盧那察爾斯基文藝理論批評的現代闡釋

盧那察爾斯基文藝理論批評的現代闡釋

《盧那察爾斯基文藝理論批評的現代闡釋》是2006年4月1日北京大學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是程正民

內容簡介


本書力求把盧那察爾斯基文藝思想和文藝批評放在原有的歷史語境中加以考察,還其歷史的真實面貌,同時更注重對它進行現代闡釋。上編和中編從理論上概括盧那察爾斯基文藝思想和文藝批評的總體面貌和個性特徵;下編則通過分析他對具體作家作品的評論,通過文藝批評的個案分析,具體、生動地展現盧那察爾斯基文藝批評的獨特風采和理論價值,以及在今天仍然具有的強大的闡釋力量。

編輯推薦


盧那察爾斯基是不脫離革命實踐和文化建設實踐的理論家和批評家。本書通過分析他的文藝理論批評對具體作家作品的評論,及文藝批評的個案分析,力求對盧那察爾斯基文藝思想進行現代闡釋,以揭示了它對於建設當代馬克思主義文藝理論批評的重要意義。

作者簡介


程正民,北京師範大學文學院教授、北京師範大學文藝學中心專職研究員、博士生導師,主要專著有《俄蘇文學批評史》(合著)、《20世紀俄蘇文論》、《列寧文藝思想與當代》、《俄國作家創作心理研究》、《巴赫金的文化詩學》等,參與編寫的著作有《現代心理美學》、《文藝心理學教程》、《文藝社會學:傳統與當代》、《20世紀外國文論經典》等。

目錄


導論盧那察爾斯基其人
第一章 盧那察爾斯基的生平和思想發展
第一節 走上艱難的革命道路(1892一1904)
第二節 同列寧並肩戰鬥(1904—1907)
第三節 革命低潮時期的迷誤(1907一1912)
第四節 回到革命隊伍,投入十月革命(1912-1917)
第五節 戰鬥在教育人民委員崗位上(1917—1929)
第六節 最後的歲月(1929一1933)
第二章 盧那察爾斯基的歷史貢獻和個性特徵
第一節 盧那察爾斯基的歷史貢獻
一 領導了第一個社會主義國家的文化建設
二 捍衛和發展了馬克思主義文藝理論
三 發展了馬克思主義文藝批評
第二節 盧那察爾斯基的個性特徵
一 充滿熱情和不知疲倦的革命家
二 天賦異常和知識淵博的藝術家和理論家
三 充滿矛盾又非常真誠的人
第三章 盧那察爾斯基的研究情況和研究意義
上編 盧那察爾斯基的文藝思想
第四章 盧那察爾斯基早期文藝思想
第一節 盧那察爾斯基早期文藝思想的發展
第二節 《實證主義美學原理》
第三節 文學藝術與無產階級革命問題
一 對文學藝術和無產階級革命的關係的獨到見解
二 批判資產階級頹廢主義文學
三 評論以高爾基為代表的新生的無產階級文學
第五章 盧那察爾斯基十月革命後文藝思想的發展
第一節 首次全面闡發列寧文藝思想的歷艾地位和作用
第二節 闡明按照文藝的特點領導文藝的原則
第三節 論述藝術的繼承和革新對社會主義文化建設的重要意義
第四節 指出社會主義現實主義是一個廣泛的綱領
第六章 盧那察爾斯基文藝思想的特徵
第一節 堅持審美的立場
第二節 堅持開放的原則
第三節 堅持創新的精神
中編 文藝批評家盧那察爾斯基
第七章 盧那察爾斯基的文藝批評理論
第一節 論文藝批評的性質和任務
一 教條的和玄學的批評
二 印象主義批評
三 啟蒙主義批評
四 歷史主義批評
五 馬克思主義批評
第二節 論馬克思主義文藝批評
一 馬克思主義文藝批評的任務
二 馬克思主義文藝批評的性質和特點
三 馬克思主義文藝批評的標準
四 馬克思主義文藝批評家的素養
第八章 盧那察爾斯基的俄國文學批評史研究
第一節 18—19世紀初俄國文學批評的研究
第二節 俄國革命民主主義文學批評的研究
一 別林斯基文學批評的研究
二 車爾尼雪夫斯基文學批評的研究
三 杜勃羅留波夫文學批評的研究
第三節 俄國馬克思主義文學批評的研究
一 普列漢諾夫文學批評的研究
二 列寧文學批評的研究
第九章 盧那察爾斯基文藝批評的社會歷史維度和美學維度
第一節 盧那察爾斯基文藝批評的社會歷史維度
一 階級分析和反映論
二 起源學和功能學
三 社會歷史和創作主體
第二節 盧那察爾斯基文藝批評的美學維度
第三節 盧那察爾斯基文學批評理論結構的內在矛盾和文化根源
第十章 盧那察爾斯基文藝批評的文體特徵
第一節 獨特的藝術作品
一 宏觀把握和精細品味的結合
二 科學性和論辯性、戰鬥性的結合
三 情感、形象和理性的融合
第二節 豐厚的思想藝術修養
下編 盧那察爾斯基的文藝批評實踐
第十一章 盧那察爾斯基論俄蘇文學
第一節“藝術生產與社會發展不平衡”理論的批評辨析
第二節“復調藝術”理論的社會學闡釋
第三節 藝術與現實關係的辯證解析
第四節 作家的階級性和對階級性的超越
第五節 政治性的文學與文學的政治性
第十二章 盧那察爾斯基論歐洲文學
第一節 在社會語境中認識文學
第二節 文學的標準中的形式
第三節 藝術個性與現實的辯證法
第四節 非文學的標準
第五節 隱含的道德立場
第六節 社會學立場上的文學史觀
一 整體的文學史觀
二 自覺的社會學批評理念
三 反理性主義的文化立場
餘論 魯迅與盧那察爾斯基
附錄 盧那察爾斯基年表
后 記
撰寫分工:
程正民:導論、第1—10章、附錄
王志耕:第1l章第2、3節,第12章
邱運華:第11章第l、4、5節。
艾曉明:餘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