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江村

福建省龍岩市永定區湖坑鎮下轄村

徠位於福建省龍岩市永定區湖坑鎮南溪,是南溪革命基點村之一,南溪土樓長城第二個村,距離湖坑集鎮8公里,是閩西著名的革命老區。2010年定為福建省第三輪省級扶貧開發重點村。全村總面積5.5平方公里,其中耕地面積1982畝,森林面積9200畝,森林覆蓋率75%。屬低緯度亞熱帶季風氣候,林業用地為花崗岩化成紅壤,土層較深厚。全村有411戶1510人,11個村民小組。村民經濟來源主要是水稻、紅柿、林竹、生薑等種植業以及外出務工經商。南江村客家土樓獨具特色,主要土樓有23座,建築形態有正方樓、長方樓、圓形樓、八卦樓和土箕形樓兼容並蓄。堪稱“土樓奇葩”生態旅遊資源豐富,吸引八方來客。

2017年11月,南江村獲評第五屆全國文明村鎮。2019年12月24日,入選全國鄉村治理示範村名單。

經濟


概況

村兩委班子團結協作,按照“立足實際、科學規劃、體現特色”的原則,全力打造富有客家文化特色的土樓生態旅遊精品村,實施整村推進。

第一產業

開展以“吃農家飯、住農家屋、干農家活、享農家樂”為主題的“農家樂”旅遊。

第二產業

創新農村土地流轉機制,實行“公司+基地+農戶”的模式,依託竹林資源,建立養殖規模達到千頭以上的竹山養羊示範基地,發展生態養殖業,培育循環經濟,並與旅遊觀光相結合,年實現效益30餘萬。三是大力實施村莊“美化、綠化、亮化”工程,村容村貌更加優美。同時還與福建中醫藥大學聯合建立實踐基地,創辦出版南江村報,努力培養大批社會主義新型農民。

文化


文物古迹

尋訪南江村
尋訪南江村
位於永定區湖坑鎮南溪“土樓溝”景觀中心的南江村,東西兩側山脈連綿、山巒重疊,整個地勢呈南高北低走勢,一灣溪水潺潺流過,形成兩山夾一溝的河谷盆地。這裡樹木青翠、溪流環村,水稻梯田與古色古香的土樓相輝映,600年村落在此延綿。5月28日,我們尋訪了這個一派田園風光的古村落。南江村的面積只有5.5平方公里,這裡有保存完好的明清建築30多座,民居、◇堂、書屋、古井等一應俱全,客家古村落的風韻盡顯。村內23座土樓,正方樓、長方樓、圓形樓、八卦樓和土箕形樓,建築形態各異,風格兼容並蓄。
據了解,明崇禎年間江氏添滿公在南江開基立業,開枝散葉后建造土樓居住,形成現在的南江村。
在南江村何山應頂的觀景台上俯瞰南江全景,方的、圓的土樓沿著蜿蜒清澈的南溪河一字排開,好似一條狹長的玉帶飄在山巒中。據該村大學生村官蘇文豪介紹,南江土樓依山就勢,布局合理,吸收了中國傳統建築規劃的“風水”理念,適應聚族而居的生活和防禦要求,巧妙地利用了山間狹小平地,用當地原生建築材料和傳統建築技術,形成一種獨特的、自成體系的建築形式。
南江村的土樓很多是以“慶”字命名,如咸慶樓、餘慶樓、環慶樓、天慶樓和興慶樓等,象徵和睦團結。還有振陽樓、福興樓、經訓樓、天一樓、東成樓等樓名,頗具文化內涵,其中最有特色的當屬“天一樓”和“東成樓”了。
據“天一樓”的住戶江書奕說,原來此樓叫源聚樓,建於1915年,佔地面積1200平方米,呈鵝卵形,每逢節慶喜事,樓中的天井廣場可宴客20餘桌。因此樓前後兩溪合抱,清澈的溪水繞樓而過,合二為一,故而得名。然而1929年一場大火使得該樓遭到毀滅性打擊。後來,江氏二十六世祖依原址重建,更名為“天一樓”,取“天一生水”之意,望以水克火,天佑此樓。
始建於1843年的“東成樓”坐落在南江村橋子頭,坐東朝西,八角樓,土木結構,佔地面積約2400平方米。據介紹,該樓樓名為清翰林巫宜福親筆所書。東成樓原本要建成四方形土樓的,但方樓一角正好對準本村黃婆太的墓地。該墓地為猛虎下山形,這個角恰似一支利箭對準虎頭,糾紛由此而生。於是,建樓方要建,而墓主不讓建,雙方爭執不下,一度劍拔弩張,大有一觸即發之勢。這時,有好心人建議,請翰林巫宜福出面調解。巫宜福詳細了解情況后,分頭徵求雙方意見,最後請雙方一起當面協商。建樓房終於同意削去對準墓地的樓角,為了使樓更加協調美觀,又削去其他三個樓角,由此有了永定土樓中獨一無二的八角樓。
在南江村還有一道六百春秋古風長—尋訪永定區湖坑鎮南江村別緻的風景,那就是“女兒林”。據村幹部江建波介紹,400多年前開始,村中女子為感念父母往返山路到田間勞作辛苦,在出嫁辦喜宴當天由兄妹或父母陪同,在山路旁栽下一棵松樹,希望父母去勞作路上有一塊林蔭地能歇腳,也用此方法寄託故土鄉情。
如今這片“女兒林”寬約50米、長約2500米,栽有近900棵松樹,在“女兒林”的保護下,林子邊的2000畝良田一直以來都是村裡的最大糧倉,年年為村民帶來收穫,也正是有了“女兒林”,保護生態的觀念深入人心並化為村民的自覺行動。目前,全村森林覆蓋率近80%,綠化率達95%,成為省級生態村,南江也依託土樓資源和山清水秀的生態環境,大力發展生態休閑旅遊項目,開展環境整治,完善基礎設施,推進美麗鄉村建設。
現在,來自福州、廈門以及廣東等地的遊客絡繹不絕,據介紹,每個月前來南江參觀遊玩的遊客達7000多人次,土樓生態旅遊的興旺為南江實現“生態美”與“百姓富”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尋訪手記

在南江村,整個村莊的土樓都保存完好,而建在村道兩側的幾十座磚混民房,儘管結構樣式不盡相同,但外牆立面均為土黃色的塗料,和整村的建築古樸風格保持一致。
保護古村落,南江人所用的“少拆舊房、少建新房”不失為一個好方法。據了解,南江村對已建多年、未辦理手續但符合規劃的建築,由業主自行進行立面改造,對“兩違”建築則堅決拆除。不搞大拆大建,不能讓花花綠綠的瓷磚破壞了南江村的原生態美景,村民們用最樸實的行動保護著古村風貌,守住了鄉土氣息,更留住了鄉愁。 

獲得榮譽


2019年12月31日,《中央農村工作領導小組辦公室農業農村部中央宣傳部民政部司法部關於公布全國鄉村治理示範村鎮名單的通知》南江村認定為“全國鄉村治理示範村”。 
2019年12月25日,入選第一批國家森林鄉村名單。
2021年8月,擬入選第三批全國鄉村旅遊重點村名單。
2徠021年8月25日,入選第三批全國鄉村旅遊重點村名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