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壽鎮

四川省眉山市東坡區下轄

永壽鎮是四川省眉山市東坡區下轄的一個鄉鎮級別行政單位。距東坡區中心城區距6公里,面積47.96平方公里,地處眉山市東坡區東南部,西臨岷江與張坎鎮相望,北依崇禮鎮,南接青神縣高台鄉,東與復興鄉交界。

場鎮轄15個村、2個社區居委會,下設126個村民小組,6個居民小組,總人口52100人,其中集鎮常住人口10000餘人,鎮上有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報恩寺,是集文化、商貿、休閑為一體的工貿型城鎮。

永壽鎮,隸屬於四川省眉山市東坡區,地處東坡區東南部,東與復興鎮相鄰,南與青神縣高台鎮接壤,西臨岷江與松江鎮相望,北依崇禮鎮,行政區域面積47.61平方千米。

北宋時期,屬永壽鄉;1985年2月,永壽鄉併入永壽鎮,實行鎮轄村建制;1992年9月,石伏鄉併入永壽鎮,駐王家場;2005年5月,羅平鎮併入永壽鎮。截至2018年末,永壽鎮戶籍人口為51643人。截至2020年6月,永壽鎮轄2個社區、9個行政村,鎮人民政府駐永壽社區。

2011年,永壽鎮完成財政總收入1.3億元,比上年增長22.6%。人均財政收入2471元,比上年增長21.3%。農民人均純收入6884元。2018年,永壽鎮有工業企業5個,其中規模以上1個,有營業面積超過50平方米以上的綜合商店或超市15個。

徠2021年,眉山市東坡區第七次人口普查公報, 截至2020年11月1日零時 ,永壽鎮人口為30383人。

歷史沿革


北宋時期,屬永壽鄉。
民國元年(1912年),設永壽鎮。
民國九年(1920年),改為壽字保。
民國二十三年(1934年),改為永壽鎮。
民國二十九年(1940年),改永壽鄉。
1954年3月,析永壽鄉集市區置永壽鎮。
1958年,復興、太平、金花、柳聖、永壽5鎮合併為永壽公社。
1959年,廢大公社,以原鄉改公社,析置永壽公社、永壽鎮。
1977年,永壽、石佛、永壽3公社併入光華公社。
1980年,析置永壽公社。
1984年,公社改鄉。
1985年2月,永壽鄉併入永壽鎮,實行鎮轄村建制。
1992年9月,石伏鄉併入永壽鎮,駐王家場。
2005年5月,羅平鎮併入永壽鎮。

地理環境


位置境域
永壽鎮地處東坡區東南部,東與復興鎮相鄰,南與青神縣高台鎮接壤,西臨岷江與松江鎮相望,北依崇禮鎮,行政區域面積47.61平方千米。
地形地貌
永壽鎮地形屬丘陵,地勢呈階梯走勢。
氣候
永壽鎮屬亞熱帶濕潤季風氣候,其特點是氣候溫和,雨量豐沛,四季分明,雨熱同季。多年平均氣溫25.8℃,1月平均氣溫6.4℃。無霜期年平均299天。
水文
永壽鎮境內河道屬於長江流域岷江段,蟆頤堰穿過境內,有引水渠一條,全長10.9千米,流量達32立方米/秒;有乾渠4條,長20.7千米;支渠19條,長69.8千米。
自然災害
永壽鎮主要自然災害有旱澇、洪災、連陰雨等。
自然資源
永壽鎮境內主要自然資源有砂石資源、可利用養殖水面資源。
2011年,永壽鎮有耕地面積35500畝,林地面積235畝。

行政區劃


2011年末,永壽鎮轄2個社區、15個行政村:永壽、羅平、蔬菜、永德、永勝、永華、永新、四橋、石佛、冷中壩、永江、鴻化、河塘、高豐、雙橋、張槽、鐵象;下設6個居民小組,126個村民小組。
遂資眉高速公路永壽出人口
遂資眉高速公路永壽出人口
截至2020年6月,永壽鎮轄2個社區、9個行政村:永壽社區、羅平社區、永新村、永華村、永勝村、永江村、石佛村、冷中壩村、雙橋村、河塘村、報恩村,鎮人民政府駐永壽社區。
永壽鎮,人口5.2萬人,通公路,場鎮轄15個村、2個社區居委會,下設126個村民小組,6個居民小組。轄
蔬菜村永新村永德村雙橋村
河塘村鴻化村張槽村、高豐村
鐵象村羅平社區永華村永勝村
四橋村石佛村永江村

人口民族


2011年末,永壽鎮總人口5.2萬人,其中城鎮常住人口1萬多人,城鎮化率19%。另有流動人口1100人。總人口中,男性2.65萬人,佔51%;女性2.55萬人,佔49%。人口均為漢族。2011年,人口出生率4.78‰,人口死亡率3.39‰,人口自然增長率1.39‰,人口密度為每平方千米1084人。
截至2018年末,永壽鎮戶籍人口為51643人。
2021年,眉山市東坡區第七次人口普查公報, 截至2020年11月1日零時 ,永壽鎮人口為30383人。

經濟


綜述
20徠11年,永壽鎮完成財政總收入1.3億元,比上年增長22.6%。人均財政收入2471元,比上年增長21.3%。農民人均純收入6884元。
2018年,永壽鎮有工業企業5個,其中規模以上1個,有營業面積超過50平方米以上的綜合商店或超市15個。
農業
2011年,永壽鎮實現農業總產值4.1億元,農業增加值占生產總值的47.6%。
永壽鎮糧食作物以水稻、小麥為主。2011年,生產糧食24010噸,其中水稻17027噸,小麥3211噸。
永壽鎮畜牧業以飼養生豬、家禽為主。2011年,生豬飼養量5.6萬頭;家禽飼養量115.2萬羽,上市家禽105萬羽;畜牧業總產值2.1億元,占農業總產值的51%。
工業
永壽鎮以造紙、鑄鋼、包裝、木材加工等為主的工業體系。
2011年,永壽鎮實現工業總產值9.6億元,比上年增長34%,實現工業增加值2.6億元,比上年增長12.6%。
商業
2011年末,永壽鎮有商業網點853個,職工2210人。2011年,社會商品銷售總額9700萬元,城鄉集貿市場3個。
金融業
2011年,永壽鎮金融產業實現增加值2億元,比上年增長7.5%,是1978年的79倍。年末有3家銀行和金融機構開設了分行或設立了辦事處;各類存款餘額3300萬元,比上年增長31.3%。

文化


● 地名由來
永壽鎮取永遠長壽之意而得名。
● 文物古迹
永壽鎮境內有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報恩寺。

交通


永壽鎮已形成以公路運輸方式為主的交通運輸網路。2011年,客運總量7.5萬人次,貨運總量3.5萬噸。縣鄉(鎮)級公路3條,總長50千米,日均發送客車10輛,年客運量0.24萬人次。

社會


教育事業
2011年末,永壽鎮有幼兒園12所,在園幼兒1018人,專任教師49人;小學3所,在校生1694人,專任教師120人,小學適齡兒童入學率100%;初中2所,在校生593人,專任教師63人,初中適齡人口入學率、小升初升學率、九年義務教育覆蓋率均達100%;普通高中1所,在校生1411人,專任教師82人。
文體事業
2011年末,永壽鎮有農家書屋15個,藏書15萬餘冊。2011年末,有線電視用戶4020戶,入戶率38%。
2011年末,永壽鎮有學校體育場3個,經常參加體育活動的人員占常住人口的28%。
醫療衛生
2011年末,永壽鎮有醫療衛生機構1個;病床60張,固定資產總值1000萬元。專業衛生人員62人,其中執業醫師27人,執業助理醫師5人,註冊護士10人。2011年,醫療機構完成診療5萬人次,住院手術50台次,出院病人2500人次。農村安全飲用水普及率100%,農村衛生廁所普及率95%。
社會保障
2011年,永壽鎮有城鎮最低生活保障戶數1300戶,人數1651人,支出259.5萬元,月人均131元。農村最低生活保障戶數1612戶,人數1725人,支出93.2萬元,月人均45元;農村五保集中供養132人,農村五保分散供養11人;農村醫療救助90人次,支出20.5萬元。國家撫恤、補助各類優撫對象668人,撫恤事業費支出186.7萬元。敬老院2家,床位137張。年末參加城鎮居民醫療保險2679人,參加新型農村養老保險2.55萬人。
郵政電信
2011年末,永壽鎮有郵電所3個,鄉村通郵率100%。電信企業2家,服務網點3個;行動電話普及率51%。
基礎設施
● 供電
2011年末,永壽鎮擁有供電所2個,綜合電壓合格率95%,供電可靠率91.2%。