疾風

詞義解釋

疾風:漢語辭彙。拼音:jí fēng。釋義:1、猛烈的風。2、比喻劇烈的變故、變亂。3、氣象學上舊指7級風。

引證解釋


1、急劇而猛烈的風。
莊子·天下》:“﹝禹﹞沐甚雨,櫛疾風,置萬國。”
《楚辭·東方朔》:“徐風至而徘徊兮,疾風過之湯湯。”王逸註:“風為號令,言君命寬則風舒,風舒則己徘徊而有還志也;令急風疾,則己惶遽欲急去也。”
《東觀漢記·王霸傳》:“上謂霸曰:‘潁川從我者皆逝,而子獨留,始驗疾風知勁草。’”
南朝宋鮑照《出自薊北門行》:“疾風沖塞起,沙礫自飄揚。”
唐元稹《授劉悟檢校司空幽州節度使制》:“勁草可以受疾風,盤根然後見利器。”
清孫枝蔚《雨》詩:“久雨眠荒寺,疾風吹晚鐘。”
2、比喻劇烈的變故、變亂。
三國魏曹冏《六代論》:“是以聖王安而不逸,以慮危也;存而設備,以懼亡也。故疾風卒至而無摧拔之憂,天下有變而無傾危之患矣。”
3、氣象學術語。指蒲福風級七級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