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仙鎮

福建省尤溪縣轄鎮

梅仙鎮位於福建省三明市尤溪縣城東北部,建鎮於瀋水之濱,轄23個行政村、1個居委會。

2017年,行政區域面積23945公頃,常住人口26240人。

歷史沿革


1959年建梅仙公社,1984年改鄉。1985年,轄23個村、281個村民小組,鄉政府駐梅仙村。1990年改鎮。1997年,面積246平方千米,人口3.2萬,轄梅仙、丈漈、丁地、雲林、乾美、下保、龍雲、玉石、雙峰、源湖、謝坑、蕉坑、沖頭、沖坪、小蕉、科第、經通、坪寨、南洋、梅營、汶潭、半山、通演23個村委會。

地理環境


梅仙鎮地處尤溪縣東北部。全鎮土地總面積242.9平方公里,鎮區面積4.42公頃,耕地面積23299畝,林地面積246183畝。地跨縣境中部和西北部,位於北緯26°10′~26°23′、東經118°08′~118°19′之間。面積246平方公里。

氣候

梅仙鎮[福建省尤溪縣梅仙鎮]
梅仙鎮[福建省尤溪縣梅仙鎮]
梅仙鎮地勢西高東低,境內山巒延綿起伏,小山谷和小盆地錯落其間,海拔在90-760米之間。屬中亞熱帶海洋性季風氣候,年平均氣溫19.6℃,無霜期300天,年平均降水量1600-1800米,日照1864.6小時,森林資源豐富,全鎮擁有林地面積246183畝,基中毛竹35664畝,森林覆蓋率77.9%。糧食作物以水稻、甘薯、大豆為主,主要經濟作物有花生、甘蔗、西瓜、茶葉、臍橙等,土特產有綠筍乾、臍橙等,梅仙鎮的水果主要有梨、柑桔、柚奈、草莓等,其中省優甜樂牌臍橙種植面積1580多畝,年產量1170噸,是省內外聞名的“臍橙之鎮”。

行政區劃


轄23個村委會和1個居委會,59個自然村,總人口33648人。
名稱轄自然村
梅仙村梅仙石皆倒龍抱珠東門
丈漈村百丈漈自然村
丁地村丁地固口龍劉丁
雲林村蕉林坑東爐黃金坑后洋
乾美村曲斗三寶寺東門坑根竹坑
大埕村尾洋高山厝芋渡坑
下保村下保羅坑大訓坑黃茶樓梯壟
龍雲村大丘頭洋頭西山下洋
玉石村玉石大池
雙峰村大爐山頭坪對面山崎后林牛角尾
天盂後山林山梨樹南坂洋
北山塍兜吳漈田崩山曲
源湖村源湖花橋白沙爐白坑
玉帶坑坪尾柴橋頭
謝坑村謝呼侖新建根竹園詩坑
三港頭坑頭開山坪坑尾
蕉坑村彭頭下村上村山斗後園坪
沖頭村東頭坑底侖通坑底大隔
沖坪村十八町東坑
小蕉村小蕉后洋
科第村科第
經通村經濟坑通坑徐家山嶺后
馬坪丁家 
坪寨村洋中寨頭下渡坪侖
下洋下湖上洋
南洋村后丁余坑后畲岩兜謝厝墘
石坪南洋上程彭坑底
梅營村梅營峰岩彭坑上渡坂
烤坑后灣楊梅坪下爐仔
汶潭村汶潭白石
半山村半山
通演村通演小褒獅坪山余山嶺

經濟


梅仙鎮[福建省尤溪縣梅仙鎮]
梅仙鎮[福建省尤溪縣梅仙鎮]
改革開放以來,特別是進入90年代未期以後,梅仙鎮的經濟和社會各項事業得到了快速的發展,2005年被列為全國第一批發展改革試點鎮,現已成為全縣最富庶的鄉鎮,百姓的生活日益寬裕,實現幾個全縣之最,即家庭小轎車、名車全縣最多,百姓銀行存款全縣最多,百姓用電量最多,各項稅款繳納全縣最多。2007年,全鎮工農業總產值完成100840萬元,其中工業總產值76881萬元,農林牧漁業總產值23959萬元,鎮財政總收入756.4萬元,稅收收入1.7673億元,村財收入1383萬元,農民人均純收入4176元。
梅仙鎮的工業發展迅速,全鎮現有民營企業104家,規模以上企業18家,主要有水泥、石粉、選礦、冶鍊、建材、化工等主導產業。良好的投資環境吸引了許多客商到此投資興業,2004年以來,相繼引進投資3億元人民幣的誠明金屬冶鍊有限公司、投資1億港幣的華港電源科技有限公司、投資1億元人民幣的華能硅業科技有限公司等市縣重點建設項目,為梅仙經濟的跨越式發展插上騰飛的翅膀。

文化


人文歷史

梅仙鄉成立於1984年,1990年撤鄉建鎮。歷史上人才輩出,有能工巧匠、名醫、仁官等。
歷史上有名的南宋著名理學家、思想家、哲學家朱熹就是出生在尤溪、世稱朱子,是孔子、孟子以來最傑出的弘揚儒學的大師。
梅仙鎮、梅仙村本美的蕭文鉦官居七品,乾隆丁酉科<42年>拔貢第一名,也是清嘉慶年間御賜為60名仁官之一,後任湖北省鶴峰州州判、歸州州判。倡導、組建梅仙鎮的民間管弦樂曲及樂隊。蕭文鉅乾隆甲午科<39>年優貢,入京考取鑲白旗教習,後任浙江省烏程縣主薄;嘉興縣右堂;俸滿保題候升,代理武康縣事。梅營村余祖訓曾任雍正皇帝的國師;羅春娣是新中國成立后的傑出代表,曾任中共中央修補委員、福建省人大常委、婦聯主席等職務。

建築景觀

梅仙鎮歷史悠久,古名為九都,距今有1000多年的歷史,九都文物古迹眾多,目前鎮內仍有保存較為完好的坪寨大腹厝、汶潭寨、梅營的大帽洞,董山永和寺、梅仙夫人宮、梅營活泉堂、紅軍標語群等。此外避暑勝地倒排岩,山上岩石嵯峨,間有惟妙惟肖的石柱、石床、石鼓、石鍾、石井、石將軍等奇景。

交通


梅仙鎮交通便捷,距縣城僅15公里,北通南平73公里,下到福州175公里,西距三明110公里,京福高速公路穿境而過,距互通口8公里。

社會


基礎設施

全鎮水力資源豐富,主要河流有尤溪河、南洋溪、丈際溪、雙豐溪、源湖溪等5條,全鎮共有12座水電站(沈龍、九都、雙豐、丈際、丁地、丁坑頭、雙蕉、龍雲、雲林、黃茶、龍口、源湖),總裝機容量達11715KW,年發電量達到4500萬度。全鎮24個村實現村村通水泥路,人飲工程日趨完善,95%的村都飲用清潔衛生的自來水,集鎮自來水廠日供水可達5000噸,滿足居民和企業用水。郵電通訊設施完善,全鎮24個村(居)已實現移動通訊信號覆蓋,全部開通了程式控制電話,隨時可以與國內外進行通訊聯繫。富饒的物產、便捷的交通、充足的電力以及優質的服務營造了日益優越的投資環境。
文化事業也日趨進步,全鎮現有文化活動中心6個,內有圖書室、閱覽室、棋藝室、乒乓球廳等設施,是群眾文化娛樂的中心場所,有業餘劇團4個,群眾文化生活有文學寫作、戲曲、花燈會等。醫療衛生設施完善,鎮衛生院2002年新建了一座綜合門診樓;教育基礎設施配套,鎮內建有1所中學,1所中心小學,8所6年制完全小學,學生可實現就近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