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方壽帶鳥

雀形目鶲科動物

東方壽帶鳥(學名:Terpsiphone affinis):體長19-23厘米(不包括雄性的細長中央尾羽,其突出超過27厘米或更長),體重14·3-23·5克。雄鳥和雌鳥的外觀不同。雄鳥本身表現出兩種色形——白色和栗色。在栗色形態中,上體是栗色而不是白色。二種色態的下半部分都是白色的。雌鳥喉嚨灰色,上體及背部栗色,下體白色。它們缺少雄鳥的長尾羽毛。雄性亞成鳥看起來非常像雌鳥,但有黑色的喉嚨和藍眼圈。年輕的雄鳥體羽栗色,尾巴短。

主要棲息於海拔1200米以下的低山丘陵和山腳平原地帶的闊葉林和次生闊葉林中,常單獨或成對活動,偶爾也見3-5隻成群。性羞怯,常活動在森林中下層茂密的樹枝間,時而在樹枝上跳來跳去。以昆蟲和昆蟲幼蟲為食。分佈於中國南方、印度、印尼、印度支那半島、尼泊爾、新加坡。

形態特徵


東方壽帶鳥
東方壽帶鳥
東方壽帶鳥體長19-23厘米(不包括雄性的細長中央尾羽,其突出超過27厘米或更長),體重14·3-23·5克。
雄鳥和雌鳥的外觀不同。雄鳥本身表現出兩種色形——白色和紅褐色。在紅褐色形態中,上體是紅褐色而不是白色。二種形態的下半部分都是白色的。雄性有長達27厘的長尾羽,兩條中央尾羽長達30厘米並下垂拖曳。頭部是閃亮的藍黑色,還有一個聳起的黑色羽冠。有深藍色至黑色的喉嚨,明亮的藍色眼圈,虹膜黑色。
雌鳥喉嚨灰色,上體及背部紅褐色,下體白色。它們缺少雄鳥的長尾羽毛。與雄鳥不同,喉部顏色和眼圈不同,雌鳥有灰色的喉嚨和微弱的眼圈。
雄性亞成鳥看起來非常像雌鳥,但有黑色的喉嚨和藍眼圈。年輕的雄鳥體羽紅褐色,尾巴短。它們在第二年或第三年會長出長尾。成年雄鳥上體為明亮的紅褐色或主要是白色。一些鳥類顯示出紅褐色和白色之間的某種程度的中間性。長尾紅褐色的鳥類通常在翅膀和尾羽上沒有軸條紋,而在白色的鳥類中,有軸條紋,有時翅膀和尾羽的邊緣是黑色的。

棲息環境


主要棲息於海拔1200米以下的低山丘陵和山腳平原地帶的闊葉林和次生闊葉林中,也出沒於,林緣疏林和竹林,尤其喜歡溝谷和溪流附近的闊葉林。

生活習性


常單獨或成對活動,偶爾也見3-5隻成群。性羞怯,常活動在森林中下層茂密的樹枝間,時而在樹枝上跳來跳去,時而在枝間飛翔,或從一棵樹飛向另一棵樹。飛行緩慢,長尾搖曳,如風箏飄帶,異常優雅悅目,一般不做長距離飛行。常從棲息的樹枝上飛到空中捕食昆蟲,偶爾亦降落到地上,落地時長尾高舉。鳴聲高吭、洪亮,鳴叫時羽冠聳立。繁殖期間領域性甚強,一旦有別的鳥侵入,立刻加以驅趕,直到趕走為止。
主要以昆蟲和昆蟲幼蟲為食,所吃食物種類主要有甲蟲金龜甲、劍虻、蟬、粉蝶、蛾類幼蟲、蝗蟲、螽斯鞘翅目鱗翅目直翅目雙翅目同翅目等昆蟲和昆蟲幼蟲,也會吃很少量和植物種子。

分佈範圍


原產地:孟加拉國、不丹、汶萊達魯薩蘭國、柬埔寨、中國、印度、印度尼西亞、寮國人民民主共和國、馬來西亞、緬甸、尼泊爾、新加坡、泰國、越南。
遊盪:馬爾地夫。
東方壽帶鳥分布圖
東方壽帶鳥分布圖

繁殖方式


繁殖期5-7月。多數在5月末6月初開始營巢,在闊葉林中靠近溪流附近的小闊葉樹枝杈上和竹上,也在林下幼樹枝杈上營巢。營巢由雌雄鳥共同承擔,每個巢5-6天即可完成,巢呈倒圓錐形,結構相當精緻,巢外壁以植物花序、苔蘚、羽毛、棉花和蛛網編織而成,內壁由細草根、草葉、草莖、樹皮纖維和苔蘚構成。距地高1-2.5米。每窩產卵2-4枚,卵為橢圓形或梨形,卵的顏色變化較大,有的為乳白色或灰黃白色、被有紅褐色斑點;有的為駝灰色、具栗色斑點。卵的大小為21-25毫米×15-19毫米, 重2-2.5克。孵卵主要由雌鳥承擔,雄鳥在雌鳥離巢期向亦參與孵卵活動,孵化期15±1天。雛鳥晚成性,雌雄親鳥共同育雛,經過11-12天的餵養,幼鳥即可離巢。

亞種分化


東方壽帶鳥(9亞種)
中文名稱學 名命名者及年代
1東方壽帶鳥馬來亞亞種Terpsiphone affinis affinisBlyth, 1846
2東方壽帶鳥婆羅洲亞種Terpsiphone affinis borneensisHartert, 1916
3東方壽帶鳥緬甸亞種Terpsiphone affinis burmaeSalomonsen, 1933
4東方壽帶鳥小巽他群島亞種Terpsiphone affinis florisBüttikofer, 1894
5東方壽帶鳥印度支那亞種Terpsiphone affinis indochinensisSalomonsen, 1933)
6東方壽帶鳥尼亞斯島亞種Terpsiphone affinis insularisSalvadori, 1887
7東方壽帶鳥尼科巴群島亞種Terpsiphone affinis nicobaricaOates, 1890
8東方壽帶鳥蘇門答臘島亞種Terpsiphone affinis proceraRichmond, 1903
9東方壽帶鳥松巴島亞種Terpsiphone affinis sumbaensisA. B. Meyer, 1894
註:該物種東方壽帶鳥(Terpsiphone affinis)曾經是壽帶鳥(Terpsiphone paradisi)的馬來亞種(Terpsiphone paradisi affinis),2015年壽帶鳥劃分為三個物種:中國壽帶鳥印度壽帶鳥(含4個亞種)和東方壽帶鳥(含9個亞種)。

種群現狀


該物種分佈範圍廣,不接近物種生存的脆弱瀕危臨界值標準(分佈區域或波動範圍小於20000平方公里,棲息地質量,種群規模,分佈區域碎片化),種群數量趨勢穩定,因此被評價為無生存危機的物種。

保護級別


列入《世界徠自然保護聯盟瀕危物種紅色名錄》(IUCN) 2017年 ver 3.1——無危(L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