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氏大宗祠
清朝乾隆年間的一座古建築
蔡氏大宗祠是一處蔡氏家族祠堂建築,屬於蔡氏家族祭祀祖先和先賢的場所。建陽蔡氏梓里,自唐至今已有1100餘年。它坐落在麻沙鎮水南村,原是清朝乾隆年間的一座古建築。二00三年進行全面翻修。宗祠是凝聚家族血緣和感情的紐帶,書寫著姓氏的歷史淵源,讓人感受到他們變遷、發展的軌跡。
宗祠大門保持原有的磚砌古門,書匾"蔡氏大宗祠",大門兩邊紅牆上浮嵌鈦金鍍制的由南宋理宗皇帝為表彰蔡元定、蔡沉著書有功而御書的"西山"、"廬峰"巨字。用細石砌成的石階直通"九賢堂"。正中建大紅色的龕樓,內放蔡氏九賢雕像,兩邊桂木製柱聯曰:"圖衍九疇,通易象春秋,天道人道九賢相繼;書兼四代,朔商周虞夏,心法治法四世遞承"。
四個匾額
九賢堂的兩壁高懸四個匾額曰:"紫陽羽翼"、"學闡圖疇"、"閩學干城"、"家傳心學"。左右還懸掛十幅掛聯,內容是理宗皇帝贊"九儒";歷代各臣贊"九儒"蔡氏九儒遺言。從"可以處"磚門進入"濟陽堂",正中建大紅色的大龕樓,中央放入閩始祖爐公的木雕像。兩壁懸掛16幅古代名祖畫像,讓裔孫瞻仰祖先的功德。宗祠雖是改造而成,但內部設計都是集建陽蔡氏古代"廬峰書院"、"九峰書院"、"西山書院"的精華,突出弘揚蔡氏九儒的光輝業績。
蔡氏大宗祠
建陽蔡氏大宗祠坐落在麻沙水南路8號,佔地552平方米。
蔡氏祖祠在兩宋時期有西山書院、廬峰書院、啟歸書院、梓里書院等,而歷史最長、規模最大、重修次數最多的就是麻沙祖祠。由於歷史的諸多原因,民國之後,特別是五十年代,時政變革,書院侵敗滅跡,裔孫散居各地,無力重建祖祠。世紀之交,建陽蔡氏宗親聯誼會多次發起興建蔡氏大宗祠倡儀,深獲海內外蔡氏宗親的贊同和資助。終於在2003年春,向麻沙學區買回祖祠原址,翻修一新,建成現今的建陽蔡氏大宗祠。蔡氏大祠的大門首鑲嵌“蔡氏大宗祠”五個大字,兩邊楹聯是“五經三注第,四世九賢家”意在表彰建陽蔡氏一門之內四世出九賢,注經衛道的貢獻。大門兩側紅牆上鑲嵌著宋理宗皇帝御書的“西山”“廬峰”巨字。宗祠內部分前後兩堂,三直入進,十個開間,兩個亭廊,前堂為“九賢堂”,供奉著蔡氏九儒神像,前堂左右還設有兩個報德廳,後堂為“濟陽堂”,正中有入閩始祖爐公像,還放有歷代名祖和外遷歸宗的祖先靈牌,進入大宗祠令人肅然起敬。宗祠代表著家族祖先信仰的優秀文化形式,具有較大的影響力和歷史價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