都有所增加,沉積相以濱海——濱岸淺海相為主,並間夾河湖相沉積地層。底界埋深100米左右。
由於古長江水系在大理冰期低海面時強烈的下切和沖蝕作用,全島缺失上更新統頂部的暗綠色硬粘土層。
全新統為冰後期沉積。其下部岩性以灰黑色粘土、亞粘土或亞砂土、細粉砂互層,多含泥鈣質結核和腐植物碎屑;中部為褐灰、灰黑色淤泥質粘土、亞粘土夾薄層粉砂;上部則為黃灰、灰色亞粘土、亞粘土夾粉砂,多鐵錳質結核和斑點。全新世地層為距今1萬年以來的濱岸淺海——河口濱海相或三角洲沉積。底界埋深一般在45~62米。
崇明基底岩石斷裂構造亦較發育,大致以NE——NEE向(北東——北東東向)和NW向(北西向)斷裂較常見。NE——NEE向構造主要為陳家鎮斷裂、城橋鎮——新光斷裂、江口斷裂、沙溪——呂四斷裂;NW向構造為三星——新光斷裂等,其中以陳家鎮斷裂和沙溪——呂四斷裂規模較大。岩漿活動僅在堡鎮——新開河一帶見有燕山期紅色中粗粒全晶質花崗岩分佈,其面積達70餘平方公里。
地貌特點
崇明島地勢坦蕩低平,島上無山崗丘陵。地面高程標高3.21—4.20米(以吳淞為0米)佔總耕地的90.65%;低洼地標高在3.20米以下,佔總耕地的3.48%;高亢地標高在4.21米以上,佔總耕地的5.87%。海堤和河岸兩旁堆疊土標高則在6.0米以上,佔總面積的1.38%。
島上地形總趨勢是西北部和中部稍高,西南部和東部略低。新村鄉、新海農場北部、紅星農場南部、長征農場東部、長江農場中部、永隆沙、虹橋墾區、建設鄉中部和北部、新民鄉東北和東南部、大新鄉北部、豎河鄉中部和東北部、大同鄉東南部、東平河口兩側、港沿鄉北部及五滧鄉中部等地區,地面標高均在4米以上。界河口兩側、鴿龍港北口西側、東平河河口東側,部分地面標高超過4.5米。海橋、合作、三星鄉北部和西南部、廟鎮鄉、江口鄉南部、小豎河兩側、城橋鄉東北部和南部、鰲山鄉南部、向化鄉東北部、汲浜鄉西北部、裕安陳家鎮兩鄉東南部、前哨農場、陳家鎮鄉和五滧墾區的地面標高在3.5米以下。地面標高3.2米以下的低洼地區分佈在裕安鄉北部、張網港口兩側,局部窪地地面標高低於3.0米。

水域環境


崇明島位於長江口,每日有晝夜兩次潮汐。解放前的最高潮位為5.7米,發生在1905年(清光緒三十一年)農曆八月初三。1955~1984年,堡鎮站最高潮位為5.67米;1964~1984年,南門站最高潮位為5.80米。兩次最高潮位均出現在1981年9月1日(農曆八月初四),兩站潮位差13厘米(兩地相距22.5公里)。
1955~1984年,堡鎮站最低潮位為-0.19米,1964~1984年,南門站最低潮位為-0.28米,兩次最低潮位均出現在1969年4月5日(二月十九日)。
漲潮潮差:1955~1984年,堡鎮站為2.33~2.63米,最大潮差4.45米,最小潮差0.20米,均出現在1972年。1964~1984年,南門站為2.29~2.54米,最大潮差4.62米,最小潮差0.18米,分別出現在1984年和1972年。
落潮潮差:1955~1984年,堡鎮站為2.33~2.65米,最大潮差4.67米,最小潮差0.04米,分別出現在1984和1968年。1964~1984年,南門站為2.32~2.54米,最大潮差4.85米,最小潮差0.02米,分別出現在1984和1969年。

水文


地表水
全年降水徑流量加上長江引潮量,豐水年可獲得淡水27.78億立方米,平水年有26.56億立方米,枯水年有25.81億立方米,特枯年也有25.01億立方米。農業、副業、工業生產和人民生活用水,豐水年只需4.133億立方米,平水年需4.753億立方米,枯水年需5.693億立方米,因此,水資源富足有餘。每年11月至次年4月,當長江大通站(安徽省銅陵以西)下泄流量低於每秒1萬立方米時,咸潮上溯,無法引潮灌溉。
徑流
崇明島的水道
崇明島的水道歷來有洪、港、滧、河、溝五種。兩沙之間流水,日久漸狹,因勢利導成渠的稱洪;入江海之口,有潮汐漲落,可泊舟船的稱港或滧。在兩狀交界處掘土成渠,以供蓄泄的稱河;由鄉民自開的田間水道稱溝。
清康熙年間,全島有各種水道66條。民國時期,島上有通江干河80條(其中大多僅一端通江)。解放后,經水道整治,現有骨幹河道32條,河線總長444.50公里。南橫引河橫貫全島,全長78.51公里,北橫引河全長37.8公里。30條南北向干河東西排列,貫穿引河,中有橫河623條與之分別相交。兩相鄰干河間距約2公里,兩相鄰橫河間距約1公里,另外,橫河間還分佈泯溝15080條,兩相鄰泯溝間距100米,縱橫交錯的水道組成了繁密的河網,密度為每公里河溝線長10.7公里。
地下水
地下水位較高,據1981~1983年測定,地下水位波動值在81.6~88厘米之間,平均為85.7厘米。受降水量影響,升降變幅較大。地下水在初夏梅雨季節和秋季陰雨季節為高位期。地下水位上升到離地面31~46厘米,與耕層漬水和地表水互相溝通,造成三水相連,往往會出現短暫性的農田澇漬現象。

土壤植被


土壤分佈
土壤有水稻土、潮土和鹽土3個土類,以及8個土屬、35個土種。土壤耕作層厚度一般在3至5寸。3個土類呈東西伸展、南北排列的條帶狀分佈。水稻土主要分佈在海橋、三星、合作、廟鎮、江口、港西、城橋等鄉及鰲山、新河、豎河、堡鎮、五滧、向化、汲浜、陳家鎮等鄉沿南橫引河一線以南地區,佔全縣集體耕地的49.87%;潮土主要分佈在綠華、港東、建設、新民、大新、港沿、合興、裕安等鄉及鰲山、豎河、堡鎮、五滧、向化、汲浜、陳家鎮等鄉沿南橫引河一線以北,佔全縣集體耕地的39.99%;鹽土主要分佈在西北至東北部沿江沿海一帶,佔全縣集體耕地的10.14%。
土壤表層質地多輕壤、中壤,並常有深度不一的砂層,按表層質地分為黃泥(土)、僵黃泥(土)、黃夾砂(土)、砂夾黃(土)、砂土和濱海鹽土。
植被
除蘆葦、關草、絲草等外,遍及全縣的各種草類,也是一宗豐富的植物資源。它們長於河邊路旁、岸坡、田間,不僅是畜禽的天然飼料,而且是寶貴的藥材資源,其中可供藥用的有百餘種。草類主要有:馬齒莧(別名五行草、長壽菜,俗稱專諸草)、益母草(別名對月草、白花益母草)、蒼耳草(別名卷耳、苓耳、常思菜、痴頭婆、狗耳朵草)、佩蘭(俗名蘭草、大澤蘭、孩兒菊、千金草、省頭草)、澤漆草(俗名貓兒眼睛草、乳漿草、倒毒傘、一把傘、龍虎草、鐵骨傘)等。

自然資源


崇明島地面高程3.2~4.4米,地勢低平,土壤肥沃,氣候溫潤,四季分明,陽光充足,屬副熱帶季風氣候,適宜種植水稻、三麥、玉米、棉花、油菜、蔬菜,附近水域是上海主要的水產捕撈基地之一。
動物資源
野生動物有黃鼬、刺蝟等。每逢春秋候鳥遷徙季節,成群鳥類在水草豐美的東灘停留覓食。國家級保護的野生珍稀動物有中華鱘、白鰭豚、江豚、黑鸛、白頭鶴、大天鵝、小天鵝、雀鷹等。
灘塗資源
島地處江海之交,長江下泄泥沙在島周圍形成廣闊的灘塗,此為本縣得天獨厚之處。1956到1984年共圍墾612560.7畝。1984年,高程在0米以上的灘塗有42萬餘畝,其中在吳淞標高2米以上的20.55萬畝,標高3.2米以上的13.6萬畝,標高3.6米以上、已具備圍墾條件的8萬餘畝。北部和東部泥沙淤漲迅速,灘塗面積較大。灘塗上繁殖生長石璜(土雞)、螠蟶、蟛蜞、蘆葦、關草、絲草、蘆竹等動植物,蘊藏著較豐富的生物資源。尤其是螠蟶,蘊藏量極大。北沿大部分地區都有,僅北四滧至前哨農場東沿20公里一段,估計蘊藏量即達600噸,北八滧沿海螠蟶密度每平方米20~30個。
水產資源
崇明三面為長江漁場,東面緊靠呂四、嵊山和舟山等漁場。海洋水產有大黃魚、小黃魚、帶魚、鯧魚、鰳魚、墨魚、海蜇、梭子蟹等,以帶魚和鯧魚為主,蝦、蟹及小雜魚佔比重也較大。長江水產以經濟魚類為多,主要有面丈魚、刀魚、鳳鱭(籽魚、鳳尾魚)、毛鱭(刀魚的幼魚)、河鰻、鰣魚、鮠魚、鱸魚、鯔魚以及蟹、白蝦、青蝦、蟹苗、鰻苗等。面丈魚歷史最高年產量8500擔(1961年),最低年產量300擔(1978年)。刀魚年產量2000~3000擔。鳳鱭資源較穩定,最高年產量17300擔(1978年),最低年產量4300擔(1962年)。蝦類年產量5000擔左右,毛鱭年產量3500~4000擔,蟹苗主要供國內22個省市養殖。鰻苗主要出口日本。
島上河溝產有鯽魚、河蟹、河蝦及其他雜魚。

社會經濟


建置
崇明的前身——東、西兩沙於唐初露出水面,696年(唐萬歲通天元年)始有人居住。約在五代初設鎮。1222年(南宋嘉定十五年)在三沙設天賜鹽場,隸通州,1277年(元至元十四年)升場為州,始筑州城於姚劉沙,隸揚州路,1369年(明洪武二年)降州為縣,先隸揚州,后改隸蘇州府,兼隸太倉州;民國期間,先後隸屬江蘇南通、松江(淪陷期間曾隸上海特別市),解放后先隸江蘇南通專區,1958年12月1日改隸上海市。2016年7月22日,改崇明縣為崇明區。
永隆沙,1970年代前江蘇省海門縣居民聚居而稱永隆鎮(非建置鎮),1993年3月,時海門縣(1994年改市,2020年改區)在永隆沙建立了海永鄉人民政府。興隆沙,原為啟東縣農業良種繁育場屬地,聚居地稱興隆鎮,1992年建啟東市(1990年縣改市)設立啟隆鄉。
2015年,江蘇省撤銷啟東市啟隆鄉,以原啟隆鄉行政區域設立啟隆鎮,鎮政府駐永興街262號。撤銷海門市海永鄉,以原海永鄉行政區域設立海永鎮,鎮政府駐海長路68號。行政區劃調整后,啟東市啟隆鎮行政區域面積46.8平方公里,人口3857人,轄2個居委會。海門市海永鎮行政區域面積13.9平方公里,人口5400人,轄1個居委會、2個村委會。
隸屬糾紛
永隆沙,1865年(清同治四年)露出水面,1920年坍失,1937年前後又漲出。位於合隆沙東北,東起張漲港,西至推蝦港,東西長約16公里。該沙露出水面后,崇明縣即有人前往種青和收割蘆草。解放前夕,啟東縣也有人過江到該沙北部從事同樣生產。1956年起,永隆沙不斷北坍南漲,日益向本島靠攏。1965年與本島僅隔一條800米寬的泓槽,離啟東三和港則有4500米。1968年,啟東、海門兩縣派人過江,在永隆沙圍地27000餘畝。1972年,永隆沙與崇明島漲連。1978年,崇明縣因啟東、海門在永隆沙圍墾后,鴿龍港向北排水受堵,獨資於永隆沙建造北鴿龍港水閘。建閘后,海門縣提出要本縣補償開河建閘損失的100畝土地。1981年,上海市補助海門縣60萬元,在鴿龍港兩側建丁壩6道。永隆沙西北部11000畝土地現被海門農場佔用,東部16000畝土地被啟東五七農場佔用。
黃瓜沙(興隆沙),位於永隆沙以東、長江北支深泓以南江中,1970年代初露出水面。該沙東西狹長,形似黃瓜,故名黃瓜沙。離崇明縣虹橋墾區750至1000米,距啟東縣2000至3000米。0米以上高程灘地長約13公里,寬約1至3公里,總面積4萬餘畝。1976年,啟東縣前去種青。1978年,崇明、啟東兩縣在該沙種青時,為歸屬發生爭執。1979年初,啟東縣派員來崇磋商歸屬問題,雙方口頭商定,兩縣均不上沙種育。但不久啟東縣又派人前往種植蘆葦。秋,啟東縣委書記孫秉謙來崇,與崇明縣縣委書記沈傑繼續協商,未果。1980年春,啟東縣到該沙圍地2385畝。1981年6月20日,崇明縣去電江蘇省人民政府和南通專署,要求制止啟東圍墾,以免發生糾紛。6月26日,又向上海市政府報告,要求省、市協商劃界,解決爭端。9月9日,江蘇省圍墾指揮部電台南通地區水利局,謂“興隆沙(即黃瓜沙)與有關方面有爭議,決定將已下達該沙的補助工程(水閘一座)計劃予以撤銷”。1月,啟東縣仍到該沙建閘,並在1982年冬擴圍。崇明縣再次向江蘇省水利廳報告,仍無結果。1983年2月12日,崇明縣向國務院辦公廳報告,要求解決崇明與啟東在長江北支的界線問題。3月2日,國務院辦公廳以(83)國辦函字29號文件批複:“在長江北支,崇明島和新淤出的土地,均歸上海市管轄和經營,江蘇、上海之間以江蘇1990年代的陸地線為界。”但在1983和1984年,啟東縣仍兩度在該沙擴圍。
經濟
崇明地處鹹淡水交匯處,水產資源十分豐富,尤以蟹苗和鰻苗最為珍貴。1974至1984年,為全國22個省市提供蟹苗169860.4斤,為外貿部門提供鰻苗12290斤。崇明緊靠呂四、佘山、嵊泗等漁場,水產品種逾百,主要經濟魚類有刀鱭、鳳鱭、銀魚、鯔魚、鯧魚、鰳魚、帶魚、達氏鱘以及蝦、蟹、海蜇等。1984年捕撈量27.2萬擔,是1949年的10.9倍。崇明境內魚塘密布,淡水精養魚塘面積15127畝。1984年全縣水產總量共34.1萬擔,崇明成為全國重點漁業縣和上海市淡水魚生產基地。
崇明灘塗廣闊,1984年,吳淞地面標高零米以上有42萬餘畝。灘塗上盛產石璜、螠蟶、蟛蜞、蘆葦、關草、絲草、蘆竹。東部灘地是丹頂鶴、天鵝等珍稀候鳥的棲息地。1981年中日兩國協定保護的227種鳥類中,本縣可見132種。黃鼠狼是本縣較重要的野生動物資源。1984年全縣收購黃狼皮16331張。野生植物品種繁多,可供藥用的就有百餘種。
崇明古代居民多以漁樵為生。980年(宋太平興國五年),曾為流放地,囚徒在此煮鹽,鹽業始起。1222年(宋嘉定十五年),姚劉沙和三沙均設有鹽場,元朝時鹽業仍十分興旺。以後土質變淡,鹽業漸衰。明清時期,農業、棉紡織業和沙船業成為崇明的主要經濟支柱。沙船業盛時有近700艘沙船從事海運;棉紡業興旺時,曾有“織機聲徹夜相應”之說;農作物中,糧食作物有水稻、三麥(大麥、小麥、元麥)、玉米、三豆(蠶豆、赤豆、黃豆)等,經濟作物有棉花、油菜、香料、中藥材等,此外還有薯類、瓜果和蔬菜。崇明棉花纖維長、衣份高,現被列為生產出口紡織品的特級原料。2010年代始,崇明島定位於“世界級生態島建設”建設,主要以綠色農業、生態產業為主。
軍事
崇明島雄據長江口,戰略地位極為重要,歷來為江海要鎮,駐有重兵鎮守。宋嘉定時設邊海巡檢司;明永樂中設水寨,始有水師;明總兵張名振、鄭成功與清軍喋血海上,崇明島首當其衝。清代崇明縣地方行政長官多為七品縣令,而駐軍首腦卻是二品總兵。解放前夕,國民黨駐崇部隊有一師之多。
明嘉靖年間,倭寇頻頻犯境,屢遭本縣兵民(又稱沙兵)的痛擊。崇明沙兵在抗倭戰鬥中,驍勇善戰,威名遠揚。1938年3月18日,日軍侵崇后,本縣人民在中國共產黨領導下,進行了英勇不屈、前仆後繼的抗日武裝鬥爭。
1554年(明嘉靖三十三年)1月至5月,倭寇多次犯崇。5月7日夜,倭寇攻陷縣城。知縣唐一岑身先士卒,率軍民與入城倭寇展開浴血巷戰,終於將倭寇驅逐出城,唐一岑因傷重殉國。9日,大批倭寇又攻入城內,盤踞縣署,並燒盡縣署附近民宅。城中兵民拚死與倭寇搏鬥,殺死倭寇200餘名,迫使殘寇敗逃出城。
1659年(清順治十六年)8月6日,明末名將鄭成功率部自寧南退,來攻崇明。8日,鄭派部將梁棟宇等至城下勸降。11日黎明,鄭兵包圍縣城,用巨炮轟擊,毀西北角城樓百餘堞。接著,又填沒護城河,架起雲梯猛攻。鄭軍連續7次攻城,並在城樓與守城清軍展開肉搏戰,仍未攻克縣城。14日,鄭成功引兵南去。
解放后,本縣廣泛開展擁軍愛民活動。駐軍與人民相互支持,緊密配合,使崇明島基本上形成了以永久性防禦設施為骨幹,駐軍為主體,廣大民兵密切配合的、較為全面的防禦體系,成為東海前哨的一個堅強堡壘。

陸路交通


島上交通
1949年9月,南門港恢復客運。1951年始築縣道支線。1954和1958年改建、拓寬陳海公路。1958年南橫引河及配套支流開挖后,內河通航。同年,各公社成立運輸站,開始興築鄉鎮公路。1967年,北沿公路築成通車。1975年長江運輸船舶基本實現運輸機械化。1984年本縣有南門、堡鎮、三沙洪3個港區和其他貨運碼頭41座。目前環島公路已經建成,連通各重要集鎮及農場。
陳海公路
陳海公路,是崇明島上最長的幹線公路,東起陳家鎮,西至新海農場。1954年4月,駐崇部隊在民工配合下鋪築陳家鎮至堡鎮路段碎磚路面,10月完成,全長22.3公里。1958年6月,集中民工13萬人,改建堡鎮至三星鎮路段,鋪築碎磚路面,10月築成,全長48.7公里。1963年11月,利用三星鎮至新海農場原有路段,修築碎石公路5.16公里。至此,東起陳家鎮,西止新海農場的公路全部築成,名陳海公路,全長76.16公里,成為橫貫縣境南部的交通幹線。1969年至1984年間,先後撥款887.46萬元,對陳海公路分期進行改建,包括路面結構的改造和路面的拓寬、部分路段的改道和截彎取直。同時改建橋樑26座,新建橋樑14座。1984年,陳海公路全長76.16公里,其中渣油路面68.01公里,路面寬6至10.5米;碎石路項8.15公里,路面寬3至5米。
北沿公路,東起牛棚鎮,西止牛棚港,為橫貫崇明島境北部的縣道幹線公路,全長73公里,與陳海公路平行,東西兩端相連,形成環島公路。1965年,本縣成立築路工程指揮部,組織技術人員查勘定線。1966年3月至8月,先後完成土地徵用、材料採運、鋪築路基、埋設涵管等工作。1967年8月,路面工程竣工,9月完成15座雙曲拱橋的建造工程,9月17日全線通車,工程總投資424萬元。1972年至1978年,全線改鋪渣油路面。北沿公路的建成,對加強本縣國防建設,溝通城鄉交通,發展農墾事業起了很大作用。
島外交通
崇明島向南通過上海長江隧橋與上海市區連接,向北通過崇啟長江大橋連接。承載線路為G40(滬陝高速公路)上海市段,為連接華東、華中與西北地區的主通道。南起上海浦東高東五號溝,向北越長江南支經崇明跨長江北支,至崇啟長江大橋滬蘇省界。分上海長江隧橋段(上海浦東高東五號溝—崇明陳家鎮長江南支)和崇啟通道段(崇明陳家鎮—長江北支崇啟長江大橋滬蘇省界)兩段建設。崇啟通道全長約52公里,分為江蘇段和上海段,其中上海段長為30.735公里。江蘇段終於江蘇省啟東市匯龍鎮,與已建成的寧啟高速公路相接。上海段接線道路長28.52公里,長江大橋長2.48公里,江蘇段長江大橋長4.67公里,接線道路長18.52公里。全線雙向6車道,大橋於2008年8月1日奠基,同年12月26日上海段動工興建,2009年2月28日江蘇段開工建設。同年10月31日上海長江隧橋段通車。2011年12月24日,崇啟通道段通車。
上海長江隧橋
崇啟長江大橋
上海長江隧橋,位於上海市東部。自浦東接G1501(上海繞城高速公路),過長江南港水域,經長興島再過長江北港水域,止於崇明島陳家鎮,全長25.5公里。
南港上海長江隧道長8.95公里,西起上S20(外環高速公路)立交,穿越西南港水域,在長興島新開河處登陸。其中穿越水域部分為7.5公里。為上、下布局的雙管隧道。單管內設三條車道,共雙向6車道,設計時速為80公里/小時。
北港上海長江大橋工程連接長興島至崇明島,全長16.55公里。按雙向6車道高速公路標準設計,設計時速100公里/小時,並通過崇明島內高速公路及長江北支跨江工程與江蘇啟東市相連,成為中國沿海大通道的一部分,為世界上最大的隧橋結合工程。交通部確定的國家重點公路建設規劃中G40(滬陝高速公路)上海市境段重要組成部分。2004年12月動工興建。2009年10月31日通車。

港口碼頭


崇明四面環水,與島外往來悉憑舟船。元代即同北方有海運貿易。明萬曆年間設官渡、民渡,有船與太倉、瀏河等地對渡。崇明沙船是我國木帆船四大船型之一。1896年(清光緒二十二年),崇滬間始辟客輪航線。1927年島內首辦汽車客運。1929年興築公路后,汽車運輸漸興。1937年,全縣有大小汽車30輛,以客運為主。
通航港口有南沿、北沿之分。解放時,南部沿江主要通航港口有海洪港、廟港、鴣港、施翹河、南門港、二條豎河、新河港、堡鎮港、四滧港、六滧港、七滧港、奚家港;北部沿江主要通航港口有上白港、上小豎河、老滧港、灣港、相見港、富民港、北四滧。解放戰爭期間,國民黨政府出於軍事需要,除施翹河、新河港、堡鎮港、灣港外,其餘港口曾一度封閉。
解放初,港口大部恢復通航。1956年起經過興修水利,整治河道,並港建閘,港口有所變動。1984年,本縣南沿通航港口有新建港、廟港、鴿龍港、三沙洪、南門港、老滧港、東平河、新河港、堡鎮新港、六滧港、奚家港11個港口,可通航60噸級至150噸級船舶;北沿通航港口有界河、鴿龍北港和堡鎮北港3個港口,可通航60噸級至100噸級船舶。
主要港口
南門港
南門港,位於崇明縣南部長江邊。因地處崇明縣城南門外,故名。共有客運碼頭兩座、貨運碼頭3座。1972年在今址建客運碼頭,跑道長112米,寬6米,鋼筋混凝土結構。躉船長60米,寬10米,鋼質結構,可供雙體客船靠泊,靠泊能力1000噸級。1986年新建候船室,售票樓,建築面積2806平方米。1990年代新建客運碼頭1座,規模同前。貨運碼頭2座:1966年建於砌立坡石碼頭1座,長100米,可供4艘百噸級船舶候潮停靠;1972年建海岸固定式鋼筋混凝土結構碼頭1座,長64米,寬12米,兩端各有跑道一條,可供千噸級貨駁和海輪停靠。辟有至吳淞的客運航線和至石洞口、瀏河的車客渡。年旅客流量約260萬人次,貨物吞吐量約37.2萬噸,車輛流量為6.6萬輛次。南門港客運始於清光緒二十二年(1896年)。光緒三十三年後,先後設有朝陽、大運、南陽輪埠。民國21年(1932年),大運輪埠改名天運輪埠。至民國33年,三個輪埠均廢。1949年9月,在崇安路東側建客貨兩用碼頭。1953年淤淺,客輪改泊崇安路口海軍碼頭。1960年該碼頭淤淺,在南門港東側另建鋼筋混凝土結構的客貨兩用碼頭。1972年該碼頭改建為貨運碼頭,在其東側建新客運碼頭。
堡鎮港客碼頭
堡鎮港,位於崇明縣東部堡鎮鎮南。以鎮名得名。初建於民國16年(1927年)。1974年建成的貨運碼頭長77米,鋼筋混凝土結構。年貨物吞吐量約125萬噸。1979年和1989年建成客運碼頭2座,有鋼質躉船各長60米,靠泊能力均為1000噸級;客運大樓建築面積3035平方米。辟有至吳淞、十六鋪、石洞口的客運、車客渡航線。年客流量約250萬人次,車流量4萬餘輛次。
新河港,位於崇明縣中部新河港閘外。以河流名得名。車客渡碼頭長160米,鋼筋混凝土結構,靠泊能力500噸級。候船室建築面積650平方米。與吳淞、石洞口通航。年客流量約19.2萬人次,車流量7.2萬輛次,貨物吞吐量54.6萬噸。初建於1964年,1988年改建成現狀。
三沙洪港區,是崇明島西部主要港區。1976年撥款307萬元興建,1978年10月建成。港區建有套閘1座,中孔高11米,寬12米,可通行300噸級船舶,閘橋上可行駛重型機動車輛。三沙洪港區航道和泊船區面寬100米,底寬80米,長800米,底深-0.5米。港區混凝土駁岸碼頭長400米,可靠泊10艘150噸級船舶,倉庫建築面積960平方米,貨場為10000平方米,港區內泊船區經常保持2.5米水深,颱風季節可同時容納100艘船舶避風。1984年,港區置有起重吊車16台,皮帶輸送機15台和其他機械設備,1990年代年貨物吞吐能力300至350萬噸。
渡口
崇明島上,渡口眾多,歷史較長,舊時有官渡、民渡之分。據明正德《崇明縣誌》載,當時已有津渡2處,渡船5艘,東渡自蝦港至西沙新港,水路約70餘里;西渡自西沙第五港至太倉瀏河,約50餘里。1603年(明萬曆三十一年)始設官渡,共有7處:南斜洪渡口有渡船2艘,一自施翹河至太倉南關,名長渡;一自南洪至劉家渡,名短渡。施翹河渡口可至七丫、瀏河及本邑平洋、西阜、山前、大安4沙。雙港渡口一至山前沙,一至大安沙。新開河、當沙頭港、二滧渡口至吳淞江。王家港渡口一至橫涇,一至白茆。清初張名振、鄭成功進兵崇明時,僅開放施翹河,與七丫口對渡,其餘渡口均關閉。1694年(清康熙三十三年)恢復通行。
1911年至1984年,本縣先後設渡口29處。其中南沿渡口先後有海洪港、倉房港、廟港、鴣港、施翹河、南門港、二條豎河、新開河、堡鎮港、四滧港、六滧港、七滧港12處,主要與上海、太倉、寶山、川沙、海門對渡;北沿渡口先後有上白港、上小豎河、老滧港、灣港、相見港、富民港、路港、合隆沙新開港、北推蝦港、二海港、北四滧、北八滧、牛棚港、北鴿龍港、五·七農場、直河港、北堡港17處,主要與海門、啟東對渡。南沿渡口於1973年全部廢棄。1984年,北沿渡口有牛棚港、北鴿龍港、五·七農場、直河港和北堡港5處。
至1994年,主要渡口有:
牛棚港渡口,位於躍進農場北端,與江蘇省海門市青龍港隔江相望。有混凝土結構的江岸碼頭1座,混凝土躉船1艘及候船室和其他用房,建築面積800平方米;江岸跑道長25米,寬4米,碼頭跑道長16米,寬4米;候船室可供500名旅客候船。1989.年,在碼頭東側建造車渡碼頭1座,引橋長260米,寬40米。渡口處設有飯店、旅館,公交車可直達渡口。
五七農場渡口,位於長征農場北端永隆沙東部,與啟東市三和港對渡。候潮航行,每日來回2班,建有候船室和售票房4間,候船室可供200名旅客候船。渡口處設有飯店、旅館。
北鴿龍港渡口,位於長征農場北端永隆沙西部,與海門市靈甸港對渡。候潮航行,每日來回1班,建有候船室、售票房3間s候船室可供150名旅客候船,渡口處設有飯店、旅館。
北堡港渡口,位於港沿鄉北沿,與啟東市三條港、吳倉港對渡。建有混凝土結構固定式碼頭1座,長10米,寬3.5米,渡口建400平方米候船室,可供300名旅客候船,候潮開航。每日來回1班。渡口設有飯店、旅館。
新村渡口,1991年11月建造,位於界河閘外。碼頭長8.5米,寬4米,泊位1個,與江蘇啟東市大新港對渡,候潮航行,每日來回2班,渡口處設有飯店、旅館。
新民渡口,1993年10月建造,位於北推蝦港港口東側。碼頭長8.5米,寬4米,與江蘇啟東市洪陽港對渡,候潮航行每日來回1班。
對外航線
島南南門港、堡鎮港有定期班輪通上海市區,西北牛棚港有客輪通江蘇海門市,交通方便。水上客運有崇明至上海,崇明至海門,崇明至啟東3條航線。
崇滬之間,舊時以木帆船為主要載客工具。1896年(清光緒二十二年),首航汽船海珠號。1953年9月,崇滬線客運由上海輪船公司經營,1956年改由長江航運局上海分局經營,1958年由上海市輪渡公司經營,1966年改由上海市內河航運公司經營。1970年9月,第一艘雙體客輪投入營運。雙體客輪核定載客2000名,能抗8級風,航行平穩,客艙寬敞。1984年崇滬客運航線有3艘雙體客輪常年行駛南門至吳淞和堡鎮至吳淞,每日各兩班。1984年5月,增開一班從南門至吳淞間的早晚班客輪。
崇海、崇啟之間,明清時期,已有木帆船載客,自北沿渡口與海門、啟東對渡。解放后曾先後辟13條航線。1970年前,該航線客遠渡船均為機帆船,客位少,設備簡陋。1970年後渡船更新,間有新渡輪投入營運。航線全長一般為20公里,也有長至45公里和短至10公里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