塞阿拉州(Ceará),巴西東北部一州。北臨大西洋。面積14.6萬平方公里。人口647.1萬(1990年)。首府福塔萊薩。北部是沙質沿海平原,南部是巴西高原東北坡的山地。氣候乾熱。年降水量自北部的1,500毫米遞減至內地的400毫米,並集中於3月至5月。
1799年分自伯南布哥。1884年首先廢除奴隸制。1889年設州。
![塞阿拉州州旗、州徽](https://i1.twwiki.net/cover/w200/m3/f/m3f3cf8a20a2f13eb75147d97d17b12dd.jpg)
塞阿拉州州旗、州徽
巴西東北部主要灌溉農業州。棉花產量居全國第二位,
腰果產量居第一位,牛總頭數居東北部各州的前列,還產甘蔗、咖啡、豆類、稻、香蕉等。有漁業和伐木業。工業以紡織、製革、榨油、麵粉、板材、塑料為主,有鐵、銅、錳和石膏等礦產。境內鐵路、公路縱橫。
塞阿拉州是巴西出口大蝦最多的州,其出口量占巴西大蝦出口量的34.2%,其次是
南大河州。
巴西的
鈾礦資源豐富,其儲量居世界第六位。目前僅對25%的國土進行了鈾礦資源探測,勘探結果顯示,已探明、預測和推測資源量約為30.9萬噸U3O8,加上含有其它礦產的混合礦床,如位於亞馬孫州(AM)的Pitinga礦山、pará州(PR)的Carajás礦山均發現有鈾礦資源,預計儲量為15萬噸。根據現有的勘探資料,鈾礦資源主要分佈在
巴伊亞州(BA)、塞阿拉州(CE)、
巴拉那州(PN)和米納斯州(MG)。位於塞阿拉州(CE)的Santa Quitéria礦山於2006年投入生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