米家務鎮

河北省保定市雄縣轄鎮

米家務鎮,河北省保定市雄縣轄鎮,由雄安新區代管,地處雄縣東北,京、津、保三角中心,西南距縣城16千米,東和東北與廊坊霸州市、固安縣相鄰,北與高碑店市交界,南鄰昝崗鎮,西接大營鎮,東依雙堂鄉,西北與北沙口鄉為鄰,轄區東西最大距離8千米,南北最大距離7千米,總面積57.69平方千米。2018年末,米家務鎮戶籍總人口39998人。

米家務鎮原屬新城縣。民國二十九年(1940年)5月,划入雄縣。1961年,設置米家務人民公社。1984年,改置米家務鄉。2009年10月,改米家務鎮。截至2020年6月,米家務鎮轄20個行政村,鎮人民政府駐米西庄村。米家務鎮是傳統的革命老區,是原晉察冀邊區冀中十分區司令部、十地委、十專署所在地。1985年建米家務鎮烈士陵園。

2013年,米家務鎮農業總產值2.24億元,農民人均純收入7835元,工業總產值26.5億元。2018年,米家務鎮有工業企業95個,其中規模以上9個,營業面積超過50平方米的綜合商店或超市10個。。

歷史沿革


米家務鎮在雄縣位置
米家務鎮原屬新城縣。
民國二十九年(1940年)5月,划入雄縣。
1953年,設七米鄉。
1958年,併入昝崗鎮。
1961年,設置米家務人民公社。
1984年,改置米家務鄉。
1996年,板家窩鄉併入。
2009年10月,改米家務鎮。

地理環境


位置境域

米家務鎮地處雄縣東北,京、津、保三角中心,西南距縣城16千米,東和東北與廊坊霸州市、固安縣相鄰,北與高碑店市交界,南鄰昝崗鎮,西接大營鎮,東依雙堂鄉,西北與北沙口鄉為鄰,轄區東西最大距離8千米,南北最大距離7千米,總面積57.69平方千米。

地形地貌

米家務鎮境內為海河流域平原,地勢東部低洼,西部稍高。

氣候

米家務鎮屬溫帶大陸性氣候,四季分明,年平均氣溫12.5℃,有效積溫2500多℃,降水量600毫米左右,無霜期132天。

水文

米家務鎮境內南部陳家柳北排灌渠乾渠過境。北部人工友誼河過境,全長7千米。

自然災害

米家務鎮主要自然災害有冰雹、旱澇、風災、低溫、霜凍、雷擊、蝗災等。

自然資源


米家務鎮主要自然資源為石油,屬華北油田主產區,有油井61眼。地熱資源豐富。

行政區劃


截至2013年末,米家務鎮轄米南庄、米東大村、米西大村、米西庄、米北庄、米黃庄、米寧庄、楊庄、相庄、板東村、板西村、板北村、蠻子營村、八東村、八西村,八南村、八北村、周庄、仁義莊、上岔河。共計20個村民委員會。
截至2020年6月,米家務鎮轄20個行政村,鎮人民政府駐米西庄村。
米家務鎮區劃詳情
米北庄村相庄村米東大村村板東村板北村八西村八北村仁義莊村米黃庄村米南庄村
米寧庄村楊庄村米西大村板西村八東村八南村周庄村上岔河村米西庄村蠻子營村

人口民族


截至2013年末,米家務鎮轄區總人口3.77萬人,其中城鎮常住人口1.3萬人,城鎮化率36.7%。另有流動人口3400人。總人口中,男性18657人,佔49.5%;女性19029人,佔50.5%;14歲以下6140人,佔16%;15~64歲人口20783人,佔55%;65歲以上10763人,佔29%。總人口中,漢族33002人,佔總人口的87.6%;滿族4684人,佔總人口的22.4%。人口出生率14.16‰,人口死亡率6.16‰,人口自然增長率8‰。人口密度為每平方千米706人。
截至2017年末,米家務鎮常住總人口39872人。
截至2018年末,米家務鎮戶籍總人口39998人。

經濟


綜述

2013年,米家務鎮農業總產值2.24億元,農民人均純收入7835元,工業總產值26.5億元。
2018年,米家務鎮有工業企業95個,其中規模以上9個,營業面積超過50平方米的綜合商店或超市10個。

第一產業

2013年,米家務鎮耕地面積5.3萬畝,種植業以小麥、玉米、紅薯及果品生產為主,生產糧食3.25萬噸,人均862.39千克,其中小麥0.97萬噸,玉米1.1萬噸。米家務鎮主要經濟作物為紅薯。紅薯種植面積1.8萬畝,產量2.7萬噸。米家務鎮畜牧業以飼養豬、羊為主,生豬存欄9200頭,出欄17800頭,綿羊存欄5400頭,出欄8100頭。米家務鎮有大中型農機具753台套,配套機井821眼,100%的耕地實現水利化。

第二產業

2013年,米家務鎮工業以電線電纜、塑料管材為主。米家務鎮有電線電纜企業25家,涉及全鎮9個村,從業人員3000餘人,年產值佔全鎮民營企業的70%以上,其中規模企業4家,年創產值8.4億元,利稅8100萬元。米家務鎮塑料管材企業27家,產品包括通訊管材、建築管材、排水管材等5大類17種,年生產能力1500噸的企業15家,年產值5億元,從事人員1650餘人,為鎮支柱產業。

第三產業

米家務鎮有是傳統紙花行業的發源地,始於明末清初,已有400多年歷史,產品分為8大類別,150多個品種。2002年,米家務鎮興建米家務鎮紙花市場,是全國最大的紙花生產原產地和集散地。2013年末,米家務鎮紙花生產從業人員約8500人,從業戶數近2100戶,擁有8人以上僱工的專業生產戶130餘家。紙花市場擁有固定門店158個,流動攤點340個。市場每10天設交易日4個,年接待各地客商10.2萬人。紙花行業年交易額2.3億元,紙花銷售數量123萬件,出口創匯4600萬元。
2013年,米家務鎮社會商品零售總額4億元,城鄉集貿市場5個,年交易額3億元。有郵政局2處。電信企業3家,服務網點52個,固定電話用戶5726戶,電話普及率72%;行動電話用戶33萬戶,寬頻接入用戶5100戶。

文化


名字由來

米家務鎮因鎮政府駐米西庄村得名。

文物古迹

米家務烈士陵園,是河北省百個紅色旅遊基地、保定市愛國主義教育基地、雄縣青少年法治教育基地,位於雄縣米家務鎮政府南100米路東,該陵園設有烈士事迹展廳、接待室、辦公室,建造烈士名錄牆一座,門庭牌坊一處,硬化地面1280平方米,綠化1324平方米,陵園共計佔地5.9畝。
米家務鎮烈士陵園始建於1985年抗日戰爭勝利40周年之際。抗日戰爭時期米家務是平、津、保抗日根據地三角中心地區,雄縣米家務鎮是傳統的革命老區,是原晉察冀邊區冀中十分區司令部、十地委、十專署所在地。原十分區司令員劉秉彥將軍(曾任河北省委書記、省長,省人大常委會主任)、政委曠伏兆將軍(曾任中華人民共和國地質部副部長、中國人民解放軍空軍副政治委員、鐵道兵第二政治委員)曾帶領和指揮全分區人民進行抗日戰鬥。為紀念在抗日戰爭及解放戰爭中冀中一帶所有犧牲的革命先輩,興建了米家務烈士陵園,劉秉彥、曠伏兆兩將軍遺骨均埋葬於此。

特產美食

炸千子
炸千子是雄安新區的漢族傳統小吃。也是米家務鎮地方小吃。傳統炸千子以豬肉餡、雞蛋、麵粉等為原料,雄安的炸千子以豆沙餡為主。精選紅小豆,煮熟去湯,用勺的底面搓成粉,漂去皮,過油,即成豆沙。用精白面調成糊,在熱鍋中掄撒,用鏟子刮平,待熟,即成煎餅。用煎餅裹豆沙、搓成直徑4厘米上下的卷,外邊掛糊,放入油鍋里炸,取出,切成2寸左右長的段,即可食用。炸千子
薰泥鰍,為雄縣米家務鎮地方小吃。製作時,把選好的泥鰍用水洗凈,放進十幾種調料配成的湯盆里,浸泡半天入味,撈出後上鍋蒸熟。熏制所選的鋸末以無味的果木為主,然後在鋸末添加適量的白糖和小米,把熟泥鰍擺在鐵蓖子上,用鋸末和白糖、小米燒焦混合后冒出的濃煙熏蒸,勤翻動,到泥鰍呈淺棕色為止。特點是:味道清香,無小刺,好貯存,易攜帶。薰泥鰍
春不老
春不老,亦名雪裡紅,是保定三寶之一,也是米家務鎮地方小吃。雪裡紅莖和葉子是普通蔬菜,通常腌著吃。腌制后,不生筋,也不長柴,無苦澀味道,顏色嫩綠新鮮,為冬春季節不可多得的蔬菜。用春不老做腌菜、生食和炒菜均宜。

交通


米家務鎮境內保津城際鐵路自西向東橫穿全鎮,大廣高速公路自北向南貫通,穿越米家務鎮上岔河村與榮烏高速公路互通。還有112國道、榮烏(保津)高速公路、白洋淀溫泉城旅遊路穿境而過,榮烏高速公路雄縣東出入口位於北庄村境內。2013年末,米家務鎮鎮區道路總長度263千米,人均擁有道路長度23米。板家窩客運站2007年建成,2013年,客運站日發客運汽車176班次,日均容量850餘人次。
米家務鎮
米家務鎮

社會


教育事業

截至2013年末,米家務鎮有幼兒園13所,在園幼兒1370人,專任教師74人;小學8所,在校學生2800人,專任教師140人,小學適齡兒童入學率100%;初中2所,在校學生620人,專任教師85人。初中適齡人口入學率、小升初升學率、九年義務教育覆蓋率均達100%。國家財政性教育經費191萬元。

體育事業

截至2013年末,米家務鎮有學校體育場9個。80%的村安裝了健身器材,經常參加體育活動的人員占常住人口的35%。

文化事業

截至2013年末,米家務鎮鎮文化站1處,村級文化活動中心20個,各類文化專業戶92戶;各類圖書館36個,藏書17餘萬冊;音樂、美術、書法、攝影及文化業餘創作隊伍達260人。

醫療衛生

截至2013年末,米家務鎮有各級醫療衛生機構45個,門診部(所)45個;有床位20張;固定資產總值150萬元。專業衛生人員57名,其中執業醫師4人,執業助理醫師10人,註冊護士5人。醫療機構(門診部以上)完成診療1.5萬人次。20個村村民參加新型農村合作醫療,參保率91%。

基礎設施

截至2013年末,米家務鎮建成米家務鎮自來水廠1處,有深水井2眼及成套凈化設備;有米北,板東、仁義莊變電站各1座;有線電視用戶290戶。

社會保障

2013年末,米家務鎮城鎮最低生活保障戶數65戶,人數86人,支出20.4萬元,比上年增長4.1%,月人均200元,比上年增長2.1%;醫療救助150人次,民政部門資助參加合作醫療160人次,共支出9.28萬元,比上年增長1.2%。農村最低生活保障戶數945戶,人數1099人,支出92.3萬元,比上年增長2.3%,月人均70元,比上年增長1.6%。國家撫恤補助各類優撫對象132人,撫恤事業費支出10.6萬元,比上年增長1.2%。參加新型農村養老保險1.5萬人,參保率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