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找到87條詞條名為計算機應用基礎的結果 展開

計算機應用基礎

劉瑞新著圖書

《計算機應用基礎》是2016年5月機械工業出版社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是劉瑞新。

出版信息


計算機應用基礎
作者: 劉瑞新
出版社:機械工業出版社
出版年: 2016-5-3
頁數: 273頁
裝幀: 平裝
ISBN: 9787111530732

內容簡介


《計算機應用基礎(Windows 7+Office 2010)》根據教育部制訂的教學要求以及新版全國計算機等級考試大綱的要求編寫,書中主要內容有:計算機系統基礎、Windows 7操作系統的使用、計算機網路與Internet應用基礎、Word 2010文字編輯軟體的使用、Excel 2010數據處理軟體的使用、PowerPoint 2010演示軟體的使用、多媒體技術基礎和信息安全基礎等內容。每章都有適量的習題以方便學生練習。本書理論與實踐相結合,圖文並茂、內容實用、層次分明、講解清晰、系統全面。
本書為高等學校、高職高專計算機基礎課教材,也可作為其他人員的自學參考用書或培訓用書。

作者簡介


劉瑞新教授,從事計算機教學30餘年,見證和經歷了微型計算機在中國的發展歷程,至今仍從事教學,他編寫的教材來源於教學實踐,是教學實踐的升華。自1993年開始創作編寫計算機教材至今,他一直進行不倦的探索和創新,研究教學方法,並把這些改革和創新應用到所編寫的教材中,使教材理論與實踐結合得恰到好處,具有鮮明的特色,非常適合教師講授和學生自學,其多部著作獲評全國暢銷書獎、“十五”“十一五”“十二五”國家規劃教材及北京市高等教育精品教材。

圖書目錄


第1章 計算機系統基礎
1.1 計算機的初期發展史和時代劃分
1.1.1 電子計算機的初期發展史
1.1.2 電子計算機的時代劃分
1.1.3 計算機的分類
1.1.4 計算機的特點和應用
1.1.5 計算機的發展趨勢
1.2 計算機系統的組成
1.2.1 馮·諾伊曼型計算機的特點
1.2.2 計算機的硬體系統
1.2.3 計算機的軟體系統
1.2.4 程序的自動執行
1.2.5 計算機的指標
1.3 計算機中的數與信息編碼
1.3.1 計算機中的數制
1.3.2 二進位數的算術運算和邏輯運算
1.3.3 不同數制間的轉換
1.3.4 計算機中數值型數據的表示
1.3.5 西文信息在計算機內的表示
1.3.6 中文信息在計算機內的表示
1.3.7 圖形信息在計算機內的表示
1.3.8 計算機中數據的存儲單位
1.4 微型計算機概述
1.4.1 微型計算機的發展階段
1.4.2 微型計算機的分類
1.4.3 微型計算機系統的組成和結構
1.4.4 鍵盤的使用
1.4.5 滑鼠的使用
1.4.6 微機的啟動和關閉
1.5 練習題
第2章 Windows 7操作系統的使用
2.1 Windows 7使用基礎
2.1.1 Windows 7的啟動和關閉
2.1.2 桌面
2.1.3 使用程序
2.1.4 窗口的組成和操作
2.1.5 使用菜單、滾動條、按鈕和複選框
2.1.6 對話框的組成和操作
2.2 管理文件和文件夾
2.2.1 文件和文件夾的概念
2.2.2 使用資源管理器
2.2.3 文件和文件夾的基本操作
2.2.4 使用庫訪問文件和文件夾
2.3 設置Windows
2.3.1 使用“控制面板”
2.3.2 查看計算機的基本信息
2.3.3 設置時鐘
2.3.4 設置顯示屬性
2.3.5 設置主題
2.3.6 設置桌面圖標
2.3.7 更改Windows默認使用的程序
2.3.8 使用用戶帳戶
2.3.9 設置用戶帳戶控制
2.3.10 安裝和卸載應用程序
2.3.11 安裝Windows更新
2.3.12 添加或更改輸入語言
2.3.13 更新驅動程序
2.4 附件和幫助
2.4.1 使用附件
2.4.2 獲得幫助
2.5 練習題
第3章 計算機網路與Internet應用基礎
3.1 計算機網路的基本概念
3.1.1 計算機網路的定義
3.1.2 計算機網路的發展歷史
3.1.3 計算機網路的拓撲結構
3.1.4 計算機網路的分類
3.1.5 數據通信基礎知識
3.1.6 網路體系結構的基本概念
3.1.7 網路通信協議的概念
3.2 計算機網路的基本組成
3.2.1 網路硬體
3.2.2 網路軟體
3.2.3 無線區域網
3.3 Internet應用概述
3.3.1 Internet的起源和發展
3.3.2 全球海底光纜簡介
3.3.3 TCP/IP協議
3.3.4 IP地址與域名服務
3.3.5 Internet服務
3.4 接入Internet的方式
3.4.1 接入區域網
3.4.2 接入無線區域網
3.4.3 ADSL接入
3.4.4 電話撥號接入
3.5 Internet的應用
3.5.1 瀏覽信息
3.5.2 信息的搜索
3.5.3 電子郵件
3.5.4 其他服務
3.6 練習題
第4章 Word 2010文字編輯軟體的使用
4.1 Word的基本操作
4.1.1 Word的啟動和退出
4.1.2 Word窗口的組成
4.1.3 設置工作環境
4.1.4 創建文檔
4.1.5 保存文檔
4.1.6 打開文檔
4.1.7 輸入文本
4.1.8 保護文檔
4.2 文檔的編輯
4.2.1 移動插入點
4.2.2 選定文本
4.2.3 插入文本
4.2.4 設置格式標記
4.2.5 刪除文本
4.2.6 撤銷與恢復
4.2.7 移動文本
4.2.8 複製文本
4.2.9 在粘貼文本時控制其格式
4.2.10 查找和替換
4.3 設置字元格式
4.3.1 設置字體、字型大小、顏色
4.3.2 設置超鏈接、首字下沉格式
4.4 設置段落格式
4.4.1 設置段落的水平對齊方式
4.4.2 設置段落縮進
4.4.3 調整行距或段落間距
4.4.4 添加項目符號列表或編號列表
4.4.5 設置製表位
4.4.6 更改文本間距
4.4.7 向文字或段落應用底紋或邊框
4.4.8 用格式刷複製格式
4.5 設置頁面
4.5.1 頁面設置
4.5.2 文檔分頁
4.5.3 分節
4.5.4 添加或刪除頁
4.5.5 頁碼
4.5.6 頁眉和頁腳
4.5.7 分欄
4.5.8 使用水印或背景標記文檔
4.6 表格
4.6.1 插入表格
4.6.2 繪製表格
4.6.3 選定和刪除表格
4.6.4 設置表格格式
4.6.5 調整表格的列寬和行高
4.6.6 設置對齊方式
4.6.7 表格內數據的排序與計算
4.6.8 移動或複製表格
4.7 圖片或剪貼畫
4.7.1 插入圖片或剪貼畫
4.7.2 更改圖片的環繞方式
4.7.3 調整圖片大小和旋轉圖片
4.7.4 裁剪圖片
4.7.5 修飾圖片
4.8 藝術字和文本框
4.8.1 插入藝術字
4.8.2 插入文本框
4.9 向文檔中添加形狀
4.9.1 插入形狀
4.9.2 形狀的排列、組合
4.10 標題樣式和目錄
4.10.1 樣式
4.10.2 在大綱視圖中查看文檔組織
4.10.3 創建目錄
4.11 批註和修訂
4.11.1 使用批註
4.11.2 在編輯文檔時進行修訂
4.11.3 審閱文檔中的修訂和批註
4.12 檢查拼寫和語法錯誤
4.13 插入公式
4.14 列印文檔
4.15 練習題
第5章 Excel 2010數據處理軟體的使用
5.1 Excel的基本操作
5.1.1 Excel的窗口組成
5.1.2 工作簿、工作表和單元格的概念
5.1.3 工作表的基本操作
5.2 格式化工作表
5.2.1 向工作表中輸入數據
5.2.2 使用自動填充提高輸入效率
5.2.3 使用批註
5.2.4 使用查找和替換
5.3 調整工作表的行、列布局
5.3.1 添加、刪除工作表中的行、列和單元格
5.3.2 調整列寬和行高
5.3.3 合併單元格
5.4 設置數據及工作表格式
5.4.1 設置數據格式
5.4.2 使用邊框和底紋
5.4.3 設置條件格式
5.4.4 清除單元格中的數據和格式
5.4.5 使用邊框
5.5 使用公式與函數
5.5.1 使用公式
5.5.2 單元格的引用方式
5.5.3 自動求和
5.5.4 使用函數
5.6 數據管理與分析
5.6.1 數據排序
5.6.2 數據篩選
5.6.3 合併計算與分類匯總
5.6.4 使用數據透視表和切片器
5.7 使用圖表
5.7.1 創建圖表
5.7.2 修改圖表格式和數據
5.8 列印工作表或工作簿
5.8.1 設置頁面布局
5.8.2 列印輸出工作表、工作簿或選定的區域
5.9 練習題
第6章 PowerPoint 2010演示軟體的使用
6.1 PowerPoint 2010的基本操作
6.1.1 PowerPoint 2010的啟動和窗口組成
6.1.2 添加幻燈片及應用主題和背景
6.1.3 刪除、複製、移動幻燈片
6.1.4 編輯幻燈片中的文字
6.2 演示文稿的視圖和母版
6.2.1 演示文稿的視圖模式
6.2.2 使用母版
6.3 在幻燈片中使用對象
6.3.1 通過對象佔位符插入對象
6.3.2 使用表格和圖表
6.3.3 使用SmartArt圖形
6.3.4 使用音頻和視頻
6.4 使用動畫和幻燈片切換效果
6.4.1 使用動畫效果
6.4.2 設置幻燈片切換效果
6.4.3 幻燈片放映
6.5 練習題
第7章 多媒體技術、信息安全基礎
7.1 多媒體技術基礎
7.1.1 媒體的概念
7.1.2 多媒體技術的概念
7.1.3 多媒體計算機系統的基本組成
7.1.4 多媒體技術的應用和工具軟體
7.2 信息安全基礎
7.2.1 信息安全的概念
7.2.2 網路信息安全基礎
7.2.3 計算機病毒及其防治
7.3習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