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找到2條詞條名為通賢鎮的結果 展開

通賢鎮

四川省資陽市安岳縣通賢鎮

通賢鎮為地名,隸屬四川省資陽市安岳縣,安岳縣下轄鎮。

歷史沿革


鎮建於北宋建隆元年(960年),時稱國清寺,它是一方賢人學子赴京應試必經之道,“通賢”之名由此而來。
清設通賢場。
民國二十一年(1932年),場改鄉。
1958年,設通賢公社。
1984年,公社改鄉。
1985年,改為國清鎮。
通賢鎮電子地圖
通賢鎮電子地圖
1992年,更名通賢鎮。
2019年12月13日,四川省人民政府關於同意資陽市調整部分鄉鎮行政區劃的批複(川府民政〔2019〕19號):撤銷人和鎮,將其所屬行政區域劃歸通賢鎮管轄,通賢鎮人民政府駐文明街19號。

地理環境


位置境域

通賢鎮地處安岳縣北部,東接人和鄉,南界天馬鄉,西與城北鄉石鼓鄉接壤,北臨遂寧市安居區安居鎮、東禪鎮、太平鄉、三家鎮。轄區總面積59.09平方千米。

地形地貌

通賢鎮地勢西高東低,屬中丘寬谷地帶。境內最高點位於獅子岩,海拔412米;最低點海拔275米。
通賢鎮
通賢鎮

水系水文

通賢鎮境內河道屬書房壩水庫自流灌區,以玉帶河、勝利河為主,自八廟鄉流入長虹村,最後流入姚市河。

自然資源


通賢鎮境內農業耕地面積3.6萬畝,可利用草地面積0.9萬畝,林地面積3.8萬畝。

行政區劃


截至2011年末,通賢鎮轄金剛、書房、四方、板橋、高文、帽石、長虹、白龍、雙鵝、武陵、高壩、重石、八里、高渡、山福、安寧、花台、高峰、七、慶豐20個行政村,前進、勝利2個社區;下設187個村民小組,11個居民小組。
截至2020年6月,通賢鎮下轄3個社區、15個行政村。人民政府駐文明街19號。
統計用區劃代碼城鄉分類代碼名稱
512021103001121勝利社區
512021103002121前進社區
512021103003220青龍社區
512021103200220金剛村
512021103202220四方村
512021103204220高文村
512021103205220帽石村
512021103208220雙鵝村
512021103209122武陵村
512021103211220重石村
512021103212220八里村
512021103214220山福村
512021103215220安寧村
512021103217220高峰村
512021103220220人和村
512021103221220文寨村
512021103222220廣德村
512021103223220三學村

人口民族


截至2011年末,通賢鎮轄區總人口39423人,其中城鎮常住人口17248人。另有流動人口3100人。總人口中,男性20547人,佔52%;女性18876人,佔48%;14歲以下7101人,佔18%;15—64歲25223人,佔64%;65歲以上7099人,佔18%。2011年,通賢鎮人口出生率7‰,人口死亡率4.6‰,人口自然增長率2.4‰。
截至2018年末,通賢鎮戶籍人口36760人。
2021年6月25日,安岳縣第七次全國人口普查數據發布,截至2020年,通賢鎮人口數為28863人。
通賢鎮
通賢鎮

經濟


綜述

2011年,通賢鎮財政總收入1327萬元,比E年增長18.98%。從各主要稅種看,完成營業稅1022萬元,增值稅151萬元,企業所得稅93萬元,個人所得稅77萬元。
2011年,通賢鎮農民人均純收入6265元。
2018年,通賢鎮有工業企業11個;其中,規上企業5個。
2018年,通賢鎮有營業面積50平方米以上的綜合商店或超市個數19個。

第一產業

2011年,通賢鎮農業總產值4.5億元,比上年增長33.8%,農業增加值佔國內生產總值的39.6%。
通賢鎮糧食作物以水稻、小麥、玉米為主。2011年,通賢鎮生產糧食21661噸,其中水稻7618噸,小麥3105噸。
通賢鎮主要經濟作物有油菜、通賢柚、中藥材等。2011年,通賢鎮蔬菜種植面積0.9萬畝,產量3.3萬噸。
截至2011年末,通賢鎮累計造林2.3萬畝,其中經濟林1.9畝,林木覆蓋率42%。2011年,通賢鎮水果種植面積1.9萬畝,主要品種有通賢柚,其中通賢柚種植面積1.8萬畝,產量1.2萬噸。
通賢鎮畜牧業以飼養生豬、牛、羊為主。2011年,通賢鎮生豬飼養量5.2萬頭,年末存欄2.6萬頭;羊飼養量1.3萬隻,年末存欄0.4萬隻;牛飼養量0.1萬頭,年末存欄0.1萬頭。2011年,通賢鎮生產肉類9410噸,其中豬肉7630噸,牛肉176噸,羊肉153噸;禽蛋178噸;畜牧業總產值0.9億元。

第二產業

2011年,通賢鎮有規模以上工業企業7家,工業總產值1.6億元,實現工業增加值0.3億元,比上年增長3%。

第三產業

截至2011年末,通賢鎮有商業網點115個,職工1530人;集貿市場2個。
截至2011年末,通賢鎮有郵政網點11個,鄉村通郵率100%;全年投遞國內函件0.6萬件,國內匯票業務完成1.5萬筆,國內異地特快專遞信件完成3萬件,征訂報紙3.5萬份、期刊0.7萬冊。
截至2011年末,通賢鎮有電信企業1家;電話交換機總容量3200門,固定電話用戶2000戶,比上年增加200戶;行動電話用戶1.2萬戶,比上年增加1700戶。
截至2011年末,通賢鎮各類存款餘額4.35億元,各項貸款餘額0.47億元。

交通


2011年,通賢鎮有南北向的206省道和東西向的龍鴛公路縱橫穿越全境。
通賢鎮
通賢鎮

社會


文化事業

截至2011年末,通賢鎮有文化站1個,村文化活動中心20個,各類圖書室31個,藏書50萬餘冊;各類文化藝術協會4個,會員3000餘人,其中民間藝術和收藏家協會1個,會員28人;老年協會1個,會員3186人;老年文藝演出隊1個,會員59人;老年體育協會1個,會員82人。文化行業從業人員238人,其中事業單位從業人員58人。舉辦的文化節有柚花香節。
截至2011年末,通賢廣播站有廣播喇叭398隻,入戶率100%,通響率100%。2002年,開通調頻轉播台。廣播綜合覆蓋率100%,全年公共廣播節目播出時間1400多小時。截至2011年末,通賢鎮有線電視用戶9836戶,入戶率82%。

教育事業

截至2011年末,通賢鎮有幼兒園9所,在園幼兒1145人,專任教師20人;小學3所,在校生1780人,專任教師99人,小學適齡兒童入學率100%;初中1所,在校生1268人,專任教師133人,初中適齡人口入學率98%,九年義務教育覆蓋率達100%。
2011年,通賢鎮教育經費達778萬元,國家財政性教育經費76萬元,財政預算內教育經費76萬元,預算內教育事業費76萬元,分別比上年增長19.8%、19.4%、19.4%,19.4%。

衛生事業

截至2011年末,通賢鎮有中心衛生院1個,村醫療站20個。住院病人4500人次。2011年,通賢鎮新型農村合作醫療參合率100%。

體育事業

截至2011年末,通賢鎮有體育場地5個。經常參加體育活動的人員占常住人口的25%。

社會保障

2011年,通賢鎮有城鎮最低生活保障戶數169戶,人數216人,支出53.4萬元,比上年增長53%,月人均206元;城市醫療救助157人次,支出15.9萬元,比上年增長12%。農村最低生活保障戶數569戶,人數1154人,支出92.8萬元,比上年增長64.5%,月人均67元,比上年增長64.5%;農村五保集中供養65人,支出22.6萬元,比上年增長38%;農村五保分散供養220人,支出39.6萬元;農村醫療救助114人次,民政部門資助參加合作醫療1416人次,共支出3.6萬元,比上年增長116.5%;農村臨時救濟164人次,支出6.7萬元,比上年增長18.9%,國家撫恤、補助各類優撫對象295人,撫恤事業費支出78.9萬元,比上年增長11.3%。
2011年,通賢鎮新增就業人員502人,有80名下崗失業人員實現了再就業,就業困難人員再就業30人。年末參加城鎮基本醫療保險556人,比上年末增加63人。

基礎建設

截至2011年末,通賢鎮鎮區有自來水廠1座,鋪設幹線水管8千米,生產能力4100噸/日,居民自來水普及率100%;排水管道5千米。
截至2011年末,通賢鎮鎮區擁有35千伏及以上變電站1座。
通賢鎮
通賢鎮
截至2011年末,通賢鎮鎮區有天然氣供氣站1個,天然氣用戶2054戶,燃氣普及率67.2%,月天然氣平均用量15萬立方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