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找到2條詞條名為考亭書院的結果 展開

考亭書院

福建莆田市秀嶼區埭頭鎮

“考亭書院”位於莆田市秀嶼區埭頭鎮田邊村大蚶山北麓,為明代中葉該村民眾創辦,目的是為子孫們讀書,考取一官半職,光宗耀祖,後來書院越辦越紅火,鄰村鵝頭人也來此讀書。明萬曆十四年(1586),莆田考中進士四人,即:吳洪績、林璣、肖奇傑、曾光魯,其中吳洪績是鵝頭人,曾光魯是田邊人,一時考亭書院名聞莆田。

書亭介紹


考亭書院位於莆田市秀嶼區埭頭鎮大蚶山西北麓的田邊村滴水岩境內,為明代中葉該村民眾創辦。明萬曆十四年(1586年),莆田考中進士四人,即:吳洪績、林璣、蕭奇傑、曾光魯,其中吳洪績是鵝頭人,曾光魯是田邊人,倆人都是考亭書院的書生。一時考亭書院名聞莆田。
考中進士的曾光魯、吳洪績曾為滴水岩和考亭書院各寫一幅對聯:“靈岩晴昨雨,鷲嶺石為天”,“一竅有靈通地脈,半空無雨滴天漿”。生動地形容滴水岩的由來及景觀。滴水岩現為區級文物保護單位。

歷史故事


考亭書院的學生考中二名進士后,村民們就相信這裡是風水寶地,把書院後面山坡上能滴水的岩石下挖了一個大洞,右、左、后三面壘成牆壁,鋪上地面,中央奉祀三尊佛像。滴水下承以蓮花大石盆,下坡建七級石階,上掛“滴水岩”橫匾,中下為大天井,對面蓋觀音閣,次為考亭書院,寬五間,中間三間開通為大廳作教室,前面為大院子,長、寬各20餘米,東邊為護厝(宿舍),西邊為圍牆,中開大門為路下石階,北邊為半牆,下深三米半,院子上十分開闊,可眺望鵝頭山、興化灣、筶杯雙島,空氣清新,陽光充足,水質清甜可口。
剛考中的進士曾光魯、吳洪績,親自為考亭書院、滴水岩各寫一幅對聯:“靈岩晴昨雨,鷲領石為天”,“一竅有靈通地脈,半空無雨滴天槳”。生動地形容滴水岩的由來及景觀。考亭書院左旁有長方形巨石,側面平如砥,如刀削之勢,上刻“雲水風度”四大字,再向左有一巨石龜頸轉頭朝向滴水岩,惟妙惟肖,人稱“龜王窺天”。民間傳說東海神龜垂涎滴水岩之聖水,不辭辛勞千里迢迢趕來,然而“金精娘娘”為保聖水治百姓之病,不讓神龜喝,把其點化成石,定格山上。
考亭書院右有“七境山”,山頂有座天然石塔“七寶塔”,塔頂有天然石窟七個;左有“雞欄山”,山頂有長方形巨石,四面平滑如鏡,名曰“照妖鏡”。

供奉神像


考亭書院的後殿便是滴水岩,供奉東嶽注天神像,石柱上刻有“竅有靈通引地脈,半空無雨滴天漿”,巧妙地把滴水岩的神秘予以破解。神龕兩邊供奉著十八羅漢及如來,對側神龕上奉祀觀音大士。天井兩邊塑有兩尊將軍像,守護在滴水池盤旁邊。滴水岩是集儒道釋為一體的宗教聖地。滄海桑田,“文革”期間被毀壞,1979年重建修葺一新。考亭書院前辟有一大石埕,右側的岩石疊嶂間,建有飛岩天府,供奉朱大神塑像。隔壁是朝陽廟,奉祀福德正神造像。往下是明德祠,為前後二殿,分別供奉三一教先生林龍江坐像和觀音菩薩神像。這樣,諸多廟宇連成一體,構成一個龐大的建築群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