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帆

復旦大學師資博士后

王帆,新聞學博士,師資博士后,主要研究方向:健康傳播、醫患溝通。持續關注公共衛生和新聞傳播交叉學科——健康傳播領域,長期從事醫患溝通、突發事件處置等領域的情境模擬課程的探索和授課,具備實驗課程開發的豐富經驗。曾主持或參與過多項有關醫患溝通、社區健康傳播的課題,在媒介效果、健康社會營銷等領域發表多篇核心期刊論文或專著章節,是國內較早關注“醫學生教育與角色扮演”和“泰迪熊醫院”實踐的研究者。

教育背景


復旦大學新聞學院博士研究生 2009.09至今
主要研究方向:受眾媒介使用、媒介傳播效果、健康傳播
復旦大學新聞學院碩士研究生 2007.09—2009.07
主要研究方向:公共關係、健康傳播、媒介輿情監測
(本科畢業后寧夏支教一年) 2006.08—2007.06
復旦大學新聞學院新聞學本科生 2003.09—2006.06
系統修讀新聞學科相關課程,全面培養傳媒素養

論文一覽


合撰論文《Awareness of Tobacco Advertisement, Perceived Harms of Smoking, and Beliefs in Tobacco Control among a Sample of Shanghainese in China》已投遞SCI期刊《Health Education Research》,目前正在第二次審稿階段,鄭頻頻、錢海紅、王帆、孫少晶,2011年;
合撰論文《Sharing Pregnancy News: The Experiences of Chinese Women》,張雙躍、孫少晶、錢海紅、王帆,入選美國“人際關係與傳播”國際論壇(The 2012 Conference of the International Association for Relationship Research (IARR))大會宣講論文,(July 12-16, 2012,Chicago)
主撰論文《全媒體時代的新聞傳播研究路向何方?》,王帆、姚瑤、顧琪靜,刊載新聞傳播權威期刊《新聞大學》2010冬季刊;
主撰論文《在國際傳播新格局中審視我國傳媒業的新發展》,孟建、王帆(導師第一作者),刊載新聞傳播學科核心期刊《新聞傳播》2010.5;
主撰論文《新媒體理論與實務研究》,王帆、郭恩強,刊載中國新聞傳播學研究最新報告(2010),童兵主編,復旦大學出版社,2010年;
撰寫論文《視頻網站——一種新的傳播方式的興起與發展》,獲人民網論文獎三等獎,2010年;
合撰論文《媒介素養的視角:上海市中學生吸煙的知信行研究》,錢海紅、王帆、孫少晶,獲得衛生部、清華大學主辦的“第四屆中國健康傳播大會十佳論文”,2009年;
撰寫論文《公關公司新進人員的行業生存現狀調查報告》,獲復旦大學亞洲研究中心資助,刊載《中國公共關係發展報告藍皮書2007-2008》,主編:孟建,復旦大學出版社,2008年出版;
合撰論文《不同媒介素養的第三人效果研究》,周海晏、王帆等,入選中國新聞傳播學科研究生學術年會並獲優等論文,2007年;

課題項目


擔任國內某著名餐飲公司管理流程調查研究項目的調研負責人,主要工作為制定參與式調研和訪談調研方案,監督訪員執行情況,指導完成調研報告,2012年;
擔任公共衛生碩士教材《健康促進理論與實踐(第二版)》一書的編委,並編寫其中章節《公共健康領域的社會市場營銷策略》,鄭頻頻、史慧靜主編,復旦大學出版社,2011年出版;
擔任上海市浦東新區碧雲“智慧社區”試點項目居民調查的負責人,主要工作為設計問卷和訪談提綱,培訓訪員,執行調查,完成報告,2011年;
參與無煙世博課題“煙草隱性廣告研究”並參與撰寫結題報告,課題負責人:鄭頻頻,2010年;
參與上海市教委德育諮詢課題“上海市教育系統宣傳工作人員媒介素養提升研究”,並參與撰寫結題報告,課題負責人:孟建,2010年;
擔任課題“突發災害事件中記者自媒體使用的變遷——以汶川和玉樹兩次地震中記者的自媒體使用為例”負責人,獲2010網易“新媒體前沿課題研究”資助,2010年;
參與課題“中國城市國際形象調查”,撰寫數據分析報告,課題負責人:孟建,2010年;
參與國家社科基金重點課題“我國媒體傳播力的體系構建和實施路徑研究”,主要負責其中的“在華外國人的媒介使用與滿足”大規模問卷及調研部分,課題負責人:孟建,2010年至今;
參與上海市哲學社會科學課題“媒體視角:突發公共衛生事件中的健康傳播研究”,課題負責人:錢海紅,2009年;
擔任課題“上海市公共餐飲場所控煙的人際傳播效果研究”負責人,王帆、馮誠、劉璐,獲得首屆復旦—杜孟基金戰略傳播研究項目三等獎,2008年;
參與福州、寧波、廈門、三門、義烏、安吉、餘姚等地的“城市形象與軟實力”課題,並撰寫其中媒體分析報告,課題負責人:孟建,2007年至2009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