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
人類在符號活動梳理的過程和結果
心理徠是指人類在符號活動梳理的過程和結果。具體是指生物對客觀物質世界的主觀反映心理的表現形式叫做心理現象,包括心理過程和心理特性,人的心理活動都有一個發生,發展,消失的過程。
人們在活動的時候,通過各種感官認識外部世界事物,通過頭腦的活動思考著事物的因果關係,並伴隨著喜、怒、哀、懼等情感體驗。這折射著一系列心理現象的整個過程就是心理過程。按其性質可分為三個方面,即認識過程、情感過程和意志過程,簡稱知、情、意。
心理
人的心理不是一般物質的運動,而是人的機體,首先是人腦這種以特殊方式組織起來的物質的機能、活動過 程或運動。人一旦離開腦就不存在心理活動,無腦的或患有腦缺陷的嬰兒不能發展或不能健全發展心理。人腦的不同區域有相對的分工,各具有不同的作用,某一區域的損傷或病變會招致與之相應的心理活動的紊亂以至喪失。兒童心理的發展非單純決定於卻依存於機體特別是腦的發展。神經細胞的結構和它們之間的聯結,它們的分子組成,以及腦中的各種化學物質,都與特定的心理現象有關。
人的機體是一個整體,人腦是其中的一個組成部分,是心理活動的主要器官。但人腦的活動是與機體的其他部分的活動相互協調,不可分割的。心理活動還與體液有關。人認識世界還有賴於內外感受器官的特異傳入。
心理圖片
物質的較高級的運動形式包含著比它低級的運動形式,除它本身的規律外也服從於後者的規律。例如,生物現象也遵循如物理、化學等現象的規律,但生物現象並不就是物理或化學現象。心理現象也在一定意義上遵循生理的規律,卻並不因此就是生物現象。
運動規律
正確地揭示心理現象的規律,具有重要的理論意義和實踐意義。
在理論上,它有助於正確地解釋心理現象的本質和起源。所以,列寧把心理學列為“構成認識論和辯證法的知識領域”的基礎科學之一。同時,心理學提供的科學事實,對一切封建主義,宗教迷信思想是個有力的打擊。幾千年來,由於生產力的低下,科學水平的局限,精神領域很容易成為宗教迷信的神秘堡壘。即使在科學發展的現代,仍有人甘受巫神之害,相信夢是吉凶的預兆。現代生理學家的研究認為:夢與睡眠時的內外刺激及大腦遺留的痕迹的興奮有關。有些心理學家認為,做夢不是壞事,夢可以重新組合已有的知識,也可以清洗掉不需要留下的痕迹。這些事實可以幫助人們破除迷信,糾正偏見,清洗糊塗觀念。正如列寧所說的:“心理學提供的一些原理已使人們不得不拒絕主觀主義而接受唯物主義。”
在實踐上,心理學能夠幫助人們運用所揭露的心理規律去預測和控制心理現象的發生和進行,從而為人類不同領域的實際服務,提高活動效率。例如:父母應根據親子關係對情緒的作用培養和發展兒童健康的情緒;教師應根據注意規律組織教學,提高聽課效果;勞動者可以根據噪音對身心的危害,對噪音加以控制,對環境加以改造等等。總之,現代心理學是一門有重要實踐意義的學科,它和人類生活的各個領域都有密切的關係。
所謂個性心理特徵,就是個體在其心理活動中經常地、穩定地表現出來的特徵,這主要是人的能力、氣質和性格。能力是制約人們完成某種活動的質量和數量水平的個性心理特徵。一般說來,人人都有一般能力,但不一定都有特殊能力。智力就是指的一般能力;人的智力正是由各種能力構成的。
氣質這個概念最早是由古希臘醫生希波克拉底(Hippcrates)提出來的,後來羅馬醫生蓋侖(Galen)作了整理。他們認為人有四種體液——血液、粘液、黃膽汁和黑膽汁。這四種體液在每個體內所佔比例不同,從而確定了膽汁質(黃膽汁佔優勢)、多血質(血液佔優勢)、粘液質(粘液佔優勢)、抑鬱質(黑膽汁佔優勢)四種氣質類型。其典型心理特徵如下。
[膽汁質]膽汁質的人是以情感發生的迅速、強烈、持久動作的發生也是迅速、強烈、有力為特徵的。屬於這一類型的人都熱情,直爽,精力旺盛,脾氣急躁,心境變化劇烈,易動感情,具有外傾性。
[多血質]多血質的人是以情感發生迅速、微弱、易變,動作發生也迅速、敏捷、易變為特徵的。偏於這一類型的人,大都活潑好動,敏感,反應速度快,熱情,喜與人交往,注意力易轉移,志趣易變,具有外傾性。
[粘液質]粘液質的人是以情感發生緩慢、內蘊、平靜,動作遲緩、穩重易於抑製為特徵。偏於這一類型的人大都安靜,穩重,反應緩慢,情感不易外露,沉默寡言,善於忍耐,注意力不易轉移,具有內傾性。
[抑鬱質]抑鬱質的人是以情感體驗深而持久、動作遲緩無力為特徵的。屬於這一類型的人大都反應遲緩,善於覺察他人不易覺察的秋毫細末,具有內傾性。
性格(Character)一詞來自希臘語,原意是特徵、特性、屬性。它是個性當中最突出的方面。今天我們理解的性格,乃是一個人在社會實踐活動中所形成的對人、對事、對自己的穩固態度,以及與之相適應的習慣化了的行為方式。譬如,有的人工作勤勤懇懇,赤膽忠心;有的人則飄飄浮浮,敷衍了事;有的人待人接物慷慨,熱情;有的則吝嗇,冷淡;在對自己的態度方面,有的謙虛,有的高傲,有的勤勉,有的懶惰。所有這些都是人們不同的性格特徵。
性徠格與氣質緊密聯繫在一起,互相滲透,互相影響,互相制約,關係極為密切。
首先,氣質給性格特徵全部“打上烙印,塗上色彩”。正如巴甫洛夫所說:氣質“賦於每個個體的全部活動以一定的外貌”。例如,同樣是愛勞動的人,愛勞動這一性格特徵相同,但不同氣質類型的人在勞動中的表現則大不一樣。膽汁質的人干起活來精力旺盛,熱情很高,汗流浹背;多血質的人則總想找點竅門,少用力,效率高;粘液制裁的人則踏實苦幹,操作精細;抑鬱質的人則累得披頭散髮還是追不上別人。又如,同樣是驕傲,膽汁質的人可能直接說大話,甚至口出狂言,讓人一聽就知道他驕傲。而多血質的人很可能把別人表揚一通,最後露出略比別人高明一點,驕傲得很婉轉。粘液質的人驕傲起來可能不言不聲,表現出對人的蔑視。另外氣質對性格的影響還表現在氣質可以影響性格形成和發展的速度和動態。比如,膽汁質的人比粘液質、抑鬱質的人更容易做出草率決定,而粘液質的人則比多血質的人辦事更穩重。而且,膽汁質、多血質的人易於形成外向性格,粘液質、抑鬱質易於形成內向性格。
性格在一定條件下可以改造某些氣質特徵,起碼可以起掩蓋作用。譬如,從體質上和操作速度上來說膽汁質和多血質的人適於當外科醫生,但前者易輕率,後者缺耐心。如果他們真的當了外科醫生,這兩種不同氣質特徵都會經過意志努力而改正。再說,不同氣質類型的人可以形成同樣的性格特徵,具有相同氣質類型的人又可形成不同的性格特徵。所以,在氣質基礎上形成什麼樣的性格特徵,在很大程度上決定於性格當中的意志特徵。
早期的心理學研究屬於哲學的範疇,稱為哲學心理學。哲學心理學的研究可以追溯到中國、埃及、希臘和印度等古代文明。中國古代認為人的性情思想是由一定的器官承擔的,並且其活動會在器官上反映出來,如“心之官則思”(《孟子》),“人精在腦”、“頭者神之所居”(《春秋元命苞》)。“神形合一”、“形神相印”等思想在《黃帝內經》等涉及醫學心理的著作中有很多闡述和應用。在古希臘語中,心理學由“靈魂”(ψυχ)和“研究”(λγο)所組成。柏拉圖提出過二元並存的理念,有人認為亞里斯多德《論靈魂》是西方最早的一部論述心理學思想的著作。經由長久的演變,慢慢的產生各式各樣不同的學科。
心理圖片
在中世紀的伊斯蘭醫學與心理學中,已經開始進行臨床的精神科治療和實驗研究。
人的機體特別是人腦如何產生心理的問題,還沒有得到徹底的科學闡明。以最簡單的心理現象感覺為例,這是事物的刺激作用轉化為意識的事實。人們已經闡明人產生感覺時從外圍感覺器官直到中樞神經系統中的種種生物物理和生物化學的變化,但仍未能解釋從刺激作用到意識的轉化。科學證明了心理現象和生理現象的聯繫,卻還未能說明心理現象如何產生。
在心理的發生與發展上,社會條件是一個至關重要的決定因素。當人類的共同祖先人類第一次製造工具時,就開始了人類名副其實的勞動,和人與人間的共同合作、彼此交往,並適應這種需要而產生了語言。自然,沒有發展到一定水平的腦,言語和勞動的產生是不可想象的。但正是勞動以及語言這些哪怕是很原始的社會現象,在相對短的時期內完成了動物界長期發展中的一個奇迹,創造了人和與之俱來的人的心理現象,構成了猿轉變為人的一個巨大飛躍。
隨著人類社會的演進,人類生活和文化的不斷提高,人的心理也日益向前發展。社會文化以加速度前進,人類心理也加速度地發展。現代兒童的心理發展水平,遠非原始社會的成人所能比擬。這突出地表明社會條件對人的心理發展的作用。
心理圖片
證明心理的存在和發展與人類社會有密切關係,同時也就表明心理現象與生物現象的又一個明顯的差別。除了人類以外,任何其他動物都不具有人類的社會,因而不會產生人類那樣高度發展的心理,即使是人類的嬰兒,如果脫離社會,其結果也是這樣。另一方面,人的心理也並不就是一種單純的社會現象。心理不是屬於人的群體的機能或活動,而歸根到底只是屬於人的個體的一種活動,是人的機體的一種機能。儘管社會對於心理是至關重要的,但它畢竟只是一個條件。社會條件不能使其他任何動物獲得人的心理這種獨特的運動形式。因此世代與人類共處的家畜未曾發展出人的心理來。科學實驗中從小就生活於人類家庭中的類人猿,也未曾有像嬰幼兒那樣的心理發展。
“心理學(英文名稱Psychology)的正式定義是:關於個體的行為及精神過程的科學的研究。定義中的關鍵部分:科學的,行為,個體,心理。心理學的科學性要求心理學結論要建立在依據科學方法原則收集到的證據的基礎上,而行為是有機體適應環境的方式,心理學分析的對象往往是一個個體——一個人或動物,同時不理解精神過程---人類精神過的活動---是不能理解人的行為的。心理學既研究動物的心理(研究動物心理主要是為了深層次地了解、預測人的心理的發生、發展的規律)也研究人的心理,而以人的心理現象為主要研究對象。因此總而言之,言而總之,心理學是研究心理現象和心理規律的一門科學。”{引用於“百度百科”心理學}
心理學有許多分支,每一分支分別從不同的角度來研究心理現象。但是,任何一個分支都不可避免地要涉及對心理和心理現象的總的看法,如心理學的對象和方法,心理的實質和心理現象的規律性等。對這些心理學一般理論問題的闡述,構成了普通心理學的一個重要的研究領域,即心理學基本原理的研究。其研究成果對其他心理學分支有重大的意義。
在普通心理學中,心理學基本原理與心理現象一般規律的研究是兩個重要方面。心理學基本原理的研究主要有兩類:一類是以心理實質的問題為核心,涉及心理與客觀現實的關係,心理與腦、心理與社會、心理與實踐的關係,以及心理活動的規律性等,這些通常稱為心理學的哲學問題;另一類是以心理的結構問題為核心,涉及心理活動的層次組織,心理現象的分類,如各種心理現象的聯繫等。這兩類研究是互相聯繫的,有時統稱為心理學的方法論問題。對這些問題的不同觀點表現出不同的心理學的理論傾向。
在近代心理學史上,出現過許多重要的心理學思潮。如早期的構造心理學、機能心理學,以及行為主義心理學、精神分析、格式塔心理學和巴甫洛夫學說等。它們對心理學的基本原理各有不同的論述,都對心理學的發展產生了重大的影響。
普通心理學對心理學基本原理的研究與一定的哲學思想緊密地聯繫著,同時也依賴於心理學的具體研究的發展,並常受到鄰近學科的影響。心理學的發展離不開基本原理的研究,而隨著心理學的科學材料的積累,某些心理學基本原理也將發生變化。
在普通心理學中,心理現象一般規律的研究常分為幾個領域:感覺與知覺;學習與記憶;思維與言語;情感與意志;人格與個別心理特徵。這些領域包括了人的心理活動的極為重要的方面。許多心理學家認為,普通心理學以正常成人的心理活動為研究對象。
從整體上看,正常成人的心理活動達到心理發展的高級水平,體現出人類心理活動的特徵,具有典型性。但是,普通心理學並不研究人的某一年齡階段或人的某一特定社會生活頓域中的心理現象的特殊規律,而是研究心理現象的一般規律,如有關感受性的測量和各種感知覺的機制,學習與記憶的形式和過程,思維的各種操作,言語的知覺和理解以及能力的測量、人格的結構等。這些研究所得到的結果具有一定的普遍意義,在一定程度上能適用於人的不同年齡和不同的活動領域。可以說,普通心理學主要是通過對正常成人的心理活動的研究來揭示心理現象的一般規律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