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瘦枝

李瘦枝

李瘦枝,名崇德,字壽芝。男,陝西渭南縣人,1903年農曆2月27日出生於西安。1926年考入北京大學歷史系,畢業后,任陝西省立中山中學教務主任。1934年任陝西省立三原女子中學教師。1935年2月受陝西教育廳委派,接收渭陽中學,改組為陝西省渭南簡易師範學校,李先生任校長。1936年7月辭去校長職務,在陝西省立西安高級中學任教師兼訓育主任。他利用講台評古論今,向學生進行愛國主義、馬克思唯物史觀教育及抗日宣傳。

人物生平


12月9日,率學生參加黨領導的紀念“一二九”運動一周年,赴蔣介石駐節地臨潼請願的抗日請願大遊行,反對內戰,要求抗日,迎來了震驚世界的“西安事變”。還曾率學生參加了歡迎在晉綏前線抗戰重創日軍的傅作義將軍的遊行等抗日宣傳活動。李瘦枝先生是黨領導的“西北教育界抗日救國大同盟”成員。三原中學是中共三原中心縣委和西北教育界抗日救國大同盟的一個重要據點,李先生作為該校校長,使三原中學成為當時渭北和陝西教育界抗日救國和實施國難教育的重要陣地。1938年日寇轟炸西安,各中學陸續外遷。為解決留在西安的學生就學問題,省教育廳1939年決定在長安杜曲設立省立興國中學,派李先生前往籌備。1940年3月任省教育廳督學,8月被委派任陝西省戶縣師範學校校長。1942年被省教育廳委派為陝西省立興國中學校長。李先生接任后,使興國中學成為當時西安師資力量強,學生人數多,進步人士集中,學風端正,抗日救亡工作活躍的著名學校。1944年8月,應黃河水利委員會李書田之邀,李瘦枝先生協助籌辦北洋工學院西京分院,並擔任秘書室主任及副教授。1946年至1948年,應私立華北文法學院院長王捷三之邀,在該院任教授兼總務長,同時,兼任校董事會秘書。
1949年1月31日,北平和平解放,院長王捷三與好朋友范文瀾等相商,把私立華北文法學院併入華北大學(1950年1月1日改為中國人民大學),交給人民政府。李先生與王捷三對原華北文法學院校董事會成員進行了大量說服工作,並將全部校產,學生,教職員工造冊登記,交華北大學。交接完畢,李先生同亢心栽,馮幼農等離開北平,經山西赴延安,3月上旬到達陝甘寧邊區,受到中共西北局書記習仲勛接見。后被派往延安大學,在延大研究室工作。5月15日隨陝甘寧邊區政府人員南下,5月20日到達黃陵,聞知西安已回到人民懷抱,遂日夜兼程,於5月25日到達西安。5月27日派赴西北大學,參加西北軍管會西北大學軍事代表組工作。接收完畢,任西北大學校務委員會委員,史地系主任兼教授。10月5日調陝甘寧邊區政府教育廳大學教育委員會工作,任秘書。同年5月加入中國民主同盟
1950年以後,歷任西北軍政委員會教育部高教處副處長、西北行政委員會教育局副局長、西安師範學院副院長、陝西省高教局副局長。同時任陝西人民委員會委員,陝西省一、二、三屆人民代表,第五屆全國政協委員,陝西省政協第四、五屆副主席,西安市政協三、四、五屆副主席。曾任民盟中央委員、民盟西北總支部委員、民盟陝西二、三屆副主任委員、第四屆主任委員、民盟西安市第四、五、六屆主任委員。民盟中央顧問。以及西安市中蘇友好協會副會長、陝西教育學會名譽會長等職。1957年2月,被國務院總理周恩來任命為陝西省高等教育局副局長,3月列席參加於3月6日至13日在北京召開的中國共產黨宣傳工作會議。3月12日聆聽毛主席在中國共產黨全國宣傳工作會議上的講話。1960年8月,出席民盟中央擴大會議。8月22日受到毛主席、劉主席、周總理,朱委員長等黨和國家領導人接見併合影留念。這是他最感自豪的兩件事。
李先生在抗日戰爭時期,以學校為陣地宣傳黨的抗日綱領和主張,掩護中共地下黨員和進步人士,保釋被監禁的進步學生等,為黨為人民做了許多有益工作。解放戰爭時期支持進步學生“反飢餓、反內戰、反迫害”的鬥爭,保護進步學生。1949年5月積極協助把華北文法學院移交給人民政府。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后,主要從事教育和統一戰線工作。對革命事業做了很多貢獻,為社會主義建設培養了大批人才,是一位德高望重的教育工作者。他堅決貫徹執行黨的統一戰線方針、政策,團結各方面人士為社會主義服務。“文革”期間,他雖身陷逆境,受到摧殘迫害,但對中國共產黨始終具有堅定的信念。
他在病危中寫的入黨申請書說:“回憶一生追求,心中不能平靜……現在病中,我別無他想,唯一的希望是在我臨終之前成為一名光榮的中國共產黨黨員。”1985年1月19日,中共陝西省委根據黨章有關規定,直接接收他為中國共產黨黨員。當他得知被批准入黨后,心情激動地歡呼“中國共產黨萬歲”。1月20日《陝西日報》頭版以“省委批准李瘦枝同志入黨”為題,進行了報道,讚揚李先生忠誠黨的事業,在教育戰線做出了重要貢獻,譽李先生為老知識分子的楷模。

個人其它信息


1985年2月4日,李瘦枝先生帶著欣慰的微笑走完了人生最後的時刻,溘然去逝。享年82歲。臨終前,他再三叮嚀子女“要識大體、顧大局、聽黨的話”,要按黨的原則辦事,要關心故鄉教育事業,表現了一個共產黨員的高風亮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