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找到2條詞條名為考亭書院的結果 展開
- 福建省建陽城區西南三公里處
- 福建莆田市秀嶼區埭頭鎮
考亭書院
福建省建陽城區西南三公里處
考亭書院位於建陽區考亭村,距市區2.5公里。為南宋理學家朱熹晚年居住的講學之地。紹熙三年(1192年)朱熹築室居此,因四方來求學的人眾多,復至於居室之東,稱為竹林精舍,后改名滄州精舍。寶慶元年(1225年)建陽縣令劉克莊建祠紀念,淳祐四年(1244年)詔為書院,御書“考亭書院”匾額。現只存明嘉靖十年(1531年)所建的書院門口石碑坊一座。
位於福建省南平市建陽區城區西南三公里處。書院背負青山,三面環水,景色清幽。宋紹熙三年(公元1192年)朱熹承父志建"竹林精舍"后更名"滄州精舍"(考亭書院)。在宋代四方學子不遠千里負笈到考亭求學問道,群賢畢至,形成學術史上具有重大影響的"考亭學派"。朱熹在考亭書院授徒講學八年,於慶元六年(公元1200年)病歿。宋理宗時,程朱理學倍受重視,淳佑四年(公元1244年)詔為考亭書院,理宗皇帝趙昀御書匾額褒崇之。考亭書院因年湮代遠,風雨侵蝕而傾圮,予今僅存有明嘉靖十年(公元1531年)御史蔣昭創修的石牌坊,建陽市政府於1998年興建朱子文公祠一座屹立在考亭玉枕山之巔。當今考亭書院已成為海內外朱子後裔及朝聖者的"闕里"。
這座位於武夷山南麓的普普通通的小城是福建省最古老的五個縣邑之一,宋朝我國著名的思想家、哲學家、教育家朱熹晚年定居建陽,興教講學,著書立說,直至去世,給後人留下了豐厚的文化遺產。考亭書院是朱熹一生中創辦的最後一座書院,初名竹林精舍。公元1194年,因生員日增,便將精舍加以擴建,更名為滄州精舍,並自號滄州病叟。他在考亭書院授徒講學八年,著述甚豐,完成了理學思想的最後體系。當時,四方學子不遠千里負笈到考亭求學問道,群賢畢至,形成學術史上具有重大影響的“考亭學派。史學界有人認為,考亭書院是宋代四大書院之一,實際上以當時的規模而言,考亭書院遠不及白鹿洞、嶽麓、睢陽、嵩陽四大書院,然而若以其在中國教育史上的影響而論,考亭書院足以與中國歷史上任何一座書院相提並論。
歷史上的考亭書院,就坐落在遠處的麻陽溪畔,規模宏大,有學堂、食堂、宿舍和操場,還有一個讓人想象不到的跑馬場,甚是氣派。由於朱老夫子理學思想的潛移默化,考亭村民崇學尚文,800多年來,一直妥善保護和使用著這座古老的書院,書院里一直是書聲朗朗。解放后,政府在這裡辦學校,教書育人,及至文革期間考亭書院仍然保護完好,60年代以前出生的考亭孩子,都在這裡讀書成長。後來政府在書院下游建造水電站,書院被淹沒,明代後人重修的書院牌坊就是近年從水庫中打撈上來的。
進入朱子祠的大門,朱老夫子手持書卷,面目慈祥,微笑地凝視著每一位來訪者。座像上方懸掛一塊牌匾,上書“大儒世澤”四個大字,兩側是一副對聯:“誠意正心闡鄒魯之實學,主敬窮理紹濂洛之心傳”。祠堂只有一間廳堂,面積不大,在朱熹座像前擺一張四方桌作供台,就沒有多少空間了,顯得十分緊促。兩側的廂房也顯得狹小,房柱上分別懸掛著朱熹的四句治家名言對聯:“讀書起家之本,和順齊家之本,循理保家之本,勤儉治家之本”。除此之外,再也沒有任何與朱熹有關的物品了,就連一張介紹資料和圖片都沒有。朱熹在考亭書院有很多副有名的題聯,比如“道迷前聖統;明誤遠方來。”“佩韋遵考訓;晦木謹師傳。”“愛君希道秦;憂國願年豐。”
座落在童游鄉考亭村,縣級文物保護單位。為明嘉靖十年(1531年)巡按福建監察御史蔣詔及巡建寧道僉事張儉所立。系四柱三間五牌樓結構,高約10米,寬約8.6米。碑坊匾額“考亭書院”四大字傳為宋理宗御筆。枋柱間雕刻雄獅、麒麟、飛鳳、仙鶴等瑞獸祥禽及仙居道士等人物形象。石坊造型古樸、器宇軒昂。1966年西門電站建成蓄水,牌坊下半部被庫水淹沒。1983年由縣文物部門將其遷至玉尺山下。
考亭村大有來歷,它位於建陽市西郊,是南宋理學家、教育家朱熹晚年著述講學之地,考亭書院是南宋時全國最有影響的書院之一。朱熹在此創立了考亭學派,成為“閩學”之源。
考亭村山環水繞,群山環抱,風景優美。朱熹之父朱松北宋宣和五年(1123)赴任政和縣尉,途中駐蹕建陽,考亭的碧水丹山給他留下深刻的印象。因而朱熹晚年遵從其父遺願,於考亭築室定居,並在居室東面建成竹林精舍,即後來的考亭書院。
在考亭村口還有一奇特景觀——“樹抱佛”。這是一棵高三十餘米、冠幅超過一畝的千年古樟,最讓人稱奇的是在離地面一米高處的樹身上有個洞,洞內藏有一尊高60多公分的泥塑像,而洞口直徑僅巴掌大——當時是如何把大塑像放進小洞口的?這可就成了個眾說紛紜的謎。考亭村還可以泛舟麻陽溪採蓮捕魚,頗有江南水鄉的風韻。
朱熹
朱熹是宋代理學的集大成者,他繼承了北宋程顥、程頤的理學,完成了客觀唯心主義的體系。認為理是世界的本質,“理在先,氣在後”,提出“存天理,滅人慾”。朱熹學識淵博,對經學、史學、文學、樂律乃至自然科學都有研究。其詞作語言秀正,風格俊朗,無濃艷或典故堆砌之病。不少作品的用語看得出都經過斟酌推敲,比較講究。但其詞意境稍覺理性有餘,感性不足,蓋因其注重理學的哲學思想故也。代表作有《菩薩蠻》(一)、《水調歌頭》(一)、《南鄉子》、《憶秦娥》(二)等。其中以《菩薩蠻》(一)最有特色,該詞運用迴文,每兩句互為顛倒,八句共四對,十分自然和諧,毫不牽強,而且頗有意境,構思之精巧極矣,足見晦庵對語言的駕馭能力。除詞外,還善作詩,《春日》和《觀書有感》是他最膾炙人口的詩作。其詞結有《晦庵詞》。
屬中亞熱帶季風性氣候,光熱資源豐富。冬短夏長,氣候宜人,靜風多,溫差大,雨季集中。年平均氣溫18℃,無霜期282天,年平均降雨量1700——2400毫升,年平均日照1802小時。
宋慈墓
考亭陂石千年古樟包佛像景點
麻沙長坪游酢祠堂遺址
文公母祝氏墓
蔡氏大宗祠
寶山清蓮寺
多寶塔
白塔山風景區
庵山森林公園
朱熹陵園
西山風景區
北山太保廟景區
考亭書院位於莆田市秀嶼區埭頭鎮大蚶山西北麓的田邊村。山上既有書院,又有滴水岩、飛岩天府、明德祠及滴清殿等廟宇。諸多廟宇依山勢而築,坐東朝西。山上有天然巨岩,形狀多樣,如人物頭像,似動物形態,讓人如走進童話般的藝術世界。其間有一巨岩石,人稱“龜王窺天”。民間傳說東海神龜垂涎石岩之聖水,不辭辛勞,千山萬水,來到滴水岩。金精娘娘為保聖水治百姓之病,不讓神龜喝,將其點化成石定格於山上。
從滴清殿往右登上台階,即到考亭書院。其牆壁間書有一副楹聯:“公直文哉由先儒而賢而哲古今丕著,奄雖悔乎自宋元為漢為唐善惡明清。”令人遐思。據傳,明萬曆年間里人曾光魯(田邊村人)和吳洪靜(鵝頭村人)曾經在此讀書,後來皆考中進士。曾光魯官至廣西副使,晚年致仕返鄉后,在此石窟中建造考亭書院,以鼓勵鄉裡子弟讀書仕進。此處原是一塊天然凹進的大岩穴,崖岩懸空聳立,其中有一處石隙間常年滴水不斷,久而久之,竟把地面滴成小洞,形成“滴水穿石”的自然景觀。其水質甘甜清醇,信徒們常取水朝拜神祇。曾光魯因此處神奇而題書:“靈岩晴乍雨,鷲嶺石為天。”至今還鏤刻在滴水岩的神龕上。據說明末進士林嵋抗清失敗后,亦隱居於此。清初名士陳恆山也在該書院教書講學。
考亭書院的後殿便是滴水岩,供奉東嶽注天神像,石柱上刻有“竅有靈通引地脈,半空無雨滴天漿”,巧妙地把滴水岩的神秘予以破解。神龕兩邊供奉著十八羅漢及如來,對側神龕上奉祀觀音大士。天井兩邊塑有兩尊將軍像,守護在滴水池盤旁邊。滴水岩是集儒道釋為一體的宗教聖地。滄海桑田,“文革”期間被毀壞,1979年重建修葺一新。考亭書院前辟有一大石埕,右側的岩石疊嶂間,建有飛岩天府,供奉朱大神塑像。隔壁是朝陽廟,奉祀福德正神造像。往下是明德祠,為前後二殿,分別供奉三一教先生林龍江坐像和觀音菩薩神像。這樣,諸多廟宇連成一體,構成一個龐大的建築群落。
滴水岩現為秀嶼區文物保護單位,其左側不遠處有兩塊天然巨岩橫卧在山間,狀如大蚶,一大一小,大蚶山因此而得名。山上還有“七境山”、“七寶塔”、“雞欄山”和“照妖鏡”等景觀。是一處沿海旅遊勝地。
廣州考亭書院位於廣州流水井,始建於清嘉慶年,為朱熹後人所建。是一所宗族祭祀、聚會的地方,又是本族子弟讀書赴考的進修場所,而非一般講學、授徒的書院。
考亭書院原址在福建建陽城西25公里處的溪山考亭玉枕峰山麓。宋朝末年,元軍犯宋,朱熹第六代孫朱文煥,官至大理寺平章事,隨軍南遷,戰死於廣東清遠疆場。後來,他的兩個兒子在當地定居。另一個兒子遷到新寧(今台山),到清代乾隆嘉慶年間,已發展成為一大族。當時新寧屬廣州府範圍,為了弘場祖先在考亭的儒澤,勉勵子孫學業有成,朱氏家族於是在廣州府學不遠的流水井築起這座書院,也取名“考亭”,又稱朱家祠。根據《粵桂朱氏源流》載考亭書院云:“該院始建於清嘉慶年間,建院目的除紀念朱文公業績外,又便於朱家舉子赴省或京參加會試或殿試,集留學習、住宿而設的。書院還有一規定,凡本姓人中舉人以上的,必須接受紫陽書院(紫陽是朱熹別名)的獎賞和在這兩院舉行的祭祀儀式,這種做法直到清末科舉制度取消方終止。”考亭書院是是一所宗族祭祀、聚會的地方,規格是高的,又是本族子弟讀書赴考的進修場所,而非一般講學、授徒的書院。
現存的考亭書院面積約1500平方米,大門建在奎樓下,向東,取迎紫氣東來之瑞。門檐高達5米,門上有石匾,上刻“考亭書院”四字,字體穩重俊秀,與現存建陽的“考亭書院”石坊(明代嘉靖年間建)字跡相同。門檐后是奎樓二樓的耳窗,窗上有一石牌,刻有“奎閣”兩字,意取中魁入(內)閣。樓高13米,青磚牆,綠琉璃瓦剪邊,樓頂兩側為鑊耳,雖經200年風雨,至今仍巍峨挺秀,也是福建現存最高大、完整的書院奎樓。書院大門左側沿街約40米屬於附祠。進門過奎樓是一開闊庭園,約300平方米,庭園南面為照璧。據今院里長者介紹,北面原為三排建築,中座是祠堂,兩側為書屋祠堂與書屋之間為青雲巷。祠堂是三進結構,前座是儀門,中座為大堂,大堂中間為大廳,高懸牌匾,兩側大柱有楹聯,大堂兩側是滿洲窗間隔的精美書房,是書院里資深望重的讀書人住讀之所,後座是供奉祖先牌位的地方,也設有書房。祠堂兩旁的書屋很別緻,每座亦為三進,每進為一套書屋,前為天井,通青雲巷,里為屋。屋高6米,深8米,分兩層,下為廳,高4米多,對著天井,很寬敞,作讀書用。廳旁有樓梯登上層閣樓,閣樓作住用。書屋坐北朝南,冬暖夏涼,明亮通爽,祠堂靜穆,庭園清秀,確是在鬧市中讀書的好地方。按族規,女子是不準住在書院的。民國時期,這裡成為學生宿舍,當時,廣州的大學、中學是沒有宿舍的,學生晚上要回家住,於是,書院成為省內族人子弟到省城讀書寄住之所。據介紹,有讀嶺南大學、顁勤大學的,也有讀真光中學、培正中學的。直到建國前,書院都沒有女眷。從清代到民國,書院也造就過進士、不少舉人和學者;至今,國內以及香港、美加的一些城市的朱氏族人,對書院仍很懷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