嘎灑鎮
雲南省西雙版納傣族自治州景洪市下轄鎮
嘎灑鎮位於景洪市西南部,距景洪市政府駐地7千米,東接景洪市城區,東南接景哈哈尼族鄉,南連勐龍鎮,西接勐海縣格朗和哈尼族鄉、勐宋鄉,北與允景洪街道毗鄰,東北與勐養鎮隔江相望。
嘎灑鎮行政轄區總面積(含農場)730平方公里,轄12個村,常住人口67051人(2017年)。
嘎灑鎮先後榮獲“中國民間文化藝術之鄉”等榮譽稱號。徠“傣族手工織錦技藝”被列為第二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名錄(2008年)。2014年,嘎灑鎮實現地區生產總值6.57億元。
嘎灑鎮
公元1570年(明隆慶四年),土司治下為版納景洪的勐景洪。
1911年(辛亥年即清宣統三年),改置為“普思沿邊行政總局”等一分局。
1927年(民國十六年),改置為車裡縣的一個區。
1958年,改置為景洪縣的景洪區。
1988年,景洪區改置為嘎灑鄉。
1997年,嘎灑鄉改置為嘎灑鎮。
截至2014年,嘎灑鎮轄12個村,嘎灑鎮政府駐地曼占宰村。
曼占宰村 | 曼達村 | 曼勉村 | 曼播村 | 南聯山村 | 南帕村 |
沙葯村 | 曼景罕村 | 曼邁村 | 曼典村 | 納板村 | 曼戈播村 |
嘎灑鎮位於景洪市西南端,鎮政府距景洪市區7千米,鎮中心位於北緯20°57′22″,東經100°45′43″,東接景洪市,東南接勐罕鎮和景哈哈尼族鄉,南連勐龍鎮,西接勐海縣格朗和哈尼族鄉、勐宋鄉,北以瀾滄江為界與勐養鎮隔江想望。
嘎灑鎮地形由北向南延伸,最高海拔路南山2143.3米,最低海拔瀾滄江邊525米,平均海拔1334米。
嘎灑鎮屬亞熱帶季風氣候,年平均氣溫22℃,年降雨量1209毫米,大都集中在5-9月份,年均日照1692.7小時,雨量充沛,氣候溫。
嘎灑鎮
嘎灑鎮
截至2014年,嘎灑鎮轄區內有瀾滄江、流沙河、南西河、南凹河、南撾河、曼典河、納板河等河流。全鎮有蓄水工程8座,其中中型水庫1座,小(二)型水庫7座,總庫容量1694萬立方米。水利工程供水量0.3億立方米,有效灌溉面積2.3萬畝,水利化程度達40%。
截至2014年,嘎灑鎮總人口5.0476萬人,其中城鎮總人口0.34萬人,農業人口3.88萬人,占鎮總人口數77%。
截至2014年,嘎灑鎮世居有傣、哈尼、拉祜、漢、布朗、彝等9個民族,其中傣族佔45.7%,哈尼族佔21.4%,拉祜族佔7.2%,漢族佔22.4%,布朗族2.1%,其他民族佔1.2%。人口自然增長率為0.32‰。
2014年,嘎灑鎮實現地區生產總值6.57億元,同比2013年增長4.3%;其中一、二、三產業分別完成2.73億元、1.96億元、1.88億元,分別減少25.2%、增長63.3%、增長29.6%;三次產業結構比重由58:19:23調整為41.5:29.8:28.7;人均生產總值13017元。
2013年,嘎灑鎮實現生產總值6.3億元,同比2012年增長12.9%,人均生產總值1.14萬元,同比2012年增長1.2%,社會固定資產投資10.7億元,同比同比2012年增長24%。農民人均純收入8958元,同比2012年增長10.6%,三產業結構比重為58:19:23。
2010年,嘎灑鎮實現地區生產總值4.45億元,三次產業結構為:49.4:12.4:38.2。全鎮財政總收入完成2346萬元,其中:地方財政收入完成1166萬元。財政支出完成1600萬元。
嘎灑鎮
2013年,農民人均純收入8958元,同比2012年增長10.6%,糧豆總產量1370萬公斤,干膠產量935.1萬公斤,肉類總產量0.26萬噸,禽蛋總產量87噸。
2014年,嘎灑鎮實現第二產業產值1.96億元,鄉鎮企業總收入9.88億元,同比2013年增長8.2%。
2013年,嘎灑鎮實現鄉鎮企業總收入9.1億元,同比2012年增長13.8%。
2014年,嘎灑鎮實現第三產業產值1.88億元,同比2013年增長29.6%。金融機構各項存款餘額6.6億元,貸款餘額為0.35億元。
2010年,嘎灑鎮各項存款餘額8.19億元,貸款餘額1.85億元。
嘎灑鎮
嘎灑鎮
嘎灑鎮有文化站1所(州三級文化站),建有村委會(行政村)辦公樓及文化室12個;村小組文化室68個,佔全鎮村小組的55%;建有籃球場56塊,男女籃球隊103支,1022人;農村業餘文藝演出隊230支,演員2704人,其中曼亂點、曼掌宰、南聯山新寨村、曼戈播村獲得雲南邊境地區農村業餘文藝先進演出隊榮譽稱號;農村書屋14家,農村書屋藏書量18000餘冊;倍受農民群眾歡迎的傣家“盛太樂”樂隊1支;民間章哈協會1個;民間龍舟協會1個;民間傣武術協會1個;電腦20多台;章哈歌手、金銀首飾、民族織錦等民間藝人82人。
截至2014年,嘎灑鎮有嘎灑衛生院和嘎棟衛生院2個衛生院,年出生人口443人,人口出生率7.73‰,人口自然增長率為4.35‰。完成查環查孕4459人次,孕前優生健康檢查390對,發放葉酸1563瓶,隨訪率100%。全年發放城鄉醫療救助、臨時救助及低保138.35萬元,受益人數402人。
嘎灑鎮
嘎灑鎮
文化現象
徠•貝葉文化
貝葉經
•無字文化
哈尼族沒有傳統的文字,20世紀50年代中國政府為其創製了一套拼音文字,今仍在試行中。他們的文化都是靠口傳心授或傳統習俗代代流傳。
克木人
嘎湯帕節,嘎湯帕節是哈尼族每年12個節日中的最後一個,也是來年的第一個節日,是最盛大的哈尼族群眾傳統節日。
拉祜擴節,拉祜擴節是拉祜族的春節,分為大年節和小年節。大年節從農曆十二月三十日開始,至正月初五結束。
麻科勒節,為克木人的傳統節日。
西麗宰勐塔西麗宰勐塔位於曼掌宰村旁,是一座歷史悠久的聖塔,是南傳上座佛教傳入西雙版納地區的標誌之一。每到傣歷3月15日,全勐景洪的君臣和黎民百姓都到景宰勐心柱這裡敬香膜拜。
西麗宰勐塔
西雙版納勐泐大佛寺西雙版納勐泐大佛寺是在古代傣王朝的皇家寺院“景飄佛寺”的原址上恢復重建的,“景飄佛寺”是傣族歷史上一位名叫撥龍的傣王為紀念病故的王妃南紗維扁而修建。據史料記載:“景飄佛寺”始建於明代,是南傳佛教象徵十二版納的標誌性建築之一,也是版納佛教活動的重要場所。建築在佛歷2883年(即公元1848年,清咸豐年間)戰爭中被毀。
西雙版納勐泐大佛寺
佛寺於2005年開始重建,於3月9日舉行了大型的土地開光儀式,於2005年5月9日舉行了大殿奠基開光儀式,在大殿施工時,挖掘出大量的銀幣、銀盒、佛教法事用品等。景區以佛祖釋迦牟尼的生平及佛寺活動為主線,融入到景觀及建築群體中,展示南傳佛教的歷史與傳統文化色彩。
溫泉
曼賽溫泉
職務 | 姓名 |
鎮黨委副書記,鎮長 | 刀志鑫 |
副鎮長 | 李冬梅,標四,楊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