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樂鎮

河南洛陽市洛龍區轄鎮

安樂鎮,隸屬於河南省洛陽市洛龍區,地處洛龍區北部,南鄰洛陽新區,北與洛陽老市區隔河相望,行政區域面積19.67平方千米。

1958年8月,成立安樂公社;1995年5月,撤鄉建安樂鎮。截至2018年末,安樂鎮戶籍人口為47314人。截至2020年6月,安樂鎮轄1個社區、11個行政村,鎮人民政府駐定鼎路

2011年,安樂鎮完成財政總收入1.9億元,其中地方財政收入6697萬元,比上年增長28.5%。2018年,安樂鎮有工業企業112個,其中規模以上2個,有營業面積超過50平方米以上的綜合商店或超市44個。

歷史沿革


1958年8月,成立安樂公社。
1984年3月,撤公社成立安樂鄉。
1995年5月,撤鄉建安樂鎮。
1997年,面積22平方千米,人口4.8萬,轄安樂、新村、聶灣、董庄、王莊、水磨、趙村、鄭村、西崗、中崗、東崗、棲霞宮、茹凹、曙光、軍屯、獅子橋16個行政村。

地理環境


位置境域

安樂鎮地處洛龍區北部,南鄰洛陽新區,北與洛陽老市區隔河相望,行政區域面積19.67平方千米。

地形地貌

安樂鎮地處山前平原,地勢平坦,地勢西高東低、南高北低。

氣候

安樂鎮屬暖溫帶大陸性季風氣候,其特點是四季分明,光照充足,無霜期長。春季乾旱多風,夏季雨量集中,秋季溫和涼爽,冬季乾冷少雪。

水文

安樂鎮有洛河沿北部邊界蜿蜒而過,地下水豐沛。

自然災害

安樂鎮主要自然災害有乾旱、洪澇、大風、低溫、霜凍、雷擊、冰雹等。

自然資源


安樂鎮有耕地面積1.2萬畝。

行政區劃


2011年末,安樂鎮轄2個社區、16個行政村:安東、安南社區、安樂窩、新村、聶灣、董庄、水磨、王莊、趙村、鄭村、獅子橋、軍屯、棲霞宮、東崗、中崗、西崗、茹凹、曙光村。
截至2020年6月,安樂鎮轄1個社區、11個行政村,鎮人民政府駐定鼎路。
轄區詳情
所轄行政區統計用區劃代碼所轄行政區統計用區劃代碼
安東社區居民委員會410311102001棲霞宮村村民委員會410311102221
安樂村村民委員會410311102216茹凹村村民委員會410311102222
曙光村村民委員會410311102217東崗村村民委員會410311102223
獅子橋村村民委員會410311102218中崗村村民委員會410311102224
鄭村村民委員會410311102219西崗村村民委員會410311102225
趙村村民委員會410311102220軍屯村村民委員會410311102226

人口民族


2011年末,安樂鎮總人口4.82萬人,其中城鎮常住人口1.25萬人,城鎮化率25.9%。另有流動人口4100人。總人口中,男性2.39萬人,佔49.6%;女性2.43萬人,佔50.4%;18歲以下8669人,佔18%;60歲以上6384人,佔13.2%。總人口中,以漢族為主。2011年,人口出生率11‰,人口死亡率4‰,人口自然增長率7‰。人口密度為每平方千米2191人。
2017年末,安樂鎮常住人口為51635人。
截至2018年末,安樂鎮戶籍人口為47314人。

經濟


綜述

悠久的歷史賦予了她深厚的文化底蘊,我國最大的隋唐城遺址就深埋在這片富饒的土地下;強大的商貿服務業有效地拉動了整個經濟的飛速發展。2005年全鎮地方財政收入為1225萬元,農民人均純收入達到3140元。在洛陽市156個鄉鎮綜合經濟實力排序中名列前茅。曾先後榮獲“省中州名鎮”、“洛陽市綜合實力三十強鄉鎮”、“市級精神文明鄉鎮”和“洛陽市五好鄉鎮黨委”等稱號。
2011年,安樂鎮完成財政總收入1.9億元,其中地方財政收入6697萬元,比上年增長28.5%。從各主要稅種看,完成營業稅3318萬元,增值稅680萬元,企業所得稅820萬元。

農業

2011年,安樂鎮完成農業總收入8.4億元。
安樂鎮糧食作物以小麥、玉米為主。2011年,生產糧食0.6萬噸,人均133千克,其中小麥0.3萬噸,玉米0.3萬噸。主要經濟作物為蔬菜。2011年,蔬菜種植面積0.2萬畝,產量0.8萬噸,主要品種有芹菜、茄子、黃瓜、大蔥等。
安樂鎮畜牧業以飼養生豬、家禽為主。2011年,生豬飼養量1.4萬頭,年末存欄1.1萬頭;家禽飼養量7.5萬羽。

工業

2011年,安樂鎮完成工業總產值3.35億元,工業企業51家,職工3800人,實現工業增加值0.96億元,比上年增長23%。

商業

2011年末,安樂鎮有汽車、傢具、糧油、化工、鋼鐵、花卉等各類專業市場14個,從業人員2500人。2011年,社會商品銷售總額達13.65億元,比上年增長15.1%。

經濟發展

近年來,鎮黨委、政府立足於安樂實際,提出了“改革促動,開放帶動,商貿興鎮,旅遊富民”的經濟發展新思路,有力地促進了全鎮經濟發展,社會進步,事業繁榮。財政收入超千萬元,農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000元,被省市先後命名為“中州名鎮”、“精神文明建設先進鎮”、“六好黨委”。特別是2001年,市委市政府提出“洛河為界,南北對應發展”、“拉大城市框架、加快洛南新區建設”,並做出建設隋唐城遺址高效農業觀光園區的重大決策。安樂鎮成為洛陽市洛南開發的前沿陣地,新區建設的一方熱土,以此為契機,提出了“以洛龍路為軸線,東西對應發展”的發展思路,初步建成了“三區三帶八個基地”的經濟發展新格局,即:西部以隋唐城為主休閑觀光園區,東部以產業結構調整為主的農業經濟開發區,以濱河公園沿線為主的休閑娛樂房地產經貿區;以洛龍大道機動車交易、汽車配件、糧油、鋼材等六大市場為主的經濟開發帶,以安宜路文化市場旅遊帶,以聶潘路商業房建設為主的新經濟增長帶;建有種植、養殖等八個基地。目前,佔地千畝的精品牡丹園已經建成。

產業結構

安樂鎮黨委、政府圍繞著“商貿安樂、旅遊安樂綠色安樂”的發展理念,以商貿三產、休閑觀光旅遊為主導產業。抓住機遇、加快發展,努力將安樂鎮建成“新區花園鎮”和“洛陽市綠色旅遊鎮”。目前,以洛龍路為軸線的專業市場帶已初步建成,洛宜路文化市場一條街正在詳細規劃。以“安樂窩”三個字為主體的集休閑、娛樂、旅遊、購物、商務、商住為一體的大型休閑娛樂項目已被浙江東陽花園集團選中,並決定在三年內投資20億人民幣進行建設。司馬光、裴度、元禎等名人故居的開發工作已提到議事日程。一個大的旅遊框架正在逐步形成。“休閑、娛樂哪裡去?請到我們安樂窩”的宣傳口號正成為當地人的共識。發展中的安樂,熱情歡迎中外客商到這裡投資興業,共謀安樂旅遊、觀光業的美好前景。

文化


地名由來

便利的交通條件,良好的生態環境,造就了安樂厚重的歷史和燦爛的文化。隋唐時,安樂就是一個繁華的都市,唐代詩人白居易晚年就定居於安樂的獅子橋履道里。北宋著名北宋著名的數理學家、哲學家、思想家邵雍選中這塊風水寶地,舉家遷居於此,並將宅院提名為“安樂窩”,安樂之名由此而來。

文物古迹

安樂鎮境內有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隋唐洛陽城遺址;省級文物保護單位唐代大詩人白居易履道坊故居,北宋理學家邵雍安樂窩故居。

交通


安樂鎮境內有319省道經過。安樂、鄭村和曙光等6個村對村內道路進行規劃,已開工修建道路16條,完成17500多平方米。

社會


教育事業

2011年末,安樂鎮有幼兒園26所,在園幼兒2300人,專任教師160人;4所中心小學,在校生5193人,專任教師267人,小學適齡兒童入學率100%;初中3所,初中在校生1340人,專任教師69人,初中適齡人口入學率、小升初升學率、九年義務教育覆蓋率均達100%。2011年,國家財政預算內教育經費353萬元。

科學技術

2011年末,安樂鎮有市級技術研究中心洛陽農科院1家。其中專業技術人員160人。

文體事業

2011年末,安樂鎮有鎮文化站1個、村級(社區)文化活動中心18個;各類圖書室18個,藏書5萬餘冊。
2011年末,學校體育場1個,看台座椅1000張。100%的村安裝了健身器材。鎮、村兩級經常組織開展群眾體育活動,倡導全民健身運動。

醫療衛生

2011年末,安樂鎮有衛生院1個,其中門診部(所)18個;病床110張。2011年,新型農村合作醫療參合率98.3%。

社會保障

2011年,安樂鎮有城鎮最低生活保障戶數149戶,人數241人,支出86.9萬元,月人均175元,比上年增長12%。農村最低生活保障戶數901戶,人數1209人,支出116.70萬元。國家撫恤、補助各類優撫對象206人,撫恤事業費支出94萬元,比上年增長15%。敬老院1家,床位66張,收養農村五保人員45人。全年醫療救助21人次,民政部門資助參加合作醫療1532人次,共支出7.9萬元。社區服務設施2個,有慈善分會1個,全年接受社會捐款0.6萬元,使150人(次)困難群眾受益。

基礎設施

郵政電信
2011年末,安樂鎮有郵政局1個。電信企業3家,服務網點17個。電話用戶普及率96%。
供電
2011年末,安樂鎮有供電所1座。

基礎建設

安樂鎮
安樂鎮
樂鎮黨委、政府在區委、區政府的堅強領導下,在區新農辦的支持下,我們以“發展經濟為目的,改善環境為基礎,加大投入為手段,創建活動為載體”為工作思路,通過開展“三清七集中”活動,加大村容村貌整治,因勢利導,調動群眾參與新農村建設的積極性,保證了新農村建設各項工作的順利開展,第一批5個市級示範村基本達到村內乾淨衛生、整潔有序、基礎設施配套完善,進一步提升了鎮村品位。
鎮村兩級總投資1400多萬元,其中鎮財政直接投資270多萬元,全鎮硬化道路180條,10萬多平方米;投資752萬元,修建治理排水管溝2.3萬米,清運垃圾一萬多立方;投入22.3萬元,拆除旱廁1723座;投入66萬元修建達標公廁24座;投資35萬元,新建小廣場2個,文化大院1個,新建綠化帶9000餘米,刷牆體10000餘米。清理垃圾2700餘方,拆除旱廁400座,新建高檔次水沖廁所3座。投入172.5萬元,安放垃圾桶720個,建成垃圾中轉站3個,購買垃圾壓縮箱4部,購買垃圾機動清運車輛8台、人力車53輛,其中支付、機械費用85萬元;6個示範村投入資金50萬元聘請保潔人員70餘人。同時,按照“適度超前,留有餘地”的原則,對安樂村、東崗村和趙村等進行以舊村改造為內容的規劃,按文物部門要求,擬建一些限制高度的多層住宅,逐步改造單門獨戶的民宅。新建戶用沼氣池21個。趙村、新村、獅子橋村、西崗村社區服務中心已具雛形。

獲得榮譽


2017年11月,安樂鎮被評為第五屆全國文明村鎮。
2020年7月29日,安樂鎮入選2019年重新確認國家衛生鄉鎮名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