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州市第七中學

獨立公辦高中

徐州市第七中學坐落在徐州市賈汪新城區,始建於1945年,前身為華東煤礦子弟學校,1956年始名為徐州市第七中學。1984年歸屬徐州礦務局,更名為徐州礦務局第二中學。1994年移交賈汪區后,恢復現校名。1998年創建成省級重點中學,2003年轉評為江蘇省三星級高中,2009年晉級四星級高中。

學校佔地166668平方米,現有42個教學班,在校學生2120人,生均校園面積78.6平方米、綠化面積27平方米、建築面積25.6平方米、校舍面積14.8平方米。

校現有專任教師170人,本科學歷達標率為100%。其中碩士研究生13人,研究生課程班結業5人,在讀研究生6人,特級教師3人,高級教師63人,中級職稱以上教師135人,占專職教師總數的79.4%。

辦學歷史


徐州市第七中學始建於1945年,前身為華東煤礦子弟學校,1956年始名為徐州市第七中學。
1984年歸屬徐州礦務局,更名為徐州礦務局第二中學。
1994年移交徐州市賈汪區后,恢復徐州市第七中學校名。
1998年創建成江蘇省級重點中學,2003年轉評為江蘇省三星級高中,2009年晉級四星級高中。

辦學條件


辦學規模

截至2015年,徐州市第七中學學校佔地166668平方米,有42個教學班,在校學生2120人,生均校園面積78.6平方米、綠化面積27平方米、建築面積25.6平方米、校舍面積14.8平方米。

硬體設施

截至2015年,徐州市第七中學有建築面積10700平方米的體育館(2682個座位)一座,學校體育器材種類齊全、數量充足,能滿足學生開展豐富多彩的體育活動的需要。校園規劃科學,辦公區、教學區、生活區、運動區四區分明,有1棟辦公樓,3棟教學樓,1棟綜合樓,4棟學生宿舍樓,1棟教師公寓,4個學生食堂和1個教師食堂,1個大型公共浴室,能完全滿足師生生活和學習的需求,所有辦學硬體都達到四星級高中標準。
徐州市第七中學配備了衛星地面接收站、音像資料庫、校園閉路電視系統、多媒體報告廳、教學寬頻網際網路等現代化教育設施。
徐州市第七中學先後投入4000多萬元大力改善了辦學條件,美化、靚化了校容校貌。向西、向北擴征土地95畝,開通了北大門,建設了400米塑膠標準田徑運動場和在建2682個座位的體育館。

網路系統

徐州市第七中學建有完善的校園網路系統,每班均配備多媒體,所有教室及辦公場所均網路覆蓋,“校校通”工程達到第三層次要求。學校新建了演播中心及“錄播一體化教室”,實現了錄播教室、微格教室、多媒體教室、演播室的四室整合,為教師研究和改進課堂教學搭建了平台。

實驗室

徐州市第七中學實驗室為徐州市中小學標準化實驗室。學校有專用實驗樓1幢,理化生實驗室共17個,按6、6、5配置,另有數字化探究創新實驗室1個。

藝術設施

徐州市第七中學配備有音樂教室和舞蹈房共4個,美術教室2個,美術和音樂器材室各1個,此8個專用教室都按省I類標準配備設備和器材,裝有空調、多媒體設備、網路埠,能滿足學校藝術教學的需要,為學生社團活動提供充足條件,從而提高學生的審美情趣和藝術素養。

圖書館

徐州市第七中學圖書館為江蘇省一級圖書館。

辦學成果


學生成績

高考成績
2001年以來徐州市第七中學年高考升學率、重點大學的錄取率均處徐州市25所重點中學的前十強。彭強、楊濤、鹿存侃、馬濤、鮑園園、邱文海、常乾、張曉曉等近百位同學分別考入清華大學、南京大學、復旦大學、上海交通大學、中國科技大學、浙江大學、哈爾濱工業大學、武漢大學等名牌高校。
素質成績
突出學生特長是徐州市第七中學辦學的一大特色。2001年以來每年成功招收了二個理化特長班,一個英語特長班,一個音體美特長班,並強化了以特長培養為目的的課外輔導。近年來,劉方、王宣、李濟凱、付國勝、張龍強、王旭冉等200多名學生在學科奧林匹克競賽中分獲國家、省、市大獎。體育教學更是七中一大亮點,連續三年體育本科上線居全市前列,王前進、許聖來等30餘位同學榮獲“國家二級運動員”稱號。由於教科研和特長教育成績突出,徐州市高中化學、數學、物理、英語、語文年會相繼在七中召開。

辦學特色


校園風光
校園風光
突出學生特長是七中辦學的一大特色。2001年以來每年成功招收了二個理化特長班,一個英語特長班,一個音體美特長班,並強化了以特長培養為目的的課外輔導。近年來,劉方、王宣、李濟凱、付國勝、張龍強、王旭冉等200多名學生在學科奧林匹克競賽中分獲國家、省、市大獎。體育教學更是七中一大亮點,連續三年體育本科上線居全市前列,王前進、許聖來等30餘位同學榮獲“國家二級運動員”稱號。由於教科研和特長教育成績突出,徐州市高中化學、數學、物理、英語、語文年會相繼在七中召開。

師資力量


校長朱靖
校長朱靖
七中有一流的管理、一流的師資力量。校領導班子求真務實、廉潔自律、開拓進取。七中師資力量雄厚,現有教職工208名,專職教師154名,其中特級教師2人,中高級教師 108人,全國優秀教師1人,省、市優秀教師16人,省、市、區名教師、優秀學科教師、骨幹教師58人,確保了優秀教師佔有率在全市重點中學行列中的優勢地位。

教學設施


軟硬體設施

七中擁有一流的硬體設施。配備了衛星地面接收站、音像資料庫、校園閉路電視系統、多媒體報告廳、教學寬頻網際網路等現代化教育設施。七中校園鳥語花香、草青樹綠,空氣怡人,有“花園式學校”之美譽。其中集閱覽、觀賞、活動、休息於一體的建築群落——聞書苑,更是讓人流連忘返。

助學資助

七中有獨具特色的扶困助學舉措。學校每年支出近40萬元資助貧困學生,並採取社會捐助、義賣捐款、師生扶困結對子等方式幫助困難學生完成高中學業。2001年至今,有近千名貧困學生因學校的資助而在校安心讀書,七中切實地把“絕不讓每一個學生因貧困而失學”的承諾落到了實處。七中的獎學金額度也位居徐州中學之首,每年用於獎優勵優的金額高達100餘萬。

教學成果


七十年櫛風沐雨,七十年辛勤耕耘,生生不息的文化傳承,奠定了學校深厚的發展底蘊。自學校被評為四星級高中以來,秉承“烏金精神”的七中人,踏實拼搏、竭盡心智,不斷探索學校發展新路徑。學校始終堅持“以生為本,以師為要,以質為先”的辦學理念,發揚“特別能吃苦,特別能戰鬥,特別能忍耐,特別能奉獻”的優良傳統,形成了“弘揚烏金精神,打造綠色教育,構建生態課堂”的辦學特色。學校堅持實施素質教育,促進學生全面發展,體藝衛等各方面工作成績顯著;堅持德育為首,注重德育的針對性和實效 性,為學生終身發展奠定基礎;堅持以教學為中心,形成了自己的“教學案+1+1”課堂教學新模式;堅持以教科研為先導,充分利用地域資源,大力開展課題研究;堅持加強師資隊伍建設,擬定了教師五年成長規劃、教師繼續教育管理和獎勵辦法等一系列措施,青 藍工程的開展和教學督導室的建立充分發揮了老中青教師的傳幫帶作用,促進了教師的專業發展和能力的快速提高。學校管理做到人文管理、精細管理、依法治校、民主治校,確保了決策的民主性、科學性、延續性,實現了責任明確、運轉順暢、績效明顯的管理局面。
近 五年來,學校先後獲得全國消防安全教育示範校、江蘇省德育先進學校、江蘇省文明單位、江蘇省平安校園、江蘇省綠色學校、江蘇省園林式單位、省依法治校示範 校、省學生軍事訓練工作先進集體、省高中語文課改實驗先進集體、市教育系統先進集體、市課改定點學校、市模範學校、市師德先進集體等多項榮譽稱號。校工會 在2011和2013年被省教育科技工會授予“工人先鋒號”稱號,2010和2012年被省總工會授予“省模範職工之家”稱號,2012年6月,校黨總支被省教育工作委員會評為“省中小學創先爭優先進集體”。

生源基地合作


徐州市第七中學
徐州市第七中學
11月19日,南京中醫藥大學基礎醫學院黨委副書記、副院長孫新新,招生辦公室主任 毛敏等人到訪徐州七中,校黨總支書記、校長姚煥永,副校長常林熱情接待了各位來賓。雙方就高中、大學教學銜接,加強雙方的交流,創新人才的培養等深入交換了意見。為積極發揮高校學科與人才培養優勢,大力促進中學實施素質教育,雙方商定簽署了《南京中醫藥大學優質生源基地建設合作協議書》,孫新新副書記代表南京中醫藥大學為徐州七中掛授優質生源基地牌匾。

獲獎清單


序號獲獎內容獲獎時間授獎單位
1賈汪區第九界中小學田徑運動會高中組第一名2002區體委 教育局
2江蘇省中小學校黨建工作先進集體2002省委組織部、教委
3中國少年先鋒事業發展中心青少年科普教育俱樂部會員學校2002中國少年先鋒隊事業發展中心
4全國青少年科普創新示範學校2002中國少年先鋒
52002年廣場文化活動優秀組織部2002區宣傳部
62002年徐州市中小學生田徑運動會高中組團體總分第四2002市教育局、體育局
7徐州市第七屆中小學讀書活動優秀組織獎2002市教育局
82003年徐州市中小學田徑運動會高中團體第六2003市教育局、體育局
9保衛工作成績顯著2003市公安局
102001、2002賈汪區文明單位2003區文明辦
11文明單位2003區委、區政府
12江蘇省普通中學一級圖書館2003省教育廳
13江蘇省中小學標準化實驗室2003省教育廳
14徐州市教育系統關心下一代工作先進集體2003市教委
15環境教育基地2003市宣傳部教委
162003年度預算外資金管理先進單位2004區政府
17賈汪區教育系統綜合治理與安全工作先進單位2004區教育局
182003年度五四紅旗團組織2004區團委
19花園式學校2004市教育局
20第八屆中小學讀書活動先進集體2004區文教體局
21先進基層黨組織2004徐州市政委
22省三星級普通高中2004.03省教育廳
23慶祝中國共產黨成立83年唱響馬可音樂晚會優秀組織獎2004.07區委區政府
242002-2003年度教育工作先進集體2004.09區政府
25賈汪區第十屆中小學田徑運動高中組團體第一名2004.11區文教體局
26綠色學校2004.12省教育廳 省環保廳
27安全工作成績顯著2005.2市公安局
28日常行為規範示範學校2005.1市教育局
29創建文明機關流動紅旗2005賈汪區委
302004年度預算外資金管理先進單位2005.3區人民政府
312003-2004賈汪區文明單位2005.12區文明辦
322005年學校藝術教育工作先進集體2005.12市教育局
33江蘇省教育科技系統模範職工之家2005.12省教育科技工會
34預算外資金管理先進單位2006.03區人民政府
35關心下一代先進單位2006.03區委
36徐州市教育系統黨建工作先進集體2006.07市教委 工委
37徐州市教育系統關心下一代工作先進集體2006.08市教委
38徐州市教育系統高中組“十佳文化校園”2006.09市教育局
39賈汪區“十五”教育科研先進單位2006.07區文教體局
40全市教育系統關心下一代工作先進集體2006.08市教育局
41“徐州市模範學校”(2003-2005年度)2006.09市教育局 市督導團
42第十八屆國際科學與和平周全國中小學校(江蘇地區)“可一”杯金鑰匙科技競賽團體賽二等獎2006.12省教育廳 省科技廳 省科技協會
43“唱響歡樂新賈汪”大型系列活動先進集體2006.12區文明建設指導
442006年度“安全文明校園”創建工作先進單位2007.02區文教體局
452006年度教學質量綜合考評先進單位2007.02區文教體局
462006年度學校“三風”建設先進單位2007.02區文教體局
472006年度教育系統信息工作先進單位2007.03區文教體局
482006年度預算外資金管理先進單位2007.04區政府
492004-2006年度徐州市“先進集體”稱號2007.04市政府
50和諧中國——全國中小學文化建設百佳優秀校長,朱靖校長個人獲獎2007.04中國師範報 中國教育報刊 新聞研究中心
51學校衛生工作先進集體2007.04區文教體局
52賈汪區明單位標兵(2005-2006)2007.06區委 人民政府
53擁政愛民,擁軍優屬十佳單位2007.7區委 人民政府
54徐州市教育系統先進集體2007.9市人事局、市教育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