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嶺

余嶺

6.余嶺(2003). 13.余嶺(1992). 18.余嶺(1990).

人物簡介


余嶺,男、1963年出生、博士、教授、博士生導師、“湖北省楚天學者計劃”特聘教授。南京航空航天大學本科(1986)和碩士(1989)畢業、香港理工大學博士(2002)畢業並從事博士后研究工作(2004-2006);曾任水利部岩土力學與工程重點實驗室(長江科學院)副總工程師、長江科學院爆破與振動研究所總工程師(副處級);1997年以來,先後多次與德國、美國、澳大利亞、香港等地高校和科研機構開展國際學術交流和國際合作研究工作,曾先後被香港理工大學聘為助理研究員、副研究員和研究員,被德國University of Kassel 聘為高級訪問學者。目前主要學術兼職有:Members of IABMAS & ISWIM、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員會同行評議專家、國家級雙語教學示範課程建設項目評審專家、教育部學位與研究生教育專家庫專家、廣東省科技諮詢專家、廣東省技術創新諮詢專家、廣東省科學技術獎評審專家、廣州市科技局專家;華中科技大學兼職博導、南京航空航天大學兼職教授、中國振動工程學會理事、中國水力發電工程學會抗震防災專委會委員、湖北省災害防禦協會理事等;期刊《振動工程學報》《振動與衝擊》《長江科學院院報》編委、國際期刊J. of Sound & Vibration、Engineering Structures、Mechanical Systems and Signal Processing、J. of Vibration and Acoustics、Structural Engineering and Mechanics、Earthquake Engineering and Engineering Vibration和國內多種重要學術期刊審稿人。
長期從事橋樑荷載識別、車-橋耦合振動、結構健康監測、結構抗震與工程減隔振、汽車雜訊振動與乘坐舒適性(NVH)等研究工作。曾先後完成國際合作項目“Accounting for bridge dynamic loads using moving force identification system (PolyU 5086/97E)”, “Evaluation of dynamic loads for bridge design in Hong Kong (PolyU 5033/02E)”和“Innovative optical fibre sensors for structural health monitoring of Tsing-Ma bridge (G-YD20)”等7項;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橋樑移動荷載的動態識別(50378009)”等3項;省部級基金項目“水工鋼結構智能健康診斷技術研究(SCX2003-18)”,“高拱壩大流量泄洪振動與控制研究(SJ9601)”,“TMD減振技術及其在九江長江大橋上的應用”等6項;大中型工程科研項目“三峽水利樞紐左岸電站廠房抗振性能評估”,“南水北調中線穿黃渡槽抗震分析”,“獅子坪水電站放空洞閘門流激振動水彈性模型試驗研究”,“葛洲壩水利樞紐自備電廠試行期振動安全監測”,“烏江構皮灘水利樞紐雙曲拱壩流激振動模型試驗研究”,“三峽右岸高石橋動荷載試驗研究”,“東風EQ140汽車模態建模及其有限元模型優化”等30餘項。目前主持有國家自然科研基金項目“移動重車作用下橋樑性能劣化及其損傷精細識別(50978123)”、教育部科技研究重點項目“移動重車作用下橋樑動力損傷演化與評估(208172)”、中央級公益性科研院所基金項目“水工鋼閘門損傷智能識別方法及其驗證(YWF0741/YT11)”等。
公開發表學術論文120多篇,其中SCI收錄18篇(被引用120餘次)、EI收錄43篇、ISTP收錄15篇,應邀出席國際學術會議20餘次、擔任分會場主席並宣講學術論文30餘篇。所完成的項目先後獲得過國家科技進步三等獎1次、鐵道部科技進步二等獎1次、湖北省自然科學優秀學術論文等獎項多次、國家發明專利1項等。

學習經歷


1982/09-1986/07:南京航空航天大學,直升飛機設計專業,學士
1986/09-1989/04:南京航空航天大學,固體力學專業,碩士
1998/09-2001/09:香港理工大學,土木與結構工程專業,博士
2004/08-2006/08:香港理工大學,博士后,研究員

工作經歷


1986/07-1992/05:中國東風汽車公司技術中心助理工程師
1992/06-1995/10:湖北工學院機械系力學教研室講師
1995/11-2006/11:長江科學院爆破與振動研究所工程師、高工、教授級高工、所總工
2006/12 - 今:暨南大學理工學院力學與土木工程系教授、工程力學專業博導

研究方向


專業領域:1)工程力學; 2)結構工程;3)防災減災工程及防護工程
研究方向:1)結構動力學分析與健康診斷、動力學及其工程應用
2)橋樑移動荷載識別、工程力學中的反問題
3)結構抗震與工程減隔振新理論和新技術、病險結構物檢測與加固

在研項目


移動重車作用下橋樑性能劣化及其損傷精細識別(50978123),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
港珠澳大橋主體工程安全風險評估研究,港珠澳大橋指揮部委託科研項目
水庫蓄水及水位驟降對樂昌峽古滑波體穩定性影響研究(YSK2009-01),廣東省水利科技計劃項目
水工鋼閘門模型損傷智能識別方法及其驗證(YWF0741/YT11),中央級公益性科研院所科研基金項目
隨機激勵下拱結構損傷識別方法的實驗研究(200805590004),教育部高校博士點基金項目
廣州飛機維修工程有限公司10號機庫鋼結構屋蓋結構健康監測(200802066),廣州飛機維修公司委託科研項目
廣州市軌道交通六號線白沙河大橋鋼—砼接頭疲勞試驗(合同號:J6ZT357),廣州市地下鐵道總公司委託科研項目
廣州市軌道交通六號線白沙河大橋鋼—砼接頭應力傳遞路徑試驗(合同號:J6ZT356),廣州市地下鐵道總公司委託科研項目

已完成項目


移動重車作用下橋樑動力損傷演化與評估(208172),項目負責人,教育部科學技術研究重點項目(2008/01-2009/12)
移動重車作用下橋樑損傷識別與健康診斷(51207052), 項目負責人, 暨南大學引進優秀人才科研啟動基金項目(2007/01-2009/12)
橋樑移動荷載的動態識別(50378009),項目負責人,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員會資助項目(2004/01-2006/12)
水工鋼結構智能健康診斷技術研究(SCX2003-18),項目負責人,水利部科技創新項目(2003/12-2006/06 )
移動荷載識別技術,項目負責人,長江科學院水利水電科學基金項目(2004/01-2006/12)
獅子坪水電站放空洞閘門流激振動水彈性模型試驗研究,項目負責人,國家電力公司成都勘測設計研究院委託科研項目(2003/12-2004/06)
陸水水庫泄洪建築物金屬結構及啟閉機安全檢測,項目負責人,陸水水庫電廠委託科研項目(2003/03-2003/05)
南水北調中線穿黃渡槽抗震分析,項目負責人,長江水利委員會長江規劃勘測設計研究院委託科研項目(2002/09-2003/04)
南水北調中線穿黃隧洞結構內外襯間設軟夾層方案抗震分析,項目負責人,長江水利委員會長江規劃勘測設計研究院委託科研項目(2002/08-2003/03)
三峽水利樞紐左岸電站廠房抗振計算,項目負責人,三峽開發總公司委託科研項目(2002/07-2003/08)
高拱壩大流量泄洪振動與控制研究,項目負責人之一,水利部水利技術開發基金項目,中國(1995/04-1997/03)
TMD減振技術及其在九江長江大橋上的應用,主要參加者,鐵道部科研基金項目(1992/05-1995/03)

學術任職


中國振動工程學會,理事
中國振動工程學會模態分析與試驗專委會,委員
中國水力發電工程學會抗震防災專委會,委員
湖北省災害防禦協會,理事
湖北省地震學會,理事
湖北省振動工程學會水工結構振動工程專委會,負責人
湖北省暨武漢力學學會,副秘書長;下屬實驗力學專委會,主任
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員會同行評議專家
國家科學技術學術著作出版基金同行評議專家
國家級雙語教學示範課程建設項目評審專家
教育部學位與研究生教育評估專家
建設部科技成果驗收鑒定專家
遼寧省科技成果驗收鑒定專家
廣東省科學技術獎評審專家
廣東省科技諮詢專家庫專家
廣東省技術創新專家庫專家
廣東省廣州市科技專家
華中科技大學結構工程專業,兼職博導
南京航空航天大學振動工程研究所,兼職教授
河海大學結構工程專業,博導
三峽大學,特聘教授
期刊編委:振動工程學報、振動與衝擊、長江科學院院報
中文重要學術期刊審稿人:計算力學學報、振動工程學報、浙江大學學報(工學版)、華中科技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河海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工程力學、振動與衝擊、振動測試與診斷、中國水利水電科學研究院學報、長江科學院院報、水利水電科技進展,等等.

榮譽與獎勵


所主持或參與完成的科研項目先後獲得過國家科技進步三等獎、鐵道部科技進步二等獎、湖北省自然科學優秀學術論文等獎項、長江科學院優秀科技成果“壹等獎”、國家發明專利等榮譽。

中文期刊文章


(英文題目略)
43. 朱軍華,余嶺(2010). 基於頻響函數的結構健康監測主成分分析方法. 振動與衝擊(印刷中)
44. 陳震,余嶺(2009). 橋樑移動荷載識別及其PCGM預優矩陣選取。浙江大學學報(工學版),43(7): 1293-1296+1306
45. 朱軍華,余嶺 (2008). 橋樑移動荷載識別的幾個問題. 中山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 47(S2): 29-33
46. 秦遠田,陳國平,余嶺,張方(2008).車—橋耦合系統動力學建模與響應分析. 應用力學學報,25(1): 129-132.
47. 秦遠田,陳國平,余嶺,張方(2008). 複雜結構的移動載荷識別技術. 南京航空航天大學學報, 40(4): 174-179.
48. 余嶺,萬祖勇,朱宏平(2008). 基於宏觀調控策略的結構損傷檢測PSO改進演演算法。計算力學學報,25(1): 14-19.
49. 余嶺, 陳震(2007). 橋樑移動荷載識別的不適定性及其試驗研究。振動與衝擊,26(12): 6-9+59.
50. 朱軍華,余嶺,陳敏中,Chan T.H.T. (2007). 移動荷載識別的適用性研究.工程力學24(8):32-36+48.
51. 尹濤,朱宏平,余嶺(2007). 基於敏感性的結構損傷識別中的雜訊分析。應用數學和力學,28(6): 659-667.
52. 尹濤,余嶺,朱宏平(2007). 一種基於模型修正的結構損傷識別方法. 振動與衝擊,26(6): 59-62+66.
53. 余嶺,朱軍華,陳敏中,Chan T.H.T.(2007). 基於矩量法的橋樑移動車載識別試驗研究. 振動與衝擊26(1): 16-20.
54. 尹濤,朱宏平,余嶺(2006). 運用改進的遺傳演演算法進行框架結構損傷檢測. 振動工程學報,19(4): 525-531.
55. 余嶺, 朱軍華, 陳敏中,Chan T.H.T(2006). 基於矩量法的移動荷載識別。振動工程學報,19(4):509-513.
56. 萬祖勇,朱宏平,余嶺(2006). 基於改進PSO演演算法的結構損傷檢測. 工程力學, 23(I):73-78+116.
57. 余嶺,萬祖勇,朱宏平,徐德毅(2006). 基於PSO演演算法的結構模型修正與損傷檢測. 振動與衝擊,25(5): 37-53.
58. 余嶺,Chan T.H.T.(2005). 橋樑時變移動荷載的間接識別. 振動工程學報,18(1): 99-102.
59. 余嶺,陳鴻天,羅紹湘(2001).移動車載識別的兩種解法及其試驗驗證。長江科學院院報,18(5): 84-87

科研報告


1. 余嶺 等(2006). 移動荷載識別技術研究報告,長江科學院報告(院編號:A2006010BP)
2. 余嶺 等(2006). 水工鋼結構智能健康診斷技術研究報告,長江科學院報告(院編號:A2006009BP)
3. 余嶺 等(2004). 獅子坪水電站放空洞閘門流激振動水彈性模型試驗研究,長江科學院報告(院編號:2004-111)
4. 余嶺 等(2003). 三峽水利樞紐左岸電站廠房抗振計算研究報告,長江科學院報告(院編號:2003-141)
5. 余嶺 等(2003). 南水北調中線穿黃渡槽抗震分析報告,長江科學院報告(院編號:2003-057)
6.余嶺(2003). 南水北調中線穿黃隧洞結構內外襯間設軟夾層方案抗震分析報告,長江科學院報告(院編號:2003-056)
7.余嶺 等(2003). 陸水水庫泄洪建築物金屬結構及啟閉機安全檢測分析報告,長江科學院報告(編號:質檢(振)2003-05-01)
8. 余嶺 等(1999). 高水頭大流量泄洪振動與控制研究(水利部水利技術開發基金項目SJ9601),長江科學院報告(院編號:99-183)
9. 余嶺 等(1996). 葛洲壩水利樞紐自備電廠試行期振動安全監測報告,長江科學院報告(院編號:96-246)
10.余嶺 等(1996). 清江鄭家沖大橋的損傷振動檢測報告,長江科學院報告(院編號:96-149)
11.余嶺 等(1996). 烏江構皮灘水利樞紐雙曲拱壩流激振動模型試驗研究,長江科學院報告(院編號:96-018)
12.余嶺 等(1994). 三峽右岸高石橋動荷載試驗研究,長江科學院報告
13.余嶺(1992). Ford Cargo、GMC及Benz LP輕型卡車動力特性比較及模態試驗研究,中國第二汽車製造廠(現:東風汽車公司)技術中心報告
14.余嶺(1991). CITROEN C15E轎車總成模態分析,中國第二汽車製造廠技術中心報告(編號:1233)
15.余嶺(1991). EQ140-III型汽車動力總成模態分析,中國第二汽車製造廠技術中心報告(編號:1181)
16.余嶺(1991). FORD輕型貨車(2噸)整車模態試驗,中國第二汽車製造廠技術中心報告(編號:1081)
17.余嶺(1990). EQ153型卡車變速箱總成激振實驗,中國第二汽車製造廠技術中心報告
18.余嶺(1990). EQ140N改進型(騾子)車駕駛室振動模態試驗,中國第二汽車製造廠技術中心報告(編號:788)
19.余嶺(1989). EQ140-I型駕駛室模態分析,中國第二汽車製造廠技術中心報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