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次柏林危機

第二次柏林危機

1949年9-10月,西東德分別成立了德意志聯邦共和國德意志民主共和國。二戰後,蘇、美、英、法四國分區佔領柏林。1948年柏林被分為東、西兩部分,西區仍由美英法三國佔領,但整個柏林市均在東德境內。西柏林聯邦德國約177公里,有鐵路、公路、水路和空中走廊相連,東、西柏林之間的邊界開放。西方國家利用西柏林特殊的地理位置,不斷地對民主德國和東歐國家進行滲透。西柏林成為東西冷戰的“前哨城”。

背景


隨著東西方冷戰的加劇,東西方在柏林問題上的衝突不斷加重。聯邦德國想用原子武器武裝軍隊,民主德國宣稱要統一柏林,蘇美雙方態度強硬。

總述


圍繞西柏林地位問題蘇美之間發生的第二次衝突事件。從1958年10月拉開序幕到1961年10月赫魯曉夫取消簽訂的最後期限而基本結束,歷時三年。

過程


序幕

1958年10月27日,民主德國領導人烏布利希提出西方國家沒有權力留在柏林。
1958年11月10日,赫魯曉夫宣布蘇聯準備把至當時仍由蘇聯機構執行的管理柏林的職權移交給獨立自主的德意志民主共和國,並於27號正式照會英、法、美三國,建議“把西柏林變成非軍事化的自由城市”,並給予西方三國在6個月期限協議相關事宜。西方國家反應十分強烈,艾森豪威爾毫不退讓,形勢一度緊張,出現新的“柏林危機”。東西方為尋求問題解決的途徑,開展一系列頻繁外交活動,但舉步維艱。

關鍵立場

西方國家:維持柏林現狀、不承認東德政府、堅持統一后的德國加入北約等。
蘇聯:德國統一併實行中立化,在此基礎上籤訂對德合約。

四國首腦會議

東西方四國首腦會議在克服了許多矛盾和分歧的狀況下才得以確定舉行。蘇聯積極主張舉行首腦會議,以解決包括德國問題在內的重大國際問題;美國則持保守態度,認為應先達成解決某些實質性問題的協議;英國持積極態度;法國不願看美國人的眼色行事,單獨積極對蘇洽談。但由於西方國家沒有制定統一政策及東西國家之間的尖銳分歧,首腦會議遲遲沒有召開,東西方普遍質疑其是否能解決實質問題。
各國協議會議召開日期為1960年5月16日,但會議召開前期,美蘇之間爆出了U-2間諜飛機事件,直接導致了會議的流產。

柏林牆

赫魯曉夫於1961年6月重新就柏林問題發布強硬聲明,並為此採取一系列措施:暫停實施裁軍計劃,增加國防預算,召集高級軍事顧問會議,任命新的駐德司令,但得到新上任的肯尼迪政府針鋒相對的回復。肯尼迪決定追加國防費用,加強駐德美軍的作戰能力,改善其戰略地位,特別是增加導彈力量。英法對美國的政策給予堅決支持。

結束

美蘇雙方劍拔弩張。此時出現了東德人進入西柏林的高潮,局面緊張加劇。8月13日,民主德國部隊封鎖西柏林四周並沿邊界拉起170公里的鐵絲網,築起3.6米高的水泥牆,這就是柏林牆。西方對此提出強烈抗議,雙方都加緊備戰活動,進行軍事演習。但避免直接的軍事衝突。同時雙方都在尋求外交途徑緩解緊張局勢。9月21日,美蘇外長舉行會談,10月17日,赫魯曉夫放棄對德和約簽訂的最後期限,標誌第二次柏林危機基本結束。

影響


第二次柏林危機確立了德國的分裂局面。美蘇不僅承認雙方無力按照自己的意願解決德國問題,也意識到雙方均無法忽視對方的意願,從而形成了雙方均能接受的處理危機的遊戲規則。這也是冷戰中美蘇雙方的自我剋制機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