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陵漁鼓

零陵漁鼓

零陵漁鼓是湘南漁鼓的一個流派,漁鼓歷有“打漁鼓”、“唱道情”兩種稱謂。漁鼓源於明清道情,約公元1700年從北方傳入湖南。其曲目繁多,題材廣泛,內容豐富。有唱本和說唱本兩種類型。它的最大特色是用它自己的藝術形式,以敘事和代言相結合的表現手法。

正文


簡介


零陵漁鼓是湘南漁鼓的一個流派,
漁鼓
漁鼓
歷有“打漁鼓”、“唱道情”兩種稱謂。漁鼓源於明清道情,約公元1700年從北方傳入湖南。其曲目繁多,題材廣泛,內容豐富。據統計,曲目有30餘個,有唱本和說唱本兩種類型。

曲目


曲目內容大多以反映“善惡報應”和“勸世文”為主,多取材於民間神話、傳說、故事、江湖小說及當地生活中的事件,多由擊漁鼓者演唱,其伴奏樂器常用二胡、四胡徠、月琴配以瓷器小酒杯、小碟子,簡單的僅靠一隻簡板拍擊漁鼓筒進行表演。道白使用方言,唱詞多為七、九字句式。

特色


零陵漁鼓的最大特色是用它自己的藝術形式,以敘事和代言相結合的表現手法,由演唱者模擬故事中多種人物的思想性格,用音樂和語言表現一個完整的故事。零陵漁鼓主要在郝皮橋、水口橋、杉木橋、高溪市等地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