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找到3條詞條名為漁鼓的結果 展開

漁鼓

傳統樂器

漁鼓又稱道筒、竹琴。宋代已出現,是一種流行於湖北、湖南、山東、廣西等地區的傳統樂器,常用於戲曲表演。

蘇漢臣所繪《雜技孩戲》畫面中(《中國音樂史圖鑑》IV—9)。明代王圻《三才圖會》載:“漁鼓,裁竹為筩,長三四尺,以皮冒其首,皮用豬膋上之最薄者,用兩指擊之。又有簡子,以竹為之,長二尺許,闊四五分,厚半之,其末俱略外反。歌時用二片合擊之以和者也”。

歷史變遷


漁鼓歷史悠久,可以上溯至唐代的“道情”,也就是道士們傳道或者化募時所敘述的道家之事和道家之情。他們敘情的方式就是打漁鼓,唱道歌,所以“打漁鼓,唱道歌”是連起來說的,如唐代的《九真》、《承天》(《唐會要》卷三十三)與《踏踏歌》(段常《續仙傳》論藍采和持拍板說唱者)。後來,“道情”為民間藝人所慣用,宗教內容便漸趨淡化,改唱民間故事、神話傳說和英雄故事,“道情、唱歌”的方式也演變為一種說唱的藝術形式。
到了元代,漁鼓已廣為傳唱,“諸民間子弟,不務生業,輒於城市坊鎮,演唱詞語,教習雜戲……擊漁鼓,惑人集眾”(《元史》卷一百五)。明清時期,漁鼓已形成了“有板有眼”的完整唱腔。著名愛國思想家王船山(衡陽人)就作過《愚古詞》(愚古即漁鼓)二十七首。作者記有“曉風殘月,一板一槌,亦自使逍遙自在”(《船山遺書》第六十四冊)之句。從此,漁鼓道情便由宣揚道教出世思想的工具完全過渡為富有娛樂性、知識性的民間說唱藝術。

流派藝術


漁鼓主要分佈於湖北沔陽、武漢、宜昌,湖南的祁東,安徽界首太和、潁上、臨泉、阜陽、亳州、渦陽、利辛、蒙城以及河南省的沈丘、項城、周口、太康、鄲城等地。

沔陽

演繹沔陽漁鼓
演繹沔陽漁鼓
沔陽漁鼓是湖北四大麴種之一,是湖北省流行最廣、群眾熟悉和喜愛的曲藝走唱形式。又稱道情、道情漁鼓、筒子腔、南話筒。它以濃郁的鄉土氣息,粗獷、高亢的唱腔,給聽眾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在中國民間藝術史上頗負盛名。沔陽漁鼓職業藝人代代相傳,並有豐富的傳統曲目和唱腔,1952年以後,沔陽漁鼓演唱活動遍及湖北全省,1958年定名為湖北漁鼓。是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
據《中國音樂詞典》載:相傳清代乾隆年間(公元1736—1795年)傳入沔陽(今湖北省仙桃市)后衍變發展而成。清代嘉慶年間(公元1796—1820年)有著名漁鼓藝人皮思金、皮思銀、張洪顯、劉泡等四人,民間稱之為沔陽漁鼓中的“三根半筒子”。皮氏兄弟大膽對漁鼓筒、簡板進行改革,並以漁鼓伴唱皮影戲,形成楚地特色的漁鼓皮影戲。后又產生了“沔陽漁鼓行會”。清光緒二十六年(1900年)前後,沔陽漁鼓皮影戲進入興盛時期,藝人在道情唱本中加進說詞,逐漸形成說用散白、唱用韻文的表現形式。這種散韻相間文體適合演唱中長篇書目。后又產生了“沔陽漁鼓行會”。仙桃市享有‘湖北漁鼓之鄉’的美譽。
1911年前後,漁鼓曾與皮影戲合流,常為皮影戲伴唱。沔陽漁鼓演唱的曲目,多是藝人據長篇傳奇、小說、寶卷故事改編而成。沔陽漁鼓藝人根據原故事即興說唱,這種演唱方式稱之為“浩水”,而二三漁鼓藝人坐唱的形式,則被稱為“打坐唱”。20世紀20年代,沔陽及其周邊縣市的茶館、酒樓都有沔陽漁鼓藝人演唱。1931年後,沔陽漁鼓流傳到武漢、宜昌、沙市、黃石、鄂城等地,其影響逐步擴大。
至1940年前後,盛行於鄂中江漢平原地區。1952年以後獲得進一步發展,除繼續為燈影戲伴唱以外,又恢復了獨立的說唱形式。1958年,沔陽漁鼓參加全國曲藝會演,皮影藝人龔本槐、胡桃芝演唱的《選車記》被中央人民廣播電台錄音製成唱片,向全國播放。由於沔陽漁鼓好唱,好聽,深受群眾喜愛,1958年底,由湖北省音樂協會正式改名為湖北漁鼓,全省各地普遍傳唱。
沔陽漁鼓唱腔中的哭靈腔、觀音腔、道士腔,據傳是道情講唱道教故事的遺存。另外廣泛吸收地方“薅草歌”、“打麥號子”等民間音樂,經過幾代藝人的加工改進,形成了獨具特色的曲調。唱腔豐富優美,旋律性強。沔陽漁鼓有五大音樂唱腔,即:平腔,悲腔、魚尾腔(又稱鳳尾腔)、琵琶腔、雜花腔。后經著名漁鼓藝人龔本槐發展創造,又有了新平腔、女平腔、數板、聯板等二十幾種曲牌。除雜花腔系由不同類型的民歌、小調組成外,其餘四種唱腔多為上下句結構,具有板腔特點,偶句尾常用襯片語成的甩腔(也稱扣子)。如不用甩腔連續演唱則為滾板或聯板。甩腔部分帶以對口或眾人幫腔的形式演唱。
沔陽漁鼓
沔陽漁鼓
沔陽漁鼓以唱為主,說白有散白、韻白之分。唱詞有七字句,卜字句及由五、五、七、五組成的五七句式三種,四句一番,出番可換韻。也有時夾有三、四字垛句。優美的唱腔、獨特的說白,不同的句式,沔陽漁鼓的地方特色顯得極為鮮明。
沔陽漁鼓有單口唱、對口唱和唱漁鼓皮影戲三種演唱形式。解放前單口唱的漁鼓藝人大多是沿街乞討,解放后紅白喜事趕酒的藝人也是單口唱。單口表演時,左臂斜抱漁鼓,手執雲板(簡板),右手拍擊筒底皮膜與雲板交錯應節。單口唱和皮影戲的唱詞都是藝人們即興演唱的,行話叫“浩水”,也叫打水本子。而對口唱的詞大多是由作者編寫給藝人唱的,稱為“死詞”。對口唱主要在舞台上表演。一男一女,男演員右手拍漁鼓,左手執簡板,女演員用竹筷敲碟子對唱,說唱相間。輔以身段動作表演。演唱優美動聽、膾炙人口,而且舞台形象十分生動,進一步豐富了沔陽漁鼓的表演效果和藝術感染力,群眾喜聞樂見。唱皮影戲就成了一個戲班子。皮影幔子右方的演唱者稱為“上籤子”,左方的演唱者稱為“下籤子”,由上下籤子為主唱,後台的武樂師傅拍漁鼓,打擊樂、幫腔。新中國成立后,加用二胡、京胡揚琴等樂器進行伴奏演唱。
沔陽漁鼓曲目
沔陽漁鼓積累了豐富的漁鼓曲目,漁鼓藝人保存有300多個案本。取材於傳奇、演義小說的劇目有《封神榜》、《并吞六國》、《孫龐鬥智》、《三國志》、《隋唐演義》、《西遊記》、《薛仁貴徵東》、《薛剛反唐》、《羅通掃北》、《五虎平西》、《五虎平南》、《七俠五義》、《楊家將演義》、《武松打店》、《英烈傳》等;取材於歷史故事的劇目有《昭君和番》、《岳飛傳》、《洪秀全》、《乾隆游江南》等;取材於案卷的劇目有《包公案》、《施公案》、《四下河南》、《五美圖》等;取材於戲曲故事的劇目有《吳漢殺妻》、《呂蒙正趕齋》、《二度梅》、《孟麗君》、《瓦車棚》等;取材於二十四孝故事的劇目有《一家賢》、《董婆教女》等;取材於民間故事的劇目有《雙頭驢》、《三門街》、《十三款》等。

祁東

祁東漁鼓,是擁有“中國曲藝之鄉”湖南省衡陽市的祁東縣的曲藝曲種,“漁鼓”的源頭在道教,它原本是身背葫蘆、雲遊五嶽的道士、道姑們化齋時唱的勸世、修行歌,後傳入民間,成為藝人手中的絕活。隨後,道教漁鼓傳到了湖南,在衡陽一帶廣為流傳。
歷史,祁東漁鼓的歷史可追溯至上世紀40年代中葉。一位叫劉賢忠的燒瓦匠捧著一個兩尺竹筒拍筒敲打,演唱歷朝趣聞和民間俚事,引得老百姓觀看。鄒祖溪(藝名懂乃積))拜其為師,是祁東漁鼓的創始人。他把祁東漁鼓帶入喪堂,又讓其走出喪堂,搭台演唱,每每為死者超度亡靈唱完夜歌后,便懷抱漁鼓筒,敲動簡板邊說邊唱,把三皇五帝、才子佳人的故事,從古至今娓娓道來,一直唱到天亮。從此,喪堂成了漁鼓根植的土壤;在1952年中南戲曲觀摩會演上,鄒祖溪老先生演唱了祁東漁鼓《廖仁福的互助組》,首次把漁鼓帶進了大雅之堂。從那以後,“祁東漁鼓”造就了一代又一代藝人,藝人各具風格的唱腔興旺了漁鼓藝術。如今,祁東縣有漁鼓藝人400多人,有60多支演出隊伍,活躍在祁東、祁陽等地廣大農村、鄉鎮,祁東漁鼓不但在縣內擁有龐大的觀眾群體,而且傳唱到衡陽、郴州永州等市及廣東、廣西、江西等省。
祁東漁鼓的風格:無本可循、無曲可依,通俗易懂、伸縮自如。
祁東漁鼓的演唱方法:對唱、表演唱、漁鼓小品、戲劇演唱等多種演唱方法。演唱極其靈活,除某些較短的曲段有固定曲詞外,長篇均無固定唱本,只有四字一句的“橋路本”,記錄故事情節概要,演唱時靠藝人臨場發揮,隨口編唱,對情節與人物逐一進行深刻細緻的描繪,增加濃墨重彩的渲染,以達到預期的藝術效果。演唱方式較為簡便,演出者一人多角,進進出出,更換角色,甚至可以從角色中跳出來進入解說狀態,使得演出更讓觀眾理解。
舞台語言為“祁東土話”,漁鼓唱腔是由道士腔發展演變而來,因情節變化而派生出“道情”、“正腔”、“悲腔”、“垛板”、“散板”等幾種唱腔,按字行腔,字少音多,唱詞不同,行腔亦異,唱腔古樸、深沉、優美。近年來,祁東漁鼓大膽汲取祁劇、地花鼓及祁陽小調的藝術精華,生、旦、凈、丑各顯本色,唱、拉、念、做隨機應變,連服裝道具、舞台、布景等都充分運用到漁鼓演出之中。演出作品內容和形式上,不僅有傳統的漁鼓大書,還有大量新編的漁鼓小品等等,主要的演奏樂器為“漁鼓筒”,以及二胡,胡琴月琴,近年來還加入了電聲樂等樂器。
代表曲目
《乾隆下江南》、《好醜媳婦》、《玉鐲冤》等。
代表人物
劉興國、鄒華春、鄒華山、鄒崑山等。

沾化

沾化漁鼓戲發祥于山東省沾化縣胡家營村,距今已有284年歷史。據《沾化縣誌》《山東藝術志》《中國戲曲志·山東卷》載:1723年(清雍正元年),胡家營村重修道觀時,有道士來此說唱,村民學會其腔調,並逐漸予以衍化,把說唱形式的漁鼓搬上舞台化妝演出,遂發展成為行當齊全、文武兼備的漁鼓戲。
漁鼓戲以沾化為中心輻射到周邊的無棣陽信惠民、濱城、博興等縣區,山東省東營市河北省黃驊市等沿海一帶,漁鼓戲也廣為流布。沾化境內胡營村、雙陳村、樊橋村、大蔡村、付家村、韓家村以及河北省黃驊市的馮家堡、趙家堡、岐口等村都曾有頗具規模的業餘戲班。
漁鼓戲集漁鼓(道情)、地方歌舞、武術和漁民號子於一身,吸納弋陽腔(高腔)和其他劇種之優長,使其衍化為一個以板式變化體為音樂體制的古老劇種,其主要藝術特徵:一、唱腔音樂:1、旋律旋法:在五聲調式的框架內,其唱腔旋律以高亢、古樸、明快、跳蕩見長,尤以五度、八度至十一度的旋法跳進促成唱腔的極度靈活變化,為其它劇種所少見。2、句式結構:以主要板腔[三句一扣]為標誌,這種俗稱“三條腿”的句式結構,打破了一般唱詞音樂的對稱規律,明顯區別於其他劇種的上下句式及起承轉合式的規整結構。加之結合當地船號形成的“一人唱眾人合、領合呼應”和“幫、打、唱”三位一體的演唱形式,以及弱拍反強、強拍反弱的鑼經,形成了跌宕起伏、別具一格的藝術特色。這在戲曲劇種中極為獨特。二、表演形式:漁鼓戲以武當派的“福壽長拳南宮靠”之一脈——孫家拳為基礎,吸收其他劇種的表演程式,構成了“硬功為實、花架為輔”亦功亦舞的套路,全然有別於其他劇種。
漁鼓戲的重要價值:1、漁鼓戲的板式和演唱形式獨樹一幟,對研究戲曲音樂、宗教音樂的嬗變具有獨特的學術價值;2、漁鼓戲“三句一番”、“引腔、腹腔、鎖腔”唱詞句式結構,與當地民歌如出一轍,加之平起仄落的韻腳別具一格,對探索漁鼓戲古老文化內涵、研究戲劇文學、民間文學其文學價值提供了鮮活的例證;3、漁鼓戲的唱腔、表演、伴唱、鑼經非常獨特,不僅具有很高的美學價值和研究價值,也為其他劇種豐富演唱和表演提供了有益的借鑒;4、漁鼓戲遺存著道教文化、異地(山西、河北移民)文化與當地文化的歷史血脈,對研究多種文化的融合具有不同於其他的歷史價值;5、漁鼓戲劇目始終張揚著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搶救保護這一古老劇種,對弘揚優秀的傳統文化、重塑民族精神、建立和諧社會,具有不可低估的現實意義和價值。
漁鼓戲作為綿延近三百年的稀有劇種,由於歷史的原因和改革開放后社會急速變革,人們的價值觀念、審美趨向、精神文化生活的豐富以及多元化傳媒技術和普及,漁鼓戲的保護、傳承面臨這前所未有的危機。絕大部分漁鼓戲藝人已經亡故,既是倖存者也大多年逾古稀,漁鼓戲的搶救、保護工作迫在眉睫。
為搶救、挖掘、整理、保護這一古老劇種,使其得以傳承和發展,早在1983年至1988年,濱州市戲曲音樂專家王永昌曾先後四次到胡營村,付家村採訪漁鼓戲老藝人,積累了大量原始唱腔及口述筆記等可貴資料,為挖掘、整理和研究這一稀有劇種奠定了監視的基礎。2006年3月,縣文體局又組織有關專家深入胡家營村,將僅存的四位老藝人所能記憶的《高老莊》《二度》《出家》等多個劇目整理完畢,並發現當年的服裝、道具、樂器和道觀舊址。
在此基礎上,為將漁鼓戲進一步繼承、創新和發展,沾化縣委、縣政府把漁鼓戲定為五張縣域名片之一,並於2006年5月正式成立了中國 沾化漁鼓戲劇團,復排了部分傳統戲,創作排演了新戲《審衙役》《追龍缸》等。同年在第四屆中國小戲節上,《審衙役》從40多個參賽作品中脫穎而出,榮獲最佳推薦劇目等七項大獎。10月28日,應文化部社會文化司邀請進京演出並獲成功。次日在京召開的漁鼓戲研討會上,與會專家高度評價啦沾化縣對漁鼓戲的挖掘保護工作,並對漁鼓戲表現出了濃厚興趣,對基本創作、音樂創作和演員演技給與了充分肯定。2006年底,沾化縣漁鼓戲被山東省人民政府批准為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
劇目
《杜鵑花開》 《牆角》 《棗鄉夜曲》
劇團
沾化漁鼓戲劇團 的前身是沾化縣呂劇團,2006年該團開始挖掘整理沾化獨有劇種“沾化漁鼓戲”后,新成立了沾化漁鼓戲劇團。2006年底,沾化漁鼓戲被列入山東省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作名錄;2008年6月,被列入第一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擴展項目名錄。沾化漁鼓戲的傳承與提升,促進了劇團的建設與發展,提升了演出的檔次和水平,現在每年創作演出200多場次,觀眾達20多萬人次。

界首

界首漁 鼓源於明代,具體年份不詳,興盛於清朝道光年間。1920年左右,是界首漁鼓發展的全盛時期,其影響區域東至安徽省太和縣、阜陽市、蒙城縣,西至河南省沈丘縣新蔡縣、鄲城縣、太康縣等。
界首漁鼓以演唱為主,夾白為輔,因界首南北狹長又分為南稱“高音漁鼓”,北稱“低音漁鼓”。所持樂器為打擊器,即漁鼓筒子和簡板,所演唱曲目多為傳統書目,唱腔高亢嘹亮,委婉動聽。
界首漁鼓音樂已被收錄中國曲藝音樂集成安徽分卷中,有關專家稱其為“安徽曲藝一枝花”,被譽為潁河流域的“活化石”,具有重要的文化藝術研究價值,是我國曲苑中一朵芬芳郁香的奇葩。
代表人物
苗清臣
界首漁鼓曲目
《響馬傳》 、《八馬駿》、《大紅袍》、《小紅袍》、《柳公案》、《包公案》、《隋唐演義》、《岳家將》、《呼家將》、 《楊家將》 、《彭公案》、《濟公傳》、《封神演義》、《十把穿金扇》、《薛仁貴徵東》、《金鞭記》、《三俠五義》等。新曲目有《韓英見娘》、《摔酒壺》、《一家人》等。

樂器特色


樂器製作方法

漁鼓用竹筒製作,筒長65—100厘米,鼓面直徑13—14厘米,一端蒙以豬皮、羊皮或油膜(豬膀胱膜)而成。

樂器演奏方法

演奏時,左手豎抱漁鼓,右手擊拍鼓面。指法有“擊”(四指同時拍擊)、“滾”(四指連續交替單擊)、“抹”(四指擊鼓止音)、“彈”(四指屈指連續交替擊彈)等。
簡板用竹片製作,長45—65厘米,寬1.7—2厘米,一端向外彎曲,兩根為一副。演奏時用左手夾擊發音。與漁鼓一起為“漁鼓”、“道情”伴奏。湖南祁東地區的漁鼓則有所不同,它取消了簡板,而是在左手中指上綁上一塊小板(多為玉石或硬質塑料材質)在懷抱漁鼓的同時擊打鼓身,同樣達到了簡板所起到的效果。

新改制

近幾年來,改革製成可奏旋律的新漁鼓,稱琴鼓,其前身為四川民間曲藝“竹琴”伴奏樂器。由十六根長短不同的毛竹筒構成,筒一端蒙牛皮或羊皮,用竹圈緊固,分兩排置於木架上。執竹箭擊奏。音域D—f1。上海電影樂團和上海音樂學院研製成二十七音定音漁鼓。由蘇州民族樂器三廠製作。音位按律呂式排列,音域f—g2。保持了傳統漁鼓醇厚、文靜的音色。

音樂特色

漁鼓地方特色鮮明,而且唱詞結構嚴謹,文字通俗,語言活潑,人物形象生動。同時加入月琴、雲板伴奏,音樂唱腔純樸、優美,與地方語言音調緊密結合,行腔圓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