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氣學說

精氣學說

精氣學說是對中醫影響最大的中國古代哲學之徠一。所謂氣,指一切無形的,不斷運動的物質。由於氣極其細微而分散,用肉眼看不見,故古人稱之為“無形”。氣的活動力很強,而且不斷地運動。所謂精,有廣義與狹義之分,廣義之精,是人體的最基本物質。狹義之精,指生殖之精。精氣,乃氣中之精粹,是生命產生的本原。如《管子。內業》說:“精也者,氣之精者也。”還說:“人之生也,天出其精,地出其形,合此以為人。”

簡介


● 英文名稱:Essential Qi Theory
● 學科來源:中醫藥學—基礎理論

名詞解釋


● 研究和探討物質世界生成本原及其發展變化的我國古代哲學理論。

百科解讀


● 精氣學說是古代哲學理論的一種,精氣也可以稱為精,古人認為是宇宙中不斷運動且無形可見的精微物質,醫家將其引入到中醫學中,闡釋機體的生理活動與病理過程。

精氣學說的主要內容

● 精氣學說認為世界萬物的本原為精氣,人與天地相參,本原物質也是精氣。精氣構成萬物的機制,古代哲學家以天地之氣的交感與陰陽二氣的合和來闡釋。天氣下降,地氣上升,二氣交感而化生萬物。精氣的存在形式有“無形”和“有形”兩種形式。
● 精氣是運動不息、不斷變化的。運動是精氣的一般規律,精氣的運動取決於本身陰陽兩方面的力量。
● 精氣是宇宙萬物相互感應的中介,天地萬物能發生相互聯繫,其中介為精氣。

精氣學說在中醫學中的運用

● 中醫學由經驗總結上升到理論層面時,古代醫家巧妙地將哲學理論引入到中醫學中。
● 精氣學說可以說明生命過程的物質性和運動性。人體的本原是精氣,人體的各種生理活動,包括運動、感覺、記憶、思維等精神心理活動,都是精氣不斷運動變化的結果。
● 精氣學說可以說明人體及與自然界的整體性和聯繫性,人和宇宙的本原是相同的,因此自然界的各種變化對人體會產生各種影響,如天冷時小便多而出汗較少,天熱時出汗多小便比較少;陰雨天氣時,許多患者會出現關節的疼痛腫脹等不適。
● 精氣學說可以闡釋人體生理活動的特點和規律。五臟六腑為機體的重要組成機構,而精氣血津液則是機體的物質基礎,不同物質之間可以相互轉化,如精血互化、津血互化;精氣運行於全身,推動臟腑生理功能的完成,又是經絡感應傳導的物質基礎,精氣還可以維持體溫的恆定與抵禦外部邪氣的侵襲。

參考文獻


● [1] 世界衛生組織(西太平洋地區).北京大學第一醫院中西醫結合研究所,譯.WHO西太平洋地區傳統醫學名詞術語國際標準。北京:北京大學醫學出版社,2009.
● [2] 鄭洪新。中醫基礎理論.10版。北京:中國中醫藥出版社,20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