植苗造林

植苗造林

植苗造林是以苗木作為造林材料進行栽植的造林方法。又稱栽植造林,在中國有悠久的歷史,是應用最普遍的一種造林方法。

簡介


植苗造林在中國有悠久的歷史。一些古農書如<王禎農書>、《三農紀》、<便民圖纂>等都提到不同樹種造林採用的苗木種類,適宜苗齡及土壤要求;《四民月令》、《種樹書》等記載了苗木栽植前的處理;《淮南子》、<氾勝之書>、<群芳譜>介紹了一些樹種的栽植技術和季節等。植苗造林的特點是苗木帶有根系,在正常情況下栽后能較快地恢復機能,適應造林地的環境,順利成活;在相同的條件下,幼林鬱閉早,生長快,成林迅速,林相整齊,並可節省種子,適用於絕大多數樹種和多種立地條件,尤其是雜草繁茂或乾旱、貧瘠的地方。但事先需要培育苗木,育苗花費的時間長、勞力多。
對苗木的要求和處理苗木一般分播種苗、移植苗和營養繁殖苗;按帶土與否分裸根苗和容器苗。在採伐跡地上進行人工更新時可利用野生苗。現多以裸根苗造林為主,但容器苗造林發展也很快。需要苗木生長健壯,根系發達,地徑粗大,有一定高度,無機械損傷,針葉樹葉色正常、頂芽健全。苗齡一般為1年生或2年生。生長緩慢的樹種可為3年生或4年生,有些樹種有時也用不超過半年生的苗木(如百日苗等)。
為使植苗成活,栽植前要盡量減少蒸騰,使苗木保持較高的含水率,以便栽植后根系迅速恢復吸水能力和增加吸水量,保持苗木體內水分平衡。起苗前如圃地土壤比較乾旱,宜預先灌水,並預防因土壤干硬起苗時拉斷根系。起出的苗木極易失水乾燥,宜在陰涼處迅速分級,按定數捆紮,及時假植或外運。裸根苗運輸時要妥善包裝,保護好苗根;運輸距離不能太長,時間不可過久,否則運輸途中宜洒水降溫保濕,以保持苗木的旺盛生活力。容器苗運輸過程中必須防止土坨散裂,根系露出。
栽植前,為了縮小苗木的蒸騰面積,對一些闊葉樹的裸根苗可以剪掉部分枝葉。一些萌芽力強的樹種可用截去主幹的苗木造林(稱截干造林)。為儘快恢復根系的吸水功能,刺激新根發生,主根過長時可適當剪短,根系可沾稀泥漿以保持濕潤,或進行短時間的浸水。容器苗通常無須進行這些處理。
栽植方法依植穴形狀分:①穴植。可以栽容器苗或裸根苗,可單植(即每個穴內僅栽 1株苗木)或叢植(即每個穴內密集地栽植多株同一樹種的苗木多株);苗木可植在植穴的中央,也可以靠近一側穴壁(稱為靠壁栽植)。②縫植。是在深厚疏鬆的造林地上,用手工工具開出狹窄縫隙栽入苗木(見圖)。這種方法工效高,可以預防凍拔害,但根系容易變形。③溝植。是在已經整好的造林地上,用畜力或機械開溝后栽植,也可用植樹機栽植。造林時暫時不用的苗木可假植在背蔽蔭之處。取出備栽的裸根苗應浸泡在水中或用濕物包裹。栽植深度一般稍高於苗木根頸處的土痕,但可根據造林地的氣候、土壤狀況適當深栽或淺栽。栽樹時務必使苗根均勻舒展,勿使其窩根、上翹、外露,同時邊覆土、邊分層踏實。苗木可用手工或機械栽植。平原、草原和沙地適於使用植樹機栽植,或用畜力開溝,人工投苗。在山地條件下,一般多用手工栽植。
造樹季節中國範圍內一年四季都可進行植苗造林,但不同地區、不同樹種又有各自的適宜季節。春季許多地方氣溫回升,土壤濕潤,樹木從休眠狀態轉入生長,適於大多數樹種造林。由於根系開始活動所要求的溫度比萌芽活動低,造林的時間應以根系開始活動和土壤解凍的時間為依據。春季造林時間短,不可耽誤林時,尤其是乾旱地區。雨季降水多,溫度高,有利樹木生長,但晴雨不定,蒸發量大,又不利於苗木成活。造林樹種宜選蒸騰量較小的針葉樹及萌芽力強的闊葉樹。雨季造林要準確掌握雨情。秋季氣溫下降,一些樹種落葉或停止生長,造林后苗木根系能夠有某種程度的恢復;同時由於時間較長,有利於從容安排生產。冬季北方地凍天寒,造林只能在南方氣溫較高、濕度較大的地方進行。

參考書目


北京林學院主編:《造林學》,林業出版社,北京,1981。
坂口勝美、伊藤清三共監修:《造林ハンドブツケ》,養儺堂,東京,1965(昭和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