衡山湘江大橋

斜拉橋

衡山湘江大橋東部有X007縣道、S314省道、京港澳高速公路、京廣鐵路衡山站,西部有南馬公路、X030縣道、S314省道、107國道南嶽高速、京港澳高速公路複線、京廣高鐵衡山西站,此橋把這些交通要道連為一體極大的促進了湘江東西2岸的聯繫。千噸級船舶沿湘江可上到衡陽、永州,下入長沙、武漢;形成了四通八達的交通網路。

設計特點


衡山湘江大橋主孔的三塔單索麵預應力砼斜拉橋的衡山湘江大橋在設計上有兩大特點:(a)用頂推工藝架設斜拉橋,縮短工期,節省造價,在我國還是首次;(b)採用分索防護分索張拉技術,經濟效益顯著,這種技術居國內領先水平。
衡山湘江大橋
衡山湘江大橋

建造經過


湘江大橋上車輛、行人川流不息,“天塹變通途”,這座大橋的建成確實大大方便了當地的交通,讓衡山人民受益不淺。
據該縣主管交通的曾副縣長介紹,沒建這座大橋的時候,衡山人民出行只能乘船過河,嚴重製約了縣域經濟的發展。1993年交通部門決定修建衡山湘江大橋,衡山縣熱情很高,集資了1582.2萬元,這筆錢除來自銀行貸款外,還有194萬多元是群眾提供的無息借款,涉及到全縣1萬多群眾。省交通廳承諾其中1041萬元借款通過大橋收費站來收費還貸,剩餘的500多萬要由衡山縣自己想辦法償還。據了解,修建衡山大橋共貸款7731萬,這些貸款均由衡山大橋收費站來收費還貸。2009年,衡山湘江大橋收費站被拆除。

質量檢測


2001年12月6日,從凌晨一點到下午6點湖南衡山湘江大橋實施全程封閉檢測。大橋裂縫是這次封閉的直接動因。因為大橋封閉的消息來得比較突然,經行107國道和京珠高速公路進出衡山、衡東兩地的所有車輛均需繞道行駛。大部分的外地車輛和本地的一些司機們事先並不知情,大橋兩端因此滯留了大量等待通過的車輛。將近中午,大橋上,長沙交通學院橋樑與結構工程系的十多名專家還在緊張的忙碌著,對大橋的撓度、動、靜載的各種數據進行詳細的測量。原任衡山大橋建設領導小組辦公室副主任的周工介紹說,95年底大橋通車后不久,裂縫就產生了。由於橫隔板位於大橋主體結構箱梁內部,因而引起了業主方面的高度重視。於去年從湘潭工學院專門請來專家進行考察,反覆論證后,專家認為直徑1米2的圓形孔太大,因此建議用鋼管填充縮小到80公分。餘下裂縫也用環氧樹脂進行澆灌填補。在所有修補工作全部完成後,為了慎重起見,因而決定對大橋來一次全面“體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