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業系統工程

企業系統工程

企業系統工程(enterprise systems engineering)是應用系統工程的思想和方法對工業企業生產經營活動進行組織與管理的技術。

基本介紹


應用系統工程的思想和方法對工業企業生產經營活動進行組織與管理的技術。企業系統由人、資金、設備、原材料、任務和信息六個要素組成,它們都要滿足一定的制約條件。進行經營管理首先要認識它們的制約條件,從而能動地求得在制約條件下系統的最優運轉。制約分為兩類,一類是經濟規律的制約,一類是技術條件的制約。在制約條件下求得總體最優是企業系統工程的核心問題。企業系統工程的主要內容是:工業企業管理方法最優化、管理工具現代化和管理結構合理化。
發展簡況 19世紀末,工業生產逐漸從家庭手工業生產方式轉變到社會化生產方式。於是生產過程的組織和管理逐漸成為專門的工作。企業管理的最初階段是一切按照管理者的經驗辦事。企業管理成為一門科學則是從20世紀初開始的。 1911年美國工程師F.W.泰勒發表《科學管理原理》一書,提出泰勒制。從此企業管理進入了科學管理階段。泰勒制規定在一定的設備條件和工作環境下工人合理操作的順序和方法(即動作研究),以及每一操作工序的合理時間標準(即時間研究)。泰勒還研究了勞動與管理的合理分工、計件工資制度和對工人進行技術訓練等問題。1913年美國企業家H.福特提出按傳送帶速度組織生產,在他創辦的福特汽車公司的汽車裝配車間採用了世界上第一條流水生產線。1916年法國工程師H.法約爾提出經營管理理論。1920年德國企業管理家M.韋伯提出組織機構論。這些理論和方法在當時都起了加強生產現場組織和管理的作用,提高了勞動生產率,但都未涉及企業生產經營系統總體最優的問題。
50年代,技術和經濟的發展對企業管理提出了新的要求。①生產社會化程度不斷擴大,使企業生產經營活動已超越國界的限制。因此,信息和決策是否準確、及時,關係到企業的生存和發展。②技術更新速度加快,要求企業不斷生產新的工業產品來滿足多樣化的需要。③工業產品朝大型化(如化工、煉油、冶金設備等)、微型化(如電子產品)、精密化、多功能化方向發展,增加了產品本身和生產技術的複雜程度。④要綜合運用多種學科知識和專業技術來解決工業產品開發和生產中的各種問題。⑤企業間的競爭越來越激烈,要求企業生產經營活動更加講究經濟效果,以最少的消耗獲取一定的經濟效益。為了滿足以上要求,企業內部的分工越來越細,相互配合和協調的要求越來越高,影響生產經營和組織管理的因素越來越多,這就要求及時進行信息反饋和作出正確決策。企業管理進入系統管理的新階段。
第二次世界大戰以後,由於運籌學、質量管理和工業工程等理論和方法在企業管理中的推廣,加上計算機技術、信息科學行為科學等的發展及其在企業管理領域的應用,特別是 40年代中期L.von貝塔朗菲提出的一般系統論的基本原理被引進管理領域。工業企業從50年代起開始注重系統管理。1956年美國麻省理工學院的J.W.福雷斯特提出工業動力學理論后,出現了許多系統管理理論學派。它們基本上屬兩大類型。一是管理科學學派,它從合理組織生產力角度來研究管理,認為管理是一門技術,很多問題可以通過管理程序、數學模型和優化技術等加以解決,並運用電子計算機輔助管理,以適應快速決策和實時控制的需要。二是行為管理學派,它從生產關係和行為科學等角度,也就是從對待人的角度來研究管理問題。它重視社會環境和工作環境中人的相互關係對提高工效的影響,認為管理是一門藝術,要有創造性,設法使人的行為符合生產的要求。圖1反映企業系統工程發展的系譜圖。
管理方法最優化 現代工業企業系統中存在著大量的管理最優化問題。現代工業企業的經營管理有多種類型,如資源分配型、存儲型、輸送型、組合型、等待型、決策型、綜合型和其他類型等。不同類型的最優化問題可以採用不同的最優化方法來解決(見表)。
管理工具現代化 廣泛應用電子計算機和現代化通信設備等工具輔助管理,是系統化管理的重要標誌。這可以提高管理工作的準確性、及時性、經濟性和科學性,是系統工程應用的一個重要內容。在企業中,計算機輔助管理可以做以下幾方面的工作:①事務管理中大量的數據處理工作,如計算工資、統計報表、庫存管理等。②系統分析和成本效益分析等。③編製生產計劃、安排生產進度等。④企業經濟活動預測和決策工作,如利用計算機進行模擬實驗。現代工業企業已廣泛建立管理信息系統;和決策支持系統從事上述工作。⑤技術管理和生產管理,如計算機輔助設計和計算機輔助製造等。⑥計算機和現代通信設備相結合組成計算機網路,能作到自動控制和遠程控制,以形成工業企業完整的自動化管理體系。
管理結構合理化 合理確定工業企業管理體制和機構,是保證合理分工、協調配合、提高效率、降低費用的主要方面。管理結構一般採用遞階控制形式。遞階表示層次、等級的意思,即把控制系統分成若干層次和等級的決策單元,其特點是下級決策單元只接受上級決策單元的命令,上級不逾越下級而直接介入被控系統。整個遞階系統有一個總目標,各決策單元和諧地工作以實現總目標的最優。遞階控制結構可由兩種形式實現:多層控制結構(圖2)和多級控制結構(圖3)。圖2中,第一層是直接控制層,它根據上層決策(給定)直接控制系統的過程,並調節環境條件變化所引起的擾動。第二層是優化層,它根據給定的任務指標和約束條件,建立系統優化模型並求出最優解,據此制訂控制策略並提出給定值,實現最優控制功能。第三層是自適應層,即根據市場供銷情況等決定生產計劃,並補償條件變化,校正系統的最優運行。圖3是工業企業常用的多級控制結構。一些國際性大型企業生產的產品日益多樣化,為了在國際市場上進行競爭,又要求各方面更富有靈活性,因此大都採用一種新型的組織結構──矩陣結構(圖4)。
企業系統工程
企業系統工程
企業系統工程
企業系統工程
企業系統工程
企業系統工程
這種組織結構的優點在於使企業管理中的縱向聯繫和橫向聯繫很好地結合起來,以便加強各職能部門之間的配合,及時互通情況,共同決策,使各項專業管理能夠比較靈活地執行任務,提高工作效率,對培養和發揮專業人員的工作能力和管理水平都有益處。這種結構的缺點是領導關係上的雙重性,往往會帶來一些矛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