席橋村

席橋村

席橋村位於山東省東平縣接山鎮駐地東1.5公里,東鄰肥城市,全村有耕地面積286公頃,206戶,672人。因古橋(席橋)得名席橋村。村子坐落在S331泰東公路的南側,西靠有大汶河,交通便利,風景優美。村子自古流傳著有關“禿尾巴老李”的傳說,美麗的傳說給村子增添了許多神秘的色彩,也因此席橋成龍家喻戶曉的村莊。

歷史及演變


席橋村
席橋村
古席橋
古席橋
東平席橋,系中型橋樑,橋樑編號為S331-L0240370923,樁號位於省道泰商線62K+073,東平縣接山鄉席橋村西北處,跨匯河下游。司馬光編著的中國古代著名的歷史著作《資治通鑒》、清康熙《山東通志》、清康熙《東平州志》、清乾隆《山東通志》、清光緒《東平州志》和1989年出版的《山東公路史》、1993年出版的《泰安公路史》均有記載。在北宋大中祥符元年(公元1008年),真宗趙恆欲東封泰山。同年四月“戊午,詔東巡,取鄆州(州治即今東平州城)臨酅(音xī,春秋時齊地,今山東省東平縣)路赴泰山”,十月,“辛卯,駕發京師,奏侍使奉天書先導。辛丑,次鄆州;壬辰,駐蹕”(《續資治通鑒》卷第二十七)。當東行過匯河(古稱架坎河)時,河上之橋用草席鋪墊,后此橋即由此得名,橋所在村莊也遂改名為席橋村。《山東公路史》載:“清康熙《山東通志》載:‘席橋,在東平東架坎河(今匯河)上,相傳宋真宗(趙恆)東封泰山,車架(駕)經行,以席鋪借,故名’。清光緒四年(公元1978年)《東平州志》載:‘該橋始建於宋真宗大中祥符元年(公元1008年)’。現在泰安至東平公路上仍有席橋,經過後來多次改建,已非原來面目”。清康熙十二年(公元1673年)張聰著《東平州志》載:“宋真宗東封泰山,車駕經
行,以席鋪藉,故名,大定七年(公元1167年)(重)修”。據清光緒《東平州志》載:“席橋在金代大定二年(公元1162年)和明代嘉靖年間(公元1552~1566年)曾有重修,也有過多次小規模的維修”。民國八年(公元1919年)、民國二十一年(公元1932年)兩次重修,均為石拱結構橋樑,長23.7米,計3孔,寬5.6米,高3.35米。橋墩前後各有一座圓雕。原橋邊碑刻多損壞。在橋東有周漢遺址一處,地表有陶豆、鬲足等古代遺物。1953年8月1日,山東省交通廳泰安地區公路段修補完畢。
1967年4月至12月,結合匯河水系治理,對接山至鄣城段進行了改建。從而避開了接山、鄣城、席橋等村莊,取消了漫水路段,在原橋上游的席橋村北新建席橋1座,為石拱結構。橋長89米,寬5.5米,高6.5米,載重為汽-13噸。1984年拆除重修,改建后的席橋上部結構仍為石拱結構,總長97.88米。橋跨組合為3×25米,最大跨徑25米。橋面寬10.5米,橋面凈寬9米,兩側人行道寬各0.5米。橋高7.5米,橋下凈空4.9米。設計荷載為汽車-20級,掛車-100級。橋墩類型為重力式墩,橋台類型為U型橋台。設計洪水頻率為1/100。兩側橋頭路寬為14米。至2000年,原橋橋身良好,橋面破損嚴重,是年10月,泰安市公路局在泰(安)商(老莊)公路安駕庄至東平縣城段大修改建中,投資19萬元對該橋橋面進行維修,在原橋的基礎上,將兩側人行道拆除,重新澆築一層水泥混凝土路面,更新兩側護欄。改造后的席橋橋寬組合為10.3+2×0.5米,橋面凈寬10.3米。通車后狀況良好。

席橋文化


“禿尾巴老李”傳說
合併圖冊
合併圖冊
相傳,北宋大中祥符元年(公元1008年),真宗趙恆東封泰山。途經東平境內護駕村、望駕村、瞞駕村、接駕山東行至匯河西岸,時逢河水暴漲,橋被洪水吞沒,又無船隻渡河,真宗皇帝面對大水嘆息不止。忽有隨從官員見一老翁正沿河堤西岸由南向北而行,遂急稟報真宗。真宗降旨找老翁前來,詢問其有何良策過河。老翁道:“你修一席橋,便可過河”。“何為席橋”?真宗問道。老翁回答:“用葦席捲為桶狀,依次而排,以繩連之即可”。真宗賞了老翁,吩咐左右征席築橋,約半日橋成,真宗乘輦駕上橋,橋不沉;水流衝擊,橋亦不搖,人皆稱奇。真宗過河后,面對席橋思忖,忽見橋下河水殷紅,十分驚奇。原來,老翁是居住在河內的一條黑龍化身,剛才是他背負“席橋”,才使真宗等眾多人馬安全通過。過橋時,由於車輦過重,車輪將龍的脊背碾破、龍尾被碾斷,河水被黑龍的鮮血染紅。黑龍忍住劇痛堅持到車輦人馬全部過河,然後騰空而去,飛到東北的一條江(今黑龍江)中安家。
“禿尾巴老李”安家東北黑龍江以前,江稱白龍江,當時江內有一條白龍,經常吞噬過江的人。“禿尾巴老李”(黑龍)為拯救當地黎民百姓,便和白龍打鬥起來,幾天幾夜不分勝負,飢餓、疲勞到極點。一天,“禿尾巴老李”對闖關東的山東老鄉說:“某朝某日,我和小白龍打仗(黑龍江那陣叫白龍江,小白龍在那裡鎮守),你們幫我蒸幾車饅頭,再拉幾車石灰,放在岸邊,看見上來黑水,你們就往裡面扔饅頭,看見上來白水,你們就往裡面撒石灰”。到那天,果不其然,白龍江里就像沸騰的滾鍋,一會兒上來黑水,一會兒上來白水。山東老鄉按照禿尾巴老李說的辦法,只要看到江中泛起白泡,便用筐不停地往水中撒石灰;看到江中冒黑泡就猛往江中扔饅頭。這樣一來黑龍吃飽后就有了力氣,白龍由於受到白灰的刺激而喪失精力。黑、白二龍在江中一直鬧騰了三天三夜,黑龍終於打敗了白龍,江中才得以風平浪靜。從此,白龍江便改名為黑龍江。黑龍為了感謝山東老鄉,告訴人們:“只要過江過河,就高喊‘禿尾巴老李’,我便護送你們安全過去”。後來人們過江時,高喊他的名字,果真都能平安渡過。因此,也就命名此江為黑龍江了!據說,當時過黑龍江的時候,船夫都要問一下“有山東人么”?有山東人才開船,沒有山東人就不開船,一直等到有山東人時才開船渡江。後來,人們在過江時,不管有沒有山東人,都要有人回答一聲“有”,這樣,船就會平安無事地渡過黑龍江。
席橋村
席橋村
清朝以降,受生活所迫,大批的山東人為了生計而背井離鄉闖關東,於是,山東老家《禿尾巴老李》的故事也伴隨他們來到了東北。當時,山東人闖關東到達東北后,舉目無親,所見只是天蒼蒼、雪茫茫,為了立足生存,同鄉之間都相互幫助和照應。在東北,有關《禿尾巴老李》的故事很多。在那裡 的山東人將創業與思鄉的情緒纏繞在一起,附會在一個古老的故事上,“禿尾巴老李”亦龍亦人,因此被那裡闖關東的山東人奉為保護神。前些年,許多當年闖關東的山東老人,說起老家依然感情至深,過年的時候,他們會在院中豎起高高的燈杆子,越高越好,盼望家鄉的人能看見。在東平,過年時依然延續著豎桿掛燈的的習俗。而在東北的大年初一,許多在東北山東人要起五更,好多人家還要踏著深深的積雪朝著山東老家方向走上一程,以表達對家鄉的思念和對祖先的祭拜。於是,這種思鄉情結附魂於“禿尾巴老李”身上,有了《回鄉為母上墳》的故事:“禿尾巴老李”因鎮守黑龍江重任在身,只有在每年的夏季,百忙之中抽一點時間回家給母親上墳。由於時間緊迫,來回匆匆,往返都是雷鳴電閃、風暴雨狂……。直到現在,每年的夏季,“禿尾巴老李”也常回席橋看看,為其老母祭墳。每次來時都會烏雲密布,雷聲滾滾,有時還夾帶著冰雹。這時,人們便說是“禿尾巴老李”回山東老家給老娘上墳來了……”。因此,“席橋”也就因此而揚名。
為了紀念“禿尾巴老李”,修建席橋時,在橋墩中間雕有它的石刻龍像,頭在橋北面,尾巴在橋南面,文化大革命時,紅衛兵破四舊,想把它的石像砸掉,但大部分人又害怕,唯恐招來殺身之禍。到最後終於有一位“勇敢者”站了出來,砸掉了橋墩中間的石像。據說沒過多久,這人便神秘地離開人世間,撒手人寰,給人留下了無限遐想。1978年文化大革命結束后,當地人又把石像殘骸放置原處,缺損部分用水泥混凝土按原樣復原,挺立在橋墩中央。1966年以前,泰(安)東(平)公路就通過這座橋,1967年泰東公路改建時將席橋改建至席橋村北,新建石拱結構中橋1座,取名仍為席橋,原村中的席橋只作為當地村民的生產生活保障之所用,至2013年,該橋保存尚好。
《禿尾巴老李傳奇》
席橋村
席橋村
老退休幹部,年逾古稀的齊祚功同志,文化程度不高,視力又不好,還做過白內障切除手術,在這樣的條件下,幾年來奮筆疾書,寫出一本十幾萬字的《禿尾巴老李傳奇》。該書的出版發行,充分體現他對家鄉、對鄉親的深厚感情,更充滿他這種執著的精神和堅強的毅力。
禿尾巴老李的傳奇故事作為口頭文學,千百年來一直在民間流傳著。把這一傳奇故事收集整理變成文字再編印成冊,是齊祚功多年來的心愿,而且他一直認為這是自已一份沉甸甸的責任。
他生於1941年,長大后當過農民,當過教師、鄉鎮領導幹部。他也始終居住在禿尾巴老李的傳說發祥地接山鎮席橋村。他是聽著禿尾巴老李的傳說長大,學習和參加工作的,對家鄉充滿著深厚的感情,對關於禿尾巴老李的這段傳奇,更是幾十年來給予不懈的關注和潛心挖掘整理。在職期間,由於工作繁忙,一直沒能靜下心從事這方面的創作。2001年退休后,他就開始收集有關禿尾巴老李傳奇故事的素材,雖不像蒲松齡那樣擺茶攤求故事,卻不厭其煩地訪遍了本村以及鄰村的每一位上歲數的人,多次騎自行車到幾十里地以外禿尾巴老李的姥娘家——汶上縣草橋村進行採訪。他也經常性地往千里之外的黑龍江打電話,了解這方面的情況。經過幾年的收集整理,於2009年農曆二月二龍抬頭之日,開始著手寫作本書,經過一年多的不停寫作,於2010年4月完成了初稿。后經各級領導、專家的精心指導和熱心幫襯,該書於2011年1月由山東人民出版社出版發行。
在寫書、出書的同時,他利用一切閑暇時間,到席橋附近給過往的群眾,遠方來的遊客義務講述席橋的傳說,禿尾巴老李的故事等,為傳承歷史文化做出自己應有的貢獻。 (顏丙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