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找到5條詞條名為西店村的結果 展開
- 浙江寧海縣西店鎮下轄村
- 馬駒橋政府駐地
- 山西應縣義井鄉下轄村
- 山東省德州市武城縣李家戶鎮下轄村
- 安徽省六安市金安區淠東鄉西店村
西店村
浙江寧海縣西店鎮下轄村
西店村位於寧海縣北端,距縣城23公里,屬西店鎮,為鎮人民政府駐地。曾用名西墊,相傳古時該地系海塗,先祖於此墊塗建村,以地處鐵江西側,故名西墊。
又因此地向為農村集鎮,多店鋪,“墊”與“店”同音,後作西店。非常具有古典的氣息,是一個有種濃郁的西方氣息的村。來到這裡你便會感受迎面撲鼻的田野氣息,你的心情便會十分的舒暢。
1962年經省人民委員會批准,以“西店”為標準地名。尚無宗祠族譜,集各地異姓聚居,現居葉、王、孫、鄔、鄭等60多姓。
1992年,村區面積約1.5平方公里,共314戶、806人,另有常年居此做工、經商的外籍人口2000多人。
西店村是寧海縣最北的一個集鎮,素稱寧海的“北大門”。東離象山港尾2公里,南依邁步嶺,西部山阜連綿,北越打鐵嶺與奉化區為鄰。
背山面海,居浙東南北交通要衝,為寧波至台(州)溫(州)地區的必經之地。
古代在此設驛站,至清末才廢。現省道甬臨線和縣道西店至南溪溫泉的公路交會於此。歷史上為戰略要地。
相傳《姣姣斬獨角龍》的故事源於此。明時倭寇屢犯西店,是時劉廷璣曾在《宿寧海西店》一詩中稱:“誰言島嶼昇平久,尚有餘氛擾未休。
”洪武三年(1370)在此設鐵場巡檢司以防倭。清代為海防汛地,置西店汛,屯兵以御。同治六年(1867)基督教在西店首建教堂,帝國主義的教會勢力從此侵入寧海。同時,清政府於此設厘局,對過往客商徵收稅厘。
光緒七年(1881)臨海農民起義領袖王金滿率義軍攻打西店厘局,反對當局橫徵暴斂。抗日戰爭時期,日本侵略軍多次入侵西店,縣政府在此駐重兵防守,曾交戰多次。1945年6月29日日本侵略軍攻陷寧海縣城和8月16日撤離寧海縣城,均取道西店。
1949年5月25日,蔣介石及隨從多人,從溪口沿奉海路直至西店,穿村至西店小學,見禮堂上掛有孫中山遺像,蔣介石行了三鞠躬,然後往離西店東2公里的團H-下海,乘“太康號”軍艦而去,後轉台灣。由此可見,西店確為寧海城北之要地。
西店原是半農半商的小集鎮。1949年前,有耕地350畝,人均近1畝。1949年後人口發展,建設增多,耕地減少。1992年全村耕地126畝,人均不到2分地,大批勞力轉向工業和第三產業。
1949年前,西店僅有鐵、竹、木、泥等手工業。抗日戰爭時期曾辦過一家捲煙廠,生產“銀山”牌、“船山”牌香煙,抗日戰爭勝利后閉歇。
50年代初期,也只有成衣、木器、竹器、鐵器等手工業社,沒有現代工業。1969年公社以鐵器、竹器社為基礎,創辦農漁機廠和五金機械廠。
后農漁機廠轉產銅管,相繼改稱西店銅管廠、寧波市銅管廠,為縣骨幹企業;五金機械廠相繼改稱寧海縣塑料電訊器材廠、寧波經衛塑料製品有限公司,屬縣二輕系統。1970年成衣社改為西店塑料廠,為縣內最早的塑料製品企業,后改名寧海縣塑料一廠,亦屬縣二輕系統。
1971年生產大隊(村)始辦沖床廠、膠丸廠2家,職工60多人,產值5~7萬元。1973年該兩廠合併為農機具修配廠,職工100多人,產值35萬元。
中共十一屆三中全會後,村辦和家庭辦工業崛起,1981年達20家,職工300多人,產值300多萬元。1984年起,鎮辦、村辦、聯戶和家庭辦工業一起上,發展步子加快。
1991年西店鎮工業總產值達10200萬元,實現"超億鎮",居全縣農村各鄉鎮之首。其中西店村範圍工業總產值佔全鎮的50%以上。
1992年,在西店村區內,共工業企業59家,有固定資產原值2474萬元,職工2363人,總產值8262萬元,稅323萬元,利373萬元。
其中:二輕4家,固定資產原值1008萬元,職工745人,產值3683萬元,稅利232萬元;鎮辦13家,固定資產原值1050萬元,職工1200人,產值3247萬元,稅利293萬元;村及聯戶、家庭辦42家,固定資產原值416萬元,職工418人,產值1332萬元,稅利171萬元。
在西店村內廠區面積佔一半以上,有“工業村”之稱。工業行業以有色金屬冶鍊及壓延、家用徠電器、塑料製品、鋁製品、傢具製造、印刷為主體。
西店商業,明代已有一定基礎,清代比較發達。當時,西店街較大的商號是同春百貨店、永源南貨店,其次是幾家南北食品廣貨、雜貨、藥店、肉鋪及飯店、客棧,還有魚鹽、果蔬等商行。
是時以農曆逢三為集市,至清時發展為10天3市,每逢農曆三、六、九為集市。在集市日縣內外商旅雲集,物品豐富,貿易興盛。民國時期沿舊。
1949年後,辦起供銷合作社、國營糧站和水產經營部。曾幾度商品短缺,商業經營活動處於停滯狀態。
1978年後,開放搞活,西店商業得到迅速發展,集市貿易空前活躍。貿易場地原集中在長400米、寬4米的老街,遠不能適應需要。
1978年在村中部開闢了一個佔地4畝的綜合市場。
1992年又在村東新建了一個農貿市場,佔地15畝,上有蓋頂、下鋪混凝土地面,內置4排24行共316個瓷磚鋪面的貨台。
原綜合市場改為小商品市場,設攤位300多個。歷史上沿襲下來的10天3市已演變成天天是市,每天趕市設攤的有450餘攤,上市趕集的經常為四五千人次,多時達萬餘人次。
日貿易成交額約6萬元,年2000多萬元。貿易的商品主要有糧食、海鮮、肉類、禽蛋、果蔬以及山貨特產等。特別是被譽為“牡蠣之鄉”、“蛋鴨之鎮”的西店牡蠣和禽蛋及其製品,量多質優,遐邇聞名,多在此集散。
隨著商業的發展,西店村的街道進行了全面建設。以南北向的甬臨公路西店村段為基礎,於1990年鋪上混凝土路面,長1200米,寬20米,兩側留2條綠化帶,兩邊設商店200多家。同年,將通往西店水泥廠的水泥路改為商業街,稱濱海路,東西向,長600米,寬18米。
1992年,新建與濱海路平行的鐵江東路,長300米,寬20米,中間留1條綠化帶,已鋪混凝土路面,兩側建街屋均三層以上。現正在村東開闢一條與濱海路、鐵江東路交叉的南北向的建設路,寬20米,長300多米,貫通樟樹、石孔、王家、團諸村。
至1992年,街道兩側和小商品市場已開設商店555家,850人。經營的商品種類繁多,應有盡有。商品零售總額3000多萬元。
1949年以來,尤其是改革開放以來,西店村貌與往昔比,已不可同日而語。原是半農半商的小集鎮,如今已建成半工半商的有一定規模的集鎮。村內有村辦及村以下工廠42家,平均每7戶有一家工廠。有小轎車4輛、大卡車6輛、農用車11輛。
全村548個勞動力,90%左右從事工業和運輸、商業、服務業。1978年人均收入260元,1992年達2000元,被縣評為“小康村”之一。85%以上的村民建了新房,大多為三層,而且質量講究,形式美觀,居室寬敞。村莊建設按規劃實施,住宅區向後山和邁步嶺方向擴展,工商業區向東延伸,建成區面積已相當於舊西店村的3倍。
1991年建自來水廠,戶戶用上自來水。所有街道路巷已命名編號,鋪設混凝土路面,昔日的石子路和爛泥路已消失。並配清潔員8人,專司街道清潔衛生工作。集鎮建設井井有條,村容村貌煥然一新,被縣命名為文明村。
教育、衛生事業有發展。原西店小學校舍借用白鶴廟和基督教堂,1984年在村北闢建佔地15畝的新校舍,現有小學6個班,幼兒園3個班。九年制義務教育已實施。
1979年建影劇院,有座位1300個。1991年架設閉路電視,家家都能收到清晰的電視節目。並有文化站1家,圖書室3家,舞廳3家。
醫療機構,附近有鎮衛生院1家,村內有醫療服務站1家。老年活動室,投資25萬元。
西店村2006年實現社會總產值10億元,村集體總資產1029萬元,村集體年收入60萬元,人均純收入5萬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