藝術問題

美國蘇珊·朗格所著圖書

第一講 第五講 第十講

基本信息


作 者:(美)蘇珊·朗格著,騰守堯譯
出 版 社:南京出版社
出版時間:2006-1-1
版 次:1頁 數:188字 數:200000
印刷時間:2006-1-1開 本:紙 張:膠版紙
印 次:I S B N:9787807181286包 裝:平裝

編輯推薦


“藝術同自然一樣,都是人類本來意義上的家園,藝術絕對不是常人認為的玩物,而是和諧之源,從中流出的,是涌動不息的生命之泉,只要接觸藝術和欣賞藝術,這富有生命力的甘泉便會滋潤乾渴的嘴唇,使心田之苗茁壯成長。久而久之,這樣的人就有可能成為一個和諧的和發展完美的人。如果一個社會由這樣的人組成,整個社會也就成為和諧的社會。一個社會只有同藝術結婚,才能生出文化之子,如果與藝術離異,只能導致野蠻,這個社會隨之會變成文化的沙漠。”
“對藝術的創造、接受和欣賞,是一種高級的文化素質,而獲取這種素質的重要捷徑,就是藝術教育。”
“當今方興未艾的綜合藝術教育或生態藝術教育……不僅注重各門藝術之間的對話、交叉和貫通,還注重藝術精神向其他學科的滲透。……實施綜合藝術教育,我國是最有優勢的。……繼承和發揚中華民族優秀藝術教育傳統,完善和發展綜合藝術教育,造就高素質的人才,正是開發這一套《藝術教育前沿論叢》的宗旨。”

內容簡介


本書是20世紀西方美學一個重要流派——符號學美學的代表作之一。《藝術問題》與《情感與形式》是朗格集中闡述其美學思想的主要著作,共同指向她獨創的最重要的美學命題,即將藝術定義為“人類情感的符號形式的創造”。《藝術問題》從這一理論基礎出發,提出藝術應當表現“生命的邏輯形式”,並將這種生命形式的基本特點概括為有機性、運動性、節奏性和不斷成長性,進而認為藝術創造應當把握這些特徵、自覺運用藝術直覺捕捉藝術形式與生命的邏輯形式之間的“象徵性聯繫”,創造出“與情感和生命的形式相一致”的“有意味的形式”,即幻象符號。和《情感與形式》的系統論述不同,《藝術問題》由十篇演講稿構成,易於理解。

作者簡介


蘇珊·朗格(Susanne K.Langer,1895-1982)德裔美國人,著名哲學家、符號論美學代表人物之一,先後在美國哥倫比亞大學、紐約大學等校任教,主要著作有《哲學新解》(1942年)、《情感與形式》(1953年)等。其藝術哲學全面繼承、發展和完善了卡西爾的符號論,使符號論美學在20世紀四五十年代達到鼎盛,產生了巨大影響。
騰守堯,南京師範大學教育科學學院特聘教授,美育研究中心主任,中國社會科學院研究生院博士生導師,中華美學學會常務副會長,國家社科基金評審委員,美育學術委員會主任,國家“藝術課程標準”研製組負責人,藝術課程國家實驗教材主編,《中國藝術教育》雜誌主編。曾任英國杜倫大學、德國明斯特大學客座教授。獲得國務院政府特殊津貼
主要著作有《審美心理描述》、《中國懷疑論傳統》、《藝術與創生》等。主要譯著有《藝術與視知覺》、《視覺思維》等,主編《生態式藝術教育示範叢書》(共16種)等圖書。

目錄


前言
第一講 動態形象——對舞蹈的一些哲學探討
第二講 表現第三講 創造
第四講 生命的形式
第五講 藝術知覺與“自然之光”
第六講 表面的類似——各類藝術之間的真實關係和特殊關係
第七講 各類藝術中的模仿和“轉化”
第八講 藝術原則與藝術創造法則
第九講 藝術符號和藝術中的符號
第十講 談談詩的創造
附加篇 科學中的抽象與藝術中的抽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