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天佐

原成都軍區八一骨科醫院院長

何天佐,男,四川成都人,1941年2月出生,1986年6月加入中國共產黨,成都軍區八一骨科醫院院長。

根據何氏骨科歷代祖傳經驗和自身臨床實踐探索,應用中醫藥學、現代醫學和生物力學等相關學科,既闡釋了何氏骨科學術思想及理法方藥學術特色

2018年3月2日在成都逝世,享年77歲。

個人生平


早年經歷

1970年12月參加工作。
1981年11月特招入伍。
1986年6月加入中國共產黨。
歷任軍醫、成都軍區八一骨科醫院院長、成都軍區政治部成都三洞橋干休所主任醫師、八一骨科醫院終身名譽院長。

主要成就


科研成就

根據何氏骨科歷代祖傳經驗和自身臨床實踐探索,應用中醫藥學、現代醫學和生物力學等相關學科,既闡釋了何氏骨科學術思想及理法方藥學術特色,又提出了“骨傷骨病、先天骨疾患”的骨科疾病分類,以及“治骨先治肉”、“損傷一證,固從血論,更當重氣”、“骨傷手法在先,骨病藥物為主”、“分部位聯合用藥”、“聯合外固定理論及方法”、“瞬間複位法”、“夾脊振抖法”等若干新的診療原理及方法。該專著被中外學者評價為“不囿經典、理論新穎”、“中西結合,技術獨特”,榮獲中國中醫古籍出版社優秀科技圖書一等獎,何天佐因之被聘為“中國中醫研究院特色醫藥合作中心顧問”。
主持的“何氏骨科系列藥品開發研究”課題,被國家科委列為“八五”星火計劃項目。何天佐根據何氏祖傳秘方,應用現代中醫藥研究成果,研製的“消腫鎮痛膏”和“強腰壯骨膏”,經新葯評審專家鑒定認為:何氏藥膏採用現代高分子材料作粘合劑,生產工藝先進,消除了傳統膏劑存放期短、使用不方便和橡膠膏劑易致敏等弊端,填補了中藥製劑的有關空白。以“療效顯著、安全便捷”的特點,受到廣大國內外、軍內外病員的信賴和好評。尤其是經全軍有關醫療單位使用證實,何氏膏藥用於部隊平時訓練中發生的有關創傷,治療及時、顯效迅速,適用部隊於平時或戰時衛勤保障藥品。2002年12月獲得國家藥品監督管理局頒發的新葯批准文號,“消腫止痛膏――國葯准字Z20026335”、“強腰壯骨膏――國葯准字Z20025924”,並與地方製藥企業技術合作,成立“四川厚生天佐葯業有限公司”,聯合開發,迄今投放市場五年多,暢銷國內三十餘個省市,近五年兩個新葯累計創產值近3000萬元。這既是何氏骨科祖傳方葯首次獲得國家新葯批准文號,又成為何氏骨科專方專葯邁上產業化發展平台的標誌。
根據祖傳秘方研製的“消腫止痛膏”、“強腰壯骨膏”、“風濕痹痛膏”,分別於1999年7月2日、30日和2000年6月2日獲國家知識產權局頒發的發明專利證書。這是何氏骨科首次獲得知識產權專利。

獲得榮譽


1986年3月獲得成都軍區二等功。
1990年2月獲得中國人事部中青年有突出貢獻專家。
1991年1月獲得成都軍區軍區勞模、三等功。
1992年10月獲得中國國務院國務院政府特殊津貼。
1995年12月獲得成都軍區成都軍區醫藥衛生“八五”先進個人。
1997年2月成都軍區科技進步三等獎。
1998年6月成都軍區科技進步四等獎。
1998年10月成都軍區成都軍區科技興醫先進個人。
2005年7月解放軍總後勤部全軍中醫藥工作先進個人。

社會活動


全國老中醫藥專家學術經驗繼承指導老師;解放軍醫師進修學院中醫師承製碩士導師;中國中醫藥學會理事會理事;全軍中醫學會常務理事;全軍中醫骨傷推拿專業委員會副主任委員;成都軍區醫學科學技術委員會常務委員;成都軍區衛生系列高級專業技術職務評審委員會委員;成都軍區中醫高級專業技術職務評審委員會委員;成都軍區醫科會中醫專業委員會顧問;國防科技大學醫院高級技術指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