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洲䴉屬

美洲䴉屬

美洲䴉屬(學名:)是䴉科(學名:Threskiornithidae)的一屬,包括2種涉禽。分佈在美國南部、西印度和南美國的溫暖地區。

外形特徵


成鳥長56-61厘米,翼展85-95厘米。他們有長長的彎曲的喙,粉紅色的腿和赤紅色的臉。羽毛是全白色的(美洲白䴉)或全紅色的(美洲紅䴉),除了黑色的翅尖,飛行中很容易看到。亞成鳥下部赤裸的部分是乏味的棕色與白色。

生活習性


在沼澤濕地棲息,通常在靠近海岸。它們在樹上或灌木叢中築巢,一窩產2到5個卵。一夫一妻制和殖民制,常與其他種類混群營巢涉水。通過它們的長,向下彎曲的喙捕食。他們的食物包括魚、青蛙、甲殼類和昆蟲。它們飛行的脖子和腿伸出,通常呈長、鬆散的線,特別是在他們的飛行途中或夜間棲息時出現。

種類介紹


美洲白䴉

美洲白䴉
美洲白䴉
美洲白䴉(學名:Eudocimus albus;英文名:American White Ibis)是一種大型涉禽。體長56-58厘米,體重750-1050克。頭和頸裸出,喙很長,向下彎曲。飛行時頸和腳伸直,交替地拍動翅膀和滑翔。成鳥除了嘴和腿部是橘紅色,翅膀末端有黑色外,全身都是白色的。常聚成大群繁殖,在灌叢和樹林下層以樹枝建造結實的巢。每窩產卵3-5枚,卵暗白色或具褐斑。涉行於湖泊、海灣和沼澤,用細長、下彎的嘴尋找小魚和軟體動物為食。廣布南北美洲,主要分佈在美國的東南部到南美洲的北部沿海。

美洲紅䴉

美洲紅䴉
美洲紅䴉
美洲紅䴉(學名:Eudocimus ruber;英文名:Scarlet Ibis)是一種大型涉禽。它全身發紅,是世界上顏色最紅的鳥類之一。體長56-61厘米,翼展101厘米,體重772-935克。翅膀的翼端具藍黑色光澤,除了長喙呈灰黑色外,渾身上下包括腿和腳趾都呈鮮紅色。它們總是成群的在沙灘、鹹水湖、紅樹林和沼澤里覓食,並一起在沼澤中的大樹上過夜。它們的喙細長彎曲,以泥潭中的蟹類、軟體動物和沼澤地中的小魚、蛙和昆蟲等小動物為食。分佈在南美洲熱帶及特立尼達。它們是特立尼達的國鳥,與棕臀雉冠雉一同在千里達托貝哥國徽上出現。具有極高的觀賞價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