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市閔行中學

上海市閔行中學

上海市閔行中學(Shang Hai Minhang High School),簡稱“閔行中學”,創建於1928年,位於中國上海。現為上海市實驗性示範性高中。 1964年學校被確定為上海市五十所重點中學之一,2006年被評為上海市實驗性示範性高中。學校佔地50598平方米,建築面積28693平方米。現在校學生1257人,教師177人,其中特級教師4人,高級教師72人,正高級教師1人。

歷史沿革


上海市閔行中學 2015
上海市閔行中學 2015
1928年8月,上海縣立初級中學創辦。初期只有三個班級,學生111人。校址在建設路原閔行區教育局內。
1937年,因抗日戰爭爆發,學校停辦。
1940年秋,學校恢復辦學,改名為“私立閔行中學”。
1941年,學校改名為“區立閔行中學”。
1944年,改名為“申江縣閔行中學”。
1945年9月,更名為“上海縣立閔行中學”。
1949年秋,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學校改名為“上海縣立初級中學”。
1951年7月,和上海紡織企業家諸文綺於1947年建成的“私立文綺染織專科學校”的兩個普通高中班合併,改名“上海縣中學”。
1958年學校遷入新址。
1959年2月,學校改名為“上海縣閔行中學”。
1959年7月,“民辦新閔初級中學”併入閔行中學。閔行獨立建區后,學校歸閔行區教育局管理,校名更為“上海市閔行中學”。
1964年6月,閔行區撤銷,其轄區劃歸徐匯區管理,學校亦歸徐匯區教育局管理。
1964年5月,學校被確定為上海市五十所重點中學之一。
1981年11月,閔行恢復建區,學校重歸閔行區管轄。
2007年,閔行中學成為第三批上海市實驗性示範性高中。

建設成果


學校每周的升旗儀式
學校每周的升旗儀式
在教學上,閔行中學把基礎學科教育視為生命線,將課程改革確立為人文與科學教育兩大板塊,將哲學課程和自然科學課程分別作為學校人文教育系列和科學系列課程的核心,輔以研究型選修課程,著重培養學生的創造性學力和發展性學力,整體推進了素質教育,使閔行中學多年來一直保持高合格率、高升學率、高成材率,每年都有三百多名學生在市和市級以上各類競賽中獲獎。在音樂、美術、體育教育方面,學校學生在各級各類比賽中收穫頗豐,在上海市學生藝術節、上海市戲劇節、閔行區學生藝術節上海市中學生運動會等一系列活動中獲得了許多大獎。
從1996年起,學校先後被命名為國際發明協會(IFIA)青少年會員單位、國際OM協會會員單位、教育部現代教育技術實驗學校,中國創造力學會創造教育實驗基地、中國創造力學會創造教育專業委員會中學分會會長單位、全國群眾體育先進單位、全國科技工作先進單位、上海市科技教育特色學校、上海市中學生行為規範示範學校、上海市教育科研先進集體、連續20年上海市體育先進集體單位、上海市職業道德建設十佳單位(是上海市教育系統僅有的一所學校),還連續10次被評為上海市文明單位,學生的140餘項創造發明在全國和市級競賽中獲獎,有些項目已獲得國家實用新型發明專利。在2007年,閔行中學成為上海市第三批實驗性、示範性高中。

學術交流


近年來,學校站在新的起點,謀求新發展,積極運作以閔行中學、文綺中學、顓橋中學、閔行二中、閔行三中、浦江二中、龍茗中學和西藏江孜縣閔行中學為主要成員的“閔中教育聯盟”,進一步發揮上海市實驗性示範性高中的輻射作用,為推動區域性教育事業的共同發展做出貢獻。此外學校還積極開展國際教育交流,與英國Blackheath中學、韓國尚一中學等結為友好學校,與港澳台教育同仁進行交流; 推進國際交流生項目,並組織學生參加海外修學夏(冬)令營活動,進一步加快了學校的國際化進程。

學科建設


最能體現學校創造教育特色的是科技教育。學校青少年發明協會的同學在全國、市級的活動中多次獲得一、二等獎,尤其是在“第一屆宋慶齡青少年發明競賽”上榮獲優秀獎和金獎(上海獲優秀獎、銀獎、金獎各一項),胡啟立等黨和國家領導人還向獲獎學生、教師和學校頒獎,並授予學校“組織獎”獎牌,項敏老師被授予“園丁獎”。經共青團上海市委評定,學校青少年發明協會成為“上海市中學生明星社團”。
自1928年創建以來,閔行中學一直以“創新”為學校的辦學特色,以“實者慧”為座右銘,追求源於生活的創新,凸現科研興校的辦學特色,形成了創造教育、環境教育、健康教育三大教育品牌。學生已完成了25000多項創新設計方案,並在全市、全國和國際青少年創造發明競賽中獲獎達250餘項。

師資力量


學校擁有一支高素質、高水平的專業隊伍,現有中高級職稱教師佔總數的80%以上,達到碩士層次的教師佔總數的三分之一。

學校標識


學校噴泉旁的日落餘暉
學校噴泉旁的日落餘暉
學校坐落於申城西南、黃浦江畔,毗鄰上海交通大學、華東師範大學和紫竹高科技園區。學校現為上海市實驗性示範性高中、上海市高中生創新素養培育實驗項目學校。
八十多年來,學校傳承“勤誠禮愛”、“實者慧”的優秀文化,以人的可持續發展為本,在“健康、責任、民主、創新”的教育理念引領下,不斷走向優秀與卓越。學校形成了創新教育、環境教育、健康教育三大教育特色品牌,進一步提升了師生的創新能力、科學精神和人文素養。

現任領導


上海市閔行中學
上海市閔行中學
余安敏,男,現為閔行中學校長兼黨委書記。上海市特級教師、特級校長;華東師大特聘教授,上海市教育學會中小學信息科技理事會副理事長,上海市教師學研究會綜合學科委員會副主任,上海市高評委委員、執委會委員、學科評審組組長,上海市教委教研室學術委員會委員,上海市教科網專家委員會委員,上海教育資源建設專家委員會委員,上海市中小學教師教學評比總評委委員、學科評審組組長,上海市中小學信息科技課程標準制定專家,教學基本要求主審,上海考試院高中學科學業水平考試考綱主審,上海科教版中小學信息科技教材副主編、高中教材執行主編,上海教育出版社《設計與創作》教材主編,科研成果曾獲市、全國一、二等獎。第一、二期上海市“雙名工程”基地導師、主持人,華東師大碩士生導師。區理科學會副理事長,區教育局學術委員會委員、中學組組長,區教師學科帶頭人評審理科組組長,區教師資格認定理科組組長,區校長發展中心導師團導師。

社會兼職


華東師大碩士生導師、特聘教授;
上海市教育學會中小學信息科技理事會副理事長;
上海市教師學研究會綜合學科委員會副主任;
上海市高評委委員、執委會委員、學科評審組組長;
上海市教委教研室學術委員會委員;
上海市教科網專家委員會委員;
上海教育資源建設專家委員會委員;
上海市中小學教師教學評比總評委委員、學科評審組組長;
上海市中小學信息科技課程標準制定專家,教學基本要求主審;
上海考試院高中學科學業水平考試考綱主審;
上海科教版中小學信息科技教材副主編、高中教材執行主編;
上海教育出版社《設計與創造》教材主編;
第一、二期上海市“雙名工程”基地導師、主持人;
閔行區理科學會副理事長;
閔行區教育局學術委員會委員、中學組組長;
閔行區教師學科帶頭人評審理科組組長;
閔行區教師資格認定理科組組長;
閔行區校長發展中心導師團導師;

學校榮譽


上海市文明單位;
全國科普工作先進集體;
全國科學教育實驗基地;
教育部現代教育技術實驗學校;
全國可持續發展教育示範校;
全國宋慶齡青少年科技發明示範基地;
中國創造學會創造教育先進實驗基地;
全國群眾體育先進單位;
國際發明協會聯合會(IFIA)特別會員;
上海市職業道德建設十佳單位;
上海市知識產權示範校;
上海市教育科研先進集體;
上海市科技教育特色學校;
上海市田徑、棒壘球二線學校;

校園環境


學校硬體設施
學校硬體設施
學校佔地面積89畝、建築面積35000平方米、綠化面積16000平方米。校園環境優美,綠樹掩映,擁有教學中心、科技中心、藝術中心、體育中心和信息中心等一流的現代化教育設施。
閔中天文台
閔行中學建有天文台,此天文台位於學校教學大樓第十一層,可以乘坐電梯直達十樓。
從閔中天文台俯瞰操場
從閔中天文台俯瞰操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