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計史
設計史
設計史主要包含了藝術史和科技史兩個大範疇。
按行業分為:
傳統工藝品設計、工業設計,視覺傳達設計,環境藝術設計,數字藝術設計,建築設計,服裝設計等
按視覺識別分為:
二維方面:平面設計。平面設計,按功能、用途分為:書籍裝幀設計、包裝設計、招貼設計、標誌設計、企業形象設計等等。常用軟體有PS、painter與Corel.
多維方面: 1.網頁設計。常用軟體有:網頁三劍客:Dreamweaver、Flash、Fireworks等等。 2.影視設計。比如我們看到的許多大片就有很多電腦合成的影像。比如《黑客帝國》、《魔戒》、《哈里波特》中的N多場景。 3.遊戲場景設計。比如最為流行的網路遊戲《CS反恐精英》的場景設計。
設計的目的:
設計的目的是提高人們的生活品質。其本身就是要利用人類科學技術的最新成果,創造一個即符合生產、生活物質功能要求,又符合人們生理與心理要求的環境。做為連接精神文明與物質文明的橋樑
2003年丹麥某傢具公司的以“Living & Loving”為設計理念的產品發布,讓“愛”的主題又一次回歸到了設計的舞台上。在建築師與設計師們開始重新審視自然-人-社會的同時,越來越多的人開始意識到“愛”的重要。人類本身就無法單獨生存,也不能沒有愛。從“生存意識”到“環境意識”,不能不說人類在對自然大肆掠奪之後,開始嚮往自然、嚮往回歸。國際上工藝水平先進的國家其設計正在向高技術,高情感方向發展。
設計史是對設計的歷史的研究。“設計”這個概念可以從兩個方面來理解。一是從純粹觀念的角度,認為設計是一種改造客觀世界的構思和想法,二是從學科發展演變的角度出發,認為設計是一種行業性的稱呼。按照第一種觀點,設計的歷史可以追述至人類產生之初,甚至可以說設計的出現是人類產生的標誌。按照第二種說法,則設計只能是指工業革命之後圍繞機器化生產進行的“有目的的活動”,這只是一段很短的歷史。在這一系列設計史的探討中,我們採納了第一種觀點,它能比較全面的涵蓋設計的歷史演進。
現代設計史理論定義
所謂現代設計理論,其實包括範圍很廣闊,主要包括了現代建築史論、工業產品設計史論、平面設計史論、時裝設計史論、廣告設計史論等等。而在每一個範疇中,又有派生的理論分支,比如在建築理論中,又有室內設計、環境設計、景觀設計、城市規劃等等的理論分科,體系寵大。設計理論界因此也基本是按照這些部門類分開進行研究的,史論的闡述也基本是分開來進行的。
現代設計史理論發展
對於我國起步不久的現代設計教育和設計領域來說,了解西方發展了近二百年的現代設計歷史就顯得尤其重要。19世紀工業革命完成後,西方就開始發展工業化的生產方式,展開適合工業化生產的現代設計。從20世紀初期的“德意志工業聯盟”對於標準化、大批量生產方式的探討,到20年代“包豪斯設計學校”對現代設計教育體系的確立,經過了50年代功能主義和國際主義風格的流行,再到60年代的波普設計及80年代的後現代設計,以及今天所提倡的綠色設計、生態設計等,現代設計已發展成了一門交叉性的學科。在近二百年的發展過程中,產生了許多有關現代設計的觀念和思想,經歷了多種風格和潮流的變化,也積累了豐富的經驗和教訓。對於現代設計發展較晚的國家來說,只有從認識上站在比較高的起點上,才有可能趕上發達國家的水平,西方現代設計發展的經驗和教訓具有可資借鑒的實際意義。世界工業設計協會主席在北京之行中講到“窮國出口資源,富國出口設計”,在世界經濟快速發展的今天,我們國家在經濟上與富裕國家之間還相差很遠的距離。我國的現代設計基本上是從改革開放后才開始發展起來的,要想在短時間裡縮短與發達國家的距離,了解和學習他們的長處是一條捷徑。了解西方現代設計的理念、風格潮流,對“功能主義”、“國際風格”、“民族特色”等語彙的認識,可以幫助設計師在設計中做出正確的定位。
現代設計史理論趨勢
對於創造了具有特色及先進設計的國家的了解,有助於我們發展自己的設計風格和走什麼樣的設計發展道路。北歐設計重材質、重工藝、注重產品的舒適感、溫暖感,能夠在現代設計中融入地方特色和民族傳統,為我們樹立了現代設計形式美感的典範。德國的產品重功能、重內在質量,讓我們認識到了現代設計實用的特點。義大利的設計師們則常常把設計作為哲學和文化的問題來探討,這個從70年代后一直在創造傑出設計品的國家,除了強調設計的文化品位外,他們還認為在一個不斷增長著壓力和不友好經驗的世界上,傢具的結構和含義也在發生變化,它們意味著恢復失落的情緒並成為舒適的避難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