力透紙背

漢語成語

力透紙背,漢語成語,拼音是lì tòu zhǐ bèi,意思是形容書法剛勁有力,筆鋒簡直要透到紙張背面。也常用來形容詩文等作品運力巧妙,內涵深刻。出自《張長史十二意筆法記》。

成語釋義


透:穿過。形容書法剛勁有力,筆鋒簡直要透到紙張背面。也形容詩文立意深刻,詞語精練。

成語出處


唐·顏真卿《張長史十二意筆法意記》:“當其用鋒,常欲使其透過紙背,此成功之極也。”

成語典故


清.趙翼《甌北詩話.陸放翁詩》:“意在筆先,力透紙背。”
魯迅《且介亭雜文二集.蕭紅作〈生死場〉序》:“敘事和寫景,勝於人物的描寫,然而北方人民的對於生的堅強,對於死的掙扎,卻往往已經力透紙背。”

用法搭配


例句

他的毛筆字寫得非常好,力透紙背。

成語用法

主謂式;作謂語、定語、分句;含褒義。
示例
清·趙翼《甌北詩千方百計·陸放翁詩》卷六:“(陸遊詩)意在筆先,力透紙背。” 
清·黃景仁《兩當軒集·題赤橋庵上人畫梅》:“筆端夭矯不可狀,墨妙直與鴻蒙通;慘慘著花二三萼,力透紙背非人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