遊宦

遊宦

遊宦,漢語辭彙。

拼音:yóuhuàn

注音:ㄧㄡˊㄏㄨㄢˋ

釋義:[be out to serve as an official] 遠離家鄉在官府任職。

在西漢初年,宦遊制度的發達和影響力從司馬相如的行動上可見一斑。司馬相如景帝時任武騎常侍,但意不自得。後梁王率枚乘、鄒陽等賓客來朝,相如與之一見傾心,就裝病辭了職,跑到了梁王的封地,成了梁王手下的一個文藝工作者。

出處與詳解


1、春秋戰國時期士人離開本國至他國謀求官職。
《商君書·外內》:“奚為淫道?為辯知者貴,遊宦者任,文學私名顯之謂也。”
《韓非子·和氏》:“禁遊宦之民,而顯耕戰之士。”王先謙集解:“不守本業,游散求官者。”
2、泛指外出求官或作官。
《漢書·地理志下》:“及司馬相如遊宦京師諸侯,以文辭顯於世,鄉黨慕循其跡。”
《後漢書·王符傳》:“自和安之後,世務遊宦,當塗者更相薦引,而符獨耿介不同於俗,以此遂不得升進。”
晉陸機《為顧彥先贈婦》詩之二:“遊宦久不歸,山川脩且闊。”
宋李發先《跋》:“蚤從雲台史君遊宦入蜀,見聞已不凡矣。”
清納蘭性德《淥水亭雜識》卷四:“唐之詩人,惟陳子昂、張說、高適集中間有幽州之作,此外遊宦於茲土者寡。”
李劼人《死水微瀾》第五部分十一:“暑襪街郝公館的主人,本是客籍遊宦入川的,入川僅僅三代。”
3、謂離家在外做官。
晉陸機《為顧彥先贈婦》詩之二:“遊宦久不歸,山川脩且闊。”
唐杜牧《柳長句》:“灞上漢南千萬樹,幾人遊宦別離中。”
宋劉子翚《出郊》詩:“乾坤征戰久,遊宦別離多。”
康有為《序》:“公度生於嘉應州之窮壤,遊宦於新加坡、紐約、三藩息士高之領事官,其與故國中原文獻至不接也。”

遊宦的興衰


唐時杜審言有詩云:“獨有宦遊人,偏驚物候新。雲霞出海曙,梅柳渡江春。淑氣催黃鳥,晴光轉綠蘋。忽聞歌古調,歸思欲沾巾。王勃《杜少府之任蜀州》:“城闕輔三秦,風煙望五津。與君離別意,同是宦遊人。海內存知己,天涯若比鄰。無為在岐路,兒女共沾巾。”兩詩中提到的“宦遊人”當不同於漢時“遊宦”。宦遊人指的是上任途中的國家官員,而“遊宦”重在一個“游”字,重點是尋找一個志同道合的聚集地,“宦”只是一個名稱而已。
漢時的“遊宦”西漢初和東漢中後期較興盛,武帝至東漢初期稍衰。其中盛衰的主要原因書中認為:“由於武帝對文學的愛好和對文人的親近,在其周圍逐漸形成了一個前所未有的、蔚為壯觀的文學群體。也正是從武帝時起,漢代文學活動的中心由地方轉移到了中央。”這說法是不全面的。漢時“遊宦”的興衰和文學中心的轉變從根本上是政治上中央集權的強弱的結果。西漢初年和東漢中後期中央政府弱小,對各諸侯國的節制不利,是“遊宦”的社會基礎。到武帝時不斷“削藩”,全面打擊各諸侯國,吳王造反和淮南王也以謀反罪而亡——這是西漢初期兩個最大的“遊宦”集團,從而使“遊宦”一蹶不振。也就是說,即使武帝不好文,遊宦之風也不可能如武漢前期那樣隨心所欲了。不小心就是“謀反”。

思想本質


遊宦從思想本質上來說是文人浪漫主義情懷的反映。雖然武帝後主要的文學創作者都集中到中央,但是較出色的文藝作品並沒有因為這樣的集中而明顯增加。也並未出現所謂的“蔚為壯觀”的場面。要知道不能說全時間的一流作家天天生活在一起就是“壯觀”,關鍵是他們生活在一起是不是有相應的作品出現。這一反常現象的出現我認為主要是因為:遊宦時期,諸侯王對文人的招募和管理都是一種開放的形式,諸侯王主要是提供一個集中和唱和的平台,文人們從思想上和行動上是自由的,這才會出現吳王造反,枚乘、鄒陽等勸告未果可以棄官而去的情形。而在中國央集權下文人們沒有可選擇的餘地,創作的理念也要首先符合天子的喜好,在這種情況下創作質量的下降是理所當然了。

其他意義


詞中的“遊宦”
宋·柳永《迷神引》詞:“一葉扁舟輕帆卷。暫泊楚江南岸。孤城暮角,引胡笳怨。水茫茫,平沙雁,旋驚散。煙斂寒林簇,畫屏展。天際遙山小,黛眉淺。舊賞輕拋,到此成遊宦。覺客程勞,年光晚。異鄉風物,忍蕭索,當愁眼。帝城賒,秦樓阻,旅魂亂。芳草連空闊,殘照滿。佳人無消息,斷雲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