沙灘上的寶蓮

沙灘上的寶蓮

《沙灘上的寶蓮》是一部由埃里克·侯麥執導,Amanda Langlet、阿麗爾·朵巴絲勒、費奧多爾·阿特金、帕斯卡·格里高利主演的愛情片,於1983年3月23日上映。

該片講述15歲少女寶蓮跟表姐共度暑假,發現她那性感又自信的表姐如何喜新厭舊,口是心非的故事。

劇情簡介


劇照
劇照
瑪麗恩帶著堂妹寶蓮開著車回到度假地小住。所住之地花團錦簇、春色 滿園,與穿著睡衣的兩人相映成趣,彰顯了兩人閑適的精神狀態。她們或在花園小坐讀書,或是侃侃而談。後來,她們決定去海邊游泳,卻恰巧在海灘上碰到了曾愛戀瑪麗恩的男性舊友,正衝浪歸來的皮埃爾,繼而又結識了人類學者亨利。亨利遂邀請他們去自己的海邊別墅用餐並在餐后坐而論道,相互交流了對愛情的看法。之後,他們決定去跳舞。在優雅的音樂的催情效果下,一支舞曲過後,皮埃爾對瑪麗恩舊情重燃,並吐露了心跡,然而瑪麗恩依然無情地拒絕了皮埃爾的示愛,且在與亨利跳舞時主動地對亨利投懷送抱,虐心的三角戀關係形成了。愛著瑪麗昂嫉妒著亨利的男青年皮埃爾看到了裸身在亨利卧室的糖果姑娘,確信亨利在和她鬼混。而正好趕上這一幕的瑪麗恩也親眼看到了一個事實:糖果姑娘裹著浴巾和希爾凡狼狽地在浴室中。她堅信與糖果姑娘在一起的人是希爾凡,並不知道她看到的事實真相是亨利製造的假象。

演職員表


演員表

角色演員
寶蓮Amanda Langlet
瑪麗恩阿麗爾·朵巴絲勒
亨利費奧多爾·阿特金
皮埃爾帕斯卡·格里高利
SylvainSimon de La Brosse
Marie (uncredited)Marie Bouteloup
Sylvain's Friend (uncredited)Michel Ferry
LouisetteFrançoise Queré

職員表

製作人瑪格麗特·門內格茲
導演埃里克·侯麥
編劇埃里克·侯麥
攝影納斯托·艾爾孟德羅斯
配樂Jean-Louis Valéro
剪輯Cécile Decugis、Chris Tate
錄音Dominique Hennequin、Gérard Lecas、Georges Prat
(以上資料來源)

角色介紹


沙灘上的寶蓮
沙灘上的寶蓮
寶蓮
演員 Amanda Langlet
瑪麗恩的堂妹,一個正值青春期的美少女,她在愛情上比較看中對方的內在,希望愛上自己熟悉並了解的男生,最終愛上了一個已經有女友的小夥子西爾維。
沙灘上的寶蓮
沙灘上的寶蓮
瑪麗恩
演員 阿麗爾·朵巴絲勒
一個正在辦理離婚的女郎,期待一種無法預知的、燃燒般的、真正愛情,她拒絕了皮埃爾的複合請求,甚至鼓勵皮埃爾追自己的堂妹寶蓮。她對老男人亨利一見鍾情並很快發生關係。自信滿滿的瑪麗恩沉浸在自己編織的所謂真正愛情的夢幻之中,還幻想著終有一天也會讓亨利對自己愛得死去活來。
沙灘上的寶蓮
沙灘上的寶蓮
亨利
演員 費奧多爾·阿特金
一個“流浪者”,自稱人類學者,他希望擁有的是自由、灑脫、沒有包袱的愛情。他和瑪麗恩纏綿在一起,卻無視傳統的道德對戀愛雙方的規約,無視對瑪麗恩的忠貞和責任,趁瑪麗恩外出之際與糖果女郎私會。
沙灘上的寶蓮
沙灘上的寶蓮
皮埃爾
演員 帕斯卡·格里高利
曾愛戀瑪麗恩的男性舊友,他期望的是深切和永恆的愛情,瑪麗恩和寶蓮在海邊游泳的時候遇上了正衝浪歸來的他。沙灘上的邂逅讓皮埃爾再次燃起了對瑪麗恩的愛情之火,並吐露了心跡。
(以上資料來源)

獲獎記錄


時間電影節獎項獲獎主體備註
1983年第33屆柏林國際電影節銀熊獎-最佳導演埃里克·侯麥獲獎
費比西獎-競賽單元《沙灘上的寶蓮》
國際天主教電影視聽協會獎-特別提及-新電影論壇《沙灘上的寶蓮》
金熊獎埃里克·侯麥提名
(以上資料來源)

製作發行


主創機構
機構類型機構名稱國家 /地區備註
製作公司Les Films du Losange法國
Les Films Ariane法國
發行公司Kinowelt Home Entertainment德國2005年DVD發行
Orion Pictures Corporation美國
Orion Classics美國
Gaumont/Columbia TriStar Home Video (GCTHV)法國2003年DVD發行
Europa Filmes巴西2007年DVD發行
米高梅家庭娛樂公司美國2004年DVD發行
Concorde Film荷蘭1984年影院發行
A.A.A.法國1983年影院發行
Kinokuniya日本2004年DVD發行
Guerilla Films英國
Arthaus德國2016年DVD發行
上映信息
國家/地區上映/發行日期國家/地區上映/發行日期
法國1983年3月23日西德柏林國際電影節1983年2月18日
美國紐約市,紐約州1983年7月29日加拿大1983年9月9日
西德1983年9月16日西班牙馬德里1983年9月21日
澳大利亞1984年3月1日比利時根特市1984年3月8日
荷蘭1984年3月29日義大利伊斯卡電影節1984年6月4日
丹麥1984年6月15日瑞典1984年7月20日
葡萄牙1985年3月22日日本1985年6月15日
義大利1985年9月16日芬蘭1985年10月18日
匈牙利1992年3月13日巴西里約熱內盧2003年10月10日
希臘電影檔案館2010年11月23日
(以上資料來源)

影片評價


《沙灘上的寶蓮》是一部故事平和,畫面充滿質感的電影,埃里克·侯麥在其中將鏡頭對準了閑適的小資產階級的情感世界和道德困境,鏡頭自然而簡約,遒勁而老辣,小布爾喬亞式的小資情調的鋪排、主人公愛情觀的交鋒以及喋喋不休的爭論精彩演繹了侯麥的電影敘事路徑。影片一開始就展現了一幅生活風情畫,讓人不禁忘情於這潺潺的田園詩意之中。接下來的畫面則將電影中出現的各色人物有效地串聯了起來,又闡釋並推動著情節的發展。導演不僅將目光聚焦於青年男女的愛情糾葛,還將尚未成年的寶蓮添置到了故事中,力圖用一個小女孩的眼光審視成人愛情世界里的各種謊言、欺騙、背叛與真相。長篇累牘的對話是電影最為重要的表意手段,瑪麗恩、亨利、皮埃爾、寶蓮四個主角間的對話向觀眾展示了他們的愛情觀與道德觀。這些對話充滿張力與思辨,對人物的心理軌跡做了最為精緻的雕琢和最為酣暢淋漓的呈現,展現了人物的所思所想,細膩地刻畫了每個人物的性格,讓觀眾了解了每個人的前世今生,對推動情節的發展起了極其關鍵的作用。而劇中的關鍵人物寶蓮則與劇中每一個重要人物都有單獨的會話,藉此以全景觀的視角審視著發生在她周圍的一幕幕愛情悲喜劇,侯麥通過她展開對人性的省查和對愛情倫理的拷問。總的來說,作為“喜劇與諺語”系列重要的一員,該片很好地延續了侯麥一以貫之的風格,具有彌久的藝術魅力(《今傳媒》評) 。
《沙灘上的寶蓮》用簡練的攝影手法準確地表現了人物情感暇昧、細膩的狀態,片中成人世界的情感遊戲和少年男女的情感世界構成了一種意味深長的對照,並造成了相互的深刻影響(《電影評介》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