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找到2條詞條名為工業革命的結果 展開

工業革命

資本主義工業化過渡階段

工業革命(The Industrial Revolution )開始於十六世紀或更早些,十八世紀後半期,在英國的進展已經很顯著了。通常認為它發源於英格蘭中部地區,是指資本主義工業化的早期歷程,即資本主義生產完成了從工場手工業向機器大工業過渡的階段。工業革命是以機器取代人力,以大規模工廠化生產取代個體工場手工生產的一場生產與科技革命

繼英國之後,法、美等國也在19世紀中期完成工業革命。它極大地促進了社會生產力的發展,鞏固了新興的資本主義制度,引起了社會結構和東西方關係的變化,對世界歷史進程產生了重大影響。後來也有一些學者提出“多次工業革命”說,例如,19世紀後期的第二次工業革命,20世紀後半期的第三次工業革命。

簡介


一種說法認為工業革命在1750年左右已經開始,但直到1830年,它還沒有真正蓬勃地展開。大多數觀點認為,工業革命發源於英格蘭中部地區。18世紀中葉,英國人瓦特改良蒸汽機之後,一系列技術革命引起了從手工勞動向動力機器生產轉變的重大飛躍。隨後傳播到英格蘭到整個歐洲大陸19世紀傳播到北美地區。
19世紀中期,歐洲國家和美國、日本的資產階級革命或改革的完成,促進了經濟的發展。19世紀60年代後期,開始第二次工業革命。人類進入了“電氣時代”。

興起


工業革命最早是由恩格斯提出來的,指18世紀後期到19世紀前期發生在英國的從手工生產轉向大機器生產的技術、經濟變革,後來逐漸擴散到世界各國。工業革命是資本主義發展史上的一個重要階段,它實現了從傳統農業社會轉向現代工業社會的重要變革。工業革命是生產技術的變革,同時也是一場深刻的社會關係的變革。從生產技術方面來說,它使機器代替了手工勞動;工廠代替了手工工場。從社會關係說,它使社會明顯地分裂為兩大對立的階級──工業資產階級和工業無產階級。17、18世紀,英法等國資產階級革命的勝利,為生產力的發展掃清了道路,資本主義工場手工業的發展和科學技術的發明,為向機器大工業過渡準備了條件。隨著市場的擴大,以手工技術為基礎的工場手工業不能滿足市場的需要,資產階級為追求利潤,廣泛採用新技術。工業革命18世紀60年代開始於英國,首先從棉紡織業開始,80年代因蒸汽機的發明和使用得到了進一步發展。繼英國之後,法、美等國也在19世紀中期完成工業革命。它極大地促進了社會生產力的發展,鞏固了新興的資本主義制度,引起了社會結構和東西方關係的變化,對世界歷史進程產生了重大影響。後來也有一些學者提出“多次工業革命”說,例如,19世紀後期的第二次工業革命20世紀後半期的第三次工業革命。

因素


工業革命
工業革命
工業革命是資本主義經濟發展的客觀要求所決定的。
(1)資產階級革命廢除了封建制度,消除了不利於資本主義發展的束縛,為工業革命創造了重要的政治前提;
(2)消除農業中的封建制度和小農經濟,為資本主義大工業的發展提供了充分的勞動力和國內市場;
(3)資本主義原始積累過程,提供了資本主義大工業所必需的大批自由勞動力和巨額的貨幣資本;
(4)資本主義工場手工業長期的發展,為大機器生產的出現準備了技術條件。
一般認為,蒸汽機、焦炭、鐵和鋼是促成工業革命技術加速發展的四項主要因素。
在瓦特改進蒸汽機之前,整個生產所需動力依靠人力和畜力。伴隨蒸汽機的發明和改進,工廠不再依河或溪流而建,很多以前依賴人力與手工完成的工作自蒸汽機發明后被機械化生產取代。工業革命是一般政治革命不可比擬的巨大變革,其影響涉及人類社會生活的各個方面,使人類社會發生了巨大的變革,對人類的現代化進程推動起到不可替代的作用,把人類推向了嶄新的蒸汽時代

影響


工業革命
工業革命
工業革命對19世紀科學發展也產生了重要的影響。以前的科學研究很少用於工業生產,隨著工業革命的發展長大,工程師與科學家的界限越來越小,更多的工程師埋頭做科學研究。以前的科學家多是貴族或富人的子弟,現在則有許多來自工業發達地區和工人階級的子弟成為了科學家。他們更加對化學和電學感興趣,這也促進了這些學科的發展。
工業革命使人類跨入了機器時代,帶來了生產力的巨大發展,以及社會階級結構的變化,形成了近代工業資產階級和無產階級兩大對立階級。拉大了東西方社會進步的距離,完成了工業革命的西方國家,打開了亞、非、拉落後國家的大門,把個世界納入了資本主義的商品經濟體系。1、工業革命引起生產組織形式的變化,使用機器為主的工廠取代了手工工廠。
2、城市化和人口向城市的轉移。
3、給人們的日常生活和思想觀念帶來了巨大的變化。
4、工業化和城市化也產生了新的社會問題。比如:貧富分化,城市人口膨脹,住房擁擠,環境污染等弊端。
5、引起社會結構的改變。
6、國際共產主義運動正是工業革命的直接產物。

進程


工業革命亨利福特
工業革命亨利福特
工業革命第一階段
主要在1770年到1870年之間
18世紀後期除了在強有力的需要的刺激下,發明者很少作出發明。作為種種新發明的基礎的許多原理在工業革命前數世紀已為人們所知道,但是,由於缺乏刺激,它們未被應用於工業。例如,蒸汽動力的情況就是如此。蒸汽動力在古埃及已為人們所知道,甚至得到應用,但是,僅僅用於開關廟宇大門。不過,在英國,為了從礦井裡抽水和轉動新機械的機輪,急需有一種新的動力之源。結果引起了一系列發明和改進,直到最後研製出適宜大量生產的蒸汽機。
這些有利條件導致一系列發明,使棉紡織工業有可能到1830年時完全實現機械化。新發明中,理查德·阿克賴特水力紡紗機(1796)、詹姆斯·哈格里夫斯的多軸紡紗機(1770)和塞繆爾·克朗普頓的走錠紡紗機(1779)是十分出色的。水力紡紗機能在皮輥之間紡出又細又結實的紗;用多軸紡紗機,一個人能同時紡8根紗線,後來是16根紗線,最後為100多根紗線;走錠紡紗機也稱為“騾機”,因為它結合了水力紡紗機和多軸紡紗機的優點。所有這些新紡紗機很快就在生產出比織布工所能處理的多得多的紗線。有位名叫埃德蒙·卡特賴特的牧師試圖矯正這種不平衡狀態,他在1785年取得了一種最初由馬驅動、1789年以後由蒸汽驅動的動力織機的專利權。這種新發明物製作粗陋,在商業上無利可圖。但是,經過20年的改進之後,其最嚴重的缺點得到了糾正。到19世紀20年代,這種動力織機在棉紡織工業中基本上已取代了手織織布工。
正如紡紗方面的發明導致織布方面相應的發明一樣,某一工業中的發明促進了其他工業中相應的發明。新的棉紡機引趄對動力的需要,這種動力較傳統的水車和馬所能提供的動力更充裕、更可靠。約1702年前後,一台原始的蒸汽機已由托馬斯·紐科門製成,並被廣泛地用於從煤礦里抽水。但是,比起它所提供的動力來,它消耗燃料太多,所以經濟上僅適用於煤田本身。1763年,格拉斯哥大學的技師詹姆斯·瓦特開始改進紐科門的蒸汽機。他同製造商馬修·博爾頓結成事業上的夥伴關係,博爾頓為相當昂貴的實驗和初始的模型籌措資金。這一事業證明是極其成功的;到1800年即瓦特的基本專利權期滿終止時,已有500台左右的博爾頓-瓦特蒸汽機在使用中。其中38%的蒸汽機用於抽水,剩下的用於為紡織廠、煉鐵爐、麵粉廠和其他工業提供旋轉式動力。
蒸汽機的歷史意義,無論怎樣誇大也不為過。它提供了治理和利用熱能、為機械供給推動力的手段。因而,它結束了人類對畜力、風力和水力的由來已久的依賴。這時,一個巨大的新能源已為人類所獲得,而且不久,人類還能開發倘藏在地球中的其他礦物燃料,即石油和燃氣。如此,開始了一種趨向,它導致目前的局面:西歐和北美洲每人可得到的能量分別為亞洲每人的11.5倍和29倍。這些數字的意義在一個經濟力量和軍事力量直接依賴於所能獲得的能源的世界中是很明顯的。實際上,可以說,19世紀歐洲對世界的支配與其說是以其他任何一種手段或力量為基礎,不如說是以蒸汽機為基礎。
新的棉紡機和蒸汽機需要鐵、鋼和煤的供應量增加。這一需要通過採礦和冶金術方面的一系列改進得到滿足。原先,鐵礦石是放在填滿木炭的小熔爐里熔煉。森林的耗損迫使製造人求助於煤;正是在此時即1709年,亞伯拉罕·達比發現,煤能夠變為焦炭,正則木頭可以變成木炭一樣。焦炭證明是和木炭一樣有效的,而且便宜得多。達比的兒子研製出一個由水車驅動的巨大風箱,從而製成第一台由機械操縱的鼓風爐,大大降低了鐵的成本。1760年,約翰·斯米頓作了進一步的改進;他拋棄達比所使用的、由皮革和木頭製成的風箱,用一個泵來代替,這泵由四個裝有活塞和閥門的金屬氣缸組成,並由水車驅動。更重要的是亨利·科特作出的改進,他於1784年發明了除去熔融生鐵中的雜質的“攪煉”法。利特把熔融生鐵放在一個反射爐里,加以攪動或“攪煉”。這樣,通過在熔融體中環流的空氣中的氧,除去熔融體中的碳。除去碳和其他雜質后,就生產出比原先易碎的熔融生鐵或生鐵更有韌性的熱鐵。當時,為了跟上制鐵工業的不斷上升的需要,採煤技術也有了改善。極為重要的是蒸汽機用於礦井排水,還有,就是1815年漢弗萊·戴維爵士發明的安全燈;安全燈大大減少了開礦中的危險。
由於這種種發展的結果,英國到1800年時生產的煤和鐵比世界其餘地區合在一起生產的還多。更明確地說,英國的煤產量從1770年的600萬噸上升到1800年的1200萬噸,進而上升到1861年的5700萬噸。同樣,英國的鐵產量從1770年的5萬噸增長到1800年的13萬噸,進而增長到1861年的380萬噸。鐵已豐富和便宜到足以用於一般的建設,因而,人類不僅進入了蒸汽時代,也跨入了鋼鐵時代
紡織工業、採礦工業和冶金工業的發展引起對改進過的運輸工具的需要,這種運輸工具可以運送大宗的煤和礦石。朝這方向的最重要的一步是在1761年邁出的;那年,布里奇沃特公爵在曼徹斯特和沃斯利的煤礦之間開了一條長7英里的運河。曼徹斯特的煤的價格下降了一半;後來,這位公爵又使他的運河伸展到默西河,為此耗去的費用僅為陸上搬運者所索取的價格的六分之一。這些驚人的成果引起運河開鑿熱,使英國到1830年時擁有2500英里的運河。
與運河時代平行的是偉大的築路時期。道路起初非常原始,人們只能步行或騎馬旅行;逢上雨季,裝載貨物的運貨車在這種道路上幾乎無法用馬拉動。1850年以後,一批築路工程師——約翰·梅特卡夫、托馬斯·特爾福德和約翰·麥克亞當發明了修築鋪有硬質路面、能全年承受交通的道路的技術。乘四輪大馬車行進的速度從每小時4英里增至6英里、8英里甚至10英里。夜間旅行也成為可能,因此,從愛丁堡到倫敦的旅行,以往要花費14天,這時僅需44小時。
1830年以後,公路和水路受到了鐵路的挑戰。這種新的運輸方式分兩個階段實現。首先出現的是到18世紀中葉已被普遍使用的鋼軌或鐵軌,它們是供將煤從礦井口運到某條水路或燒煤的地方用的。據說,在軌道上,一個婦女或一個孩子能拉一輛載重四分之三噸的貨車,一匹馬能幹22匹馬在普通的道路上所乾的活。第二個階段是將蒸汽機安裝在貨車上。這方面的主要人物是採礦工程師喬治·斯蒂芬孫,他首先利用一輛機車把數輛煤車從礦井拉到泰恩河。1830年,他的機車“火箭號”以平均每小時14英里的速度行駛31英里,將一列火車從利物浦牽引到曼徹斯特。短短數年內,鐵路支配了長途運輸,能夠以比在公路或運河上所可能有的更快的速度和更低廉的成本運送旅客和貨物。到1838年,英國已擁有500英里鐵路;到1850年,擁有6600英里鐵路;到1870年,擁有15500英里鐵路。
蒸汽機還被應用於水上運輸。從1770年起,蘇格蘭、法國和美國的發明者就在船上試驗蒸汽機。第一艘成功的商用汽船是由美國人羅伯特·富爾頓建造的;他曾前往英國學習繪畫、但是,與詹姆斯·瓦特相識后,轉而研究工程學。1807年,他使自己的“克萊蒙脫號”汽船在哈得孫河下水。這艘船配備著一台驅動明輪的瓦特式蒸汽機,它溯哈得孫河面上,行駛150哩,抵達奧爾巴尼。其他發明者也以富爾頓為榜樣,其中著名的有格拉斯哥的亨利·貝爾,他在克萊德河兩岸為蘇格蘭的造船業打下了基礎。早期的汽船僅用於江河和沿海的航行,但是,1833年,“皇家威廉號”汽船從新斯科舍行駛到英國。5年後,“天狼星號”和“大西方號”汽船分別以16天半和13天半的時間朝相反方向越過大西洋,行駛時間為最快的帆船所需時間的一半左右。1840年,塞繆·肯納德建立了一條橫越大西洋的定期航運線,預先宣布輪船到達和出發的日期。肯納德宣揚他的航線是已經取代“與帆船時代不可分離的、令人惱火的不規則”的一條“海洋鐵路”。到1850年,汽船已在運送旅客和郵件方面勝過帆船,並開始成功地爭奪貨運。
工業革命不但在交通運輸方面,而且在通訊聯絡方面引起了一場革命。以往,人們一向只有通過運貨馬車、驛使或船才能將一個音信送到一個遙遠的地方。然而,18世紀中葉,發明了電報;作出這一發明的主委是一個英國人查爾斯·惠斯通與兩個美國人塞繆爾·莫爾斯和艾爾弗雷德·維耳。1866年,人們鋪設了一道橫越大西洋的電纜,建立了東半球與美洲之間直接的通訊聯絡。
如此,人類征服了時間和空間。自遠古起,人類一直以坐馬車、騎馬或乘帆船所需旅行的小時數來表示不同地方之間的距離。但現在,人類穿著一步跨七里格的靴子跨過了地球。人類能夠憑藉汽船和鐵路越過海洋和大陸,能夠用電報與世界各地的同胞通訊。這些成就和其他一些使人類能利用煤的能量、能成本低廉地生產鐵、能同時紡100根紗線的成就一起,表明了工業革命這第一階段的影響和意義。這一階段使世界統一起來,統一的程度極大地超過了世界早先在羅馬人時代或蒙古人時代所曾有過的統一程度;並且,使歐洲對世界的支配成為可能,這種支配一直持續到工業革命擴散到其他地區為止。

階段


工業革命第二階段主要在1870年到1914年之間
18世紀後期開始的工業革命已穩步地、不懈地繼續到現在。因此,將其發展過程劃分為不同的時期,實質上是武斷的。然而,若把1870年看作一個過渡日期,還是可以作一劃分。正是在1870年前後,出現了兩個重要的發展——科學開始大大地影響工業,大量生產的技術得到了改善和應用。
科學開始時對工業沒什麼影響。迄今所握到的紡織工業、採礦工業、冶金工業和運輸業方面的種種發明,極少是由科學家們作出的。相反,它們多半是由響應非凡的經濟刺激的、有才能的技工完成的。不過,1870年以後,科學開始起了更加重要的作用。漸漸地,它成為所有大工業生產的一個組成部分。工業研究的實驗室裝備著昂貴的儀器、配備著對指定問題進行系統研究的訓練有素的科學家,它們取代了孤獨的發明者的閣樓和作坊。早先,發明是個人對機會作出響應的結果,而如今,發明是事先安排好的,實際上是定製的。沃爾特·李普曼已恰當地將這種新形勢描述如下:
從最早的時代起,就有機器給發明出來,它們極為重要,如輪子,如帆船,如風車和水車。但是,在近代,人們已發明了作出發明的方法,人們已發現了作出發現的方法。機械的進步不存是碰巧的、偶然的,而成為有系統的、漸增的。
1870年以後,所有工業都受到科學的影響。例如,在冶金術方面,許多工藝方法(貝塞麥鍊鋼法、西門子-馬丁鍊鋼法和吉爾克里斯特-托馬斯鍊鋼法)給發明出來,使有可能從低品位的鐵礦中大量地煉出高級鋼。由於利用了電併發明了主要使用石油和汽油的內燃機,動力工業被徹底改革。通訊聯絡也因無線電的發明而得到改造。1896年,古利埃爾莫·馬可尼發明了一台不用導線就能發射和接收信息的機器,不過,他的成果是以蘇格蘭物理學家詹姆斯·克拉克·麥克斯韋和德國物理學家亨利希·赫茲的研究為基礎的。石油工業迅速發展,因為地質學家和化學家做了大量工作;地質學家以非凡的準確性探出油田,化學家發明了從原油中提煉出石腦油、汽油、煤油和輕、重潤滑油的種種方法。科學對工業的影響的最驚人的例子之一可見於煤衍生物方面。煤除了提供焦炭和供照明用的寶貴的煤氣外,還給予一種液體即煤焦油。化學家在這種物質中發現了真正的寶物——種種衍生物,其中包括數百種染料和大量的其他副產品如阿司匹林冬青油糖精消毒劑、輕瀉劑、香水攝影用的化學製品、烈性炸藥及香橙花精等。
工業革命的第二階段也以大量生產的技術的發展為特點。美國在這一方面領先,就象德國在科學領域中領先一樣。美國擁有的某些明顯的有利條件可說明它在大量生產方面居首位的原因:巨大的原料寶庫;土著和歐洲人的充分的資本供應;廉價的移民勞動力的不斷流入;大陸規模的巨大的國內市場、迅速增長的人口以及不斷提高的生活標準。
大量生產的兩種主要方法是在美國發展起來的。
第一種方法是製造標準的、可互換的零件,然後以最少量的手工勞動把這些零件裝配成完整的單位。美國發明家伊萊·惠特尼就是在19世紀開始時用這種方法為政府大量製造滑膛槍。據說,這些模子被加工得非常精確,以致任何滑膛槍的每個零件都可適用於其他任何滑膛槍。”在惠特尼之後的數十年間,機器被製造得愈來愈精確,因此,有可能生產出不是幾乎相同而是完全一樣的零件。
第二種方法出現於20世紀初,是設計出裝配線。亨利·福特因為發明了能將汽車零件運送到裝配工人所需要的地點的環形傳送帶,獲得了名聲和大量財產。然後,藉助於先進的機械設備,對大堆大堆的原料的處理作了改善。
大量生產的這種方法也是在美國得到改善的,其最好的例子見於鋼鐵工業。以下這段對製造鐵路鋼軌的過程的描述,說明了這種方法:
鐵礦石來源於梅薩比嶺。蒸汽鏟把鐵礦石舀進火車車廂;車廂被拖運到德盧斯蘇必利爾,然後進入某些凹地上方的碼頭,當車廂的底部向外翻轉時,車廂內的鐵礦石便卸入凹地;滑運道使鐵礦石從凹地進入運礦船的貨艙。在伊利湖港,這礦船由自動裝置卸貨,礦石又被裝入火車車廂;在匹茲堡,這些車廂由自動兩卸車卸貨,傾卸車把車廂轉到自己的邊上,使礦石瀑布似地落入箱子;上料車把焦炭、石灰石和這些箱子里的礦石一起運至高爐頂部,將它們倒入爐內。於是,高爐開始生產。從高爐里,鐵水包車把仍然火熱的生鐵轉移到混軼爐,然後再轉移到平爐。就這樣,實現了燃料的節約。接著,平爐開始出鋼,鋼水流入巨大的鋼水包,從那裡,再流入放在平板車上的鑄模,一輛機車把平板車推到若干凹坑處,除去鑄模后赤裸裸地留下的鋼錠就放在這些凹坑裡保溫,直到扎制時。傳送機把鋼錠運到軋機處,自動平台不時地升降,在軋制設備之間來回地拋出所需形狀的鋼軌。由此產生的鋼軌具有極好的形狀,如果有少許偏差,就會被拋棄。電動起重機、鋼水包、傳送機、自動傾卸車、卸料機和裝料機使從礦井中的鐵礦石到鋼軌的生產威為一件不可思議地自動的、生氣勃勃的事情。
從純經濟的觀點來看,這一規模的大量生產所意味的東西,從鋼鐵大王安德魯·卡耐基的以下這番無可非議的大話中可覺察出來:
蘇必利爾湖開採兩磅鐵石,並運到相距900英里的匹茲堡;開採一磅半煤、製成焦炭並運到匹茲堡;開採半磅石灰,運至匹茲堡;在弗吉尼亞開採少量錳礦,運至匹茲堡——這四磅原料製成一磅鋼,對這磅鋼,消費者只需支付一分錢。
科學和大量生產的方法不僅影響了工業,也影響了農業。而且,這又是發生在科學應用方面領先的德國和大量生產方面領先的美國。德國化學家發現,若要維持土壤的肥力,就必須恢復土壤中被植物攝取的和磷。最初,是利用天然肥料來達到這一目的,但是,將近19世紀末時,天然肥料讓位於形式上更純粹的、必需的無機物。結果,無機物的世界性生產大大增長,在1850至1913年間,硝酸鹽、鉀鹼和過磷酸鈣的產量從微不足道的數量分別上升到899800公噸、1348000公噸和16251213噸。

擴大


19世紀期間,工業革命從英國逐漸傳播到歐洲大陸甚至世界的非歐洲部分。起初,在傳播方面存在著各種障礙。英國有條法律禁止出口機械,歐洲大陸的形勢也無助於工業化,這尤其是因為行會的力量以及與美國獨立戰爭拿破崙戰爭相聯繫的動亂。但是,戰爭於1815年結束,英國的那條法律也於1825年被廢除。很快,19世紀30年代在英國開始的鋪設鐵路熱影響到歐洲大陸。此外,在這個時候,英國實業家正在積累剩餘資本和尋找向大陸投資的機會。到1830年,僅僅法國就僱用了15000至20000英國工人來操縱新機器。
一旦工業革命開始傳播,某些因素就決定了傳播的方式。自然資源、尤其是鋼鐵的充分供應和不受行會限制或封建義務妨礙的、自由的流動勞動人口,是非常重要的。比利時滿足了這兩方面的要求,因此,成為歐洲大陸上第一個有待工業化的國家。這一過程在1830年以前開始,進行得非常迅速,到1870年,大多數比利時人已居住在城市,直接依靠工業或貿易過活。早在1830年,比利時每年就生產600萬噸煤,而到1913年,這數字已上升到2300萬噸。不過,工業的其他部門也發展得非常迅速,所以,從1840年起,比利時必須從英國進口煤。
比利時之後的是法國,不過,由於若干原因,其發展速度要怪得多。法國的煤、鐵資源的所在地相隔一定的距離,而且,1871年,鐵資源豐富的阿爾薩斯-洛林地區割讓給德國,進一步削弱了法國的地位。法國工業傳統上專門生產極不適合機械化和大量生產的奢侈品。此外,勞動力供應受到限制,因為行會力量很強大,農民們又不願意離開土地,尤其是在革命期間分配土地之後。不過,工業化確逐漸影響了法國,特別是在法國北部——在阿爾薩斯-洛林以及里爾、魯昂巴黎的周圍地區。蒸汽機的數量從1815年的15台增加到1830年的1625台、1871年的26146台和1910年的82238台。1870年以後,工業化的發展速度最為迅速;1870年時,法國製成品的價值為20億法郎,而到1897年時,已增長到150億法郎。然而,事實仍舊是,到1914年,法國並未象比利時、英國或德國那樣徹底工業化。
德國的工業化方式截然不同於法國。由於政治上不統一、交通工具不良、行會強大以及其他種種原因,德國開始時發展速度很慢。1871年以後,德國工業以巨人般步伐前進,使歐洲其他所有的經濟。包括英國的經濟,都落後了。1871年,德意志帝國的建立,促成了這一驚人的進步。同時,阿爾薩斯-洛林地區的獲得,使德國豐富的自然資源又增加了寶貴的鐵儲備物。德國還佔有這樣的優勢:一開始就擁有比英國較陳舊的設備更有效的新式機械。而且,德國政府還通過建立運河網和鐵路網、必要時提供關稅保護和津貼以及制定能培養出一連串馴練有素的科學家和技師的有效的教育制度,提供了巨大的幫助。這些因素使德國到1914年時能在鋼鐵化學和電力工業方面超過歐洲其他所有的國家,能在採煤和紡織工業方面跟隨英國之後。1914年,德國工業中的工人人數上升為總勞動力的五分之二,而農業中的勞動者人數則下降為總勞動力的三分之一。
到1914年時,歐洲其他幾個國家也已發展了巨大的工業,其中最重要的國家是俄羅斯帝國奧匈帝國和義大利。在海外國家中,美國已以非凡的速度前進,而日本加拿大澳大利亞也取得了明顯的進步。尤其是美國,憑藉前面提到的獨特的有利條件,到20世紀初已成為世界頭號工業強國。例如,在鋼鐵生產方面,1810年時,美國生產26512000公噸鋼,而其最勢均力敵的競爭者德國則生產13698000公噸鋼;在煤的生產方面,美國的產量61700萬公噸,而居於第二位的大不列顛的產量則為29200萬公噸。
我們可以得出結論,到1914年,工業革命已從它在不列顛群島的最早的中心地大大地向外傳播。實際上,這一傳播已達到如此巨大的規模,以致英國這時不僅面臨可怕的競爭,而且已為另外兩個國家——德國和美國所超過。

意義


工業革命
工業革命
1763年以前的那一時期中,歐洲諸強國僅在亞洲和非洲擁有少數立足點,它們主要的佔有地是在南北美洲。1763年以後,它們從政治上控制了亞洲的大部分地區和幾乎整個的非洲。不過,在南北美洲,它們所能做到的比這要多得多。它們利用美洲的人口比較稀少,真正地使北美洲和南美洲歐化了。這一點在亞洲和非洲是辦不到的,因為那裡土著居民為數太多,而且已有高度的發展。但是,在南北美洲,尤其是在澳大利亞,歐洲人從各個方面——種族的、經濟的和文化的方面——整個地移植了他們的文明。
工業革命在很大程度上是造成這一歐化的主要原因。我們已經看到,生產率的增長和醫學的進步導致19世紀歐洲人口的急劇增加。由此引起的人口壓力是通過海外遷移找到出路。鐵路和汽船有效地把大批大批的人運過海洋和大陸,而種種迫害進一步促進了遷移;第一次世界大戰前的15年中,150萬猶太人俄國逃往美國,就是這方面的一個主要例子。這種種因素相結合,導致了史無前例的大規模遷移。每過去10年,人口遷移的潮流便有巨大的增長。19世紀20年代中,總共才14.5萬人離開歐洲,19世紀50年代中,有大約260萬人離開歐洲,而在1900至1910年間,移民人數高達900萬,也就是每年有近一百萬移民。
1885年以前,大部分移民來自北歐和西歐;那時以後,多數移民來自南歐和東歐。一般說來,英國移民前往大英帝國的自治領和美國;義大利人前往美國和拉丁美洲;西班牙人和葡萄牙人前往拉丁美洲;德國人前往美國,其中還有小部分人前往阿根廷巴西。從世界歷史的觀點看,這種極其巨大的遷移的意義在於:除很大一部分人湧入亞洲俄國地區和一小部分人慢慢流入南非外,遷移的目標是完全對著美洲和大洋洲的。結果,北美洲和澳大利亞在種族方面幾乎完全歐化。雖然南美洲的印第安人設法活下去,但倖存下來的只是少數。換句話說,1763年之前這一時期中的殖民地分枝,在19世紀期間已成為與舊歐洲相併排的若干新歐洲。
南北美洲和澳大利亞不但在種族上,而且在經濟上被歐化。1763年以前,這些大陸上的歐洲殖民地主要限制在沿海一帶。但在後一世紀中,大陸的內地被橫越。工業革命通過提供必需的機械和技術,使由陸路侵入成為可能。如果沒有從海岸導向內地的道路、沒有連接河道的運河、沒有橫跨大陸的鐵路和電報、沒有往返於大河和沿海航道上的汽船、沒有能割除大草原草皮的農業機械、沒有征服諸土著民族的連發槍,荒野原是不可能被征服的。這些征服大陸的廣闊區域用的機械裝置對拉丁美洲人和澳大利亞人來說,如同對於美洲邊疆居民一樣,是必不可少的。例如,有個阿根廷人曾在1878年撰文評論道:“印第安野蠻人的軍事力量被完全摧毀,因為雷明頓已使他們認識到,一支軍隊能越過整個南美大草原,使地面上蓋滿敢於反對它的人們的屍體。”
新大陸在殖民和經濟方面的發展,也自然地導致歐洲文化的移植。誠然,文化在移植過程中發生變化。文化不僅被採納,也被改變。如今,加拿大、澳大利亞和美國與大不列顛並不完全相同,拉丁美洲也不是伊比利亞半島的一個精確的複製品。然而,事實依舊是,語言基本上是相同的,雖然美國俚語使英國人著迷、陳舊的法屬加拿大方言使法國人好奇。宗教也是同樣的,儘管存在著營火復興會和摩門教信徒。文學、學校報紙、政體——所有這一切都有著可以追溯到莢國、西班牙、法國和歐洲其他國家的根源。
當然,在南北美洲和澳大利亞也存在著某些並非起源於歐洲的文化。美洲的黑人保留了有著其非洲背景的某種殘餘物。倖存的諸土著民族,尤其是拉丁美洲的印第安人,促成了一種混合文化人們也不應忘記荒原的影響;它給歐洲移民及其風俗留下了難以去除的印記。所有這種種力量說明了為什麼紐約、墨爾本和多論多迥然不同於倫敦,為什麼布宜諾斯艾利斯、巴西利亞和墨西哥城迥然不同於馬德里
不過,從全球觀點看,相似之處顯得多於不同之處。阿拉伯民族在從它們地處中東的家鄉向西擴張期間,曾越過北非擴張到大西洋岸。今天,摩洛哥的文化不同於阿拉伯半島的文化之處,遠遠多於美國文化不同於英國文化之處或者巴西文化不同於葡萄牙文化之處。然而,摩洛哥現被看作是阿拉伯世界的一部分,而且無疑地,它自己也這樣認為。在同樣意義上,南北美洲和澳大利亞如今是歐洲世界的一部分。
新帝國工業革命不僅是美洲和澳大利亞被歐化的主要原因,也是歐洲龐大的殖民地結構在亞洲和非洲得以建立的主要原因。這種帝國的營建在1763年出現巨大的殖民拓居地之後的數十年間穩步地進行著。確實,19世紀初葉,在英、法兩國的某些集團中存在著不少反帝國主義的情緒。自由貿易的擁護者認為殖民地僅具有極小的經濟價值,而英國與13個殖民地打交道的經歷似乎也為他們的意見提供了證據。然而,事實依舊是,英、法兩國在那數十年間繼續獲得屬地。例如,英國於1815年獲得開普殖民地和錫蘭,於1840年獲得紐西蘭,於1842年獲得香港,於1843年獲得納塔爾。同樣,法國在1830至1847年間征服阿爾及利亞,在1858至1867年間征服印度支那,此外,1862年時,還試圖在墨西哥得到一塊立足地,沒有成功。不過,這些獲得物與1870年以後營建帝國的巨大浪潮相比,是微不足道的;1870年以後,“新帝國主義”使地球的很大一部分表面成為歐洲少數強國的附屬物。
工業革命還產生了剩餘資本,剩餘資本又致使各強國尋找殖民地作為其投資的去處。資本在國內積累得愈多,利潤降得愈低,對國外更有利可圖的投資市場的需要也就愈大。實際上,各強國,尤其是英國、法國和德國,對外國進行了大量的投資。因而,到1914年,歐洲已成為世界的銀行家。在19世紀上半世紀,這些海外投資的大部分是在南北美洲和澳大利亞。在19世紀下半世紀,這些海外投資多半是在亞洲和非洲的、相對不穩固的國家。提供資本的成千上萬個私人小儲蓄者和一些大的金融組織自然為其資本的安全而憂慮。他們寧願在其投資所在的地區出現“文明的”行政管理,而且這種管理最好是由他們各自的政府來進行。如此,投入剩餘資本的需要促進了新帝國主義。
工業革命還引起對供給機器用的原料的需要。這些原料——黃麻橡膠、石油和各種金屬——的大部分來自世界“未開化的”地區。在多數情況下,要充分地生產這些物品,就需要有大量的資本支出。這種投資如我們已知道的那樣,通常導致政治控制的強加。
新帝國主義的源起並不完全是經濟性的;它也並不僅僅與工業革命有關。當時,還有其他種種因素在起作用。一個因素是,希望得到象在馬爾他和新加坡那樣的海軍戰略基地以加強國家安全。另一因素是,需要獲得另外的人力來源,就如法國人在北非所做的那樣。再一因素是傳教士的影響。
這些經濟的、政治的和思想的,心理上的因素的最後結果,是導致世界歷史上規模最大的土地攫取,這種土地攫取甚至是成吉思汗的征服無法與之相比的。在1871至1900年的30年間,英國使其帝國的土地增加425萬平方英里、人口增加6600萬,法國使其土地增加350萬平方英里、人口增加2600萬,俄國在亞洲增加了500萬平方英里土地和650萬人口,德國增加了50萬平方英里土地和1300萬人口。甚至小小的比利時也設法獲得了90萬平方英里土地和850萬居民。這些征服地加上原有的殖民地,產生一種奇怪的、前所未有的形勢:世界的一小部分地區統治了其餘地區。
工業化的歐洲強國不僅完全地擁有這些巨大的殖民地。而且還控制了那些由於種種原因而未被實際共容的、經濟和軍事上軟弱的地區。中國、奧斯曼帝國和波斯就是例證;它們名義上都是獨立的,但實際上,卻經常遭到掠奪、蒙受恥辱、受到強國以直接和間接的種種方式進行的控制。拉丁美洲也是各強國的經濟附屬物,只是在這一地區,歐洲的軍事行動因門羅主義而遭受挫折。不過,門羅主義並不妨礙美國海軍陸戰隊為“恢復法律和秩序”而一再進行的武裝干涉。大俄羅斯帝國也在很大程度上受到西歐的經濟控制,但其時,沙皇政權的軍事力量是很強大的,足以阻止外來的經濟影響擴展到其他領域。
歐洲的控制不僅擴展到其遼闊的帝國,也伸展到同樣廣闊的附屬地區。事實上,投入附屬國的歐洲資本比投入殖民地的更多。這些投資通過各種手段和政治、經濟壓力給居住這些地區或在這些地區經商的歐洲人以專門特權的治外法權以及與治外法權有關的種種安排——而得到保護。如果必要的話,還始終有美洲的海軍陸戰隊或東半球的炮艦作為最後的一種手段。
開始時,歐洲征服者肯定毫不遲疑地進行掠奪和徵收貢物。英國人在印度就曾這樣做過,就象西班牙人早先在墨西哥和秘魯所做的那樣。但是,經過這一最初的階段之後,歐洲的生氣勃勃的經濟開始以各種方式包圍和改變殖民地的經濟結構和社會結構。發生這種情況是因為如我們已知道的那樣,工業化的歐洲需要為它的剩餘資本和製造品獲得原料來源和市場。
鐵路和其他大項目如灌溉工程和港口設施是用英國資本換來的。換句話說,印度並不是必須待到它積聚起足夠的資本時才發展其經濟和增加其出口商品。因而,在這早期階段,印度的經濟發展因與英國的聯繫而得到促進。但是,重要的一點是,印度的經濟不僅受到促進,也得到重建,並在後一階段中歸於無效。英國的紡織品非常便宜,這時能通過鐵路網而分配到全國,從而,象在早一個世紀時使英國工匠破產那樣,無情地使土著工匠破產。不過,這兩種形勢之間有一個極其重要的不同之處。英國工匠到城市中發展起來的工廠里去做工,印度工匠卻由於他們的城市裡沒有出現工廠而無處可去。英國人自然並不希望在印度建立一個相競爭的工業結構。他們喜歡印度的經濟補充他們自己的經濟,而不喜歡印度的經濟與他們自己的經濟競爭。因而,印度供應原料給英國,作為回報,印度得到製成品和建設項目所需的資本。
這是一種自然的、可理解的安排,但是,它深深地影響了印度人民。他們以往歷來是通過農業和手工業謀生。而這時,工匠須削價與競爭者搶生意,沒有可替換的生活來源。農民也不能不受到影響,因為他們中的許多人開始捲入為英國工廠生產黃麻和其他商品的過程中。這意味著他們不再僅僅供養他們自己和附近城鎮的人們。這時,他們已成為世界經濟的組成部分,受世界經濟的波動和危機的支配。歐洲還通過傳入醫學科學和種種衛生措施而從根本上影響了印度,因為醫學和衛生措施導致人口急劇增低這種情況早先在歐洲也發生過,但是,歐洲有數百萬人進入城市或去了海外,而印度人卻做不到這些。因此,最後結果是人口增長、經濟發展受阻。

評價


工業革命
工業革命
在較早節段的工業革命中,人們被迫適應新的生活情況,人們從農莊搬到城市,全家大半生都在工廠工作。於是發生了許多新的關於衛生,福利及老年照料的問題,有時是未獲解決的問題。許多人住在城市人口密集之地,引起清潔,住房,警察及犯罪等問題。
工業化及其隨同的變化增高了世界多數人們的生活標準。較之過去,有更多的貨物可以供用,成本也較低廉。但是,增加對貨物的需求,就意味著原料的消耗和環境的沾污。由於大量生產技術更加強的採用,世界若干地區的文化特徵在食物,衣著,住房,娛樂,及生活方式上,就趨於標準化。
工業化也改變了政府。許多國家行使帝國主義以支配各種原料和市場,俾能支持工業的發展。工業工人(無產階級)學會了組織與談判的技術。因此,民主的過程加速,因為工人要求對於社會的管理,有更多的發言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