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省湘劇院

湖南省湘劇院

湖南省湘劇院成立於1949年10月。湖南省湘劇院的前身,是四十年代由田漢先生親自命名的,以演愛國戲著稱的"中興湘劇團",新中囯成立前,組建成中國人民解放軍十二兵團政治部洞庭湘劇團,五三年改名為湖南省湘劇院·。

湖南省湘劇院是被中宣部、文化部列為湖南省直唯一保留事業單位性質的院團,2013年被評為全國地方戲創作演出重點院團。

劇院下轄業務機構有:演出團、青年演出團、民族樂團、綜合藝術團、業務辦公室(非遺保護辦公室)、演出營銷科、湘江劇場。目前,劇院老中青三代演員齊全,各行當完整,是一個能承擔各種題材創作和演出的戲曲藝術表演團體。

劇院簡介


劇院藝術家雲集,並代有傳人,演齣劇目深得黨和國家領導人毛主席;劉主席,周總理及廣丈人民群眾的喜愛。創作演出的《拜月記》,《生死牌》,《園丁之歌》,《馬陵道》四台劇目被拍攝成電影在全國發行,僅自改革開放以來,就有四台劇目獲得國家級獎項:其中《山鬼》八八年獲首屆中國戲劇節優秀演出獎;《琵琶記》九一年獲首屆文華新劇目獎;《子血》九八獲第八屆文華新劇目獎;《馬陵道》2000年獲第九屆文華大獎,並實現了我省戲劇文華大獎零的突破,為湖南爭得了榮譽。目前劇院有獲戲劇梅花獎及文華表演獎演員五人,文華單項獎獲得者二十餘人,在職副高以上職稱專家三十三人,其中享受政府特貼專家六人。劇院設有演出團,青年團,民族樂團三個演出實體。地處長沙市人民東路257號。現有在職職工178人,是一個行當齊全,陣容強大的藝術院團。最近新戲湘劇高腔《李貞回鄉》去外地演出獲得各方好評。

獲得榮譽


建院以來,劇院上演了一大批優秀劇目,如《琵琶上路》、《五台會兄》參加第一屆全國戲曲觀摩演出時,徐紹清、彭俐儂、楊福鵬和羅元德分別榮獲一、二、三等演員獎和榮譽獎;《百花公主》、《李白戲權貴》巡迴演出於京、滬、寧、漢、豫,使湘劇影響不斷擴大;1986年,劇院前往香港參加首屆中國地方戲曲展演出,所帶《拜月記》、《生死牌》等劇目受到香港各界人士的高度評價和讚揚;1987年,創作劇目《山鬼》和《鳳簫怨》在湖南省首屆“洞庭之秋”藝術節上分別獲獎;1988年,劇院攜《山鬼》、《鳳簫怨》、《斷橋》、《贈劍》等戲晉京演出,湘劇藝術家左大玢獲中國戲劇第六屆梅花獎,《山鬼》獲中國首屆戲劇節優秀演出獎;1990年湘劇傳統名劇《琵琶記》改編本以及《潘葛思妻》、《何乙保寫狀》、《古城會》等摺子戲晉京演出受到好評,王永光榮獲中國戲劇第八屆梅花獎和文化部第一屆文華表演獎,《琵琶記》獲第一屆文華新劇目獎,后又獲湖南省優秀文學藝術獎;1992年,劇院創作新編歷史劇《唐太宗與魏徵》獲湖南省文藝調演優秀演出獎;同年11月,劇院攜傳統名劇《白兔記》、《雙下山》及《拜月》等摺子戲晉京演出,梅花三度盛開,賀小漢獲中國戲劇第十屆梅花獎;1994年,新編歷史劇《孽夢》獲湖南省新劇目調演一等獎;1997年,新編歷史劇《馬陵道》、《子血》和《白兔記》同時獲得田漢大獎,《子血》獲文化部文華新劇目獎、文華表演獎、文華音樂創作獎和文華舞美設計獎。

主要藝術家


劉春泉(一級演員,代表作品《生死牌》、《打鼓罵曹》)、董武炎(一級演員,代表作品《訪白袍》、《造白袍》)、左大玢(一級演員,代表作品《子血》、《鳳簫怨》)、王永光(一級演員,代表作品《琵琶記》、《山鬼》)、賀小漢(一級演員,代表作品《白兔記》、《子血》)、盛和煜(一級編劇,代表作品《山鬼》、《黃荊樹》)、王湘強(一級演奏員,代表作品《山鬼》、《子血》)、陳愛珠(一級演員,代表作品《琵琶記》、《李三娘》)、唐伯華(一級演員,代表作品《徐九經陞官記》、《馬陵道》)、陳飛虹(一級作曲,代表作品《白兔記》、《馬陵道》)、顏燕雨(一級演員,代表作品《泣血杜鵑》、《啞女告狀》)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