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洋房

解放前建造的獨立式或複式、別墅式住宅

老洋房是指解放前建造的,一般為四面或三面臨空,裝修精緻,備有客廳、餐室,有數套衛生間等結構較好的獨立式或複式、別墅式住宅。上海老洋房是屬於上海歷史建築的範疇,據統計上海歷史建築2000萬平方米,產權清晰的佔95%。97年的時候立法進行保護歷史建築。上海的老洋房主要分佈在四個市中心區:徐匯區約佔39%,長寧區約佔29%,盧灣區(2011年併入黃浦)約佔9%,靜安區約佔8%。汾陽路、太原路、愚園路武康路、湖南路、思南路、長樂路、華山路、興國路、茂名路是老洋房最集中的區域,當時的政界要人多住在徐匯一帶,商人們聚居在愚園路、華山路周邊,而知識分子、技術精英則主要集中在盧灣區。

老洋房歷史


上海的老洋房 是上海最經典的住宅,每一幢都承載著一個當年上海灘的傳奇故事。上個世紀三十年代,破產的比利時人老費穆爾賣掉自己心愛的洋房,萬分失意地離開了上海,機緣巧合的是,六十多年後,他的孫子費穆爾被派到上海工作。費穆爾很想找到並買下祖輩當年的舊居,這時他遇到了亨利,一位專門在上海從事洋房經紀的美國人。
老洋房蘊含 的價值絕非一磚一瓦所能砌成。兩位老外在新上海“炒洋房”的故事,對廣州這樣老洋房資源豐富的城市也很有借鑒意義。把老洋房變成“寶”。在上海的西南角,徐匯區和盧灣區的交界處,幾條幽靜的馬路邊上一幢幢房子紅瓦粉牆,尖尖的屋頂,橢圓形的鋼窗;透過花園的柵欄,你可以看到大片濃綠的植物,幾棵參天大樹從柵欄頂上探出頭來。到了晚上,一扇扇窗戶映出溫婉的燈火,隱隱約約飄出輕曼的鋼琴聲。這就是代表老上海身份和地位象徵的花園洋房。上海的“洋房生活”不但是上海市民的夢想,它也是一些生活在上海的老外們的夢想。

老洋房投資


老洋房的主要投資人有四類:第一類是海歸族,特別是老華僑。落葉歸根的他們對老房子有著相當濃厚的感情,希望購買老洋房作為一種珍藏。
第二類是投資者。由於老洋房稀缺,投資者一看到有購買機會,就會作短期房產投資,通常在半年內轉手再拋出,賺差價利潤。
老洋房
老洋房
第三類是企業。老洋房帶有一定的歷史文化背景,一些公司希望購買整幢老洋房作為總部,以體現企業文化。但是大多數老洋房屬於住宅性質,因為單位購買需繳納較高的稅費,實際成交案例比較少。
第四類是境外人士。中國的任何一個國際化大都市,都在吸引著越來越多的境外人士來此工作和生活,他們的購買預算限於1000萬美元以內。另外,還有一些開西餐廳的商人,希望能夠找到沿街老洋房,布置成具有異國風味的休閑餐廳。
上海現存的 老洋房僅有4000到5000幢,但其中95%的所有權仍然由國家所有,只有大約200-250幢 老洋房是私有。在市中心產權清晰的 老洋房最多不超過100幢。市場可售的 老洋房非常少,大約只有100套,而符合能夠馬上轉手條件的 老洋房也就10套左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