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海道情

青海省傳統曲藝劇種之一

青海道情是青海省傳統曲藝劇種之一,又稱“漁鼓”。青海道情是青海傳統曲種,廣泛流行在西寧及海東地區。

簡介


道情,源於唐代道教在道觀內所唱的經韻。宋代后吸收詞牌、曲牌,衍變為在民間佈道時演唱的新經韻,又稱道歌。用漁鼓、簡板伴奏,與鼓子詞相類似。之後,道情中的詩讚體一支主要流行於南方,為曲白相間的說唱道情;曲牌體的一支流行於北方,逐步形成了各地的道情戲。內容有升仙道化戲、修賢勸善戲、民間生活小戲、歷史故事和傳奇公案戲四類。
道情是漁鼓的前身,“道情”又名“黃冠體”。是道家所唱的道家的情事,神遊廣漠、寄情太虛,有餐露服曰之思。道情以“清、賢、高、載”四字為教義。清,是清凈無為;賢,是賢壽重德;高,是高風亮節;載,是宣揚教義。起初道情是雲遊道人拿上尖板魚鼓演唱;後來傳於民間,一般一個人唱,眾人合唱。道情形式上以座唱為主,打擊樂器有魚鼓、尖板、三岔板(即雲香板)和撞鈴等。
道情在青海流傳的過程中,受當地民間音樂、地方語言、文化歷史等因素的影響,逐步成為具有濃郁青海地方特色的曲種。道情進入青海最晚不超過清末,先是被曲藝藝人所接受,後來在其它民間藝術形式中有道情的演唱。譬如,民間社火中的“八仙”就專唱道情,燈影戲中的仙家或道士出場時也唱道情。

形式


“青海道情”的句式一般是上下對句的七言句子,但是它的段落構成很考究,有說白、韻白、念詩和唱詞。在說、韻、唱之間還配有隨合故事情節發展情緒的當地民歌、小調、牌子等樂曲間奏,十分中聽,唱詞部分用的道情調分為“陰腔”和“陽腔”兩類,這兩個曲調可單獨用,也可以交替用,兩調風格統一,優美委婉,頗具詠誦之風。
整段故事的演唱過程中,韻白與唱詞部分,不斷交替出現,成為講唱文學中一種特殊的形式。從許多傳統曲目看,其中韻白、說白、念詩等等格式。顯然有文人沾手的痕迹,在演唱的變化中,由於這些部分不夠通俗,失掉了傳統民間藝術的特點,藝人們常常略去不用或只用一二。現在“青海道情”的演唱除了某些傳統段子外,新創作曲目已摒棄了“韻白”等部分,開口即唱,也獲得了廣大群眾的認可和歡迎。
無論青海道情、全國各地的道情曲調上有著怎樣的不同,但是都有漁鼓和簡板這兩件伴奏樂器,形成了道情這一曲種別具一格的特色。這兩件樂器的存在也說明了“青海道情”淵源流長,形式古樸,是從內地傳來的。青海省傳統民間文化源流探討中,道情的流傳也是中原文化傳播的一個活例證。所謂“漁鼓”,是用四尺多長的一段竹筒,兩頭綳上皮子,負靠肩上,用手指敲擊,有的還在筒上裝有幾對小鑔鈸,嘣嘣嚓嚓,節奏鮮明,頗具有古風。所以許多地方又把道情叫做“湟鼓”,如《湖南漁鼓》、《丹陽漁鼓》等等。
另一樂器叫做“簡板”,是兩塊一尺左右的響板,形似琵琶,邊方直,小頭略下處有孔眼,用絲繩或綢帶穿起,相互間留一定間隙,如竹做快板一樣,執在手中搖打,聲音清脆而響亮。其它伴奏樂器有四弦板胡、笛子、碰鈴、三弦等等。

書目


河湟道情的書目,現在見到的有三十餘部。《湘子傳》句數長達五千行,表達了人民群眾在當時歷史條件下的願望和要求。《湘子傳》、《八仙慶壽》是表述道家故事的;《妙善出家》、《目蓮僧救母》是表述佛家故事的;《狀元祭塔》、《永樂出家》是西寧賢孝中的曲目內容;其它作品 有《無量傳》、《賣葯》、《崔家巷》等。道情在語言、歷史、神話傳說、民俗、美學等方面,都有一定研究和欣賞價值。
青海道情”的書目也很可觀,現見到的已有30餘部,如《湘子傳》,篇數長達5000行,神話色彩濃郁、想象力豐富,通過湘子出家的故事,對封建禮法的罪惡進行了一定程度的揭露,也表達了人民群眾在當時歷史條件下的願望和要求。
其它作品如《無量傳》、《賣葯》、《崔家巷》等等,在語言、歷史、神話傳說、民俗、美學諸等方面都有一定的研究和欣賞價值。現代創作的許多段子歌頌了英雄人物,反映了當前生活現實,表彰了四化建設的新風尚、新事物等,給“青海道情”注入了新的生命力。在藝術上進行了演唱方式、音樂唱詞等方面的革新,使這一具有地方特色的曲種得到了不斷地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