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家營村

河北省霸州市南孟鎮下轄村

沈家營村位於霸州市北端,北鄰永清縣和固安縣村西北1公里處是固安縣牛駝鎮南王起營村,東北處1公里處永清縣龍虎庄鄉北孟村,西邊2公里京開路(106國道)東邊二公里廊霸路,該村屬三角地,永固霸鄰縣地帶。全村219戶,總人數889口人,以漢族為主,有滿族蒙族,有耕地1700畝,全部水澆地,有機井33眼,其中深水井3眼,中淺水井30眼,現在種植結構,現以種植苗木為主,苗木以楊樹,柳樹,國槐樹,果樹,椿樹,欒樹,松樹,柏樹,楓樹,合歡樹,白臘樹,清桐樹,法桐樹為主。花類有月季花,紅帽子,碧桃,丁香,沙地柏,榆葉梅,秋奎,鳶尾,白玉簪,紅葉小波,綠葉小波,太陽李,西府海棠等等。

建制沿革


在南北朝時間,該村名叫小紅橋村,後來了姓沈的在此居住,改名為沈家營村,一直到現在。後來有姓褚,張,韓三姓,姓沈的已無人。其次是姓朱,王,董,劉,崔,趙,何,馬,楊,共計12個姓氏。國民黨時期,屬三聯縣二區,1949年10月改為五區,至1953年6月屬塔上鄉,1956年6月屬北落店鄉,1957年6月屬南孟鄉,1958年10月屬南孟紅旗人民公社。屬塔上管理區,1959年屬南孟管理區,1960年屬南孟公社,1984年1月改為南孟鄉,同年4月改為南孟鎮至今。

民間藝術


雲車少林會,據傳說,國家政變,國母娘娘挑桑,共娘美倫保架,有一對老年夫妻送國母逃跑即老漢和婆兒。組成小車會,少林會追來時武行。史建於清朝未年,成員來自本村有50餘人,每逢無宵佳節為民表演,解放后又在宋村清未評劇藝人王殿慶師傅,又成立評劇團。群眾支持,每逢佳節搭台唱戲,一直到文化大革命時,掃除四舊將戲裝全部燒掉。自1985年群眾生活富裕了,評劇團又成立了,老人們會唱的又教了新的成員,文武場和演員共有40餘人,每逢節日登台現藝、表演節目。

大事記


1969年,該村由於水利條件不好,有廊坊地區水利局和電業局給打深水井2眼,深度不足300米。每眼中有50千瓦的變壓器供電。
1995年修磚道1.5公里。
1998年修本村街道磚道1公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