聯財鎮

寧夏固原市隆德縣轄鎮

寧夏隆德縣聯財鎮位於隆德縣最西端的渝河谷川道區,地處兩省(寧夏、甘肅)三縣(隆德、靜寧西吉)的交接地帶,“312”國道穿境而過,經濟文化事業較為發達。

概況


隆德縣轄鎮。位於縣境西部,渝河下游。面積45.88平方千米。人口7817人(2017)。轄6個行政村。鎮政府駐聯財鋪,距縣城30千米。鎮內地貌類型分為河谷川道區,黃土丘陵溝壑區。312國道公路過境。 

歷史沿革


1958年撤銷聯財鄉,併入神林鄉;10月屬先鋒公社駐沙塘鋪,轄原沙塘鄉、神林鄉。
1959年4月更名為沙塘公社。
1961年11月,由沙塘公社分設聯財公社。1963年1月,聯財公社的雙村、辛平、岳村、神林4個大隊劃歸新設立的神林公社。
1984年1月,改公社為鄉。1996年,聯財鄉面積45.5平方千米,人口1.1萬人,轄聯財、東光、張時、太聯、趙樓、剡坪、恆光、聯合、金台、張樓10個行政村。
1997年6月撤鄉設鎮。2000年,聯財鎮常住人口10488人(五普)。2006年,轄聯財、聯合、恆光、太聯、東光、張樓、趙樓、金台8個行政村。
2010年,常住人口9594人(六普)。
聯財鎮
聯財鎮

地理環境


寧夏隆德縣聯財鎮,總面積45.88平方千米,轄10個行政村,民國時先後隸屬沙塘鄉、神林鄉。建國後設聯財、恆平、雙樓等鄉,先後屬神林區、沙塘區。1958年屬先鋒人民公社。1961年成立聯財公社。1984年成立聯財鄉。1996年改制聯財鎮。現有耕地28000畝,其中川水地8000畝,農作物主要以冬小麥、地膜玉米、馬鈴薯為主,經濟作物主要以藥材(黃芪、黨參、板蘭、銀柴胡等)、瓜菜(西瓜、西紅柿、黃瓜、捲心菜、大白菜)、胡麻為主。

人口民族


總人口
5232
5256
家庭戶戶數2442
家庭戶總人口(總)10409
家庭戶男5161
家庭戶女5248
0-14歲(總)3406
0-14歲男1755
0-14歲女1651
15-64歲(總)6507
15-64歲男3195
15-64歲女3312
65歲及以上(總)575
65歲及以上男282
65歲及以上女293
戶口本地住在本地9892
徠2017年,總人口7817人。
聯財鎮
聯財鎮

行政區劃


聯財村剡平村聯合村恆光村張時村太聯村東光村張樓村趙樓村金台村
200121-201220202220-203220-205220204220-

政治


聯財鎮
聯財鎮

工作思路

聯財鎮堅持“面向市場,依靠科技,因地制宜,山川並舉,增加收入”的大農業思路,構築以結構調整,發展養殖業和發展加工業的三級發展規劃。在結構調整上堅持發展趙樓村、張樓村的旱作高效農業示範園區和聯財村瓜菜種植園區。在養殖業方面,利用退耕還林優勢,興草養畜,以大集中、小分散的方式,建立金台村的養牛和東光村的養豬等養殖基地。在加工方面,建起了聯財機磚廠、聯合小型澱粉廠,引進了福建、山東兩家中藥材粗加工企業。全鎮逐步形成了以聯財村的瓜菜、趙樓村的藥材、恆光村的販運、聯合村的養雞為主的“一村一品”的經濟發展新格局。有農機修理、麵粉加工、轉瓦等廠。境內有張樓、東光、張時三座水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